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成长战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合资合作

一汽集团的对外合资伙伴,前期主要是大众汽车公司,后期通过并购增加了丰田汽车公司,为引进技术与管理与通用汽车公司在轻型载货车方面进行合作。

一、大众汽车公司

为了提升轿车的开发与制造能力,一汽集团引进大众汽车公司的“奥迪”车型,实施3万辆先导工程,由此与大众汽车公司建立合作联系。1991年,双方成立合资企业,生产轿车。

(一)合资公司简况

一汽集团与大众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公司自成立后就迅速发展,一直保持国内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它首次引进“捷达”(A2平台)当时,引进“捷达”时,将原配的5阀发动机改为2阀发动机。5阀发动机的升功率大,但是要达到最大转矩就需要很高的转速,适合于高质量的德国高速公路。2阀发动机的升功率小一些,但是低速转矩表现好,比较适合于中国城市道路的驾驶要求。而且5阀发动机的成本高,维护成本也比较高。同时,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桑塔纳”轿车也使用2阀发动机,这样可能会增加生产批量,降低成本。(大洗牌:中国汽车谁主沉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998年,“新捷达”投产时,改为5阀发动机。,此后,引进大众品牌的一系列车型,包括“高尔夫”当时,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推出的“高尔夫”还不是全球同步的最新一款,它希望节省一笔开模费用,但是,其结果是中国的消费者并不如欧洲人那样追捧“高尔夫”。、“宝来”(PQ34平台)“捷达 A4”以“宝来”之名进入中国生产。2001年8月,被誉为“驾驶者之车”的“宝来”下线。2008年4月,被定位为“捷达”后续车型的“新宝来”上市。“宝来”车型停产后,南北大众在老款“宝来”基础上衍生出了新车型: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朗逸”(Model Y)和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的“新宝来”(Model X)。两车都为“宝来”的加长换壳版。尽管两车应用了同样的平台,不过在外形和内饰上,两车却拥有着不同的风格。“朗逸”的外表中庸大方,为相对平实的风格;“新宝来”则更加强调动感的设计。\\2012年12月12日,“新宝来”上市。这次上市的新车有1.6L自然吸气和1.4T两种动力选择。、“开迪”(MPV)“开迪”已经于2007年停产。、“速腾”“速腾”应用了大众汽车公司更新第5代大众的 A级车平台 PQ35平台,它以“捷达 A5”为原型开发。2006年4月9日,投放市场。2012年3月7日,“新速腾”在三亚上市。、“迈腾”“迈腾”是基于大众汽车公司的PQ46中型车平台,它的原型车是与“帕萨特 B6”关系紧密的 Future B6,是“帕萨特”品牌汽车的第六代车型。它被起了一个新名字——“迈腾”,主要是为避开与销量不错的兄弟车型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帕萨特B5”(“领驭”和“新领驭”)的正面竞争。“迈腾”几乎是原版引进,并没有像上代车型那样专为中国市场推出加长版,尤其是对于重视后排空间的国内中型车市场,偏小的后排空间并不能很好地取悦中国消费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迈腾”的市场表现。2007年7月11日,搭载TS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技术的“迈腾”上市。2009年3月,DSG双离合变速器的“迈腾”上市。2011年7月,全新“迈腾”(B7)上市。、“CC”大众“帕萨特”CC是一款标准的轿跑车,将轿车的稳定性与跑车的灵敏度完美结合。该车既有 coupe车型的外观设计,又拥有普通轿车(car)的舒适程度,因此取名CC(coupe+car)。等。它引入的“奥迪”系列主要包括“A4”和“A6”轿车及其加长型、SUV车型“Q5”。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在引进中,根据国情改进并形成系列化产品。基于“捷达”轿车,陆续推出“捷达王”、“新捷达王”、“新捷达”、“捷达·前卫”等一系列本土化的适应性改型车,并成为畅销车型。同时对“奥迪”轿车进行更新换代,从“奥迪200”到“A4”、“A6”。通过对引进车型(主要是“捷达”)的本土化适应性改型,一汽集团的技术研发人员熟悉了现代化汽车工程开发的规范流程,提升了开发能力。

(二)合资公司成立背景与过程简要回顾

跨国公司选择合资伙伴,所在国的政府意愿和经济环境都非常重要。政府资源,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跨国公司母公司所在地政府,都是合资企业成立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也是如此。1989年6月,中国政府平息动乱,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所以政府希望推动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以突破国际封锁。对于大众汽车公司来说,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是其在中国建立的第二家合资企业,由此可以形成合资企业之间的制衡。 当时,一汽—大众汽车项目这一“越轨”行动受到上海市长的批评。同时,国家经贸委领导在刚开始没有放弃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合作,一汽—大众汽车项目一直没有得到认可,因为他们的目标始终是每个中国汽车企业至少都要有成规模的汽车厂,以便一开始就引进激烈的竞争。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上海通用和一汽丰田就是这一战略实践的结果。(我在大众汽车40年.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多数跨国公司出于其内在的战略需要,有建立两家(或两家以上)合资企业的冲动。这是因为由此可以人为缩短每个合资企业的产品线。这样每个合资企业就都只能长期扮演加工厂的角色,从而无法在短期内对跨国公司构成威胁;在不同区域设立不同合资企业可以使跨国公司离东道国不同的重点区域市场更近,以获得短渠道效益;或者离主要配套中心区域更近,以获得低成本效益。在合作中通过资源分配控制权获取超越资本所有权的更大收益。资源分配权主要表现于对生产制造平台、产品设计、关键件供应、销售服务渠道等环节。

为了获得最大的企业利益,跨国公司在同一东道国不同合资企业之间分配产品的决策,通常都会考虑这样的因素:一是战略制衡的必要性。跨国公司利用其掌控的车型技术资源在不同合资企业之间搞战略制衡。二是市场前景看好。需要考虑当地市场需要,引入当地消费者当时容易接受、市场前景看好的车型。三是避免同门竞争,产品尽量不构成竞争关系。四是发挥优势,能够分别利用不同合资企业的优势资源。

跨国公司在中国不同合资企业之间分配车型资源时表现出两个特征:①对跨国公司自身重要的车型都严格控制,防止集中在一家合资企业生产,避免技术过快而集中地外溢。②其他车型原则上根据最初的企业定位分配。但是,在很多时候还会受到合资伙伴传递过来的压力的影响。

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大众汽车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大众汽车公司同意以1000万马克的价格向一汽转让奥迪的整车技术与人员培训及部分模具。1988年8月24日,双方签署《一汽和大众公司长期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组成工作小组进行第二阶段合作15万辆轿车合资项目的前期工作。1989年11月17日,双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修订版上正式签字。1990年1月12日,国家计委将《关于第一汽车制造厂与西德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建设年产15万辆轿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的请示》上报国务院。2月9日,国务院批准一汽合资轿车项目。当时正好是“六四”风波以后,西方国家制裁中国,而大众汽车公司坚定地站到了中国这一边,坚持与一汽的项目合作。同时,一汽和二汽的轿车项目都是在1989年以后,“七五”计划已经明确并实施过半,“八五”计划已经基本明确,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所以只能在一汽和二汽之间选择一个。最后,一汽轿车项目优先,并被列为“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11月20日,签署合资合同在一汽—大众合资项目中,大众汽车公司也提供了较多的优惠。主要包括1991—1992年5500辆CKD优惠价格为14120马克(后又下调46马克);为弥补合资企业初期的亏损,公司向合资企业提供250万马克的补助;免费向合资企业提供用于“高尔夫 A2”和“捷达 A2”的焊装夹具;免费为合资企业修复威斯摩兰工厂的焊装机器人并提供备件;为一汽提供750万马克用于合资企业的厂外工程建设;增加“奥迪”轿车的冲压设备作价7313万元。一汽对实物出资价格也做了调整,场地使用权从1.15亿元下降至1亿元,厂外基础设施0元;合资企业需要的厂外工程由一汽建设,固定资产属一汽所有。(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成立“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企业生产“捷达”普及型轿车(1.6L)1988年9月,一汽与大众汽车公司签署合作生产合同,规定:一汽今后如果大规模生产轿车,必须与大众公司合作,双方同意“Golf3(捷达)”为第一款合作车型。在当时由于中国轿车工业基础差,中国与世界轿车工业的联系有限,想要的车型,人家要么不给,要么要价很高。所以,大众汽车公司将其停产的“捷达 A2”引入中国。尽管它在当时的世界上已经非常落后(化油器无法达到欧Ⅲ标准),但是对于刚起步的中国还是一款现代化的轿车。(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在选择产品时,大众汽车公司最初建议一汽生产它的新产品“高尔夫 A3”,那时它已经开始生产“捷达 A3”。但为了利用老生产线,节约资金,抢进度,经过综合考虑,一汽确定了要生产大众“捷达 A2”。开办新厂,一般都有开办费。但后来因物价上涨,虽优化了设计和结构,但费用仍不够,于是通过CKD补足。当时,一汽认为,对中国人来说,两厢车并不合适。此外,当时审批项目很困难,一汽和二汽都想做轿车。二汽跟法国雪铁龙的合资谈得比一汽早,条件也优惠,能得到外方贷款。而国家政策是先上一个轿车项目,因此二汽项目排在一汽前面,形势对一汽不利。在中国轿车还处于起步阶段的背景下,谁能在轿车基地建设上抢先一步,谁就更有主动权,所以一汽要争取主动权。最好的产品是最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事实证明,引进“捷达”的决策完全正确。大众汽车公司卖给一汽时,每辆“捷达”13000马克,再加上各种税费,国内销售价就是14万元左右,跟“桑塔纳”价格差不多。后来“捷达”国产化率逐渐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完善,又不断降价。\\做轿车,一汽和东风起步完全一样,都是从15万辆开始,发展到30万辆。只不过产品选择不同,东风选择的是“富康”,是雪铁龙20世纪90年代的新产品,从理论上讲,这个车应该卖得很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时中国消费者还不太接受两厢车。东风雪铁龙项目比一汽起得早,但到现在还没赶上,差距也越拉越大,所以最适合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他在抢救历史.汽车商业评论,2009(12).),产能规划15万辆。项目总投资111.3亿元。注册资本30亿元在投资方面,大众汽车公司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上海项目的经验,认为可研性研究如果对总投资不留余地,经中国政府批准后就很难再增加投资,这对项目建设非常不利。而一汽方面的想法是尽可能压缩投资,使总投资在国家可能有的计划之内,以求政府尽快批准,项目启动后超支再说。这也是国内建设项目大多是超预算的“钓鱼项目”的病根之所在。\\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大众汽车公司希望搞一个“绿色草地”计划,就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工厂,但是投资额非常巨大,提出的建设投资为25亿~26亿德国马克,相当于50亿元人民币。如加上建设期利息,总投资约为55.5亿元。而一汽方面则希望将总投资控制在30亿元以内(因为当时一汽非常困难,没有钱。而且政府对投资审批也进行控制)。由于双方分歧巨大,难以统一。这迫使一汽放弃最初的“绿地建厂”方案和选择大众汽车公司的最新产品“高尔夫 A3”(这是一种可以进入家庭的百姓用车,是当时世界畅销产品)和“捷达 A3”(大众汽车公司将于1991年投放市场的新产品),改为先上大众汽车公司即将淘汰的,但在市场上仍很受欢迎的“高尔夫 A2”和“捷达 A2”,然后再上“高尔夫 A3”和“捷达 A3”。这样就能使用二手模具,降低投资,减少风险,加快出车速度,利用一汽已购置的大众汽车公司在美国威斯摩兰工厂的二手设备。同时,利用在二厂区已建成的8万平方米厂房作为合资公司的冲压和焊接厂房;减少合资范围,取消塑料件车间。双方将项目总投资统一到35.2亿元。经过商务谈判后,总投资调整为42亿元。\\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建成后,由于汇率的改变和物价的上涨,经国家批准,总投资调整为89.06亿元人民币。1997年,国家验收时,总投资超过国家批准额的2.38%。这在当时是控制非常好的项目。(一汽创建发展历程:正确的决策,艰难的道路——从奥迪三万辆先导工程到十五万辆轿车基地建设的回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大洗牌:中国汽车谁主沉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其中一汽集团占60%当时大众汽车公司正准备关闭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威斯摩兰工厂(已停产一年)。这个工厂年产能30万辆,有焊装、总装和油漆3条生产线。无论技术还是装备在当时都非常先进。如果能用于一汽15万辆轿车生产,可以提高一汽轿车的工艺水平,而且还可大大节省投资,缩短建设时间。\\威斯摩兰工厂于1978年4月建成投产,年产30万辆轿车,鼎盛时期日产1000辆。198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更新和改造。由于石油危机影响马克汇率的变化,使进口散件价格显著上升,从而使成本上升而导致销售下滑。另外的重要原因为美国人喜欢大排量车,而当时生产的“捷达 A2”为1.6L。\\1989年2月22日,一汽与大众汽车公司签署购买威斯摩兰工厂设备的技术贸易协议。一汽以购买一定数量的“奥迪”散件为条件,换来了威斯摩兰厂留下的全部设备。当时,大众汽车公司非常担心奥迪汽车,因为如果新车型开发没跟上,达不到保本点就要亏损,亏损了就可能裁员。一汽答应在三年内购买14500套“奥迪”散件,免费获得威斯摩兰工厂设备,这样双方共赢。(当时一汽副总经理吕福源获知国家急需用车,大概国家计委同意进口20000套散件装车)一汽将赢得的这座“免费”工厂(威斯摩兰工厂)的设备作价2500万美元,加上拆迁费、海运费等,以3800万马克(当时相当于1.87亿元)的总价值作为实物出资,投入到合资公司的资本金中。节省下来的2000万美元(一汽原本想用于购买大众威斯摩兰工厂的投资,当时大众要价3900万美元)则用来武装几个零部件厂,如散热器厂、二铸厂、车轮厂。每个厂都给了300万~400万美元,这些厂也因为有了几百万美元的设备和技术的引进,都变成了行业里一流的零部件厂。(一汽的“基辛格”,吕福源充满智慧的一汽岁月.汽车商业评论,2009(6).)。合资期限为25年。1991年2月6日,合资公司正式成立。1991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复国家计委《关于批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5万辆轿车项目开工建设的请示》,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是中国第一个按轿车生产经济规模建设起来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第一期工程生产纲领中级车15万辆、中高级车3万辆、发动机27万辆、18万台变速器。公司采用“边建设、边生产、边国产化”的方针,于1991年12月开始生产“捷达”并投放市场。

1994年8月,“捷达”总装线投产。产品国产化率达到40.5%,达到国家规定的国产化率(40%)要求。1996年,国产化率达到84%,2005年达到95%。由于其耐用性和行驶平稳性,使其成为国内主导车型,成为“老三样”之一。1991年下线的“捷达”最初并不好销售。广东的出租车市场翻开了“捷达”销售新的一页。由于当时广东市场上“捷达”的备品备件大都是从台湾或者香港走私进口的,同时有一些是假冒件,被称为“水货”,而这些假冒件非常便宜,极大地降低了维修成本,深受出租车司机的欢迎,从而为“捷达”车的销售起到促进作用。“皮实”的口碑是“捷达”声名不胫而走的名片。1997年以后,“捷达”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主力车型。

1995年9月5日,国家计委批准公司15万辆轿车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调增报告,项目总投资由初步设计批复的42亿元调增为89亿元。9月30日,国产化白车身和中涂、面漆线投产,这标志着公司轿车厂的全面投产。1996年4月30日和7月30日,随着传动器车间和发动机车间的建成投产,四大工艺和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六大生产车间全部投产,历时近5年的15万辆轿车工程终于全面建成。1997年8月19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15万辆轿车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在领导体制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制。董事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经营管理委员会是最高执行机构。董事会委托经营委员会管理公司的全部业务工作,但保留制定政策、财务全面控制和对公司总的业务活动进行检查的权力。经营委员会由5人组成,依据双方的股比,中方三位,德方两位,由控股的中方出任总经理。根据合同规定,总经理只是公司的形象代表,对其他4位副总经理没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任何一项重大决策,5位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必须全部赞同方能通过,任何一位成员都有否决权。这不同于国有企业中普遍推行的厂长负责制,也不同于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形式的集体负责制,而是一种通过民主协调、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成立时,汽车的销售转交一汽集团。1997年,公司与一汽集团公司合资建立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当时,一汽集团占50%股份,但在5年内全部退出。现在销售公司已经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由于一汽集团引进奥迪技术的合同到1996年3月31日到期,经双方协商,从1996年起,奥迪公司作为一汽—大众的投资者加入。1995年12月18日,一汽集团和大众汽车公司及奥迪汽车公司三方共同修改并签署了合资合同,改变股比结构为:一汽60%、大众30%、奥迪10%。同日,公司与奥迪汽车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奥迪”系列产品作为合同产品正式纳入公司生产。一汽以技术转让、许可证生产方式从奥迪公司引进的“奥迪100/200”中高级轿车取了很大市场成功,但是这种方式难以继续生产奥迪公司的最新产品,这对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尤其是官车市场)十分不利。因此,与大众汽车公司协调,决定让奥迪公司入股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一汽创建发展历程:正确的抉择,艰难的道路——从奥迪三万辆先导工程到十五万辆轿车基地建设的回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在3万辆组装合同期满后,一汽希望能够继续奥迪项目,哪怕是合资生产“奥迪”,也能使其一方面获得“奥迪”的技术、管理溢出效应,培养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高水平熟练工人;另一方面继续获取“奥迪”的新车技术转让,为发展“红旗”项目,提供一种潜在的机会。从奥迪方面来说,强烈的复兴欲望要求它不放弃一切机会扩展自己的地盘,来挑战奔驰、宝马在全球高档车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再现昔日的辉煌。最后,双方最高层终于达成了协议,奥迪加入一汽—大众的合资公司。与此同时,一汽轿车公司停止生产“奥迪”轿车。1996年6月,“奥迪200”系列轿车批量投产,这标志着年产15万辆轿车生产基地的建成。

2004年,公司出现产品积压并进行历史性的降价。2005年,经历了两轮主流产品的价格战,在市场萎靡的形势压迫下,大众汽车公司放开了合资公司的国产化,公司开始了疯狂“国产化”行动。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不遗余力地进行外购零部件及外购工装、模具、设备的国产化工作。通过提高国产化的广度、深度、速度来降低采购成本。公司将所有的国产化零部件按照降成本额度从高向低排序,从中确定价值较大的34个项目,来实现降成本目标的最大化。除了尽量将CKD零件实现本地化生产外,对于已经供货的国产化零件,特别是谈判时降价困难的零件,通过全球采购,引入新的配套厂参与竞争,使得已有供货厂商进一步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同时,改进内部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一汽—大众汽车公司陆续扩建新工厂以提高产能。2003年7月,公司新工厂(第二厂)奠基,并在2004年12月7日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达到66万辆。2008年6月6日,奥迪第二工厂奠基,并于2009年9月19日投产。

2007年7月,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将“捷达”引入成都一汽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都一汽”)成都一汽公司的前身为四川旅行车制造厂,始建于1958年。2002年10月21日加入一汽集团,2005年3月4日成为一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定位于一汽集团在成都的基地。生产。2007年7月19日,“捷达”下线。2009年3月,公司全资收购成都一汽公司100%股权,同时更名为“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2010年3月“新捷达”上市。2009年5月8日,一汽—大众成都基地(第三工厂)开始建设,项目分为三期,总投资163亿元。2011年10月13日,成都工厂一二期的35万辆产能实现投产。2013年1月16日,一汽—大众成都基地全面建成,年产能达到54万辆,成都基地的车间实现了模块化,拥有柔性化生产。成都基地不仅有整车工厂,还包括发动机厂、零部件园区、物流园区、整车停车场、技术中心、IT中心等,成为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继长春之后的第二个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公司将“疯狂国产化”分解为几个目标:一是提高国产化的广度,将现在的个别车型国产化率60%提高到80%,甚至更高的水平;二是加大国产化的深度,通过配套商技术水准的提高,实现一些关键零部件本地生产、原材料本地供应、特殊工艺本地化等;三是加快德国认证体系的认证速度。

2011年7月16日,一汽—大众EA211发动机项目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EA211发动机是大众汽车公司新一代模块化横置组件平台MQB(Modular Querbaukasten)的主要动力系统。搭载大众蓝驱技术的EA211发动机融合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双气门相位调节系统等先进技术,同时在轻量化、提升功率、扭矩指标以及降耗减排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准。EA211发动机项目将在中国生产首款欧Ⅴ标准并实现量产的发动机。,规划45万台年产能。2012年10月16日,一汽—大众成都发动机厂落成,于2013年3月批量投产,新工厂年产能达到45万台。新工厂能够弥补一汽—大众成都产能上的不足,并为其他生产基地提供供应保障。

2006年9月15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发布服务品牌“严谨就是关爱”。2007年,建设新一代发动机EA111系列项目,年产能力为30万台发动机。2010年2月5日,正式投产。公司将逐渐停止从上海大众发动机工厂购买该系列发动机。

2010年6月9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签约,正式落户南海,建立华南生产基地。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车企大众的最大市场,但以广东为代表的日系车重镇华南(广东、广西和海南)市场却是大众汽车公司的伤心之地。统计显示,大众(包括奥迪)在中国的平均市场占有率为17%~20%之间,华南市场的平均占有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日系品牌。整个华南市场对大众中国总体销量的贡献率只有不到9%。与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相比,位于东北的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对落户广东有更急切的需求,从长春发往华南区的车辆在途中的时间为一周,运输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也占用了经销商大量资金和时间。在华南设厂,当地车能拉近消费者的距离。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成立,预计于2013年8月建成投产,首期产能将达到30万辆,二期建成后总产能将达60万辆,一期主要生产“奥迪”A级系列车型(A3和A5)。

2010年12月7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与启明信息公司签订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启明信息公司将为一汽—大众电动汽车提供全方位的“电控”服务,包括电池控制、电子控制等系列服务和解决方案。双方同时约定在启明软件园建立双方合作的研发中心。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的销量一直位居狭义国内乘用车(轿车、MPV、SUV)市场前三位。2011年,公司总销量为103.4万,位于乘用车企业第三位。

2012年4月23日,大众汽车公司与一汽集团签署意向书,将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的合资年限再延长25年,至2041年。大众汽车公司表示将与一汽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双方将全力加强合资企业的产品结构。同时将拓宽合作领域,实现全产业链合作,包括建立合资企业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

2006年,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确定自主研发战略目标和路线图。根据规划,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可分为四步走。第一阶段目标:产品国产化和修饰、局部开发和优化(2004年已经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外观、外饰的改型(2009年已经达到);第三阶段目标:车身自主研发(2012年已经达到);通过前三个阶段的过渡,合资公司自主研发的终极目标将是具有完备的整车开发能力(规划2015年实现)。公司在硬件、软件、人才等方面落实自主研发战略目标。

2012年5月21日,一汽—大众车辆安全中心在长春落成,并完成首次40%正面偏置碰撞测试。这个车辆安全中心是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车辆安全中心,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车辆安全中心。车辆安全中心的投入使用,可以按照中国法规、欧洲法规和美国法规及NCAP完成所有整车被动安全试验。这有效提升了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在乘用车领域的开发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研发实力。

2012年6月8日,由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投资兴建的国内规模最大的整车试验场在长春市农安县奠基。试验场占地面积14平方公里,预计2014年全面投入使用。这个试验场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性试验场,也是大众汽车公司全球最先进的整车试验场。在这个试验场周边还将同时建设一个整车振动与噪声分析中心、一个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至2015年,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将基本具备整车开发的能力,包括零部件及模块的开发、整车的开发和匹配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二、丰田汽车公司

2002年6月,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其实质是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的合作。对于一汽集团来说,希望收购天汽集团旗下的天津夏利汽车公司,引入丰田汽车公司,同时进入10万元以下的自主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轿车市场,这一细分市场领域是未来一段时期国内汽车市场最被看好的一块,有着非常可观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同时,可以与东风汽车公司和上汽集团这两大集团相抗衡,因为它们都有两个强大的国外合作伙伴。

对于丰田汽车公司来说,由于当时忙于欧美市场,没有看好中国市场,直到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起来后才通过天津夏利汽车公司进入中国。1999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丰田汽车公司与天津汽车公司合资生产轿车,总投资7.5亿元,双方各出资50%,合资期限30年,生产由双方联合开发的 NBC平台的中型轿车。丰田汽车公司希望找到更为强大的合作伙伴,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快地拓展中国市场,于是通过“天(汽)一(汽)合作”继而成就“一(汽)丰(田)合作”。但是,这是以丰田汽车公司的发展战略为主导。它利用一汽集团对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缺失与渴求,选择合适的对象,同时实现其自身的战略目标。

三、通用汽车公司

2007年下半年,基于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公司的成功投资经验,通用汽车公司主动找到一汽集团,希望入股它在西南的基地——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一汽红塔”)。一汽红塔汽车公司是由一汽集团和云南红塔集团于1997年合资组建,一汽集团持股51%。公司主要生产“解放”、“蓝箭”两大品牌产品。轻型载货车主要有“解放微卡”、“解放霸铃”、“解放金铃”及“工程车”系列。但是,一汽集团希望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合作不仅限于红塔项目,而是轻型车业务的全面合资。

当时,一汽集团的轻型商用车资源主要有一汽红塔汽车公司、一汽哈尔滨轻型车厂、一汽吉林汽车公司和长春轻型车厂。与竞争对手相比,它的轻型商用车是短板。2007年,在产销规模上,一汽集团的轻型载货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低于福田汽车公司、东风汽车公司、江淮汽车公司,排名全国第四,仅占细分市场6.6%。排名首位的福田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为28.6%。一汽集团首先整合其轻型商用车资源。2007年12月20日,在青岛成立“一汽轻型汽车公司”,作为管理总部,将一汽红塔汽车公司和一汽哈尔滨轻型车厂收归到旗下并追加投资进行整合,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销售调配。同时为了保证轻型车体系又好又快的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一汽青岛汽车研究所。

2011年7月13日,一汽集团与青岛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市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一汽集团在青岛的发展,一汽集团将把青岛作为商用车发展战略基地,在即墨建设该集团“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投资项目——商用车扩能项目(20万产能)。一汽集团还将把青岛研究所作为整车研究基地,进而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研发基地。8月9日,一汽青岛商用车基地项目在即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功能区奠基。项目9月份开建后,原一汽青岛公司老企业整体北迁至即墨,到2016年分两期全部搬迁完毕。

2008年,一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公司进行项目合资谈判。在轻型商用车领域,通用汽车公司没有与其传统的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合作,其主要原因在于上汽集团已通过上南合作而获得依维柯轻型商用车项目。2008年9月15日,上汽集团宣布与意大利依维柯公司签署扩大合作的协议。双方有意向在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这一现有平台上,在中国整合双方商用车资源,扩大合作范围。早在上南并购重组之前,2007年1月,南汽集团就已经将生产轻型载货车的“跃进”品牌纳入南京依维柯汽车公司的旗下。2009年1月,双方签订初步协议,确定在一汽轻型汽车公司基础上合资。2009年8月30日,“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通用”)正式挂牌成立,双方各持股50%。一汽哈尔滨轻型汽车公司和一汽红塔汽车公司成为合资公司的子公司,产品范围涵盖皮卡、SUV、MPV 和轻型客车四个系列。

这次一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公司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中方有一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而且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而外方带来的是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能力以及技术开发的能力。通用汽车公司通过与一汽集团的合资,进入其在中国空白的轻型商用车市场。双方资源与能力互补,共同占领市场。轻型载货车是一个靠规模取胜的项目,它的利润相比乘用车来说要薄,而且,它不容易标准化生产(轻型载货车交付用户往往都需要改装),销售渠道也较为分散。通用汽车公司选择一汽集团的意图主要在于:第一,将产品着眼点放在轻型商用车的主流市场,即主打性价比,从而有别于以往商用车合资企业的高端路线;第二,通用汽车公司可以输出先进的管理;第三,通用汽车公司可以为产品出口提供便利的国际出口通道。合资公司原有产品继续使用“解放”品牌,未来从通用汽车公司引进的产品或将使用通用汽车旗下品牌。2010年,新建长春工厂,并作为合资公司的管理总部。

2010年1月15日,合资公司的第一款新产品“解放501”系列轻型载货车上市。2010年12月8日,“坤程”皮卡在长春工厂下线。2011年5月17日,年产能提升至10万辆的哈尔滨轻型汽车公司新工厂整车下线。但是,合资并没能在短期内明显提升一汽集团在轻型载货车领域的市场地位。2011年,包括一汽通用汽车公司在内的轻型载货车销量为5.7万辆,只占细分市场份额的3%。

四、戴姆勒公司

1984年年初,为了填补“红旗”轿车停产之后出现的高端公务车空白,1月20日,国家经委给一汽下达了组装“奔驰”200型、230E型中高级轿车的任务。作为复兴“红旗”的一个契机,一汽有意和戴姆勒公司开展合作,学习世界先进的高级轿车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而且“奔驰”高级轿车车身宽、马力大,外形与“红旗”相近,只需要将其前部、尾部外形稍加改动就可以。

1984年12月,一汽与戴姆勒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合作项目分三步进行,采取技术贸易结合方式,车型选定“奔驰”123系列200型、230E型和加长型三种,SKD、CKD组装1000台,由戴姆勒公司提供焊接线、油漆线设计、总装线和一部分工装夹具,总费用367万德国马克。第一期使用“奔驰”商标,在车身侧面加上“长春制造”标志。二期,德方分批提供400套,3~4年后再提供剩余的175套冲模,费用400万德国马克(当时,1DM=0.8RMB),同时利用“奔驰”长轴距轿车改造“红旗”车。1985年1月2日,中德双方签订第一期的工程合同和1000辆散件销售合同(其中整车168辆,散件832辆)。这一方案,实际上用“奔驰”替代“红旗”,放弃“红旗”品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认为这不符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1984年的北戴河会议精神。一汽与奔驰项目只执行了第一步。而且,戴姆勒公司认为一汽的配套基础太差,没有可能再谈进一步的技术合作,只能是购买其散件,进行 KD件组装。而且,如果要建合资企业,只能用“奔驰”的品牌,把一汽的“红旗”牌子扔掉。这有违一汽的初衷,所以这一想法没能付诸实施。面对这样的局面,一汽需要艰难抉择。一方面是自己的品牌,但前景叵测;另一方面是合作者的品牌,但似乎能看到利润滚滚。最终,一汽放弃和戴姆勒合作,这显然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是,这至少是一个自主发展的机会。

中国加入 WTO之后,一汽集团曾经希望以东风—日产模式与戴姆勒公司进行合作,因为在这一重组过程中,日产汽车公司会对东风汽车公司几乎全部资产重新洗牌,东风汽车公司在人事和企业三产方面的包袱,都被日产汽车公司掏钱解决掉,这对于同样负重的一汽来讲,极具诱惑力。但是一汽集团不愿放弃其在国内甚至世界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解放”一汽解放公司是一汽的“根”, “解放”品牌更是一汽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完全拥有知识产权的民族第一品牌。。2003年1月,一汽集团放弃与戴姆勒公司的合资。戴姆勒公司在品牌上寸步不让,而且只想部分合资、技术转让,并不想替一汽背上“解放”品牌留下来的包袱。一汽与戴姆勒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它的大功率发动机,以装备重型载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