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压力社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关于害羞

对于害羞及其影响的描述与社交焦虑是不同的,因为害羞并不能被诊断为一种心理问题,且目前并不存在普遍认可的标准,所以人们无法对害羞进行定义。尽管如此,在某些方面害羞比社交焦虑或社交恐惧更好理解,因为它更常见,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以及成年早期的人群来说。很多人曾经历过害羞的不同阶段,其中的很多经历都给他们带来了相当大的痛苦。他们懂得,或很容易回忆起,当他们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时害羞使他们畏惧与不安。目前针对害羞的研究更加细化,且大多数是在美国进行的。这些成果为人们研究害羞的本质及影响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在这里我们列举了一些研究成果。

关于害羞的事实和数据

研究小组发现仅有大约5%的成年人相信他们从未感到过害羞,大约80%的人则声称他们在童年或青春期经历过间歇性的害羞,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其中约50%的人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人会在一些社交场合中感到害羞。在美国,大约40%的成年人觉得自己容易害羞,而且在加利福尼亚州,这一比例正在缓慢增长。害羞这一感觉并不会自生自灭,相反的是,它会不断给人们制造更多的麻烦。

尽管研究人员仍未找到害羞者的比例不断增长的原因,但是目前存在一些关于现代社会诱因的有趣观点。比如,有人提到,与过去相比现代社会的人们在社交方面得到的锻炼更少。遇到问题时,过去人们倾向于直接向他人求助,而现在他们只需要上网就能解决了,并不需要与人当面交流。

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很多人花了大部分时间面对电子屏幕而非另一个活生生的人,无论是要进行复杂的商业交易,完成常规的重复性作业,读新闻,还是和朋友们聊天。贸易往来以及社会交往(包括和具有相同兴趣的人建立联系,或仅仅只是闲聊)都可以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实现,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人们在与他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克服害羞,建立自信心的社交方式就不复存在了。这种社交方式也遵循着一套完全不同的“沟通法则”——某些特定的技巧和新的“语言”。

即使这些网络上的社交方法在某些方面很成功(也非常吸引人),它们在某些方面却缺乏约束性,比如保持礼貌、友好,照顾他人的情绪。它们并不要求用户了解他人在沟通背后的真实用意,或你们建立的联系对对方的意义。别人也不需要和你一同欢笑,或将目光投向你,或与你一同处理尴尬的安静。对于一个害羞且不知道该如何做这些事的人,或一个害怕被他人评价、打量或批评指责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解脱。使用计算机并不会使人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除非有人在旁观他使用计算机。

这些变化是科学进步的一个产物,它将那些没能紧跟潮流的人丢到了“另一个世界”。社交媒体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让人们在互不相见的情况下,建立起了具有社会连贯性的、更加顺畅轻松的沟通方式,尽管它使这些人在情感上被隔绝了。在不进行即时对话的情况下,人们也能“聊天”——分享信息、笑话、照片(包括自拍)。这种沟通方式是非常成功且有趣的,但是这样一来,人们便很难培养体察社交中的微妙线索或差别的能力,而面对面交流则能实现这一点,这种能力也是社交自信心的来源。

当然,科技进步对害羞的影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夸大了,其他的因素可能也具有极大的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害羞在人生早期是一种必然出现的心理状态,而非特殊的情况,并且随着人不断成长,害羞的程度一般会有所减轻。害羞几乎会影响每一个人的童年,但是仅会继续影响半数以下的成年人(美国人)。因此很可能存在一些对转变速度造成影响的因素,比如利用电子手段进行沟通。学习一些关于害羞及其影响的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害羞是不是社交焦虑的一种形式?

一种简单的回答就是,害羞和社交焦虑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由于人们对这两种问题的研究时间都不是很长,所以仍然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探索。不管怎样,这种巨大的相似性使得两者相互交织,因此相似的应对措施对它们都有着很好的效果。

害羞既包括轻微的社交障碍,也包括与社交焦虑障碍明显不同的极端孤僻和拘谨。不过,害羞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一个主要不同之处就是——至少对于一部人来说,害羞是一种短暂的心理问题。它可能会在童年时期持续几个月或几年,或在青少年时期复发,或间歇性持续发生。比如,在经历了两性交往的初期阶段后,双方就不会感到害羞了。很多人在克服最初的害羞后,就不会再经历社交焦虑了。

害羞的症状

害羞的人往往会躲避社交,喜欢独来独往。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害羞的主要症状和前一章讲过的社交焦虑的症状看起来非常相似。它们都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舒服、拘谨、极度自我关注(Self-Focus)、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些主观的想法会使他们有一种自己将要犯错误的直觉,好像其他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能恰当地解读各种信息。这样一来,这些人便感到自己被暴露在其他人面前,并对下一刻的来临感到无比恐惧,内心极度紧张,甚至无法忽视自己的心跳声,以及自己滚烫变红的脸。害羞者的这种特殊的信念反映了这样一种处于弱势的思想,好像自己总被别人视为不称职、不可爱或缺乏吸引力的人。他们对害羞的反应也会对症状产生影响,一般来讲,害羞出现得越频繁,症状持续的时间也就越长,与之相关的体验也就越糟糕。

在两种情境下,害羞的感觉会尤其强烈:一种是与处在领导地位的人交往,另一种是进行一对一交往,且当对方对异性颇具吸引力时。在与他人逐渐亲密起来的过程中,害羞者会变得更容易害羞,尤其是当他们需要在一群人中发起活动或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在生气或愤怒时,害羞者更加容易感到困扰,因为这些人往往希望避免公开的分歧,或者对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积极或消极情绪方面)缺乏信心。

目前人们已经有足够的依据对两种相似的害羞进行区分。第一种是儿童在年幼时对陌生人表现出的警觉性(Wariness)。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是不难理解的。同时,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害羞普遍发生在童年时代。这一现象出现在所有文化中,而且目前没有找到任何能防止它发生的方法,也没有任何防止它的必要。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孩子都能逐渐摆脱这个问题,或者至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它的影响。那些在童年时代缺乏相应锻炼的人,在学会与陌生人互动,及区分一个陌生人是“危险的”还是“安全的”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时间。家庭成员的相似性很明显也会对此造成影响,我们会在第4章中对造成社交焦虑的因素进行更细致的讨论。

第二种害羞很明显与社交焦虑密切相关,它主要表现为禁止(Inhibition)或过度担忧他人的评价。这种害羞可能植根于对他人看法的过度敏感,它的症状会不断发展,且更容易发生在那些较难摆脱“警觉性”害羞的人群身上。无论如何,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定大部分害羞者是否同时具有两种害羞症状,并且我们对这几种类型的害羞的一般发展模式知之甚少(尤其是对那些后期才饱受社交焦虑折磨的人群),我们目前也无法确定这种区分方法在实际应用时能否帮助患者克服不同种类的害羞。

害羞与内向

警觉性与禁止是害羞与内向的两大主要区别。比起社交,内向的人们更倾向于独处。他们在安静的环境下工作效率最高,通常来讲他们都是很好的倾听者,而且习惯在深思熟虑后发言。他们不像外向者那样追求社交带来的刺激感,而是专注于通过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来获取满足感,无论这是否需要与他人互动。

内向者与社交焦虑者的区别就在于,社交并不是一种令内向者恐惧和紧张的事情,他们甚至可以从中获得体贴而静谧的享受。内向者并不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就可以与人建立友谊和亲密关系。他们追求独处和从事个人活动的机会,并非因为他们孤独或寂寞,而是因为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内向者有可能成为一个好领导,并且也乐于进行公众演讲,而这些是社交焦虑者极难做到的。

这说明害羞的人们,尤其是社交焦虑者,既有可能是内向者也可能是外向者。他们可能有爱社交的天性,也可能恰好相反,并且问题的形态也会因其社交倾向而改变。对于一个害羞的外向者来说,他们可能觉得参与安排周密的社交活动更加容易,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不会因为害怕“做错事”而太过焦虑。相应地,参与更加私密或未经周密安排的社交活动对他们来说也更加困难。有些自相矛盾的是,一个内向的害羞者可能比外向的害羞者承受更少的煎熬,因为他们独自一人也能获得满足感。

害羞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显示,害羞的主要影响与社交焦虑的非常相似。我们将其总结在表格2.1中。

表格2.1:害羞的主要影响

① 自我意识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能力,也是一种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于环境和他人的个体来认识的能力。——编者注

此外,害羞可以造成一些间接影响。比如,感到害羞时,人们可能会过度关注自己,心事重重,因此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周围的事物或自己正在做的事上。当他们感到迷惑时就会做出一些笨拙的事,比如碰倒一杯饮料,被台阶绊倒,撞到椅子或桌子上。害羞的人一般不会比其他人更加笨拙,但令他们懊恼的是,他们更容易在尴尬的场合做出笨拙的事,他们往往不想过度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渴望自己在他人面前表现得不像内心那样尴尬。

有趣的是,害羞的孩子受到的影响比人们想象中的少。他们的自尊以及交朋友的能力在一开始并不会遭到破坏。但是,害羞如果长期持续,就能不断影响他们的生活。因此,与那些成功克服童年期害羞的人相比,那些在成年期仍受害羞困扰的人更可能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更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或者赚更少的钱。这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很多人慢慢会变得缺乏自尊。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更容易出问题。据说这是因为他们太过于害羞以至于很难相信别人,他们也难以向他人倾诉个人问题或是会让大部分人觉得敏感和尴尬的事。因此,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足够多的专业意见,在自己压力大或感到抑郁时,也更难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无论是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还是其他方式(比如写作或通过音乐、诗歌及体育锻炼),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体系,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人们克服各种困难。自我表达有利于人们更快地康复,这样做能减轻长期心理压力或压抑带来的疲劳感,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对于小病小灾的防御力。

害羞与责备

很多害羞的人都以害羞为耻,即使这不是他们的过错,而且他们会因为不能克服问题而责备自己。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觉得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是很困难的,甚至向自己的问题宣战都不简单。就像社交焦虑者一样,他们倾向于忽视或贬低自己的成就,并且认为自己在社交时的顺利表现只不过是“靠运气”。他们会记得自己表现笨拙或做错事的时候,甚至念念不忘。在听到一些含糊的评价时,比如“你看起来好像挺安静”,害羞的人会将其解读为消极的评价,而且与不害羞的人相比,他们更容易记住这些评价。他们一生都觉得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很消极。而且当被要求描述自己时,他们会使用很多消极的词汇。

害羞的好处

考虑到害羞会带来那么多消极影响,得知害羞也会带来很多好处时,你可能会觉得惊讶。害羞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吸引人的特质。虽然了解一个害羞的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这种困难反而激发了别人的好奇心,人们因而想更深入地了解他,就好像他是一个仍待解决的谜题。此外,这一过程往往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当一个害羞的人逐渐回应别人的照顾,敞开自己的心胸,变得更加自信时,一直帮助他的朋友也会有更好的自我感觉,比如感到自己更加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害羞与一些颇受英国人尊敬的特质紧密相关,比如:保守。并且它可以演变为谦逊,这与一些社会上公认的令人嫌恶的特质(比如傲慢、喧闹、自以为是、一意孤行或自负)截然相反。

另一种观点是,害羞不是什么过错。确实有一些人想当然地觉得害羞是一种吸引人的特质,而且利用自己的害羞(真正的或是“伪装的”)令别人对自己产生好奇心。害羞有时像是一个邀请函,邀请别人关注——这里有隐藏的特质尚待发掘,或一个谜题尚待解决。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利用害羞,甚至会因此招致批评。比如一个人太过频繁地眨眼,人们就会觉得这个人企图控制别人,即使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这样做的初衷并不是为了使别人做出自己期望的回应,或在陌生的环境下,使自己更好地捕捉到社交线索。在自己变得自信之前,表现得害羞或保守比表现得勇敢或毫无拘束更加安全,尤其是当一个人害怕在社交中做错事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建立社会关系时。这样一来,人们就能做足准备,比如:弄清每一个人是谁,以及该怎样应对他们;避免在社交时做出失礼的事,例如坐错位置或是一个人把草莓全吃光了。

也许害羞的程度无论是过轻还是过重都会对一个人产生负面影响。一定程度的害羞可以令一个人的行为更加适度,尤其是当他被一个人吸引,并且不顾对方意愿、时机或场合,大肆向对方献殷勤时。将社交手段转化为一段“真实”的感情被公认是一种社交能力。例如,使一群人开怀大笑或讲一些笑话,但这样做的前提是找到合适的时机。毫不害羞的人往往会忽视这些问题,甚至做出一些过分的事,而这些事对于害羞的人来说是无比尴尬的(哪怕只是在电视上看看),因此他们会对这些人敬而远之。但是话说回来,这些狂放不羁的人却可以使聚会的气氛更加热闹。要是他们身边那些更为谨慎的人可以适当地做出提醒,他们的行为会收敛一些的。

害羞与粗鲁

对打扰、顶撞他人或行为粗鲁的畏惧感是与害羞息息相关的。对害羞的人来说,向他人提问是一件很难的事,当然一些询问问题的方式确实是莽撞无礼的,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探讨的内容。一些问题可能会显得多管闲事,比如涉及太多个人隐私,出于毫无意义的好奇心或使别人觉得好像在接受盘问。有一些问题很显然是粗鲁的:“你怎么变得这么有钱?”“为什么他这么胖?”儿童能很快克制住自己询问这些问题的欲望,即使他们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是什么使这些问题颇具风险性,特别是对那些害羞的人来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问题都带有强烈的社交性,这也容易使一个人显得很粗鲁。人们了解他人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问问题,但是谈话的内容是否合理却因人而异。为了保持礼貌并且合乎文化习俗,人们必须对这些传统足够重视。因此,在童年时期,我们都要学习一系列社交礼仪,比如不要打扰别人,不要说太多的话,不要使别人不安。我们也要学习哪些事情是不对的、粗鲁的、不被社会认可的。但是,由于有各式各样的传统,即使是背景相同而年龄不同的人们相处起来,也难免发生失礼或粗鲁的事。或许由于害羞的人更希望避免犯错,并时时留心做错事的后果,因此社交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在穿越雷区。或许是因为犯错的后果对他们来说更严重,一时不慎犯了错误似乎就会使他们信心不足,不讨人喜欢,甚至遭到拒绝。抑或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此类错误确实造成过可怕的后果。

弄清粗鲁的界限是很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小时候,常常会听到相互矛盾的要求,比如“当我和你说话时要看着我”和“不要像那样盯着我”,因此只了解规矩的话,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例外的情况层出不穷,而且这些规矩通常都受某种场合限定。害羞的人不确定该怎样适应,而且也很难做到特立独行。在这种情况下,误解经常会产生。比如,一个人会这样想:“如果他想让我知道,会主动告诉我的”,并且因为怕冒犯别人不敢问任何问题。但是另一方则认为:“她不问任何问题,一定是没有兴趣”,这样一来,双方都选择了沉默,尽管他们的本意并非如此。

社交时学会对他人保持足够的敏感,就可能缩小社交“雷区”的范围。学会捕捉信号,在出错时灵活应变是很重要的。但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过强时,他往往很难做到这些。害羞及社交焦虑的人因为自我觉知和过度自我关注而忽视别人,因此更可能冒犯别人。但是同时,社交焦虑又会使他们谨小慎微,更不容易出错。所以,社交焦虑者可能会同时具有两方面的问题。

文化差异

尽管害羞无处不在,它的表现程度却有地域差异。当然,没有人曾经试图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收集关于不同种类的害羞的数据。尽管如此,针对该问题研究人员已经得到了一些数据。比如,在以色列的成年人中,害羞者约占1/3。而在日本,这一比例大约是2/3。在任何文化中,这一现象都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说明,害羞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生比率是大致相当的。但是,受文化影响,人们对害羞的男性和女性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害羞与人的性格特征有关,人们普遍更喜欢害羞的女性。害羞的中年妇女可能会一直害羞下去,但由于自己过着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生活,身处熟悉的社会中,所以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但害羞的男性则会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掩盖自己的害羞。他们学会如何在“游戏规则”下或工作环境内掩饰自己,并扮演职责所要求的角色。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喝下一杯酒后,他们就会在社交时感到更放松,因此社交焦虑者都会用酒精放松自己,提高自信心。

从观察的结果来看,人们对害羞的态度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在更加凸显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害羞意味着弱势,害羞的青少年很容易在学校遭受欺凌。而在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下,害羞被认为是一种尊敬、礼让或考虑周到的表现,人们通常认为这是一个好的领导所具备的特性。

启示

很明显,害羞和社交焦虑是紧密联系着的。它们的症状和影响都有很多重合的地方,而且治疗社交焦虑的方法也适用于害羞。

在本书的剩余章节中,我们会将社交焦虑和害羞统称为社交焦虑。这表明一些观点同时适用于社交焦虑和害羞。另外,无论你的症状是社交焦虑还是害羞,本书介绍的方法对你来说都很有意义。

重点内容

· 害羞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尽管50%的成年人都能克服童年时期的害羞。

· 害羞的症状和社交焦虑的非常相似。

· 害羞和内向有所不同。内向的人追求一种体贴而静谧的生活方式,而害羞的人既有可能是内向的,也有可能是外向的。

· 害羞的影响是很广泛的,有些与社交焦虑的很相似,并且会影响到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

· 害羞有好处也有坏处,甚至可能成为一种吸引人的特质。我们的社交生活能如此丰富可能就得益于社会中有许多不同性格的人:害羞和谨小慎微的、勇敢和放荡不羁的。

· 害羞的人可能会害怕冒犯别人,因此会尽量避免犯该类错误。

· 害羞的具体内涵可能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它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生的比率大致相同。

· 社交焦虑这一术语从现在开始同时指社交焦虑和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