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言之有序,有条有理

说话要注意言之有序,也就是说话内容要有主次之分,换句话说就是要有条理。说话需要有一个总的目标,说话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需要看它是否被听众所理解、所接受。也只有听众理解了、接受了,才能证明你的言谈是成功的。反之,如果你的话语不分主次,没有目的性,听众一头雾水,似懂非懂,这就意味着说话失败了。

说话的这个特性决定了说话者必须站在听众的角度上,按照听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让自己的说话内容展现出清晰的目标以及重点。即便有时你需要含蓄隐晦地表达,说话也必须有条理,不能含糊不清,指令不明,这会让听众难以理解。

言之有序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有重要关系,思维是否清晰,将决定着说话是否有主次。当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抓住这件事情的重点,有顺序地进行叙述,语言要清晰、明白。千万不能东一句、西一句,让人听了不知道你到底在说什么。总而言之,说话有重点,才能突出中心,彰显语言的逻辑性,否则言辞就如同一盘散沙,不仅听众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就连自己也是如坠云里,摸不清东南西北。

明朝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言奏事,“陈时务累万言”,皇帝朱元璋听着这篇万字长文,到了六千多字时居然还没有切入正题,龙颜大怒,说道:“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自今有以繁文出入朝廷者,罪之!”

于是,朱元璋便命人将茹太素拉上殿来,痛打了一顿板子。打完板子之后,皇帝夜里又命人继续念这篇奏章,直听到一万六千多字时,才知道这篇奏章到底要上奏一些什么事情,而且上奏的五件事中,茹太素的意见有四条可行。于是朱元璋把这些可行的事情交代下去,并对茹及其他臣子说,“许陈实事,不许繁文”,此奏章中只有五百来字是言之有物,以后写公文都应该吸取这个教训,并由此发布新的要求,“革新文风”,违者要治罪。

茹太素上言奏事,为何还被痛打了一顿板子?就是因为他的奏章表意模糊不清,没有主次之分,直到了一万六千多字,才让皇帝知道这篇奏章上奏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帝王的时间有多宝贵,如果有大臣当庭表奏却缺乏逻辑,没有条理、十分啰唆,那么他所得到的结局也就跟茹太素一样了。

要想说话有条理、言之有序,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语境

说话,一定要切合语境,就是说你要根据你说话的客观现场环境,包括时间、地点、目的以及说话的内容等来发表你的说话,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人不管语境,只知自顾自地说着,结果他在台上面说了大半天,台下面的听众还是不知道他所表达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因此,说话的内容一定要与你讲话的时间、地点与场合相对应,否则就有可能让听的人摸不着头脑。

2.突出重心

说话时,我们必须明确自己说话的目的。坚持话由旨遣的原则,明确你说话的目的,是说话取得成功的首先条件。只有明确了目的,才知道应准备什么话题和资料,采取哪种语体风格,运用哪些技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临场应变。如果目的不明,不顾场合地信口开河、东拉西扯,对方就会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3.多想才能言之有序

想是让思维条理化的必由之路,在实际生活中,许多说话者并不是不会说,而是不会想,想不明白,自然也就说不清楚。在说话中,如果你需要说一件事或介绍一个人,那你就要认真地想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过程,或者想想人物的外貌、特征等。有了条理化的思维,你才能让自己言之有序。

情商小贴士

说话一定要目的明确,想清楚自己是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你才能为了预想的目的而调整自己的说话内容。如果首先你就没弄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只是在那里东扯西扯,就会让你的表达不明确、不清晰,而听的人自然也就听不出个所以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