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学通识教育的新策略
因应上述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挑战,我认为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的新策略:
(一)经典教育的提升
我们在上文中说过,全球化趋势固然使“地球村”成为可能,但是,却也使得愈来愈多的青年成为“无根的一代”。许多青年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潮流中载浮载沉,他们成为“一度空间的人”。他们经由手机或网络等现代科技而与同时代的人沟通太多,但与异时代的中外伟大心灵沟通太少。
为了针对上述问题而有所弥补,大学通识教育应大力提倡古今中外重要经典著作的研读与讨论,引导学生亲近经典中的思想世界与价值世界,使他们可以携古人之手,与古人偕行,与经典作者一起思考深刻而永恒的问题。经典教育的推动,可以使学生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一个价值的立足点,使他们在时代变局的风狂雨骤中立得定脚跟,不至于随波逐流,甚至惨遭灭顶。
正如我过去所建议的,我们可以设计讲授柏拉图、奥古斯丁、莎士比亚、黑格尔、康德、马克思、海耶克,或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史记》、《六祖坛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近思录》、《传习录》等经典性作品为主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增益学生思考人类文化重大问题时的文化资源与时间意识。伟大的经典都是中西文化史上伟大心灵对话的纪录,这种以经典研讨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中西文化基本课题有所涉猎思考,也可以在日趋专业化以至难以对话的现代大学校园中,为全体师生提供某种思考的共同基础。至于教学方式,我们可以以中西文化中常见的主题或所谓“问题意识”作为选择经典教材的依据,选取中西文化经典的相关材料进行教学。这种主题或“问题意识”甚多,较为重要的如“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和同之辨”、“身心关系”等,这类主题在中西文化经典作品中都一再被提出、被反省,如果教师善加选择,组成教材,以模组(module)方式教学,当可获得相当的教学成果。这种所谓“模组”的教材设计,就是督促学生深入阅读环绕着同一主题的相关经典作品的重要篇章,尝一脔而知全鼎。
(二)中华文化与东亚文化教育的加强
全球化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世界各地的趋同化。但是,这种趋同化的实质则是西方强势国家对非西方国家的支配。在大学教育领域中,英语作为学术的世界语及其所衍生的“文化霸权”,特别值得亚洲知识分子审慎思考。
长期以来,亚洲国家的大学教育所传递的,基本上都是近代西方的主流价值观与世界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化的趋势更是使亚洲国家的大学教育与亚洲的文化传统渐行渐远。
针对亚洲国家所出现的教育内涵失衡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加强东亚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华文化教育,以开拓大学生在全球化时代中的东亚视域。所谓“从亚洲出发思考”,确实是21世纪东亚地区的大学通识教育值得努力的一个新方向。
(三)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通识课程的推动
全球化的实质意义是西方国家居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对于居于边陲地位的非西方国家肆行宰制与剥削。因此,全球化的效应之一,就是西方近代“启蒙文明”(Enlightenment)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向全球各地扩散并发挥影响力,于是,近代西方科技在“理性”的表象之下所潜藏的巨大的“非理性”,也拜全球化之赐而向全球扩张,造成诸多负面效应。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仅系其荦荦大者而已。近代科技所造成的问题,已经使人类面临能否永续生存之挑战。
针对近代西方“启蒙文明”中的“自我摧毁性”,我们有必要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重视并研发具有STS精神与内涵的新课程。举例言之,我们可以规划设计《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通识课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近代科技所带来的人对大自然的破坏及其所衍生的问题,并从中西文化传统中汲取现代的灵感,启发学生在21世纪如何与大自然重建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