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管理者的职业习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职业习惯

时代变迁,大多数电影会变得过时,为人们所遗忘,然而,总会有几部电影,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因为它们具有不可磨灭的精神价值。这些电影,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

《摩登时代》就是一部经典。在影片中,卓别林扮演一个流水线上拧螺丝的蓝领工人。20世纪30年代,人们出于对大机器生产的信仰,将自己的时代称为“摩登时代”。作为这个大工业时代的代表,卓别林为机器日日驱使,形成了一种行为习惯——拧螺丝,见到螺丝就要上前去拧一拧,最后发展到上街拧女人的衣服扣子。影片中的这一幕,让一代代观众们感同身受,印象深刻。

影片主角的怪异举止,若是在几十年前,人们可能会认为是机器吃人的象征,是对资本家罪恶的控诉。果然如此吗?不一定。至少还有另一个视角——职业分工对人的塑造。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影片主角在流水线上的工作,显然不止90天,而且每天高强度的持续,自然会形成习惯。换一个视角来说,“拧螺丝”不过是“职业习惯”的一种艺术表现。

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

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于习惯。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

在职场中,习惯也活跃地存在着。我们平均每天至少有8个小时在职场活动。这其中也有许多种习惯在起作用。就拿最简单的工作邮件为例。有些人写邮件,每一封邮件都有标题,邮件的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内容,重要邮件还会醒目标注。这就是习惯——写邮件的好习惯。还有些人则完全做不到,那也是习惯——写邮件的坏习惯。许多员工由于白天完成不了任务,养成了熬夜的习惯。熬夜会使你工作效率降低,直至危害你的健康,因而是坏的工作习惯。同时,也有一些员工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习以为常后,那便成为一个习惯,“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高估自己的有意识行为,轻视无意识、下意识的习惯对自己的重大影响。你或许自以为“我一直兢兢业业地专注工作啊”、“我的职场行为举止都是理性的、理智的啊”等,其实,这些只不过是你的错觉和幻想。我们知道,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且时间越长、重复越多,习惯越牢固。在职场上,人们从事某一份工作时,一些想法、动作、行为方式,何止重复了几十天、几百次呢?重复得多了,表面上,意志在勤劳地工作,实际上,习惯早已接管了控制权。

习惯对职业人的影响,大体上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一个是职业能力;另一个是职业习惯。

“职业能力”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然而,很少有人能够清醒地意识到,所谓的“职业能力”,就是我们在职场上的一些行为习惯。职业能力,不同于“专业能力”,通常会表现在:清楚掌握公司的各种行为规范与办公流程;及时主动反馈工作当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做定期的工作计划、工作记录与工作总结;仔细倾听上级的工作布置与安排;服从工作布置与安排并勇于承担责任与风险;工作期间对自己的工作做定期的上级汇报;回复上级命令或指示,不能等上级来过问;诸如此类。这些事项,你做到的越多,你的职业能力便越强。然而,它们似乎都可以归在“习惯”名下。

以刚踏入职场的新人为例。一开始工作生涯,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扑面而来。这个时候,重要的不是你解决了什么问题,也不是你具体做了什么,而是你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比如,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总是试图用最快的时间接受新的事物、总是试图发现新事物的内在规律、总是试图在比别人更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规律并且处理好它们……这些都是职业能力。

“职业习惯”则是另一个角度的认识。在工作中培养好的工作习惯,形成“职业能力”,这是一方面,我们“主动选择”的一方面;同时,工作习惯还有“被动接受”的一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分工千姿百态,对从业者也各有不同的要求,继而形成与分工密切相关的“职业习惯”。这是职业分工的必然要求。

我们承认“卓越是一种习惯”,但是,卓越的机床操作员与卓越的软件程序员,其“习惯”必然迥然不同。这种“不同”就是职业习惯的不同。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由于这是进入该职业时的默认条件,在工作中,人们往往会对职业习惯的存在和养成放松警惕,比如,卓别林们会不假思索地努力按照“拧螺丝”的标准进行自我要求,并以“拧螺丝”习惯的快速养成和牢固存在为荣。同时,人们还常常误把这类习惯当成自己的天性,甚至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在不经意中,影响我们对自己未来前途的决策。

“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这两者都很重要。可遗憾的是,在工作中,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前者,强调的是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倾向,即便是管理大师也不例外。彼得·德鲁克就认为,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如下的习惯:


● 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 注意使自己的努力产生必要的成果,而不是工作本身,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 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即他们自己的优势,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即上级、同事和下级的长处;

● 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

● 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看得出,这5项“必须要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基本上都属于职业能力,而不是职业习惯。以“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为例,这一条显然对于任一职业人都是有益的,重要的。我们当然可以说它对管理者更加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在它身上标示“管理者的职业习惯”。

任何一种职业,作为一个分工或其中一环,都是有其个性,有其尊严的。“职业习惯”对职业人是有影响的,这一点千真万确,卓别林可以站出来作证。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已经走出了大工业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卓别林”们是否依然存在?

暂且放下问题,我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上面的文字,乍一看去,谁都可以轻易地正确理解;可仔细一看,会发现居然没有一个词是正确拼写的。人们不禁啧啧称奇,感叹汉字的博大精深。然而,这是大脑的神奇,而不是汉字的神奇。

人的认知,其实就是一套程序。人的底层认知,绝对是精确的,然而,对外部事物,却有一套模糊辨别程序,能够将精确意义上的不同事物模糊地辨认出来。比如,十年未见的朋友,可能胖了老了,变化是肯定的,可你还是能认出他来。这便是人脑辨别程序的威力。而上面句子的解读也是一例。

实验很有趣,可这和习惯有什么关系呢?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则关于程序员的笑话。

老婆给当程序员的老公打电话:“下班顺路买一斤包子带回来,如果看到卖西瓜的,买一个。”

当晚,程序员老公手捧一个包子进了家门……

老婆怒道:“你怎么就买了一个包子?! ”

老公答曰:“因为看到了卖西瓜的。”


程序员就是这样一种工作。他在为电脑编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为电脑编制认知判断功能。长时间的这种重复工作,程序员就形成了电脑思维——将自己化身为电脑,用同样的认知判断程序代替自己大脑的模糊辨别程序,并将外界事物精确化地标识和辨识。这便是程序员买包子笑话的科学解释。

在卓别林和程序员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职业习惯的强大。毫无疑问,职业习惯,即在职业性工作中养成的习惯,确实是存在的;同时,职业习惯会随着你从业经验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顽固;它还会从你的工作岗位延伸到你的日常生活;甚至会从身体反应延伸到思维反应。

卓别林是同一个动作重复N天后,变成了习惯性的动作;程序员们则是同一个思维程序,重复N天后,变成了习惯性思维程序。当我们为卓别林、程序员忍俊不禁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并不可笑的真相——在职场上,真正的产品可能是你自身。不是你在做一份工作,而是那份工作在改变你;不是你在从事一份工作,而是那份工作在塑造你。

职业习惯的奥秘

美国心理学教授西奥迪尼著有《影响力》一书,讲的是影响他人的技巧,包括如何影响他人和如何拒绝他人的影响。这本书名气之大、影响之广,已无须多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实验。


【偷窃实验】

——摘编自《影响力》

心理学家托马斯在纽约的海滩上做了一个关于偷窃行为的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要观察旁观者会不会不顾个人安全去阻止一起犯罪活动。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的一位同事会在海滩上随便找一个人作为实验对象。这位同事会把浴巾放在离他大约1.5米的地方,然后很放松地躺在浴巾上,听着便携式收音机传出来的音乐。几分钟之后,他会从浴巾上爬起来,向海滩走去。过了一会儿,第二位同事来了,他假扮成一个小偷。他会悄悄走过来,拿起收音机,然后赶快离开。你可能会猜到,通常情况下,实验对象都不愿冒险去阻拦那个小偷。在20次的实验中,只有4个人挺身而出。

随后他们将这个实验的程序稍微做了一点修改,又做了20次,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这次,在第一位同事起身离开之前,他会简单地要求实验对象帮忙照看一下他的东西。每一个实验对象都答应了。现在, 20个实验对象中有19个人都变成了挺身而出、阻止犯罪的孤胆英雄。他们追赶着小偷,叫他停下来,要求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而且大多数人都会冲上去拉住他,或者干脆把收音机从他手里夺过来。


从“平凡自私、害怕冒险的普通人”,到“挺身而出、阻止犯罪的孤胆英雄”,为什么实验对象们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影响力》一书中认为,这里并没有什么魔法,一切都是“一致性原理”的影响。

“一致性原理”认为,人们都有一种要做到与过去的行为相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或选择了一种立场,就会有发自内心以及来自外部的压力来迫使我们与此保持一致。在这种压力下,我们总希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以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如果把实验对象们的神奇转变比拟为中了魔法,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很重要也很实际的问题:施放这一魔法的咒语是什么?心理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承诺。因此,“一致性原理”又称“承诺与一致原理”。

一个人的行为比言语更能暴露他的真实想法,因此人们经常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来对这个人做出判断。我们也会用同样的依据来判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行为会告诉我们关于自己的一切。也就是说,行为是人们用来判断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最主要依据。

因此,一旦人们做出了一个承诺,他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他会回应以符合承诺的行为,会对自己所信奉的事情采取行动,会大力支持自己认为正当的事情。事实上,如果我能让你做出承诺(也就是选择某种立场),我就为你下一步机械地、无意识地保持一致的行为准备好了舞台。一旦选择了某种立场,固执地坚持这个立场就是一种自然趋势。

如果说“一致性原理”是魔法,那么“承诺”就是咒语。但是,即便是同一个魔法,也会有威力的大小之分。承诺不但能决定魔法的施放,还能决定魔法是燃烧弹级别还是核弹级别。有效的承诺,即能施放出魔法的承诺,通常至少具备以下四大特征之一。


(1)主动的承诺。

一旦人们主动地做出了一个承诺,自我形象就会受到双重压力。一是来自内心的压力,它迫使我们的所作所为要与我们的形象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来自外界的无形的压力,它要求我们要按照他人的看法来调整自己的形象。而且由于旁人的看法是从我们的承诺中得来的,因此我们会再一次感受到必须让自我形象与承诺保持一致的这种压力。


(2)公开的承诺。

当一个人公开选择了某种立场之后,马上就会产生一种维持这个立场的压力,因为他想在别人眼里显得前后一致。不能不说,前后一致是一种十分令人向往的性格特征。谈起不具备这种特征的人,形容词大都是令人沮丧的:变化无常、优柔寡断、三心二意、举棋不定……所以,为了保住面子,知道你的立场的人越多,你就越不愿意去改变它。


(3)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到的承诺。

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履行一个承诺所付出的努力越多,这个承诺对许诺者的影响就越大。


(4)出于内心选择的承诺。

它的重要性超过前三个特征的总和。当我们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做出选择时,便会发自内心地要对这个选择负责。这个特征本身就是核弹级别,它是短暂“承诺一致”和长期“承诺一致”之间的分界线。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一致性原理的存在和影响。达芬奇就曾这样说:“如果一开始没有拒绝,后来就难了。”心理学家们则认识得更深刻,直接把保持一致的愿望看成主宰我们行为的主要原动力。这是一股强大的原动力,可以强大到推动我们做出平时似乎不可能去做的事情。这一点,“偷窃实验”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明。

为什么人们会有如此强大的动力去保持一致呢?要想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一致是一种最有效的行为方式,它是我们应对忙碌的现代生活的一条捷径。


【始终如一的诱惑】

——摘编自《影响力》

一旦我们对某件事情做了决定,固执地坚持这个决定就成了一件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因为我们真的不需要再为这件事情左思右想了。我们不必从每天得到的大量信息中辨别出相关事实,我们也不必动脑筋去权衡利弊,更不必再做任何困难的决定。当我们再碰到同样的问题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持一致的程序,我们马上就知道自己要信什么、说什么或做什么。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使我们所相信的、所表达的或所做的事情与我们之前的决定相一致。

我们不能小觑这种吸引力对我们的诱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却非常有效的方法,好让我们能够应对那些严重挑战我们的智力和能力的复杂的日常环境。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下意识地保持一致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反应,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逃避冥思苦想的方法。当保持一致的程序转动起来时,我们就从痛苦的思考中解脱出来,就可以开开心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了。

有时候,我们采取的这种模式化的行为并不适合当时的情况,但我们却甘愿接受这种状况,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如果没有这些模式化的行为,我们就只能停滞不前,站在原地进行分类、评价和比较,任由我们采取行动的时间毫不留情地逝去。

总之,人们不得不看重始终如一。因为它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合理,为我们的世界带来更多的利益。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前后一致地去做事情,那我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否则的话,我们的生活将会是困难的、没有规律的,甚至有时完全乱了套。正因为如此,保持一致的认同度在很多时候比做的正确的认同度还要高。


我们知道,为了节约能量,大脑会开发出一些快捷键,就是将一些重复性的东西,比如如何骑自行车,转化为一种特殊的记忆来保存,这便是“习惯”的由来。因此,专家们常说: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好吧,本书的意思是——始终如一是职业习惯形成的一个主要入口。

职业习惯的起源——环境

本书以为,职业习惯源自于我们对企业的承诺。对企业的承诺唤醒了“一致性”魔法,始终如一的程序造就了我们的职业习惯。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是:环境决定习惯。“环境”指的是企业环境,“习惯”指的是职业习惯。


【企业究竟是什么】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企业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其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

简而言之,企业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资源配置机制;二、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这两点是推动企业形式和定义不断演变的核心因素。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当前的社会形态已不再是家庭型社会、氏族型社会,而是机构型社会与员工型社会,企业组织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称之为“社会的器官”。

德鲁克当年的论断具有远见,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给出这样的数据:2009年时,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解决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制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换言之,企业不仅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社会本身。而从员工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企业中工作。加上路上往返的时间,一个人一天往往要为工作花掉至少10个小时,而这10个小时是人们体能、精神质量最佳的10个小时。换言之,工作不仅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生活本身。

那么,我们对企业承诺了什么?我们对企业承诺——要做职业人。所谓“职业人”,就是参与社会分工,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并能够通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获得其合理报酬,在满足自我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这样的一类群体。换句话说,就是“干什么像什么”。

“要做职业人”的承诺,刚好符合一致性原理的有效承诺特征。首先,它是主动的承诺。进入企业工作是我们主动的选择;其次,它是一个公开的承诺。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都知道;再次,它是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做到的承诺。写简历、投简历、托人情、多次面试,你很可能费了很大功夫才能进入企业工作;最后,它是你出自内心选择的承诺。在一定程度上,除非你自己创业或去当公务员,否则在企业工作就是你的生活本身,成为职业人就是你无可逃避的选择,无需任何有形的外界压力。

我们总是说,环境决定习惯。其实同样的道理也存在于企业环境和职业习惯之间。对职业习惯造成影响的企业环境因素主要有4个:文化环境;时代环境;位置环境;工作环境。


(一)文化环境

企业文化环境决定人们的职业习惯。我们都知道,不能指望一个日本企业经理,能够给人带来这样的惊喜:哇,他的美式管理真是太棒了!无论这个经理原来多有名气、业绩多么出色。

职业人是有责任的,是要尽义务的。责任和义务的对象就是你所在的企业、所属的部门。在职业人的身上,必然会留下它们的印记。所谓印记,当然会充分表现出自身的特色和特点。比如,五百强企业往往要求流程完善、行事严谨,小型企业则要求灵活快速、身兼数职;再比如,创业企业往往加班加点、谈理想、讲追求,守成企业则更欢迎按部就班、谨言慎行。再比如,新部门和旧部门、核心部门和辅助部门、盈利部门和亏损部门、重点部门和一般部门,部门间的差异都会从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来。

“我们的新头儿,是从乡镇企业聘来的吧?”、“哦。不,他原来是IBM的资深经理。”这样的对话为什么会成为笑话?其中的扭曲逻辑,我们都能清楚地感受到。


(二)时代环境


【谷歌收购Nest】

——摘编自凤凰网《科技能见度》

苹果两悍将打造的智能恒温器公司Nest被天价收购,这次,他们没有重返库比蒂诺,而是走到了山景城。谷歌32亿美元的收购大案,让人摸不清头脑,但在CEO佩奇绘好的蓝图里,它从不只是纯粹的搜索引擎公司。移动2.0时代,谷歌依旧是先行者。此次收购仿佛大战来临前,拂晓那抹隐约的光明,号角即将吹响,物联时代或许即将开战。


2014年初,谷歌高价收购Nest。那段时间,各大科技媒体全都是这一收购的相关报道和分析。很多人都追问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只生产烟雾探测器和智能温控器的公司怎么值得了32亿美金?

企业是有时代性的。海尔的张瑞敏就讲:“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谷歌之所以投巨资收购Nest,不是在购买一家企业,而是购买它的时代性。当年孙正义投资还在初创状态的雅虎公司,就是这一战略的成功范例。

企业的时代性,通常可以从3方面来解读。


(1)经济形态

人们通常认为,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共存在3种经济形态,分别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农业经济,又叫劳动经济,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工业经济,又叫资源经济,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经济是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形态。

一家企业,如果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它就是知识经济企业。


(2)产业周期

企业总是从属于某个产业,而任何产业都有其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是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是指从产业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我们常常听到的“夕阳产业”,就对应着产业的衰退期。

一家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总是会处在某一产业的某个阶段。这就让它有了时代感。比如,被谷歌收购的Nest,这家企业就处在物联产业的初创阶段。


(3)企业形式

作为经济组织的一种,企业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它的形式在不断演变。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按照演变顺序,主要包括近代企业、现代企业和股份制企业3种形式,如表1-1所示。

区别于更古老的经济组织,近代企业有两大特征:一个是科学转化为应用技术进入到经济组织;一个是社会化生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大批社会人进入企业中工作,他们和企业主除了雇佣关系,没有血缘、邻里或朋友之类的社会关系存在,从而形成了社会化大生产。

而紧接着的现代企业,区别于近代企业,其特征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形成职业化的管理阶层;管理科学进入企业,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企业形式进一步演化,股份制企业出现。它也有两大特征:所有权股份化分散化;管理者取代所有者成为企业的主导者。

表1-1 三种企业形式及其特征

这是一个变化多端、多元共存的时代。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企业共存共荣,而不是你死我活。说到底,企业只不过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一种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对IT行业来说,就有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移动互联网企业等不同时代的企业共存共荣;对于大型IT企业来说,软件部门、互联网部门、移动互联网部门很可能兼容并蓄。

这些分属于不同时代的企业,其DNA也是不同的,进而导致各不相同的工作方法和自我认同。举个例子,微软做软件的那些成功套路,若是用到谷歌身上,很可能怎么都玩不转。再举个例子,在“谷歌收购Nest”中,我们可能会惊讶于收购金额的庞大,但决不会惊讶于Nest创始人的出身,因为创始人安东尼·法德尔曾是苹果公司的高管。如果其创始人是康师傅方便面的高管,那只怕人们的眼珠子都会惊讶地跳出来。因为,康师傅和Nest两家公司处在完全不同的时代。这不是高管的智商和知识问题,而是因为在康师傅的土壤里几乎没有可能诞生出新时代的DNA。


(三)位置环境

企业总会以某种形式的金字塔结构存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的沟通能力存在极限。通常情况下,一个管理者有效地管理10个工作上互有关联的人就是人极限了。因此,当企业人数超过一定规模时,金字塔结构就会自然出现。同理,类似的金字塔,也可以出现在任一组织身上,包括任一企业的任一专业部门或专业方向。

一个标准的金字塔,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塔尖、塔身和塔底。长期处在塔尖部分风光无限的人,比如企业老总,与长期处在塔底、毫无升迁希望的人,比如制造企业的打工仔、日本企业的女性职工,以及长期在中间受夹板气的中层管理者,他们都具有带有位置印记的行为特征。


(四)工作环境

一个人的职业习惯通常是和他的工作环境分不开的,其中,最重要的工作环境就是工作内容的性质。一个钟表匠往往会养成专心细致的习惯;一个IT行业的从业者则很容易养成追踪并学习新技术的习惯;另外,一个脑力劳动者很难养成拧螺丝的职业习惯。

关于工作环境,我们就不在这里展开讨论了。

企业是职业人的活动天地和舞台。当我们选择进入一家企业工作,其实就是对企业做出了一个承诺,这是一个改变自我的承诺。我们将会信守这一承诺,通过始终如一的程序,努力养成符合企业环境要求的职业习惯。

因此,企业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性组织,也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性组织,它还是一个“养成”性组织。至少,企业环境决定了我们职业人的一面。

职业习惯的终结——思维

【德鲁克的总结】

——节选自《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

1933年,奥地利人德鲁克从德国的汉堡来到英国的伦敦,在一家小型的私人银行做经济师并兼任合伙人的执行秘书。在这里工作了大约三个月之后,银行的创始人找德鲁克谈话了:“你现在已经从原来的经济分析师提升为执行秘书,可是就仍然干的是经济分析师的活,到底执行秘书应该干什么?怎么才能做一个称职的执行秘书?很显然你没有做到。”

一开始德鲁克还接受不了,感到很恼火,慢慢地德鲁克意识到创始人是对的。也就是从那以后,德鲁克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工作风格。此后,每当担任一个新的职务时,德鲁克都会问自己,“为了在新的岗位上提升效率,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德鲁克发现,他一生中变化了无数的职位和岗位,但每一次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德鲁克总结自己做管理咨询50多年来的经验发现,在所有的组织中,那些被提拔起来的,担任新岗位的干将,没有几个人能够成功的。为数不少的人彻底失败,大多数人平平淡淡,成功者寥寥可数。原因就在于他们往往是“新瓶装旧酒”,“以不变应万变”,慢慢地就变得平庸了。德鲁克说,没有人能够自己发现这些不足,一定需要有高人指点迷津。


“在所有的组织中,那些被提拔起来的,担任新岗位的干将,没有几个人能够成功的。”这是为什么呢?德鲁克以为,原因在于他们往往是“新瓶装旧酒”。那么,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以不变应万变”呢?原因果真是这样吗?这样选择的背后,不变的东西当中,起关键作用的又是什么呢?德鲁克并没有做出深入解释。

上述疑问显然是有意义的,因为想要治病,就必须找到病因。停留在这一层,我们将无从改变。本书认为,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而且是有确切答案的。下面就让我们细细分析,逐步道来。


(一)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以不变应万变”?

看到这个问题,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习惯!没错,就是习惯。“以不变应万变”,听起来不那么悦耳,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好指责的,那不过是人们的习惯。只不过,这些“习惯”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习惯,而是人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

一致性原理告诉我们:有些承诺会“长出自己的腿来”。一个人,一旦承诺改变自我形象并采取了相应的某种行为,比如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关心公益事业的人,那么他接下去的行为就会表现出:①与环境无关性,热心公益活动的行为并不是仅发生于最初的那个环境,在很多相关的环境中也会发生;②与原因无关性,因为要与自己的信念保持一,他会说服自己关心公益事业的选择是正确的。而这个用其他原因来证明承诺正确性的过程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他原因是一些新发现的原因。因此,即使当初那个让他变得关心公益事业的原因已不复存在,这些新发现的原因也足以支持他的信念,使他依然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③持久性,他会将这种热心公益活动的行为一直保持下去,只要他没有意识到有必要改变。

同理,一个人在某一岗位、某一企业、某一专业做得相当成功,也可以说成是,他按照自己的承诺,根据工作内容的性质,应用一致性程序塑造了自己。塑造是成功的,他变成了他心目中的那种人:优秀的职业人。紧接着,他被提拔起来,担任新岗位。可是,前次的塑造是如此成功,以至于职务变了、职责变了,甚至职业道路变了,他依然试图保持一致,即“与环境无关性”;他忘记了现在的自己只是出于对前岗位或前企业或前行当的承诺,即“与原因无关性”;正如德鲁克所说,只要没有“高人指点迷津”,他永远意识不到需要改变,即“持久性”。

人们的“新瓶装旧酒”、“以不变应万变”,正是一致性原理在起作用。其中的“不变”,就是人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事实上,那些“被提拔起来的,担任新岗位的干将”根本不曾考虑放弃自己的习惯,而是一直准备将它们推广到任何环境、任何对象身上,原来由于职位所限,壮志难酬,而现在,他们被提拔到了新岗位,机会来了!


(二)“成功者寥寥可数”的原因果真是“以不变应万变”吗?

有些东西保持不变是正确的,比如那些与“职业能力”相关的习惯。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高效的时间管理;精力集中在少数主要领域;诸如此类的职业能力,最好在任何环境都保持不变。然而,“为数不少的人彻底失败,大多数人平平淡淡,成功者寥寥可数”让我们深深疑惑:极少数成功者的成功关键果真就在这些职业能力上吗?这些不变的职业能力真的可以应万变吗?

众所周知,同一种行为,在此时此地此境下做可能是对的,而在彼时彼地彼境下做就很可能是错的。所谓“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在强调我们做事情不能脱离环境。

对于走上新岗位的管理者,往往时间、地点、环境都是新的,他自己如果不变,要想确保自己原有的对的行为继续是对的,最佳办法当然是改造环境,把新环境彻底改造成自己熟悉的环境。然而,这样做的话,他就不是一名管理者,而是一名改革者或者领导者。比如,一个日企经理去一家美企做高管,到任后大力推行日式管理。这种情况,除非你是被请来改革的,否则决无成功可能。

那么,如果不改造环境,管理者保持习惯不变是否有很大的成功几率呢?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自己不改变,也不改变环境,是否也能做好管理工作呢?让我们看看如下几种情形。

我们知道,传统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有这样的不同:前者可以归结为“如何正确地做事”,后者则提炼为“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在传统经济工作中,管理者不得不教会工人怎样操作才能提高效率。但是,在知识经济中,受过专业训练的(其专业水准早已超出管理者的水平,从而谈不到辅导和培训)知识工作者们面临的真正考验却是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因此,提高知识生产力的关键是规定正确的工作内容,而不是告诉知识工作者怎样完成其工作。如果一个管理者,从传统企业到知识企业任职,还习惯性地将管理重点放在告诉人们怎样完成其工作上,他还能做好新岗位的管理工作吗?

我们知道,企业高层管理的管理工作,其关键是企业的战略决策,可以形象地描述为——做什么,做不做和什么时候做。而企业中层管理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形象的描述是——怎样做。当一个管理者,从中层管理晋升为高层管理,仍然习惯性地将工作重心放在“怎样做”上,他还能做好新岗位的管理工作吗?

在上面两种情形我们看到,无论管理者的职业能力有多强悍,“工作踏实”、“效率出众”、“精力集中”,这些都无法保证他能够成为新岗位的成功者。同样的情形,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比如,从一种企业文化到另一种企业文化、从夕阳产业到朝阳产业、从成熟企业到初创企业……

最后我们会发现,①只要企业环境发生了改变,我们就必须改变。如果有些环境我们不变就可以应付,那只能说明新环境和旧环境没有什么大的区别。②必须改变的习惯是职业习惯。与职业能力相关的习惯,可能很重要,但并非关键。真正能左右你成败的是职业习惯。③职业习惯总是与一定的职业环境密切相关。同样的职业习惯,在过去的环境下曾是人们获得成功光环的上帝之手,在当前的环境中却很可能是导致他们折戟沉沙的阿喀琉斯之踵。

为什么在环境改变后,成功者寥寥可数?因为人们的职业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三)“以不变应万变”的背后,不变的东西当中,起关键作用的又是什么呢?人们的职业习惯,通常包括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两种。其中,思维习惯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一直按照同一种方式来归纳、分析、理解、探索,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习惯。在环境改变后,成功者寥寥可数。为什么?主要原因是人们的职业习惯,其中的关键就是思维习惯。


【数学家的答案】

一天,数学家觉得自己已学够了数学,于是他跑到消防队去宣布他想当消防员。消防队长说:“您看上去不错,可是我得先给您一个测试。”

消防队长带数学家到消防队后院小巷,巷子里有一个货栈、一只消防栓和一卷软管。消防队长问:“假设货栈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回答:"我把消防栓接到软管上,打开水龙头,把火浇灭。”

消防队长说:“完全正确!最后一个问题,假设您走进小巷,而货栈没有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疑惑地思索了半天,终于答道:“我就把货栈点着。”消防队长大叫起来:“什么?太可怕了!您为什么要把货栈点着?”数学家回答:“这样我就把问题化简为一个我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了。”


在环境改变时,原有的行为习惯相对容易纠正,思维习惯则不然。打个比如,一个大富豪破产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很容易改过来,见多识广的视野却可以长久保持。卓别林若是离开了生产线,拧螺丝的习惯很容易改正,流水线作业和动作分解的思想方法却可能伴随他的一生。在“数学家的答案”中,数学家的职业能力和行为习惯并没有带到消防队,他的数学思维却跟着过来了。

人们喜欢关注成功的管理者是如何行事、如何管理的,但往往忽略了他们的思考过程。而现实则是,思维习惯远比行为习惯要重要得多。一个职业人,成功还是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知识,而在于他的思维。知识的核心是思维,只有正确的思维,知识才能得到正确地学习、使用和创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只有正确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正确地培养、锻炼和发挥。

思维习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独立于行为习惯,并指导人们的实践。前面提到,职业习惯源自企业环境。当人们高度认同自身的职业习惯时,就会为它找到许多理由并总结为思想、方法和理论。在这种行为和思考的反复互动中,思维习惯诞生了。思维习惯是一种更高等级的职业习惯。它为自身及其他职业习惯附着上“与环境无关”、“与原因无关”和“持久”三大特性,让人们无视具体环境和对象,不问青红皂白、不假思索地保持一致。非但如此,思维习惯还总是强迫人们透过自己来认识并分析各种环境、对象和原因。更可怕的是,这种“强迫”不是命令式的,而是固化在人的身上,让人们下意识地甚至无意识地采取行动。

大文豪萧伯纳说:“同样面对喝剩的半瓶酒,悲观主义者会说,只有半瓶酒了;乐观主义者会说,这么幸运,还有半瓶酒。”职业人的思维习惯,就如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已经成为人们天性的一部分,即第二天性。许多杰出的职业人被人们赞许为天生的商人、天生的军人、天生的外交家……这些话语中就隐含着这一层意思。那么,是不是只有杰出的职业人,才会形成思维习惯呢?不是的。只要是儒家弟子,他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即便落魄如孔乙己,他的谈吐行为、他的精气神绝不会让人将他误以为是佛家弟子或基督教徒。职业人的思维习惯也是如此。事实上,思维习惯的有无和强弱,更多取决于人们对自身职业的认同程度,与外在成就并无直接关联。

本书认为,思维习惯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命运。职业人的思维习惯是职业习惯的最高等级,即习惯的终结。对此,常有朋友和学生表示疑问,我通常会这样回答:在过去长达数十年的光景中,在人们的心目中,企业图画里只有两类人物,一个是工人,一个是资本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直存在,却毫无存在感。为什么人们会对近在眼前的根本力量视而不见呢?这就是思维习惯的力量。错误的思维习惯会让人看不清现在,看不透未来。我们知道,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和完善基于一种基本的假设:员工不知道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所以他们需要专业的管理。一个管理者,如果他的思维习惯是错误的,他能够看清现在、看透未来吗?如果不能,他如何能做到让自己和员工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