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心理应激因素

一、心理应激及应激源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当今世界,人们处在一种由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知识不断更新所造成的紧张状态之中。难以满足的雄心大志,对成功的渴望和高效率的工作,不顾一切的竞争和频繁的社交活动等等,都会给人们的社会—文化关系增添许多新的难以应付的信息,使人们往往来不及去认识它,把握它并作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持续的心理紧张,这种为了应付社会情境的迅速改变而出现的心理状态,一旦产生并持续下去,就会造成心理应激状态,并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今天,心理应激已成为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心理应激,有人又称为心理压力、紧张状态或紧张刺激等。一般认为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二)应激源

应激源或称致应激因素,是机体内、外环境向有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付的要求,并可能导致应激反应的紧张性刺激物。对人类来说,除了生物学的刺激物和自然灾害以外还有心理学的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刺激物。

1.生物性应激源

生物性应激源是借助于人的肉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刺激在内的生物性刺激,如使机体不适的温度,强烈的噪声,机械性损伤,病菌、病毒的侵害等。

2.心理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现实中经常发生的动机冲突,挫折情景,人际关系失调以及预期的或回忆性的紧张状态。动机冲突是指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所欲求的而又不可能达到或不能全部达到的目标,而使萌发的动机不能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从而引起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应激状态的心理根源。挫折情景是指为了满足需求,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受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只是目标无法达到,需要不能满足,同时产生紧张情绪体验,从而成为造成应激状态的另一个心理根源。人际关系失调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不能协调一致,形成矛盾冲突,从而影响到人的心理平衡和情绪的稳定。这是因为人是一种群体动物,必须在一定的人群中生活。必须共处于一个社会群体之中,人际关系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关系失调的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的。所以,人际关系失调就成为同样重要的一种心理性应激源。

3.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文化关系的产物,也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的体现者(即主体)。人及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群体(即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社会文化环境的任何变动都会对人产生影响。社会文化环境总是不断地变化着的,如果一个人对于变化着的社会情境和生活事件,不能通过自身调整进行恰当的、有效的适应性反应,那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冲突,使人产生严重的失助感和一系列的紧张情绪,如焦虑、愤怒、怨恨、忧郁与绝望等,从而产生应激状态。

除了上述各种应激源以外,还有许多因素也可以成为致应激因素。例如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爆炸性地增加;现代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发展,人口居住过于集中,交通拥挤;又如,工业化带来的噪声环境,作为应激源,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此外,交通事故和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会使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状态。

二、应激的中介机制

应激的中介机制是指有机体将有关信息(即应激源、环境需求等)传入到大脑中枢转变为输出信息(即应激反应)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个中间加工过程决定着个体是否会形成应激并作出怎样的应激反应等。在其中起作用的中介因素,包括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心理中介活动和生理中介活动。这些因素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着心理应激反应方式的强度和耐受力,并调节着心理应激和应激反应后果之间的联系。下面简要介绍应激中介因素中比较明显的一些心理中介因素。

(一)认知评价

应激源或紧张性刺激作为作用于个体的信息,是否会形成应激并作出相应的反应,都要有一个大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中介因素之一是认知评价。即所谓认知评价是指个体对应激源(即紧张性刺激如生活事件等)的性质、强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等做出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遭遇到无数的社会事件,但只有那些经过评估而被个体认定有一定意义和某种利害关系的刺激,才会引起心理应激反应。之所以原本许多中性的事件也会引起应激,是因为个体对它们所作出的认知评价发生了错误或偏差。即使是强烈的致应激因素,如果做出的认知评价是恰当的、正确的并采取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也可以减低或缓和自身的应激反应,不至于对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同样的应激源,由于认知评价的不同可以引发不同的应激反应。

有人认为认知评价可以分为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两个步骤。初级评价是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身有利害关系。次级评价是在得到有关判断以后,个体对该事件是否可以改变即对个人能力作出评估。此时个体会同时进行相应的应对活动。经过次级评价,个体认为事件是可以控制或改变的,采用的应对方式往往是问题关注应对;如果次级评价结果为不可改变,则往往采用情绪关注应对。

(二)个性(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一个人具有怎样的人格就会依据其人格特征去感知和评价外界事物。对问题作出行动策略和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因此,不同人格类型的个体,往往在面临应激之时,可以作出不同的认知评价,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作出不同的应激反应,甚至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心身反应结果,因而对其心身健康状况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一个性格急躁、脾气暴躁的人,倾向于夸大紧张刺激的强度和作用,因而往往作出过度的反应。一个具有乐观主义性格的人就好像戴上一副感知事物的过滤镜,使许多事物和作用情境都改变了色彩,容易看到事情的好的方面,有一种强烈的关于好事情一定会发生的期望,并充满自己能有效控制事件进程并能够应对应激要求的信心。这样的人就能够采用恰当的、正确的应对策略,更能有效地应对应激事件,减缓或限制不必要的应激反应,消除应激对心身健康的不利影响。相反,一个悲观主义性格的人,往往过多看到事情的不好方面,有着较多的不好事情将要发生的预感,因而,内心有着过多的难以控制时间进程和无法应对应激要求的感受。这样就难免经常陷入较强烈的应激反应状态,体验更多的消极情绪,从而给心身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又称为应对策略,是指个体为了处理(对待)被自己评价为超出了自身能力范围的特定环境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应激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这过程中应对的目标是要处理和解决应激源对个体自身的影响,而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应激反应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促进或限制的作用,从而影响着个体的心身健康。因此应对方式被认为是应激事件与心身健康之间的重要中介因素。弗克曼和拉扎鲁斯(1985)所修订的应对量表被广泛地应用。他们的研究认为人们的应对方式可分为8种类型:对抗、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再评价。概括起来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问题关注应对和情境性应对。前者是指直接解决事件或改变情境的应对活动、后者是指解决自身情境反应的应对活动。有人在研究应对方式的效应时认为,在应激可以由行动直接处理时,问题关注的应对方式更有效,而在低控制情境时则指向情境的应对更为有效。由此可见,目前还难以离开具体情境来评价不同类型应对方式的实际效果。国内的研究也证实了人们的应对方式具有倾向性,姜乾金等(1993)把习惯性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大类。认为消极应对方式具有增强应激反应的作用,有损于心身健康,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则有利于心身健康的维持。

三、心理应激的反应

应激的产生对于人或有机体适应环境是有利的,因为在应激状态下可提高人的警觉水平,动员体内的潜能,以应付各种变化情境和事件的挑战。但是过于持久的或强烈的应激状态,又会扰乱人心理和生理功能,损害人的心身健康,从而导致许多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各种严重的疾病。

1.心理行为反应

(1)情绪反应:应激状态的出现总是伴随一系列的情绪反应,使人处于某种消极或负性情绪状态,如愤怒、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由于情绪状态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强烈或持久的情绪反应常常给人体各器官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2)认知功能失调:应激状态所造成的心理失衡和消极情绪反应常会影响人的智能发挥并干扰正常的逻辑思维,因而容易造成判断失误,使思维陷于混乱状态,难于对事件做出正确评价,结果会造成认知功能的障碍,还会导致注意力涣散和记忆力减退。

(3)行为反应:心理应激的行为反应有各种表现,较常见的有抑制或逃避性行为,这是一种与焦虑、抑郁、恐惧情绪相关联的行为反应,表现为活动减少、沉默寡言、不爱交流、行为退缩、疲乏无力等。其次是攻击性行为,这是一种与愤怒性情绪有关的行为反应方式。攻击可直接指向导致应激状态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间接攻击的方式,如采取自我惩罚或自杀行为;此外,还可采取某些特殊的行为表现,如有的人信仰宗教、迷信、求神拜佛等;还有的人则以大量的吸烟、酗酒等来缓解他的应激状态下的负性情绪。

2.生理性反应

人在应激状态下,除了心理的反应外,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这方面早已有许多研究,例如,20世纪初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H.Selye)提出了应激的生理反应模式,称为“一般性适应综合征”,他将这些反应分为三个阶段,一为“警戒反应期”;二为“抵御反应期”;三为“衰竭阶段”。衰竭阶段适应的努力和能力可能耗尽,机体可能进入疾病状态。应激的生理生化反应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1)植物神经系统兴奋:在应激状态下,主要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为机体应付紧张刺激做准备,因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就可以动员机体的潜在能量,以便采取行动应付应激情境。

(2)神经内分泌系统活动增强,主要是肾上腺髓质系统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在结构上都属于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时能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糖增高,有助于动员体内能量,有利于应对紧急情景。其次是肾上腺皮质系统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它们都有助于动员体内能量参与应激反应。

3.心理应激与人类疾病

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各种反应本来是要防止身心受损,是一种防御性机制。但是如果防御反应不恰当,特别是过度的反应,往往又危及人的生理生化反应和心理机能,甚至造成一系列与应激状态有明显关系的疾病,我们称之为“适应性疾病”或“应激状态病”。这些疾病可以发生在人体内的任何一个系统,表现为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斑秃、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外,还能导致免疫性疾病、各种急性肿瘤以及各种神经症和反应性精神病。

总之,心理应激及由此引发的不良心理、行为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已构成了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心身健康,造成疾病和死亡的最严重、最可怕的因素。

四、如何有效应对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是人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任何人也无法避免的。但强烈和持久的应激状态不仅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与学习,而且会威胁到人的健康甚至造成疾病。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心理应激的不良影响,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

1.控制或消除应激源

心理应激总是由于来自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应激源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或作用方式特殊,对机体提出过高要求,结果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引起的。防止心理应激的产生,最理想的方法是控制或消除应激源。当应激因素减弱或消除了,心理应激自然就不会发生。首先是改善可能成为致应激因素的社会生活环境,如改善工作条件、改善住房条件、防止噪声影响、避免交通拥挤等。其次是改善心理社会环境与要求,如调整人际关系,特别是家庭关系,改善工作中或社会中对人的不适当要求和过多的限制等。

2.增强主体对心理应激的抗御能力

人是否会发生应激状态,除了应激源之外,个体自身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如人们的认识水平、个性特征、行为习惯、生活经验、人生观、价值观等,有的人在致应激因素作用下,出现应激状态,从此一蹶不振,以至病魔缠身;有的人却由此变为动力,自主自强,在人生道路上奋进起来,因此增强对心理应激的抵御能力对于解除应激状态非常重要。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二要加强思想修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提高认识水平;三是提高实际应付能力;四要能融入社会集体,善于获取社会支持。

3.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或称心理治疗)对于改善和缓解人们的应激状态是很有作用的。因为通过心理治疗可以改善人的大脑功能和心理状态,如减轻或消除紧张的情绪体验,调整与改善认知功能,恢复正常的心态去面对应激源,从而提高对应激状态的抵御能力,特别是在紧急或强烈的应激源的作用下,人们处在紧急的应激状态时,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救援是非常必要的。我国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对受灾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进行了及时的心理救援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