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卢敖 若士

【题解】

卢敖见若士,最早见于《庄子》轶文,即后世学者从古籍中辑录出来的被郭象所删的《庄子》一书原文,但后来这些原文大部分也已佚失。有学者认为,这个卢敖即秦始皇时同徐福一起出海为秦始皇求仙的方士“卢生”,因秦始皇晚于庄子,所以这篇故事不大可能出自《庄子》一书。笔者认为,这篇故事文字和寓意都比较符合《庄子》一书的思想和风格,来源于《庄子》的可能性比较大,把卢敖说成是秦始皇时的卢生,可能是流传过程中产生的误解。

这篇故事的完整文字最早见于《淮南子·道应训》,《神仙传》引录时稍有改动。大意讲述卢敖见到仙人若士,自夸几乎游览了天地的四方尽头,想要和仙人若士交朋友,但被若士讥笑其见识浅陋,因为在若士看来,他所见的并不是天地真正的尽头,意在说明修道的境界是无止境的。文中若士所述遨游的地方,实喻指修道人士所能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故事寓意真正得“道”之人对“道”的体认是没有穷尽的。

 

若士者[1],古之仙人也,莫知其姓名。燕人卢敖者,以秦时游乎北海[2],经乎太阴[3],入乎元阙[4],至于蒙谷之山[5],而见若士焉。其为人也,深目而玄准[6],鸢肩而修颈[7],丰上而杀下[8],欣欣然方迎风而舞,顾见卢敖,因遁逃乎碑下[9]。卢仰而视之,方踡龟壳而食蟹蛤[10]

卢敖乃与之语曰:“唯以敖焉,背群离党,穷观六合之外[11]。幼而好游,长而不渝[12],周行四极[13],唯此极之未窥,今睹夫子于此,殆可与敖为友乎?”若士淡然而笑曰:“嘻[14]!子中州之民[15],不宜远而至此,此犹光乎日月,而载乎列星。比乎不名之地,犹窔奥也[16]。昔我南游乎罔崀之野[17],北息乎沉默之乡[18],西穷窈冥之室[19],东贯鸿洞之光[20]。其下无地,其上无天。视焉无见,听焉无闻。其外有沃沃之汜[21],其行一举而千万余里,吾犹未之能究也。今子游始至于此,乃语穷观,岂不陋哉!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上[22],不可以久驻。”乃举臂竦身,遂入云中。卢敖仰而视之,不见乃止,恍惚若有所丧也。

敖曰:“吾比夫子也,犹黄鹄之与壤虫也[23]。终日行不离咫尺[24],而自以为远,不亦悲哉!”

 

【注释】

[1]若士:这两字原意是“好像有那么个人”,是作者用浪漫手法创造的一个仙人,后代指仙人,如唐代唐彦谦《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元顾瑛《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东海招若士,西池访阿缑。”东汉王充在《论衡·道虚篇》中曾说:“或时卢敖学道求仙,游乎北海,离众远去,无得道之效,惭于乡里,负于论议,自知以必然之事见责于世,则作夸诞之语,云见一士。其意以为有(仙),求(仙)之未得,期数未至也。”王充这里是为了批判世人妄求成仙的迷信思想,而指“若士”是卢敖求仙失败后因担心被人议论所编造出来的人物。

[2]燕(yān)人卢敖者,以秦时游乎北海:这段话在《淮南子·道应训》以及王充《论衡》所引的文字中都未见,应该是葛洪所加。葛洪在其所著的《抱朴子·内篇》中称秦始皇被卢敖和徐福等人欺骗,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的是一个叫“卢生”的人和徐福等一起为秦始皇去海外求仙,这大概是后世有人把“卢敖”误认作秦始皇时“卢生”的原因。燕人,燕国的人。燕,周代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战国时曾为七雄之一,后被秦国所灭。北海,此处非确指某处,指北方的地域。

[3]太阴:亦指北方,《淮南子·道应训》高诱注:“太阴,北方也。”

[4]元阙(què):元,通“玄”。应为避讳字“玄”。《淮南子》中作“玄阙”,指北方之山。以下此类避讳字径改,不再出注。

[5]蒙谷:山名,古代传说日入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蒙谷,是谓定昏。”高诱注:“蒙谷,北方之山名也。”

[6]玄准:高高的鼻子。

[7]鸢(yuān):俗称老鹰,属于鹰科的一种小型的鹰,捕食蛇、鼠、蜥蜴、鱼等,静立时常常两肩上耸。

[8]杀:此处是束紧的意思。

[9]碑:通“崥(bǐ)”。山脚。

[10]踡:此处通“倦(juàn)”。古代楚国人把倨叫作“倦”。倨,两腿伸直分开而坐。蛤(gé):即蛤蜊,一种带壳软体动物,栖浅海沙中,肉可食。

[11]六合:指空间里的上下和四方,也泛指天地或宇宙。

[12]渝:改变,违背。

[13]四极:四方最远的地方。

[14]嘻(xī):叹词,此处带有轻蔑的意思。

[15]中州:古指中原,约为今河南、山西黄河流域一带。

[16]窔(yào)奥:指深奥幽远的地方。窔,室内东南角,也指幽深之处。奥,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

[17]罔崀(wǎnglǎng)之野:指遥远到没有山的地方。罔,无、没有的意思。崀,指山。

[18]沉默:指寂静、安静的地方。也指得道的人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

[19]窈冥(yǎomíng):深远渺茫貌。此指极深远的地方。

[20]鸿(hòng)洞:西汉高诱注《淮南子·原道训》:“鸿,大也。洞,通也。”形容虚空混沌,漫无涯际。

[21]沃沃之汜(sì):沃沃,形容水流洪大的样子。汜,原指不流通的水沟,此处代指流水。

[22]汗漫:渺茫不可知意,后附会为仙人的名字。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九垓(gāi):亦作九畡、九陔。中央至八极之地,此处泛指整个天地。

[23]犹黄鹄(hú)之与壤虫也:这句话是卢敖拿黄鹄与壤虫相比较,感叹自己与若士的差距太大。鹄,雁形目鸭科雁亚科天鹅的一种,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壤虫,即螳螂。一说为幼虫。壤,通“蠰(náng)”。

[24]咫(zhǐ)尺:比喻相距很近。咫,中国古代长度单位,在周代指八寸,合现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译文】

若士是古时的仙人,没人知道他的姓名。燕国人卢敖,在秦朝时游历北海,经过北方,进入北方的山中,来到蒙谷山,见到若士。若士这个人,双目深陷而鼻子高挺,像老鹰一样耸着肩,脖子很长,上半身壮硕而下半身却修长,正兴高采烈地要迎风而舞,回头时看到卢敖,于是逃跑到山脚下。卢敖仰起头看,若士正伸腿坐在龟壳上吃着螃蟹和蛤蜊。

卢敖于是和他说道:“只有我卢敖,离开人群和朋友,看尽了上下四方之外的地方。我年幼时喜欢游历,长大后也未曾改变,曾到过四方最远的地方,只有这个地方还没有来过,现在看到您在这里,大概可以跟我做朋友吧?”若士不以为然地笑着说:“唉!你这个中原人,不怕路途遥远来到这里,也算是与日月同光,可被铭记于星空的行为了。但跟你去过的那些不知名的地方相比,还有更加幽深的地方。过去我曾游历到南方没有山的荒野,到过北方无声的地界,去过西方深远的尽头,穿过漫无边际的东方。我去的地方,它的下面没有大地,它的上面没有天空。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见。它的外面有洪大不息的流水,我跨一步就能行走几千万里,但还是不能了解它的全部。现在你才游历到这里,就说自己看尽了世界,岂不是见识太浅陋了吗!你在这待着吧,我和汗漫在九垓之上有约定,不能长久待在这里。”若士于是举起两臂,纵身向上一跳,就升入云中。卢敖抬头看着他,一直到看不见了才停下来,感觉精神恍惚,像丢了东西一样。

卢敖说:“我跟若士比,就像黄鹄和螳螂的差别。我整天游走,却没有跨出咫尺的距离,还自以为走了很远,不是很可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