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能活上千年的树
之前我说过上了年纪的老树的品格,但树也并不是寿命越老就一定越好。那些从事自然保护的人,从他们的角度讲,是希望树木能一直生长,直到它的生命终结。但是对于我们宫殿木匠而言,树木的寿命也是有极限的。比如,再好的台湾扁柏,如果树龄超过了三千年也不能用了。如果作为木材用于建造房屋的话,树龄在两千年左右是最合适的。过了这个年龄,它们作为木材的另一个生命就不太容易再继续存活了。
法隆寺在建造之初,用的基本上都是树龄在一千三百年左右的扁柏树材。法隆寺在它建成之后的这一千三百年里,已经成为建材的树还一直活着。工匠们在当初砍伐树材的时候,是非常理解木头的生命的,同时也是理解它作为木材的另一个生命的。当然,我这里说的都是那些长在大自然森林中的树木。
如果是靠植树栽种的树,情况又不同了。靠人为地播种、培育树苗、移栽,这样养育出来的树最多也就能活五百年。因为它们没有在大自然中经受过历练,它们像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一样受到呵护,这就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坚强。还因为,它们长到一定时间以后会被连根挖起然后再重新移栽,这就是决定它们的生命力不可能顽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般说来,树一旦扎了根,就会在那个地方深扎广布地成长起来。它们的根会穿过那些长满了杂石的缝隙往土壤更深的地方伸展。但是如果移栽的话,移栽时必然要把一部分根茎剪掉,林业人员会说那是没有办法才剪掉的。同时,移栽的时候,有谁会想到“如果让这样的树在严酷的大自然中奋力成长的话,它们能生长两千年以上”?人们只想着眼前,只要移栽更多的树就能让森林变得更茂密。至于它能成长多久在他们看来似乎不那么重要,所以怎么能培育出上千年的树材呢?
在植树林中,树的种子即使散落下来都不会发出芽来。种子自己也许很想出芽,但是没那么简单哪。因为第一,植树林一般采光都很差。但如果是在自然林中的话,这些自由的树种会在自然的状态下、在大树的呵护下合拍地争先恐后地滋出芽,然后当阳光普照到它们身上时,它们就蹿得更快了。它们总是处在摩拳擦掌地等待成长机会的状态下。当然,它们有的可能要等上一百年才会发芽。
发了芽的树种,接下来,就开始在大自然中拼搏竞争着成长了。
也就是说,不经历这种严酷的竞争是不可能长成一千年、两千年的树材的。在砍伐这些树龄在一两千年的树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通常生长在让人很难接近的岩盘地带,它们根部的力量强大到能把岩石分割开,它们生长的环境就是这么严酷。
记得台湾的林业人员说过,日本的这种植树方法是不行的。用“一次性伐净”的方法砍伐树木,在这些树曾经生长过的地方什么都不留下。但其实那里也许还有等待了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树籽会在未来发芽呢,也正是那样的种子才有可能长出千年以上树龄的强壮树材。人们为了利益和更快地达到目的,真是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大家早已经忘了我们曾经在农学校里学过的“用最少的劳动能养活多少人”这样一个生活的基本道理。现在的农民一听说草莓挣钱就全去种草莓了,早已经脱离了农业本来的意义。农业和林业早已经不单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而是变成了赚钱的工具。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商业化了。
怎么种树和怎么用树,曾经都是文化。这在讲究效率的当今社会都谈不上了。也因此,任何的事情都不会从长计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