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附录】

一.参考阅读

1.李允鉌:《华夏意匠》,第14页:

很不幸,在半个乃至一个世纪之前,面对西方的近代较为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技术,中国一些学者似乎多少失去了一些自信心,某些前辈专家也许或多或少地受到前一时代的“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不自觉地认定现代科学和文化全部源自西方。在整理和研究文化学术遗产或者说“国粹”的时候,充其量只是说保存和发扬民族文化,或者希望中国人按照中国原有的道路走下去,很少考虑整个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中国文化学术之间可能会产生什么关系。在建筑这一门学问上,在思想上曾经产生过十分混乱的状态,曾经有过一个时期,基于一种浓厚的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或者爱国主义的意识,一再地提倡对传统的形式继承的问题,于是,形式和风格的模仿就成为了理论工作的一个重心,较少人去注意深入设计原则的探讨、技术上的科学分析。很多人把兴趣放在搜集古代建筑的装饰图案上,而不是着手于对中国建筑问题做通盘的研究和分析。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1~2页:

木架建筑如此长期、广泛地被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必然有其内在优势。这些优势大致是:(一)取材方便:在古代,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大量茂密的森林,包括黄河流域,也曾是气候温润、林木森郁的地区。加之木材易于加工,利用石器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作榫卯等工序(虽然加工非常粗糙)。随着青铜工具以及后来的铁制斧、斤、锯、凿、钻、刨等工具的使用,木结构的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成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体系。(二)适应性强:木架建筑师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之谚。房屋内部可较自由地分隔空间,门窗也可任意开设。使用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无论是水乡、山区、寒带、热带,都能满足使用要求。(三)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许多经受过大地震的著名木架建筑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佛宫寺塔(二者均为辽代建筑,建成已千年左右)都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就是有力的证明。(四)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加上唐宋以后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各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所以欧洲古代一些教堂往往要花上百余年才能建成,而明成祖兴建北京宫殿和十王府等大规模建筑群,从备料到竣工只有十几年。嘉靖时重建紫禁城三大殿也只花3年,而西苑永寿宫被焚后仅“十旬”(百日)就重建完成。(五)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历史上也有宫殿、庙宇拆迁异地重建的例子,如山西永济县永乐宫,是一座有代表性的元代道观,整组建筑群已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卸迁移至芮城县境内。由于木架建筑所具有的上述优势,也由于古代社会对建筑的需求没有质的飞跃,木材尚能继续供应,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没有强有力的外来因素的冲击,因此木架建筑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仍然牢牢地占据着我国建筑的主流地位。

二.思考题

1.建筑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你如何理解?

2.试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比较中国和西方建筑。

3.面对生态恶化和资源枯竭的危机,你认为建筑业是否应该承担某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