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通识教育近年来渐受中国台湾地区有关人士的重视,各大学纷纷在原有的共同必修科目中加上有关人文、社会、自然三方面的课程,以期使专精教学导向的大学教育,有所补偏救失,使大学生除了有专门的知识之外,更能有广博的见识,希望在精深的研究当中,要能有通达的人生。

美国大学近年来也对其教育痛加检讨,发现通识教育以往不受重视,课程和教学散漫无章,导致整个大学教育之目的和功能,模糊不确或偏差失误,将使美国的心灵趋向闭锁终结(The Closing of American Mind);但是另一些人则正好相反,认为美国人就是要求自由多元,不断创新改变,模糊不确定正是个人发挥的空间,偏差失误则看依什么标准而论,美国的心灵是趋向开放发展的(The Opening of American Mind)。

中国的大学教育,深受美国的影响。美国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包含中国台湾地区目前所谓“共同必修科目”的所有28学分,而非仅限于28学分之内的8学分“通识课程”,其涵盖面是广博和深入(Breadth and Depth)的。台湾地区“共同必修科目”目前是在校园民主化和新“大学法”实施之后,处于多方争议、研拟、修订当中,原则上将趋向各校课程自主的大势,因而各校将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以往的明确规范,趋向各校未来自主的模糊不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在此关键时刻,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各种检讨意见和各类改革实验,做一审视比较,相信必有助益,遂不揣浅陋,以两年时间进行此项研究和探讨。

本书上篇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理论”为中心,探讨其大学的发展和通识教育的演进、通识教育的理论派别、通识教育的重要案例,以文献研究为方法,目的在于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做历史的溯源和学理的分析。中篇为“近况与实施”,研究其课程和修业、教学和评量、辅导和生活、行政和支援,使用的方法除了文献分析之外,辅以问卷调查和电讯函询,以期将文献研阅中的许多不足或疑点得以澄清。从近况与实施的研究中,获得不少实况和学理的相互印证,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或修订。下篇“趋势与启示”研讨其目前的动态和未来的趋势、对美国的意义和启示,以及对中国台湾地区的意义和启示。除了运用前述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电讯函询之外,为求深入而真实的了解,还进行了访问面谈,访谈对象为到台湾师范大学国语中心研习中文的美国大学生,以期除量的研究之外,能再加强质的研究。

撰写叙述时,绝大部分依照一般学术著作的规范,求其精确有据,立论有证,有助考查。但若干行文运笔,则稍带感情,因为笔者总认为一本探讨通识教育的著作,若一定要冷冰冰的学术面孔,似乎有违通识。除以理性为主体之外,流露些许感性,实在是讨论通识教育时难以避免的。通识教育的知、情、意三者,在学术研讨时,应做多少比例的表达,才算适合,可能很难;但是自然的、不经意的显露出多年来担任通识教学的冷暖、苦乐、委屈和辛酸,该是可以受包容的吧?而若有意的、衷心的展示出对未来通识教育的期许和寄盼时,流露稍多一些的真情,相信会是被谅解的吧?

研究当中,许多的英文书籍、期刊、报纸资料,系经由台湾地区有关方面的相关研究计划经费补助而得,没有这些重要而必要的经费和资料,是根本没法进行此项研究的。研究期间,许多师友的关切指教,提供资料,助益颇多,至深感谢。两年来,内人与两儿除了多方协助之外,经常要忍受我不在家而在研究室的生活,常感歉疚。电脑打字编排的台湾交通大学学生黄建铭,时常陪我至半夜,深夜方在校园道别,衷心感谢。远在乡野农村的年迈父母,多次夜晚打电话到家,却发现我还在研究室,疼惜兼责备之情溢于言表。50初度的人了,还能得到80多岁双亲的如此呵护,感恩和内疚之心都是无限的。感谢生命中有着一种情怀,起自少年时的爱恋,而今中年时的眷爱,也将是老年时的怜爱,永远伴系着。

写累了,研究室外的竹湖是面对着相互沉思和心灵对话的挚友;窗台上偶尔来敲窗的麻雀,提醒我该起来舒展一下筋骨;校园远处的那一排路灯,微光中时而让我幻入美国大学的校园,回到昔年留学的美国情怀。这本书,也是在这种感恩和坦诚的心绪中,对美国心灵的回报。台湾交通大学的晚钟声,在夜静时特别清脆而响亮,促使我回到现实,教通识课的师友,庄敬自强是最好的近况描述和未来展望。

无论美国的心灵是关闭的或是开放的,它总是在攀登(climbing),虽然一次次的失败,一如卡谬《西西弗斯的神话》寓言小说中那位推巨石上山的大力士,巨石一次次地滚下山来,但是他总是日复一日地在推,岁岁年年如此。我想,大力士初期推巨石是夹含着怨愤咒骂,而后历经冷漠、淡然……如今却在欢欣中乐此不疲。今天推不上山有什么关系呢,明天太阳还会升起!即使永远推不到山顶,在每次推巨石上山当中,山中林间的野风吹拂,大地虫鸟的轻鸣伴奏,也令人心旷神怡。何不放慢脚步细心领略?更有那俯瞰半山下的绿野平畴,仰望半山上的蓝天白云,似乎半山腰这个高度是颇恰当的视野。然后继续上山,但请千万是慢慢的、细细的攀登(climbing)上去,每一层高度,风景眼界都不一样,真、善、美不一定只有天国才有,宇宙间都蕴藏着;上帝不会只静坐在高高的天顶圣殿上,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每一株小草、细石上都有上帝的容颜,只是我们都忘了而已。

这本书,是献给推大学通识教育这座巨石上山而奉献心力的千万个纽曼、赫琴斯、杜威、柯尔、康能、罗索夫斯基,包括不幸也是有幸担任通识课程的中美师友。


黄坤锦

数百个深夜于梅溪竹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