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对语言而言,影响它的因素是多维的。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既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形式,又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最重要的手段。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特色。这种各民族间的差异既反映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也反映在语言的内涵上。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14页。

1.价值观念

人类学家认为,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西方人重个人价值,强调自我意识,把充分表现个性视为最快乐的事,为人处事、言语行为无需别人认可,也不追求与别人保持一致。在英美街头除了警察,你很难看到两个服装完全一样的人。在他们看来,服装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爱好,更是强调个性的方式。而中国人群体意识强,独立意识较弱。常表现为当城市某种服饰流行时,众人趋之若鹜,竟相效仿。在西方,人的独立意识很强,凡年满18岁的青年人往往独立谋生,他们将依赖父母生活视为耻辱。比如,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排队领取救济金,这同中国的传统观念是截然不同的。

2.社会心态

由于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即使对同一事物也往往会有不同的好恶。譬如对什么是禁忌,什么是隐私,东西方人则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英美人见面很少问及家庭情况,他们视个人年龄、收入、财产等为隐私。中国人见面交谈毫不避讳地谈论这些问题。

西方人重视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心态还表现在人们怕老、惧老的心理方面,而且已忌讳到使用“old”,“aged”等词的程度。他们在心理上希望自己永远年轻。为此,人们费劲心机地创造了许多称呼老人的新的表达方法:“the advanced in age”(上了年纪的人),“the mature the longer living”(生活经历长的人),“seasoned man”(历练的人),“senior citizen”(资深公民)等,美国有个永不老合唱团,“永不老”译为“never young”,而不是“never old”,该表达法就是英美人这一共同社会心理的体现。

3.交际方式

英国人见面打招呼的常用方式是谈天气。譬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或“Good morning.”等。在我国,熟人之间的寒暄语常用:“到哪里去?”“吃饭了吗?”等,而问者并不真正关心对方的回答,只是表示一种关心罢了。若将这些话直译为英语:“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eaten?”就不再是打招呼的寒暄语了,而变成了期待对方回答的问题。这些话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使用,若作为招呼语随便滥用,有时就会伤害对方的感情。因为英美人对这些话作出的反应是“Why do you ask?”甚至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他们认为这是对个人私事的干涉,因而引起内心的反感。

4.语言的表达形式

语言的结构及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该民族的文化习惯。譬如,英语句子中的修饰语可置于被修饰词之前,也可置于其后,这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常见的说法有“all but one”(除了一个之外的全部)“every day except Friday”(除星期五之外的每一天)等,它们都是将修饰语置后,与汉语语序恰恰相反。

英语除了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以外,表达的意念有时也是独特的。英语民族在意识深处常把事实与揣测、祈求、意愿等非事实区别开来。这一心理特征对英语影响很深。虚拟语气,非真实条件句自不必说,就在“I should think so.”和“It would be all right.”这类极常见的用语中,“should”与“would”所表达的意念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5.语言的词汇意义

语义学把词汇意义分为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语言意义就是词汇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则指词汇的感情色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通常是某一文化群体对一客体的主观评价。评价不同就会影响交际双方的文化沟通。

首先,语言反映社会现实。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最明显地体现在词汇的语言意义上。历史上英国航海事业十分发达,这方面词汇十分丰富,至今很多日常用词都由航海方面的词演变而来。如“assail”(攻击),由前缀“as”加“sail”构成,有“扬帆前进”之意。英国是一个岛国,打仗自然要出动军舰。再如,“on board”(乘船、乘飞机、乘火车),“board”一词原意为木板,上船自然要上甲板了。

其次,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词语都有各自的特定含义,即文化伴随意义。词语的这种文化内涵与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语言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文化内涵却完全不同。“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时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时至今日“龙”仍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在汉语中,“龙”也总是用于褒义,例如“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人士。在许多成语中都有“龙”这个词,例如“龙飞凤舞、龙盘虎踞、画龙点睛、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然而,与中华文化大相径庭的是,西方文化中往往把“龙(dragon)”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里喷火。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这来源于《圣经》故事。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在基督教美术中dragon总是代表邪恶。在英语中dragon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汉语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例如说一个人像“dragon”,并不是一句好话。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解释说“If you call a woman a dragon, you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如果把一个女人叫作“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