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总叙

本节是整部《弟子规》的总纲、核心思想,《弟子规》中的以下各节,均是依据此“总叙”而展开的。

在“总叙”中,《弟子规》提纲挈(qiè)领地指出,作为一个少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孝顺父母,二要敬爱兄长,三要谨慎诚信,四要博爱众人,五要亲近贤人,六要学习文化。一个人,只有做到了上述这些,才是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否则,你就是有缺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社会和家庭的累赘(zhuì)。由此可见,《弟子规》对少年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弟子,圣人

首孝弟(tì),次谨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注释】

弟子:少年;学生。

规:准则;规矩。

圣人:有极高品德和智慧的人。这里指孔子。

训:教导或告诫的话。

孝:孝顺,尽心奉养父母并顺从父母。

弟:同“悌(tì)”,指弟弟敬爱哥哥。

谨:小心;慎重。

信:诚实;不欺骗。

仁:对人友爱,有同情心。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文:泛指文化知识。

 

【译文】

这本《弟子规》,出自圣人孔子的教导。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言行谨慎,诚实守信。要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导读+图说】

在本段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对《弟子规》中所述规矩(包括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谨慎诚信、博爱众人、亲近贤人、学习文化)的排列顺序,前面五条都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只有最后一条才涉及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学习文化知识还有个前提条件:“有余力”,即有多余的精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多余的精力,或许可以考虑不学习文化知识,但道德修养却是万万不能少的。这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形成了显明的对照,因为现代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道德修养则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那么是古人的做法对呢,还是现代人的做法对?这个问题太大,三言两语不可能说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现代教育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需要改进的。

那么,要做到《弟子规》中所说的上述这些规矩是否容易呢?我们说,这些规矩,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然而,也正因为它有一定的难度,才需要我们好好学习,随时以上述规矩要求和约束自己。

本段的第一句“弟子规,圣人训”,指《弟子规》是圣人孔子的教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论语·学而》中有这样的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子”,就是孔子。如果对比一下,我们就能发现,除了个别文字,《弟子规》这一段中的绝大部分文字都与《论语》相同,都是引自《论语》的,所以称它是“圣人训”,是十分恰当的。

摹天籁(lài)阁宋人画册(之一),描绘了古代私塾(shú)中教育孩子的情形。明代仇英绘

孔子像,传为唐代吴道子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