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合资合作
一汽集团的对外合资伙伴,前期主要是大众汽车公司,后期通过并购增加了丰田汽车公司,为引进技术与管理与通用汽车公司在轻型载货车方面进行合作。
一、大众汽车公司
为了提升轿车的开发与制造能力,一汽集团引进大众汽车公司的“奥迪”车型,实施3万辆先导工程,由此与大众汽车公司建立合作联系。1991年,双方成立合资企业,生产轿车。
(一)合资公司简况
一汽集团与大众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公司自成立后就迅速发展,一直保持国内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它首次引进“捷达”(A2平台),此后,引进大众品牌的一系列车型,包括“高尔夫”、“宝来”(PQ34平台)、“开迪”(MPV)、“速腾”、“迈腾”、“CC”等。它引入的“奥迪”系列主要包括“A4”和“A6”轿车及其加长型、SUV车型“Q5”。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在引进中,根据国情改进并形成系列化产品。基于“捷达”轿车,陆续推出“捷达王”、“新捷达王”、“新捷达”、“捷达·前卫”等一系列本土化的适应性改型车,并成为畅销车型。同时对“奥迪”轿车进行更新换代,从“奥迪200”到“A4”、“A6”。通过对引进车型(主要是“捷达”)的本土化适应性改型,一汽集团的技术研发人员熟悉了现代化汽车工程开发的规范流程,提升了开发能力。
(二)合资公司成立背景与过程简要回顾
跨国公司选择合资伙伴,所在国的政府意愿和经济环境都非常重要。政府资源,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跨国公司母公司所在地政府,都是合资企业成立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也是如此。1989年6月,中国政府平息动乱,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所以政府希望推动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以突破国际封锁。对于大众汽车公司来说,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是其在中国建立的第二家合资企业,由此可以形成合资企业之间的制衡。
多数跨国公司出于其内在的战略需要,有建立两家(或两家以上)合资企业的冲动。这是因为由此可以人为缩短每个合资企业的产品线。这样每个合资企业就都只能长期扮演加工厂的角色,从而无法在短期内对跨国公司构成威胁;在不同区域设立不同合资企业可以使跨国公司离东道国不同的重点区域市场更近,以获得短渠道效益;或者离主要配套中心区域更近,以获得低成本效益。在合作中通过资源分配控制权获取超越资本所有权的更大收益。资源分配权主要表现于对生产制造平台、产品设计、关键件供应、销售服务渠道等环节。
为了获得最大的企业利益,跨国公司在同一东道国不同合资企业之间分配产品的决策,通常都会考虑这样的因素:一是战略制衡的必要性。跨国公司利用其掌控的车型技术资源在不同合资企业之间搞战略制衡。二是市场前景看好。需要考虑当地市场需要,引入当地消费者当时容易接受、市场前景看好的车型。三是避免同门竞争,产品尽量不构成竞争关系。四是发挥优势,能够分别利用不同合资企业的优势资源。
跨国公司在中国不同合资企业之间分配车型资源时表现出两个特征:①对跨国公司自身重要的车型都严格控制,防止集中在一家合资企业生产,避免技术过快而集中地外溢。②其他车型原则上根据最初的企业定位分配。但是,在很多时候还会受到合资伙伴传递过来的压力的影响。
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大众汽车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大众汽车公司同意以1000万马克的价格向一汽转让奥迪的整车技术与人员培训及部分模具。1988年8月24日,双方签署《一汽和大众公司长期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组成工作小组进行第二阶段合作15万辆轿车合资项目的前期工作。1989年11月17日,双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修订版上正式签字。1990年1月12日,国家计委将《关于第一汽车制造厂与西德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建设年产15万辆轿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的请示》上报国务院。2月9日,国务院批准一汽合资轿车项目。11月20日,签署合资合同,成立“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企业生产“捷达”普及型轿车(1.6L),产能规划15万辆。项目总投资111.3亿元。注册资本30亿元,其中一汽集团占60%。合资期限为25年。1991年2月6日,合资公司正式成立。1991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复国家计委《关于批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5万辆轿车项目开工建设的请示》,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是中国第一个按轿车生产经济规模建设起来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第一期工程生产纲领中级车15万辆、中高级车3万辆、发动机27万辆、18万台变速器。公司采用“边建设、边生产、边国产化”的方针,于1991年12月开始生产“捷达”并投放市场。
1994年8月,“捷达”总装线投产。产品国产化率达到40.5%,达到国家规定的国产化率(40%)要求。1996年,国产化率达到84%,2005年达到95%。由于其耐用性和行驶平稳性,使其成为国内主导车型,成为“老三样”之一。
1995年9月5日,国家计委批准公司15万辆轿车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调增报告,项目总投资由初步设计批复的42亿元调增为89亿元。9月30日,国产化白车身和中涂、面漆线投产,这标志着公司轿车厂的全面投产。1996年4月30日和7月30日,随着传动器车间和发动机车间的建成投产,四大工艺和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六大生产车间全部投产,历时近5年的15万辆轿车工程终于全面建成。1997年8月19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15万辆轿车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在领导体制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制。董事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经营管理委员会是最高执行机构。董事会委托经营委员会管理公司的全部业务工作,但保留制定政策、财务全面控制和对公司总的业务活动进行检查的权力。经营委员会由5人组成,依据双方的股比,中方三位,德方两位,由控股的中方出任总经理。根据合同规定,总经理只是公司的形象代表,对其他4位副总经理没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任何一项重大决策,5位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必须全部赞同方能通过,任何一位成员都有否决权。这不同于国有企业中普遍推行的厂长负责制,也不同于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形式的集体负责制,而是一种通过民主协调、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成立时,汽车的销售转交一汽集团。1997年,公司与一汽集团公司合资建立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当时,一汽集团占50%股份,但在5年内全部退出。现在销售公司已经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由于一汽集团引进奥迪技术的合同到1996年3月31日到期,经双方协商,从1996年起,奥迪公司作为一汽—大众的投资者加入。1995年12月18日,一汽集团和大众汽车公司及奥迪汽车公司三方共同修改并签署了合资合同,改变股比结构为:一汽60%、大众30%、奥迪10%。同日,公司与奥迪汽车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奥迪”系列产品作为合同产品正式纳入公司生产。与此同时,一汽轿车公司停止生产“奥迪”轿车。1996年6月,“奥迪200”系列轿车批量投产,这标志着年产15万辆轿车生产基地的建成。
2004年,公司出现产品积压并进行历史性的降价。2005年,经历了两轮主流产品的价格战,在市场萎靡的形势压迫下,大众汽车公司放开了合资公司的国产化,公司开始了疯狂“国产化”行动。同时,改进内部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一汽—大众汽车公司陆续扩建新工厂以提高产能。2003年7月,公司新工厂(第二厂)奠基,并在2004年12月7日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达到66万辆。2008年6月6日,奥迪第二工厂奠基,并于2009年9月19日投产。
2007年7月,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将“捷达”引入成都一汽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都一汽”)生产。2007年7月19日,“捷达”下线。2009年3月,公司全资收购成都一汽公司100%股权,同时更名为“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2010年3月“新捷达”上市。2009年5月8日,一汽—大众成都基地(第三工厂)开始建设,项目分为三期,总投资163亿元。2011年10月13日,成都工厂一二期的35万辆产能实现投产。2013年1月16日,一汽—大众成都基地全面建成,年产能达到54万辆,成都基地的车间实现了模块化,拥有柔性化生产。成都基地不仅有整车工厂,还包括发动机厂、零部件园区、物流园区、整车停车场、技术中心、IT中心等,成为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继长春之后的第二个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公司将“疯狂国产化”分解为几个目标:一是提高国产化的广度,将现在的个别车型国产化率60%提高到80%,甚至更高的水平;二是加大国产化的深度,通过配套商技术水准的提高,实现一些关键零部件本地生产、原材料本地供应、特殊工艺本地化等;三是加快德国认证体系的认证速度。
2011年7月16日,一汽—大众EA211发动机项目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规划45万台年产能。2012年10月16日,一汽—大众成都发动机厂落成,于2013年3月批量投产,新工厂年产能达到45万台。新工厂能够弥补一汽—大众成都产能上的不足,并为其他生产基地提供供应保障。
2006年9月15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发布服务品牌“严谨就是关爱”。2007年,建设新一代发动机EA111系列项目,年产能力为30万台发动机。2010年2月5日,正式投产。公司将逐渐停止从上海大众发动机工厂购买该系列发动机。
2010年6月9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签约,正式落户南海,建立华南生产基地。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成立,预计于2013年8月建成投产,首期产能将达到30万辆,二期建成后总产能将达60万辆,一期主要生产“奥迪”A级系列车型(A3和A5)。
2010年12月7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与启明信息公司签订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启明信息公司将为一汽—大众电动汽车提供全方位的“电控”服务,包括电池控制、电子控制等系列服务和解决方案。双方同时约定在启明软件园建立双方合作的研发中心。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的销量一直位居狭义国内乘用车(轿车、MPV、SUV)市场前三位。2011年,公司总销量为103.4万,位于乘用车企业第三位。
2012年4月23日,大众汽车公司与一汽集团签署意向书,将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的合资年限再延长25年,至2041年。大众汽车公司表示将与一汽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双方将全力加强合资企业的产品结构。同时将拓宽合作领域,实现全产业链合作,包括建立合资企业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
2006年,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确定自主研发战略目标和路线图。根据规划,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可分为四步走。第一阶段目标:产品国产化和修饰、局部开发和优化(2004年已经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外观、外饰的改型(2009年已经达到);第三阶段目标:车身自主研发(2012年已经达到);通过前三个阶段的过渡,合资公司自主研发的终极目标将是具有完备的整车开发能力(规划2015年实现)。公司在硬件、软件、人才等方面落实自主研发战略目标。
2012年5月21日,一汽—大众车辆安全中心在长春落成,并完成首次40%正面偏置碰撞测试。这个车辆安全中心是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车辆安全中心,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车辆安全中心。车辆安全中心的投入使用,可以按照中国法规、欧洲法规和美国法规及NCAP完成所有整车被动安全试验。这有效提升了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在乘用车领域的开发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研发实力。
2012年6月8日,由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投资兴建的国内规模最大的整车试验场在长春市农安县奠基。试验场占地面积14平方公里,预计2014年全面投入使用。这个试验场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性试验场,也是大众汽车公司全球最先进的整车试验场。在这个试验场周边还将同时建设一个整车振动与噪声分析中心、一个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至2015年,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将基本具备整车开发的能力,包括零部件及模块的开发、整车的开发和匹配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二、丰田汽车公司
2002年6月,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其实质是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的合作。对于一汽集团来说,希望收购天汽集团旗下的天津夏利汽车公司,引入丰田汽车公司,同时进入10万元以下的自主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轿车市场,这一细分市场领域是未来一段时期国内汽车市场最被看好的一块,有着非常可观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同时,可以与东风汽车公司和上汽集团这两大集团相抗衡,因为它们都有两个强大的国外合作伙伴。
对于丰田汽车公司来说,由于当时忙于欧美市场,没有看好中国市场,直到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起来后才通过天津夏利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丰田汽车公司希望找到更为强大的合作伙伴,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快地拓展中国市场,于是通过“天(汽)一(汽)合作”继而成就“一(汽)丰(田)合作”。但是,这是以丰田汽车公司的发展战略为主导。它利用一汽集团对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缺失与渴求,选择合适的对象,同时实现其自身的战略目标。
三、通用汽车公司
2007年下半年,基于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公司的成功投资经验,通用汽车公司主动找到一汽集团,希望入股它在西南的基地——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一汽红塔”)。但是,一汽集团希望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合作不仅限于红塔项目,而是轻型车业务的全面合资。
当时,一汽集团的轻型商用车资源主要有一汽红塔汽车公司、一汽哈尔滨轻型车厂、一汽吉林汽车公司和长春轻型车厂。与竞争对手相比,它的轻型商用车是短板。一汽集团首先整合其轻型商用车资源。2007年12月20日,在青岛成立“一汽轻型汽车公司”,作为管理总部,将一汽红塔汽车公司和一汽哈尔滨轻型车厂收归到旗下并追加投资进行整合,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销售调配。同时为了保证轻型车体系又好又快的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一汽青岛汽车研究所。
2011年7月13日,一汽集团与青岛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市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一汽集团在青岛的发展,一汽集团将把青岛作为商用车发展战略基地,在即墨建设该集团“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投资项目——商用车扩能项目(20万产能)。一汽集团还将把青岛研究所作为整车研究基地,进而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研发基地。8月9日,一汽青岛商用车基地项目在即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功能区奠基。项目9月份开建后,原一汽青岛公司老企业整体北迁至即墨,到2016年分两期全部搬迁完毕。
2008年,一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公司进行项目合资谈判。2009年1月,双方签订初步协议,确定在一汽轻型汽车公司基础上合资。2009年8月30日,“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通用”)正式挂牌成立,双方各持股50%。一汽哈尔滨轻型汽车公司和一汽红塔汽车公司成为合资公司的子公司,产品范围涵盖皮卡、SUV、MPV 和轻型客车四个系列。
这次一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公司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中方有一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而且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而外方带来的是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能力以及技术开发的能力。双方资源与能力互补,共同占领市场。合资公司原有产品继续使用“解放”品牌,未来从通用汽车公司引进的产品或将使用通用汽车旗下品牌。2010年,新建长春工厂,并作为合资公司的管理总部。
2010年1月15日,合资公司的第一款新产品“解放501”系列轻型载货车上市。2010年12月8日,“坤程”皮卡在长春工厂下线。2011年5月17日,年产能提升至10万辆的哈尔滨轻型汽车公司新工厂整车下线。但是,合资并没能在短期内明显提升一汽集团在轻型载货车领域的市场地位。2011年,包括一汽通用汽车公司在内的轻型载货车销量为5.7万辆,只占细分市场份额的3%。
四、戴姆勒公司
1984年年初,为了填补“红旗”轿车停产之后出现的高端公务车空白,1月20日,国家经委给一汽下达了组装“奔驰”200型、230E型中高级轿车的任务。作为复兴“红旗”的一个契机,一汽有意和戴姆勒公司开展合作,学习世界先进的高级轿车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而且“奔驰”高级轿车车身宽、马力大,外形与“红旗”相近,只需要将其前部、尾部外形稍加改动就可以。
1984年12月,一汽与戴姆勒公司达成合作意向。1985年1月2日,中德双方签订第一期的工程合同和1000辆散件销售合同(其中整车168辆,散件832辆)。这一方案,实际上用“奔驰”替代“红旗”,放弃“红旗”品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认为这不符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1984年的北戴河会议精神。一汽与奔驰项目只执行了第一步。而且,戴姆勒公司认为一汽的配套基础太差,没有可能再谈进一步的技术合作,只能是购买其散件,进行 KD件组装。而且,如果要建合资企业,只能用“奔驰”的品牌,把一汽的“红旗”牌子扔掉。这有违一汽的初衷,所以这一想法没能付诸实施。
中国加入 WTO之后,一汽集团曾经希望以东风—日产模式与戴姆勒公司进行合作,因为在这一重组过程中,日产汽车公司会对东风汽车公司几乎全部资产重新洗牌,东风汽车公司在人事和企业三产方面的包袱,都被日产汽车公司掏钱解决掉,这对于同样负重的一汽来讲,极具诱惑力。但是一汽集团不愿放弃其在国内甚至世界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解放”。2003年1月,一汽集团放弃与戴姆勒公司的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