情报学与信息管理的主战场:北京大学情报学与信息管理论坛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 以情报分析人才培养为核心重塑我国情报学教育新体系

以Intelligence学派的视角观察情报学教育,是培养能够从数据、信息和知识海洋中发现有价值的情报,并将其转换为组织的智能和谋略,实现价值增值的情报分析师,从而解决当今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的信息过剩而情报稀缺的问题。

鉴于目前我国情报学的学位教育只在研究生阶段开展,分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笔者认为,位于金字塔尖的情报学博士教育应以培养情报学理论研究人才为主,强化理论情报学教学,毕业后从事情报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为数更多的情报学硕士教育则应以培养面向各专业领域的情报分析师为主,强化应用情报学教学,只设专业硕士,不设学科硕士。之所以这样定位,是由情报的定义所决定的。情报是为解决特定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领域的专业背景知识,何谈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在本科阶段不设情报学专业也是正确的决定。

为此,笔者从情报分析人才的培养目标、就业定位以及课程体系三方面构建了我国情报学硕士教育的新体系,情报学博士教育的体系构建这里暂不涉及。

3.1 培养目标

中国科技情报事业从创建之初就被赋予了“耳目、尖兵和参谋”的功能。所谓耳目就是侦察或及时告知信息,所谓尖兵就是事先打探情况或进行预测,所谓参谋就是综合各种信息辅助决策。而情报分析师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备情报搜集、分析和传递能力的参谋人才,解决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管理等领域中的各种情报问题。因此,情报分析人才的核心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情报分析与综合能力以及信息沟通和表达能力,其中又以情报分析与综合能力最为重要。

3.2 就业定位

由于情报分析师可以服务于各行各业,我们可以仿造美国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的做法,先为情报专业毕业生设置非营利性/文化/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三种类型的岗位,然后为每个类型分别提供一定数量的职位。如企业所需的情报分析师,其具体职位可以对应为:行业分析师、商业/IT分析师、管理咨询师、产品策划/营销经理、信息专家等;政府部门所需的情报分析师,其具体职位可以对应为:情报分析师、政策分析师、经济发展咨询师等;非盈利/文化/教育机构所需的情报分析师,其具体职位可以对应为媒体分析师、信息专家等[11]

3.3 课程体系

情报分析师的核心能力包括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情报分析与综合能力以及信息沟通和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因此既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能够搜集、存储、处理数据和信息,又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理念和经济管理知识,能够发现信息需求,指导信息搜集和处理,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以及在组织中得以应用。因此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和技术技能。

为此,笔者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情报分析师的知识体系。在图1的知识体系框架中,模块①要求的是学生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②和③主要是对学生基本能力,包括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开设情报专业核心课程之前,应当完成的先行课。④强调了学生应储备一些领域背景知识,以适应今后可能面对的不同领域的问题。如果学生在读硕士之前有很强的其他专业背景,建议今后从事这个专业的情报分析工作,必将表现出明显优势。⑤情报分析师的核心课程,分别对应三方面的核心能力。⑥情报实践类课程,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图1 情报分析师的知识体系框架

根据上述情报分析师的知识体系框架图,笔者设计了以下八个模块的情报专业课程体系。这八个模块分别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管理知识、信息沟通表达、信息搜集整理、情报分析综合、领域知识以及情报实践。各个模块下的具体课程设置可以简单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情报分析师课程模块构成

其中实践模块的内容可依据三项核心能力的培养,设计出具体的实践内容。笔者以行业分析师的实践训练为例,绘制了如表2所示的具体实践内容,其他类型的情报分析师可参照此设计各自的实践内容。

表2 行业分析师实践模块具体内容

3.4 教学方法

情报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在注重情报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报应用技能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应尽量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战模拟、小组讨论等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跨学科的团队进行协作,把思维训练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聘请有着情报实践经验的人员以兼职或讲座方式向学生提供其亲自经历的情报案例、问题、经验、教训及他们对情报需求的内容、类型等的理解。

笔者认为,适应时代要求,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专业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情报分析人才培养为核心,重塑情报学专业教育,也必将带动整个情报学学科的发展。倘若情报学的核心理论——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能)转化理论得以成功构建,情报学必将成为信息科学群中处于金字塔尖的学科。

参考文献

[1][2] 邱均平,余以胜.我国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学报,2007,(1):35—38.

[3] 王知津,徐芳,严贝妮.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进展研究[M].情报学进展2008—2009年度评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8.

[4] 包昌火,李艳.情报缺失的中国情报学[J].情报学报,2007,26(1):29—34.

[5][6][7] 王知津,徐芳,严贝妮.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进展研究[M].情报学进展2008—2009年度评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8.

[8] 孙振誉,等.信息分析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9] 肖勇.中国科技情报(科技信息)事业与中国情报学的学科定位所在(Ⅰ)——中国科技情报(科技信息)事业:本质归属及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8):52—55.

[10] 肖勇,赵澄谋.西方的资讯学研究现状及其与我国情报学的学科关系:基于中国情报学界的Intelligence学派审视视角[M].情报学进展2008—2009年度评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8:154.

[11] 符绍宏.北美图书情报教育发展新动向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 69—7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