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6个语言上的非形式谬误
2.1 重音
重音的陷阱
重音谬误的产生缘于不同音高的变化会影响事实的传达,对语意扭曲的程度则根据字词重音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有些词与词组因为语气的变化,可能会产生与原意不同的意义,也有可能会带来字面或文句以外的意思:
点你的烟。(在无任何重音的情况下,这句话听起来只是简单的指示或邀请而已。)
点你的烟。(不是点抹布,也不是你感觉到自己快要气炸了。)
点你的烟。(就是指你的而非其他人的。)
点你的烟。(而不是将烟插进你的耳朵里。)
即使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词组,稍稍改变重音,也可以明显表现出不同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人皆生而平等,但没有理由将投票的权利授予每个人。(事实上,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人生而平等,但是“生”而平等意味着他们无法平等太久。)
值得注意的是,重音是一种口语谬误。书面语中强调语气的地方通常使用斜体字,或者引述某些支持此言论的人的语录。在发言中,任何未思虑周详的强调都很容易冒犯他人,同时暗示你未对细节思虑周全。这项谬误在于强调语气所造成的弦外之音。它并没有形成可接受的陈述,也常被偷偷用于无法支持论证的情况。
重音谬误也时常用于强调禁止的事,通过强调“排除”的部分,从而暗示其他部分是可以认可的。
母亲告诫我们不应该对窗户丢石头。所以我们可以对窗户扔这些金属块。(然而,母亲向来都不是把东西“拿”起来解决问题,而是用踢的。)
在许多传统故事中,勇猛的英雄都是靠着重音谬误,在远古的诅咒或禁令中发现漏洞与弱点而赢得荣耀。希腊神话的英雄柏修斯(Perseus)知道,任何人看到梅杜莎(Medusa)都会变成石头。即使是大坏蛋也会使用这个谬误:像参孙(Samson)也被那位曾经答应不去“碰”他的非利士国王弄瞎。
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重音谬误可能是,引用对手的话,通过重音使原话产生新的含义,借此使对手名声败坏。(“他说他从不会欺骗人民。但你可以发现他干的任意一件事是怎样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名相利希留(Richelieu)需要这个最诚实的男人所说的六句话以找到可以绞死他的理由。通过熟练使用重音谬误,你可以断章取义来扭曲事实。
当你提出的方案不被认同的时候,重音谬误就显得特别有用,因为它可以让你的方案获得更多的认同。(“我知道,我们不会在遥远的岛上对人民发动生物战,但这些爱尔兰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当你试图制定法规规章时,一定要记得有一些重音谬误使用者会来挑你的漏洞。你最终会像从前的邮政垄断时代一样变得措词更严密。那时连一个跑到街上大声叫喊的人,都可能违反了邮政垄断(虽然他们只是说出“街”这个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