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杂技是人类艺术花园的一朵奇葩。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杂技。中国杂技艺术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料表明,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有了杂技的雏形。原始的生产劳动本领如攀缘、口技,原始的生产劳动工具如“飞去来器”,原始的神话传说如轩辕黄帝驯兽等等,都表明杂技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艺术种类之一。一般认为,我国杂技从春秋战国时代萌芽,至汉代初步形成。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大量文字资料均表明,汉代的百戏杂技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尤其是当时中国戏曲艺术尚未正式诞生,杂技成为汉代乐舞百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杂技在当时的表演艺术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汉代以后,杂技在我国历朝历代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宋元明清时期,随着中国戏曲的诞生与繁荣,杂技在与戏曲融合的同时,进一步流向民间。新中国成立以后,杂技艺术蓬勃发展,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杂技艺术更是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杂技创作精品迭出、杂技演出市场繁荣,尤其是我国杂技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不但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而且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与此同时,中国杂技还多次在世界各项杂技节或马戏节上获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但是,相比之下,杂技理论长期以来却相对滞后。虽然也有一些杂技论文和著作问世,却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杂技理论体系,因而我国高等教育中至今尚未出现杂技这门学科。杂技理论相对滞后的主客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仅从“杂技”这个名称来看,就至少有以下几点:第一,杂技之“杂”,从内部来看,表现在杂技艺术内容广泛,杂技分类方法更是多种多样,至少包括了人体技艺、魔术、滑稽、驯兽等几大类,而每个大类又可以进一步细分。因此,要对如此众多的种类和样式进行理论梳理和理论概括,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二,杂技之“杂”,从外部来看,还表现在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许多姊妹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杂技同体育之间也有相当密切的渊源关系,这些都给杂技理论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困难。第三,从艺术特征来看,杂技之“技”说明它是一门注重技巧性和演艺性的艺术,因此,历代杂技演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技巧训练,而且杂技教育过去历史上也长期处于口传面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使得杂技理论研究长期得不到重视。

随着当代杂技艺术的迅速发展和杂技教育的日益兴盛,杂技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建设任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杂技家协会便开始策划,老一辈的杂技艺术家们也十分关心此事,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一夙愿直到今天才得以实现。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边发吉同志和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大明同志撰写的《杂技概论》一书,经过几年的酝酿和艰苦的写作,几易其稿,终于问世了。应当指出,这本《杂技概论》是迄今为止杂技艺术史上的第一部教材,具有填补学科空白的重大意义。相信这部《杂技概论》的问世,对于我国杂技艺术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杂技学科的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大事!正因为如此,当该书作者边发吉同志和周大明同志让我为此书作序时,我正是怀着崇敬和欣喜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文字,因为我知道他们为此书的写作与出版付出了许多心血,经过了多年的辛勤劳动才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与此同时,我也希望这部著作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还有更多的杂技艺术理论著作和教材问世,使我国的杂技艺术学科日臻完善。

最后,我想引用苏联著名美学家鲍列夫的一段话来作为结束,因为我觉得鲍列夫这段话从美和崇高的美学高度来阐述了杂技艺术的价值:“杂技演员好像是在完成最高任务,他为自己的工作提出最高的标准并按奇异性原则进行创造。假如美是人可以自由驾驭的对象,崇高是人暂且不能自由驾驭的对象,那么,奇异就是对难以掌握的事物进行高超地自由驾驭的天地。杂技中的奇异性不仅仅是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内容:它能显示人对于动物、对于空间、对于自己的身体、对于自己的情绪,一句话,对于整个世界的无限权威。”〔苏〕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08页。如果我们用另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杂技艺术充分体现出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彭吉象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