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yù)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绛(jiàng)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李毓秀出生于清朝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一说60岁)。李毓秀在康熙时中秀才,之后便致力于治学和教育。他精研《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并创办敦复斋讲学,前来听课的人很多。正是在讲学的过程中,李毓秀编写了《训蒙文》一书,作为学生的启蒙教材。
《训蒙文》面世后,一位名叫贾存仁的先生对它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弟子规》。不过,关于贾存仁其人其事,我们所知甚少,在各种《弟子规》的相关书籍中,也找不到关于贾存仁生平情况的介绍。然而据《浮山县志》等资料称,贾存仁字木斋,山西浮山县人,出生于雍正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61岁。贾存仁工书法,精韵学,著有《等韵精要》《弟子规正字略》等书。只是这种说法目前尚未被学界普遍接受。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贾存仁对《训蒙文》作出修订并更名为《弟子规》后,《弟子规》就渐渐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其影响甚至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著名的蒙学经典相媲(pì)美。
“弟子规”意即弟子必须遵守的规矩,这里的“弟子”,可以指学生,也可以泛指少年人。《弟子规》共1080个字,紧紧围绕《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一段话展开论述。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少年人在家里孝敬父母,出门在外时尊敬兄长,言语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弟子规》把孔子的这段话在文字上稍微作了改动后作为“总叙”,然后分“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四个方面对少年人的言行举止、道德修养、读书学习等进行全方位的规范。
在“入则孝,出则弟”部分,《弟子规》要求少年人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尊敬长辈。其中包括怎样与父母对话交流、怎样照顾父母的生活、在父母有过错时如何妥善处理、父母去世后怎样守丧等,以及尊长优先、礼让尊长、主动为尊长效劳等处理长幼关系的原则。明确指出:“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立,幼勿坐”。
在“谨而信”部分,《弟子规》要求少年人谨慎小心,诚实不欺,并对少年人在个人修养和怎样处世行事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如要注意个人卫生:“晨必盥(guàn),兼漱(shù)口,便溺(niào)回,辄(zhé)净手”;不要饮酒:“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说话要诚实:“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xī)可焉!”不要信谣传谣:“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等等。
在“泛爱众而亲仁”部分,《弟子规》要求少年人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表现在具体行为上,首先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其次是在对待财物上,要遵循少取多予的原则:“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第三是在与他人发生争执时,要以理服人,而不要仗势欺人:“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第四是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因为仁德之人能帮你提高道德修养:“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等等。
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部分,《弟子规》介绍了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首先指出要把从事道德修养和学习文化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其次是要求读书时做到“三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第三是要保持书房整洁,笔砚端正:“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认为良好的读书环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第四是要求读圣贤书,要把成为圣贤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非圣书,屏勿视……圣与贤,可驯致。”
为了使《弟子规》中的内容更好地为学生掌握,作者在写作形式上仿效《三字经》,全文采用三个字一句的格式,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中的“华”和“家”属于同一韵部,两字押韵,因而读起来韵律优美,且方便记忆。
那么,《弟子规》中所定的这些规矩是否正确呢?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弟子规》是否仍有指导或借鉴的意义呢?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一、中国古代的蒙学经典,大多以介绍知识或典故为主要内容,如《三字经》完整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朝代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经典、思想家等,《百家姓》集中介绍了中国人中的数百个姓氏,《幼学琼林》从动物、植物、人文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典故,因此,它们的功用主要是让学生来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不是告诉学生如何来行动的。《弟子规》则不同,它的重点就是告诉学生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弟子规》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行动的手册。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就在于它为人们的言行设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和标准,使中国古人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循规蹈矩,彬(bīn)彬有礼。那么,这些礼仪都包括哪些内容?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遵循哪些礼仪?《三字经》中没有讲,《百家姓》中没有讲,《千字文》中没有讲,《幼学琼林》中也没有系统讲,只有《弟子规》讲了,而且讲得如此具体、完整、系统,因此,光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弟子规》就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二、《弟子规》中所定的规矩绝大部分是合理的。这首先是因为《弟子规》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贯穿的是中国古代极其正面的价值观。如从《弟子规》的“总叙”来看,它标举的核心概念是“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些概念每一个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其次是从《弟子规》的具体行文中看,也时时不忘倡导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诸如“凡出言,信为先”“见人善,即思齐”“凡是人,皆须爱”“勿谄富,勿骄贫”“能亲仁,无限好”等等,都是穿越时空的正面观念,而且极具现实意义。再从《弟子规》所定的具体规矩来看,有许多仍值得现代人借鉴遵循。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看上去很简单,但现在的孩子能切实遵行的却并不是很多;如“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仍是目前对孩子的教育中必须遵行的;如“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对于那些喜欢在网上传播谣言的人仍有警示作用;如“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对于人们自信自立,自强不息,无疑会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等等。
三、作为一部产生于二三百年前的作品,《弟子规》也偶有一些错误的或值得商榷(què)的观念;另外,从今天的眼光去看,《弟子规》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所谓《弟子规》中偶有一些错误的或值得商榷的观念,首先表现在对父母与子女及长幼关系的处理上,《弟子规》遵循的是“父为子纲”、长尊幼卑的传统观念。每个人都应该孝顺父母、尊敬长者,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凡事都要有一个适当的度,无条件地服从父母和长辈则无疑是存在偏颇的。如当父母犯有过错且不听劝告时,《弟子规》要求子女“号泣随,挞(tà)无怨”,这对父母无疑是过于宽容了;如当年少者遇到年长者时,《弟子规》要求年少者“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即骑在马上的要下马,坐在车上的要下车,一直要等年长者从年少者身边过去,走出一百多步后年少者才能继续上车或上马前行,这种规定无疑也过于严格,会给实际的操作带来困难。其次是《弟子规》中有一些明哲保身的世故观念,如“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如果说前一句只是要求人们不要多管闲事,虽有自私的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还能接受,后一句要求人们不去宣扬他人的恶行,则无疑是不对的。因为所谓“恶”,指的是极坏的行为或犯罪的事情,对于这样的行为或事情,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主动站出来揭发和制止,怎么能因为怕恶人报复而予以容忍,甚至说“扬人恶,即是恶”呢!
至于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弟子规》中有一些不合时宜的规矩,则是因为时代的变迁造成的。如《弟子规》要求“亲有疾,药先尝”,那是因为中国古代治病以汤药为主,所以药煎好后,子女要先尝一尝,看看是否适合给病中的父母喝;现在治病以吃药片、打针为主,当然就用不着“药先尝”了。如《弟子规》要求“丧三年,常悲咽(yè),居处变,酒肉绝”,即在为父母守丧的三年中,要常常悲哀哭泣,居住的地方要改变,不能喝酒吃肉。这样的规矩是否合理,在古代就有争论,现代人则早已不作这种要求。如《弟子规》要求“揖(yī)深圆,拜恭敬”,即作揖的动作要到位,行拜礼时态度要恭敬,而现代人在生活中已很少作揖和行拜礼。还有如“待婢仆,身贵端”,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早已没有了婢女和男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弟子规》是一部导向正确、内容健康且极具实用价值的启蒙读物,只要对其中的内容稍加改造,即可成为当今少年儿童的行为规范和处世准则;在当今规范少年儿童行为的各种读物中,还没有哪种读物在规范的具体、系统及有效性方面能超过《弟子规》。
《弟子规》问世后,在清代后期即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但是,由于缺乏权威部门的统一规范,《弟子规》的版本极多,虽然其中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此“小异”仍然为人们选择合适的《弟子规》读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揭示《弟子规》的内涵和现代价值,我们撰作了这本《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弟子规》。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本书的原文以民国时期出版的《绘图弟子规》(见附录二)为底本,同时参阅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出版的其他数种《弟子规》及当今一些较具代表性的《弟子规》出版物。
二、注释简洁、准确、客观、全面。目前出版的许多古代经典注译本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通病,就是注译者作注较为随意,这种随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哪些字词须注,哪些字词不用注,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一些必须加注的疑难字词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必然会给读者阅读古代经典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注释文字较为随意,注译者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作注,而不是依据相关工具书上的解释,这就使注释文字缺乏权威性。本书则做到逢疑难必注,不回避难题,对于迄今仍存在分歧和争议的地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或明确表示存疑,或同时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提示读者此处内容并无确解。同时,注释文字一律采用《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中的解释,以避免误导读者。
三、在白话翻译部分,尽量采用直译的做法,不作引申和发挥,并力求使译文精致、流畅。
四、采用了“导读+图说”的经典解读方式。在“导读”部分,除了对原文的内容作深入的说明,揭示其实质和价值意义,还尽量列举相关的历史故事来进行剖析,以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图说”则主要根据“导读”中所举的例子,选择历史上的相关绘画进行配图。本书在配图时,严格采取一一对应的原则:图是对“导读”文字的形象化描绘,“导读”文字则仿佛是对图的说明。从而避免了以往诸多国学经典图文本配图随意的弊病。
总之,严谨、细致、力求完美,这是我们撰作《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弟子规》的指导思想;规范、权威、美观大方,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轻松把握《弟子规》的内容和精髓。
冯国超
2014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