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肩关节脱位临证经验
(一)病因病机
肩关节脱位,亦称肩肱关节脱位,古称“肩胛骨出”或“肩骨脱臼”。肩关节是全身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部位之一。肩关节由肱骨头及肩胛盂构成,肩胛盂小且浅,只占肱骨头关节面的1/3~1/4,而肩关节囊松弛薄弱,前方尤为明显,这种结构为增大肩关节的活动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对关节的稳定则是不利因素。维持关节稳定的另一因素是肌肉的作用,如若肩部的主要肌肉麻痹或部分肌肉受损伤,肌力下降,可破坏关节的稳定性而致关节脱位(图3-8)。
图3-8
肩关节脱位好发于20~50岁之间的男性。根据脱位的时间长短和脱位次数的多少,可分为新鲜性、陈旧性和习惯性脱位三种。根据脱位后肱骨头所在的部位,又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两种,而前脱位又可分为喙突下、盂下、锁骨下脱位,其中以喙突下脱位最为多见(图3-9)。
图3-9
1.直接暴力 多因打击或冲撞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肩关节而引起,但极少见。临床常见的是向后跌倒时,以肩部着地,或因来自后方的冲击力,使肱骨头向前脱位。
2.间接暴力 可分为传达暴力与杠杆作用力两种,临床最多见。
(1)传达暴力:患者侧向跌倒,上肢外展外旋,手掌向下撑地,暴力由掌面沿肱骨纵轴向上传达到肱骨头。肱骨头可能冲破较薄弱的肩关节囊前壁,向前滑出至喙突下间隙,形成喙突下脱位,较为多见。若暴力继续向上传达,肱骨头可能被推至锁骨下部成为锁骨下前脱位,较为少见。
(2)杠杆作用力:当上肢过度高举、外旋、外展向下跌倒,肱骨颈受到肩峰冲击,成为杠杆支点,使肱骨头向前下部滑脱,先呈盂下脱位,后可滑至肩前成喙突下脱位。肩关节脱位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囊撕裂及肱骨头移位,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合并肩胛盂边缘骨折、肱骨头骨折与肱骨大结节骨折等,其中以肱骨大结节骨折最为常见,约有30%~40%的患者合并有大结节撕脱骨折。偶见腋神经损伤,故复位前后应注意检查神经有无损伤。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先生认为,提高对肩关节后脱位的认识,谨防漏诊。
肩关节脱位有其特殊的典型体征。受伤后,局部疼痛、肿胀,肩部活动障碍。若伴有骨折,则疼痛、肿胀更甚。
1.前脱位 患者常以健手扶持患肢前臂,头倾向患侧以减轻肩部疼痛。上臂处轻度外展、前屈位。肩部失去正常圆钝平滑的曲线轮廓,形成“方肩”畸形。肩部软组织肿胀,肩峰至肱骨外上髁距离增长。患肩呈弹性固定状态,位于外展约30°位,试图做任何方向的活动都可引起疼痛加重。触诊肩峰下空虚,常可在喙突下、腋窝处或锁骨下触到脱位的肱骨头。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肩部正位和穿胸侧位X线摄片,可确定诊断及其类型,并可以明确是否合并有骨折(图3-10)。
图3-10
2.后脱位 肩关节后脱位是所有大关节脱位中最易误诊的一个损伤,较少见。肩关节后脱位大多数为肩峰下脱位,它没有前脱位时那样明显的方肩畸形及肩关节弹性交锁现象。主要表现为有肩部前方暴力作用的病史,喙突突出明显,肩前部塌陷扁平,可在肩胛冈下触到突出的肱骨头,上臂呈现轻度外展及明显内旋畸形。肩部上下位(头脚位)X线摄片,可以明确显示肱骨头向后脱位(图3-11)。
图3-11
图3-11(续)
图3-11(续)
3.合并症
(1)肩袖损伤:肩关节本身疼痛和功能障碍,常常混淆和掩盖肩袖损伤的体征,所以易造成漏诊。因此,肩关节脱位在复位后,应详细检查肩外展功能。对于肱骨头移位明显的病例,如无大结节骨折,则应考虑肩袖损伤的可能。诊断不能明确时,可行肩关节造影,如发现造影剂漏入肩峰下滑囊,则证明已有肩袖撕裂。
(2)肱骨大结节骨折:30%~40%肩关节脱位病例合并大结节骨折,除肩关节脱位一般症状外,往往疼痛、肿胀较明显,可在肱骨头处扪及骨碎片及骨擦音。
(3)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临床上往往无明显症状,只是在整复脱位时,有软组织嵌插于关节盂与肱骨头之间而妨碍复位(图3-12)。
图3-12
(4)血管、神经损伤:较容易遭受牵拉伤的是腋神经或臂丛神经内侧束,肱骨头压迫或牵拉也可以损伤腋动脉。腋神经损伤后,三角肌瘫痪,肩部前外、后侧的皮肤感觉消失。血管损伤则极少见,若腋动脉损伤,患肢前臂及手部发冷和发绀,桡动脉搏动持续减弱或消失。
(5)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时,疼痛、肿胀更为严重。与单纯肩关节脱位不同的是上臂无固定外展畸形,有一定的活动度,并可闻及骨擦音,X线摄片可以帮助诊断及了解骨折移位情况。
(三)治疗
先生认为椅背复位法,用力巧妙,值得推广。对新鲜肩关节脱位,只要手法应用得当,一般都能成功。陈旧性脱位在1个月左右者,关节内外若无钙化影,亦可采用手法复位。若手法复位失败及习惯性肩关节脱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1.整复方法 以前脱位为例:
(1)牵引推拿法:患者仰卧,用布带绕过胸部,一助手向健侧牵拉,另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下向上向外牵引,第三助手紧握患肢腕部向下牵引,向外旋转,并内收患肢。三助手同时徐缓、持续不断地牵引,可使肱骨头自动复位。若不能复位,术者可用一手拇指或手掌根部由前上向外下,将肱骨头推入关节盂内。第三助手在牵引时,应多作旋转活动,一般均可复位。
(2)手牵足蹬法:患者取仰卧位,以右肩为例,术者立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右膝伸直用足蹬于患者腋下,做顺势用力牵拉伤肢,持续1~3分钟,先外展、外旋,后内收、内旋,伤处有滑动感,即表明复位成功(图3-13)。
图3-13
(3)拔伸托入法:患者取坐位,第一助手立于患者健侧肩后,两手斜形环抱固定患者作反牵引,第二助手一手握肘部,一手握腕上,向外下方牵引,用力由轻而重,持续2~3分钟,术者立于患肩外侧,两手拇指压其肩峰,其余手指插入腋窝内,在助手对抗牵引下,术者将肱骨头向外上方钩托,同时第二助手逐渐将患肢向内收、内旋位牵拉,直至肱骨头有回纳感觉,复位即告完成。
(4)牵引回旋法:患者取坐位,助手一人立于其后,用手按住患者双肩。术者立于患侧,用一手臂从肩部后侧穿过腋下,屈肘90°,握住其腕部;用另一手握住患者肘部。术者两手臂协同用力,轻轻摆动患肢,然后术者握肘部之手先用力向下牵拉,当肱骨头被牵下时,置于腋下的手臂用力向外上拉肱骨上段,此时握肘部之手向上推送伤臂,当有滑动感时,即表明复位成功。
(5)椅背复位法:患者坐在靠背椅上,将患肢放在椅背外侧,腋肋紧靠椅背,用棉垫置于腋部,保护腋下血管、神经,一助手扶住患者和椅背,术者握住患肢,先外展、外旋牵引,再逐渐内收,并将患肢下垂,然后内旋屈肘,即可复位成功。此法是应用椅背作为杠杆支点整复肩关节脱位的方法,适用于肌力较弱的肩关节脱位者。
(6)悬吊复位法:患者俯卧床上,患肢悬垂于床旁,根据患者肌肉发达程度,在患肢腕部系布带并悬挂2~5kg重物(不要以手提重物),依其自然位持续牵引15分钟左右,多可自动复位。有时术者需内收患肩或以双手自腋窝向外上方轻推肱骨头,或轻旋转上臂,肱骨头即可复位。此方法安全有效,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适宜。
2.固定方法 一般采用胸壁绷带固定,将患侧上臂保持在内收、内旋位,肘关节屈曲60°~90°,前臂依附胸前,用绷带将上臂固定在胸壁上2~3周。一般原则是年龄越小,制动时间越长。
3.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多数新鲜肩关节脱位,都能通过手法复位,但遇到下列情况者,可考虑切开复位: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向后滑脱、肱骨外科颈骨折、关节盂大块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等;手法复位不能成功者;或脱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临床症状明显者。
(2)陈旧性脱位6个月以内的青壮年患者,或陈旧性脱位时间虽短,但合并有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颈骨折、腋部神经损伤以及闭合复位不成功的患者。手术方法较多,手术方式有肩胛下肌关节囊重叠缝合术(Putti-Platt法)、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Magnuson法)、切开复位、肱骨头切除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肩关节融合术等。
4.药物治疗 新鲜脱位,早期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内服舒筋活血汤、活血止痛汤等,外敷活血散、消肿止痛膏;中期肿痛减轻,宜舒筋活血、强壮筋骨,可内服壮筋养血汤、补肾壮筋汤等,外敷舒筋活络膏;后期体质虚弱者,可内服八珍汤、补中益气汤等,外洗方可选用苏木煎、上肢损伤洗方等,煎水熏洗患处,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习惯性脱位,应内服补肝肾、壮筋骨的药物,如补肾壮筋汤、健步虎潜丸等。对于各种合并症,有骨折者,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有合并神经损伤者,应加强祛风通络,用地龙、僵蚕、全蝎等,有合并血管损伤者,应加强活血祛瘀通络,可合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5.陈旧性脱位的处理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因患者年龄、全身情况、脱位时间长短以及存在的症状和功能情况而有很大不同。老年患者脱位时间较长,无任何临床症状者,不采取任何治疗;年龄虽在50岁左右,体质强壮,脱位时间超过2个月以上,但肩关节外展达70°~80°者,亦可顺其自然,不作治疗;年龄较轻,脱位时间超过2~4个月,且伴有骨折,或大量瘢痕组织形成者,不宜采用手法复位,应切开复位。
(1)功能治疗:对于陈旧性肩关节脱位治疗,医务人员和患者不要把复位作为唯一目标,而应以最后的功能恢复效果作为治疗的目的。对于年老体弱、骨质疏松或脱位时间超过2个月的中年以上的患者,可认为功能锻炼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活动量及活动范围逐渐加大,禁忌强力被动推拿按摩,以免增加创伤,影响功能恢复。
(2)闭合复位:适用于青壮年脱位在1个月以内,而又无骨折及神经血管受损等合并症者。脱位在1~2个月者也偶有成功的机会。复位时应采用全麻,以使肌肉完全松弛。
复位时必须先行手法松动肱骨头周围的粘连,一助手固定患者肩胛骨,另一助手握住患者前臂行牵引,术者握住患者上臂做轻轻摇动并旋转脱位的肱骨头,逐渐增大活动范围以松解肱骨头周围的粘连,随着周围粘连组织撕裂的响声,肱骨头的活动范围逐渐增大。维持牵引下拍摄X线片证实脱位的肱骨头已接近肩胛盂,肱骨头与肩胛盂间无骨性阻挡时,方可试行复位。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暴力和杠杆应力,以免造成骨折。
(四)预防与调护
制动期间可行肘、腕、手的功能锻炼以及上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去除固定后,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6周内禁止做强力外旋动作。对青少年患者,当脱位复位后,应接受严格制动3~4周,并按一定康复要求进行功能锻炼,不要过早参加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