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重点功能概述
1.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主要实现对供应商基本信息和相关业务信息、考评信息、品质信息的记录与管理,便于后续的供应商评估、筛选。
(1)供应商基本资料
基本档案信息记录了供应商的公司规模、所在行业、公司类别、供应商等级等基本信息。
(2)业务资料
业务资料中记录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大类、小类、设备产能、日供货能力等信息,便于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3)财务资料
财务资料中记录了计算方式、付款条件、结算币别、开户银行、账户等基本信息。
(4)联系人
记录供应商的联系人的联系信息,包括电话、传真、移动电话、邮件地址、是否默认联系人等。
(5)评估记录
评估记录是由后续的评估表反写过来的,用于后续对供应商的考察和分析。
(6)质量事故
在档案中将记录供应商曾发生过的质量事故,其信息来源于合作过程的质量反馈。
2.评估管理
评估管理中包含供应商资质申请、样品试制申请、供应商评估指标管理、供应商评估方案、供应商评分表等。
(1)供应商资质申请
企业在最初开始选择供应商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资质信息。
资质申请表中包含了对供应商基本资质要求的条件,包括厂房面积、生产许可证、营业登记号、公司优势、主要产品等信息。这些信息用于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基本的衡量。
(2)样品试制申请
当供应商的资质申请经过审批满足要求后,企业会要求供应商进行样品试制,以考察供应商的制造和工艺技术能力。
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的研发,选择新的供应商时,也会有样品试制的要求。
在样品试制申请单中,记录了供应商的送样、企业的收样、样品的交接、样品确认等信息。该过程需要和供应商进行多次沟通互动才能完成。详细的介绍还可以参考供应商协同平台章节的内容。
(3)供应商评估指标管理
企业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时,会依据完善的指标体系。因此,可以在供应商评估指标管理中添加企业的评估指标,作为建立供应商评估方案的基础。
(4)供应商评估方案
企业的供应商评估小组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估指标,构成各种评估方案,以适用于不同情况的供应商评估。
(5)供应商评分表
当企业最初选择供应商时,会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为合格的供应商。而当潜在供应商成为真正的供应商时,企业还会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方案,选择评估时间段以及要评估的供应商,系统将给出评分表。
3.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主要是当潜在的供应商成为真正的供应商后,根据企业日常业务往来的表现,企业将对供应商定期进行考核,以确保供应商供货品质、及时性保持在良好的水平,并不断促进供应商改进。
(1)供应商评估指标设置
对于供应商的评估指标,还可以再进行细化、量化,因此可以在供应商评估指标设置中进一步细化各种指标的考核方法。
(2)供应商评估等级设置
根据评分的结果来设定供应商的评估等级。
(3)供应商评估方案
企业根据供应商评估指标,建立供应商评估方案,作为供应商定期考核的依据。
(4)供应商评分表
企业根据评分指标和评分方案,定期对供应商的日常业务表现情况进行评估。评分的结果将发布给供应商,促进供应商不断改进。
4.询报价管理
企业在采购新物料时,或者想更换供应商时,都会进行询报价的业务,以期获得性价比最好的物料。
(1)询价单
询价可由企业采用一次向多个供应商进行询价的方法,以获得多方的比较。
(2)报价单
供应商根据企业的询价单进行报价,企业将报价结果记录下来,作为后续的比较分析。
(3)采购比较分析
企业对供应商的报价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寻找最合适的供应商。
5.品质管理
供应商在日常的交货中,企业会对交货质量进行质检。当质检发现问题时,质检部将品质异常报告发布出来,告知供应商进行原因排查,并进行整改。
6.变更管理
在采购订单下达之后,企业和供应商都有可能变更采购订单的信息。比如,企业可能因为内部计划的问题,或者市场发生变化,变更已经下达的采购订单。而供应商可能因为生产能力不足等,要求变更采购订单的交货日期。
如果是企业的变更,可以在系统中记录变更的内容和原因,并发布到供应商协同平台上,让供应商及时知道企业的变更信息,便于内部进行生产和供货调整。
如果是供应商的变更,也可由供应商协同平台及时反馈到系统中,通知企业的采购人员,便于企业内部及时进行计划的调整。
有关变更管理的内容也可参考供应商协同平台章节。
7.对账管理
企业和供应商每隔一定的期间,就会对已经发生的采购交易进行对账。因此,可生成对账单,并发布到供应商协同平台上,由供应商进行查询和确认。
对于双方已经确认的对账单,可以由财务部生成付款单,将货款支付给供应商。同时,系统将付款信息及时发布到供应商协同平台上,以便供应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