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建设投融资与管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 空港发展概况

1.5.1 世界空港发展简史

世界空港发展简史如下所示:

●最早的空港诞生于1910年的德国,用于起降“齐柏林”飞船。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刺激了空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喷气式飞机的迅速发展促使全世界范围内的空港努力提高空港的等级。美国1970年5月的《机场和航路发展法案》,促使利用基金资助空港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民用航空政策开始向减少政府干预的方向转变。美国1978年10月通过了《航空公司放松管制法案》。

●20世纪80年代中期,航空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枢纽辐射式航线结构系统,枢纽机场逐渐成为世界空港业的主角。

●21世纪初,随着国际航空运输整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政府开始从长远角度考虑空港设施建设的需要并介入其中,改变完全放松管制的做法。

1.5.2 我国改革开放后空港发展概况

1979—1985年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航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机场建设进入一个高峰期。1979—1985年,为适应民航陆续引进的一批较先进的喷气式飞机的运行需要,先后新建了厦门高崎、北海福成、温州永强、南通兴东等机场,扩建了大连周水子、汕头外砂等机场,并对成都双流、海口大英山、桂林奇峰岭、福州义序等机场进行了改造和扩建。1984年,历时10年的首都机场第一次扩建工程结束,北京首都机场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两条跑道的机场。在这一时期,机场建设在投资、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986—1990年(“七五”)

“七五”期间,我国陆续引进大型中、远程宽体式喷气式飞机,这进一步促使我国机场在建设标准、规模以及安全保障等各方面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各地方政府修建机场的积极性更为高涨。这期间,重点建设了洛阳北郊、西宁曹家堡、沈阳桃仙、长沙黄花、宁波栎社、重庆江北、西安咸阳、深圳宝安、三亚凤凰等机场,改扩建了南京大校场、常州奔牛、成都双流等机场。这一时期机场建设的特点是,中央及地方政府投资不断增加,军民合用机场建设相互支持和协调加强,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建设程序的执行更为规范;机场建设项目中,航站区比重增大,对项目经济效益及技术分析更为重视,施工开始采用总承包和招标方式,机场安全和保安设施不断得以完善。

1991—2000年(“八五”和“九五”)

“八五”和“九五”期间是民航机场建设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八五”期间,民航基本建设投资122亿元,技术改造投资61亿元;“九五”期间,民航基本建设投资增至68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达126亿元。在此期间,机场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机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局面,满足了我国航空运输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0年至今(“十五”至今)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航空运输需求旺盛,机场建设进入新一轮高潮期。中央和地方政府继续加大对机场建设的投入,并逐步拓宽机场建设融资渠道。在该段时期内,以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为代表,包括天津滨海机场、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武汉天河机场等一批大、中型机场的扩建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这一时期,支线机场的建设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新建了一批支线机场,对完善全国机场布局,支持中西部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013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52.2亿元。其中,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716.6亿元,较上年增长0.6%;机场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7.5亿元,较上年增长1.8%;空管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亿元,较上年增长10.5%;其他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9.6亿元,较上年降低3.9%。中国民用航空总局.201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2014.

图1-17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空港发展的总体情况。

图1-17 我国空港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