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6 分子间力和氢键

分子内原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力,只有大约几十千焦每摩尔,由于范德华对这种作用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诸多物理性质,比如物质表现出不同物态(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对分子的极化和变形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说明分子间力,首先介绍分子的极性和偶极矩。

3.6.1 分子的极性

(1)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每个分子中正、负电荷总量相等,整个分子是电中性的。但对每一种电荷量来说,都可设想一个集中点,称“电荷中心”。在任何一个分子中都可以找到一个正电荷中心和一个负电荷中心。按分子的电荷中心重合与否,可以把分子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互重合的分子叫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互重合的分子叫非极性分子。在简单双原子分子中,如果是两个相同的原子,由于电负性相同,两原子所形成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这种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H2、O2等。如果两个原子不相同,其电负性不等,所形成的化学键为极性键,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种分子就为极性分子,如HCl、HBr、HF等,由极性键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键的极性越大,分子的极性也越大。对复杂的多原子分子来说,若组成的原子相同(如S8、P4等),原子间的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键,这种分子是非极性分子(O3除外,它有微弱的极性)。如果组成的原子不相同(如CH4、SO2、CO2等),其分子的极性不仅取决于元素的电负性(或键的极性),而且还决定于分子的空间构型。如CO2是非极性分子,SO2是极性分子。

(2)分子偶极矩(μ

分子的极性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偶极矩μ来度量,偶极矩是各键矩的矢量和,μ=qdd为偶极长(正负电荷重心之间的距离),q为正负电荷中心上的电荷量,单位是库·米(C·m),它的方向是由正到负,μ可用实验测定。偶极矩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若某分子μ=0则为非极性分子,μ≠0为极性分子。μ越大,极性越强,因此可用μ比较分子极性的强弱。如μ(HCl)=3.50×10-30C·m,μ(H2O)=6.14×10-30C·m。

偶极矩是表示物质性质和推测分子构型的重要物理量。常被用来验证和判断一个分子的空间结构。如NH3和BeCl3都是四原子分子,μ(NH3)=4.94×10-30C·m,μ(BeCl3)=0C·m,说明NH3是极性分子,为三角锥形,BeCl3为非极性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的构型。

表3-13列出了一些物质分子偶极矩的实验数据。

表3-13 一些物质分子的偶极矩μ

(3)分子的极化

当分子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结构及电荷分布发生的变化称为极化。由于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分子中会始终存在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极性分子的这种固有的偶极叫固有偶极或永久偶极。当极性分子受到外电场作用时,分子本身的偶极会按电场的方向定向排列,即正极一端转向电场的负极,负极一端转向电场的正极,如图3-23所示。这一过程称为分子的定向极化;同时,在电场的影响下,极性分子也会变形而产生诱导偶极。所以,极性分子的极化是分子的取向和变形的总结果。

非极性分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分子中带正电荷的核被吸引向负极,而电子云被吸引向电场的正极,结果导致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发生了相对位移,分子的外形发生了改变,分子出现偶极,如图3-21所示,这种在外电场影响下产生的偶极叫诱导偶极,其对应的偶极矩叫诱导偶极矩。诱导偶极的大小与外电场的强度和分子的变形性成正比,当外界电场消失时,诱导偶极也会消失。

图3-21 分子在电场中的极化

总之,在外电场的影响下,非极性分子可以产生偶极,极性分子的偶极会增大。

3.6.2 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的结合能一般在1.0×102kJ·mol-1数量级,是原子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力,除此之外,分子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即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分子间力的能量只有几千焦每摩尔。分子间作用力是决定物质物理化学性质如沸点、熔点、表面吸附、溶解度等的一个重要因素。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一般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三种。

①取向力 又叫定向力,只有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才存在,是极性分子之间的永久偶极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于极性分子有偶极,所以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从而使极性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这就称为取向,如图3-22所示。取向力即为在已取向的极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取向力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分子的偶极矩越大,取向力越大,如HCl、HBr、HI的偶极矩依次减小,因而其取向力也依次减小。对于大多数极性分子,取向力仅占范德华力构成中的很小份额,只有少数强极性分子例外(表3-14)。

图3-22 极性分子间取向力示意图

表3-14 分子间作用力的分配

②诱导力 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之间都存在诱导力。当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靠近时,非极性分子在极性分子的偶极电场影响下,原来重合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位移,从而产生了诱导偶极,如图3-23所示。这种诱导偶极与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的作用力为诱导力。极性分子之间相互靠近时,除了会有取向力,也会由于相互的影响,使分子发生变形从而产生诱导偶极,其结果是产生了诱导力。诱导力的本质是静电作用。极性分子的偶极矩越大,被诱导的分子的变形性越大,诱导力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大,诱导力越小,诱导力的大小与温度无关。

图3-23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间诱导力示意图

③色散力 任何分子由于电子的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正负电荷中心会有瞬间的不重合,从而产生瞬间偶极,如图3-24所示。分子间这种由瞬间偶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叫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极性分子之间除取向力和诱导力外也存在色散力。必须根据近代量子力学原理才能理解色散力的来源与本质,由于从量子力学导出的色散力的理论公式与光色散公式相似,因此得名。色散力的大小与分子变形性有关,变形性越大,色散力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大,色散力越小。色散力还与分子的解离势有关。

图3-24 非极性分子间色散力示意图

瞬时偶极的产生虽然时间极短,相互间的作用也比较微弱,但其却不断地重复发生,并不断地相互诱导和相互作用,所以,色散力在所有分子之间都始终存在。

综上所述,在极性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既有诱导力也有色散力;而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一些分子间三种作用力大小的比较见表3-14。

分子间作用力有如下特点。

①它是永远存在于分子或离子间的作用力。在一般分子中色散力往往是主要的,只有对极性很大的分子取向力才占主要部分。除NH3、H2O、HF外,一般分子的体积或分子量越大,分子的变形性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

②分子间作用力通常表现为近距离的吸引力,作用范围很小(为300~500pm),且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因此,在液态和固态时,分子间作用力比较明显,气态时,分子间作用力往往可以忽略。

③分子间作用力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作用力的大小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一般为几到几十千焦每摩尔。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分子间作用力小的物质熔沸点都低,一般为气体。

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表面张力等都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一般说来,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例如,CF4、CCl4、CBr4、Cl4都是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由于色散力随它们的分子量依次增大而递增,所以,它们的沸点依次递增。溶解度的大小也受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影响,所谓“相似相溶”,就是指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的极性相似时,溶质更容易溶解,溶解度就会更大。

在生产上利用分子间力的地方很多。例如,有的工厂用空气氧化甲苯制取苯甲酸,未起反应的甲苯随尾气逸出,可以用活性炭吸附回收甲苯蒸气,空气则不被吸附而放空。这可以联系甲苯、氧和氮分子的变形性来理解。甲苯(C7H8)分子比O2或N2分子大得多,变形性显著。在同样的条件下,变形性愈大的分子愈容易被吸附,利用活性炭分离出甲苯就是根据这一原理。防毒面具滤去氯气等有毒气体而让空气通过,其原理是相同的。近年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广泛使用的气相色谱,就是利用了各种气体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不同,而被吸附的情况不同,从而分离、鉴定气体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

3.6.3 氢键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若结构相似,则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比如H2O、H2S、H2Se和HF、HCl、HBr、HI及NH3、PH3、AsH3,以上每一组物质,结构相似,分子量逐渐增大,熔沸点应逐渐增大,但H2O、HF、NH3的分子量在组内都是最小,熔沸点在每一组中都是最高。这是因为H2O、HF、NH3分子间除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着一种特殊作用,这种作用比化学键弱,但比分子间作用力强,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水的物理性质十分特殊,除熔沸点高外,水的比热容较大,而且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这可以用氢键予以解释。

(1)氢键的形成

氢键是指分子中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相连的氢原子,和另一分子中(或分子内)一个电负性原子很大的Y之间所形成的一种静电作用,可表示为:X—HY。X、Y均是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可以相同或不同,最常见的有F、O、N原子。例如,当H和F、O、N以共价键结合时,成键的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于F、O、N原子一边,使得H几乎成为“赤裸”的质子,又由于它体积很小,所以正电荷密度很大,它不被其他原子的电子云所排斥,能与另一F、O或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相互吸引形成氢键。

(2)氢键的特点和种类

氢键键能在10~40kJ·mol-1,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属于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判断氢键的强弱,应从氢键的本质着手分析。如果与氢键直接相连原子的吸电子能力越强,氢核裸露程度越大,氢原子上的正电荷就越高;与氢邻近原子孤电子对电子云密度越高,与裸露氢核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就越大;这样的氢键就越强。分子中容易形成氢键的元素有:F、O、N、S、Cl,氢键的强弱一般顺序是:F—HF>O—HO>O—HN>N—HN>O—HCl>O—HS。

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中X、H、Y三原子一般在一条直线上,因为H原子体积很小,为了减少X和Y两个带负电原子之间的斥力,要使它们尽量远离,键角接近180°,排斥力最小。这就是氢键的方向性,而范德华力是没有方向性的。又由于氢原子的体积很小,它与体积较大的X、Y靠近后,另一个体积较大的Y’就会受到X—HY中的X、Y的排斥,这种排斥力要比它和氢原子的结合力强,所以中X—HY中的氢原子只能与一个Y形成氢键,这就是氢键的饱和性。

氢键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分子间氢键,即一个分子的X—H键和另一个分子的原子Y相结合而成的氢键。同种分子间和异种分子间都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如水与水、氨与氨之间的氢键为同种分子间氢键,氨与水、甲醇与水之间形成的氢键为异种分子间氢键,如图3-25所示。

图3-25 几种化合物中存在的分子间氢键

一个分子内部也可以形成氢键,如一个分子的X—H键与它内部的原子Y相结合而成的氢键,则称为分子内氢键,如图3-26所示。苯酚的邻位上有—CHO、—COOH、—OH和—NO2等基团时,即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分子内氢键常常不在一条直线上。某些无机分子也存在分子内氢键,如HNO3

图3-26 分子内氢键

(3)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间生成了氢键,就会使物质的熔点沸点升高。这是因为当固体熔化和液体汽化时,需要克服分子间力外,还要破坏氢键,消耗的能量增多。HF、H2O、NH3分子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氢键,它们的熔点、沸点才异常高。碳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如CH4,其中C原子电负性小,半径大,不能形成氢键。

若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则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就会增加。例如NH3,易溶于水中,就是NH3与H2O形成氢键的缘故。

液体分子间若有氢键存在,其黏度一般较大。例如,甘油、磷酸、浓硫酸,都是因为分子间有氢键存在,通常为黏稠状的液体。

若形成分子内氢键,因减弱了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一般会使化合物沸点、熔点降低,汽化热、升华热减小,也会使物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下降,如邻位硝基苯酚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它比间位、对位硝基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小,而更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酸分子内氢键的存在常使其酸度增加。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存在大量的氢键,它们是由羰基上的氧和氨基上的氢形成的,这极大地增强了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总之,氢键普遍地存在于许多化合物与溶液之中,虽然氢键键能不大,但它对物质的酸碱性、密度、介电常数、熔沸点等物理化学性质有各种不同的影响,在各种生化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物体内也广泛存在氢键,如蛋白质分子、核酸分子中均有分子内氢键。在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中,螺旋之间羰基上的氧和亚氨基上的氢形成分子内氢键,如图3-27(a)所示。又如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的具有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大分子,两条链通过碱基间氢键配对而保持双螺旋结构,维系并增强其稳定性,如图3-27(b)所示,一旦氢键遭到破坏,分子双螺旋结构也将发生变化,生物活性也将丧失或改变。因此,氢键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生理学的研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图3-27 蛋白质螺旋结构式(a)和DNA双螺旋结构(b)中的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