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明治维新开启的近代日本政治史是日本研究的一块宝藏,其间蕴藏着日本近世与近代系列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背后的政治逻辑,也隐含着左右日本与东亚诸国不同历史命运的奥秘。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对于近代日本政治史的研究多以军国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为线索,侧重于对近代日本的侵华政策以及中日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对于日本崛起过程中的“国”的探讨较多,而对“民”的研究则较为薄弱。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南交通大学田雪梅教授的专著《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以近代“国民”的形成为焦点,以“日本在近代国家转型潮流中,最早也最有效率地铸就了近代国民,这是其国家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一判断为前提,系统研究了近代日本民众的政治存在状态和存在属性,是国内有关近代日本国民问题的重大研究成果,其问世可喜可贺!
这部著作源自作者在复旦大学攻读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博士学位时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制度和人的关系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作者对此极具兴趣。入校后,作者基于自身的研究基础,查阅大量资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结合政治学关于现代国家的相关理论,选定了近代日本国民国家(nation-state)这一研究领域,以“国民”概念的界定为切入口,系统研究和分析了在近代日本国家转型过程中民众从幕末的臣民转变为近代国家所需要的国民的过程,并致力于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该选题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成功完成这一研究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国内日本学界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而且对于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政治学中有关国家建设等诸多理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获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海外日本研究”的资助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访学一年。在日期间,作者广泛阅览文献资料,充分借鉴日本学界关于本课题的探讨和研究成果,吸取日本学者的意见。尤其是作者前往东京大学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案馆、日本国会图书馆等地,查阅《日新真事志》、《山梨日日新闻》、《自由灯》、《自由新闻》等明治时代的报纸杂志,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得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具有更加厚实的基础。
该书主要由近代国民的相关理论(理论篇)、铸造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思想篇)、国家强制与民权运动这一涉及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两大动力机制(动力篇)、从征兵制至甲午战争期间媒体视野下日本民众政治意识的变迁(历程篇),以及明治到大正时期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基本特点、经验和教训(总结篇)等相互衔接几大篇章构成,其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比较的视野对“国民”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去地域化”与“去奴仆化”是形成近代国民的两大条件。其次,首次系统地整理了近代日本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政治家、官僚和社会文化人关于铸造国民的构想,并分析了各自特点以及影响,这些工作是以往学术界没有做过的。再次,作者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角度对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总结了该铸造过程的特点、基础和经验教训。不仅如此,作者还以当时日本地方媒体的报道为切入点,微观地观察了从《征兵令》发布到甲午战争时期几个相关事件,分析日本民众国家意识的变迁,并指出了甲午战争在近代国民铸造上的标志性意义,这一分析方法在中国的日本学研究领域也具有创新性。
理念意义上的国民国家以国家为最高的和超阶级的政治存在,强调国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并以此要求每一个普通人对国家尽忠。但是现实中的国家是具有阶级性的,所谓日本近代国民国家也绝非是一个超阶级的存在。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统治阶级开展的“国民铸造”运动,其实质是要将原本隶属于不同领主、拥有不同身份的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统一打造成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日本新的统治阶级及其主导下的对外侵略扩张尽忠的“国家臣民”。在研究中,作者充分注意到了近代日本“国民”铸造过程的这一本质,深刻揭示了甲午战争对于日本国家走向和国民形成的重大负面影响,以及随后日本在走向军国主义的过程中,“国民”向“臣民”、“皇民”回归的悲剧历程。这样的研究,纠正了某些日本学者相关研究中的错误认识,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体现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良知。
现代公民的培育是现代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今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健康向上的现代公民,亟需更加深入地研究其他国家和民族历史上的相关实践。就此而言,该书的出版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启迪和参考。
谨此为序,并向作者致贺!
臧志军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