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之上
中组部援藏干部、第七批援藏干部总领队
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奉朝
总有一段生活,没有经历就无从获知其中的艰辛;总有一种艰辛,没有奉献就无法感知其中的快乐。2013年7月,不惑之年的我作为第七批援藏干部总领队,带着憧憬和希冀踏上雪域高原,开启了一段全新历程。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西藏,刚下飞机,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映入眼帘,一股高原独有的气息瞬间拂过心怀。兴奋、好奇、忐忑等情绪交织上涌,头痛、胸闷、气短等反应也随之而来。一切虽在意料之中,但体验却在想象之外……
叩响阔远高原,这里和蓝天贴得最紧。
走进神秘雪域,这里和太阳挨得最近。
援藏是一段岁月、一份荣光、一种精神。对每一名援藏干部来说,援藏更是一次磨砺和成长。
担当写忠诚
有援藏干部这样说,从踏上雪域高原那一刻起,或者说从决定要援藏那一刻起,就已真切感受到忠诚与担当的深刻含义,就时刻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第七批援藏干部进藏时平均年龄41岁,是历批次中最年轻的,不仅是各派出单位的骨干,而且是每个家庭的顶梁柱,舍弃优越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来,到高寒缺氧的边疆来,到反分裂斗争的最前线来,这本身就是对忠诚与担当的生动诠释。
进藏不久,我就奔赴阿里,这里是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长眠的地方。多少年过去了,当地干部群众依然惦念着他,说起这个名字时,眼睛里依然充满敬意。我们在祭扫孔繁森烈士墓时深受震撼,都感慨于这个名字在西藏人民心中不朽的分量,感慨于当地群众对援藏干部的深厚情愫。如今阿里群众经常说的“与海拔比高度、与雪山比纯洁、与风沙比坚韧、与草原比广阔”,正是孔繁森精神的现实写照。
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只有忠于信仰,真心为民,多做实事,人民群众才不会忘记。有次与同事白玛罗布交流,谈及援藏给西藏带来了什么,他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自己林芝朗县老家一位援藏县委书记的名字,正是这位县委书记带领的一班人,不仅给受援地带来了资金和项目,而且带来新理念新观念,经过多年接续努力,县里有了大变样,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越来越解放,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西藏社会面临的特殊矛盾,决定了西藏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的特殊地位。每一名援藏干部都深知,唯有站在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安全的高度,从促进民族团结、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尽心竭力做好援藏工作,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调研中,在一回回与当地干部群众推心置腹的交流中,在一遍遍挑灯夜战翻查文献资料时,我们认准援藏就是责任和使命、就是奉献和付出、就是无悔和坚韧。唯有融入西藏,与当地各族群众同甘共苦才能得到认同、实现价值;唯有躬身实践、多做贡献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孔繁森就是巍巍丰碑,让我们高山仰止;孔繁森就是湍湍激流,鼓励我们勇往直前。我经常与大家共勉,援藏或许会缩短我们生命的长度,但绝对可以拓展我们生命的深度、广度和厚度。
担当,就是使命!从踏进雪域高原那一刻起,援藏干部始终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勇于担责、听从指挥,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外人,从来不提特殊要求,主动加班值班,甚至是轻伤不下火线,在学习融入中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同志们刚一进藏,就主动克服身体不适,积极响应自治区号召,深入基层乡村一个星期,结认藏族亲戚,在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中,增进团结、践行宗旨、历练忠诚。有的援藏干部还主动参加长期驻村,即使在海拔5000多米的偏远乡村也能时常看到援藏干部的身影。
这几年西藏维稳任务较重,全体援藏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紧绷维护稳定这根弦,坚决落实自治区各项维稳措施,为受援地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许多援藏干部,尤其是政法部门的援藏干部更是积极作为、敢于亮剑,有的是尖兵、有的是后盾,有的注重夯实基础、有的提供坚强保障,有的长期坚守在阿里、那曲等高海拔维稳一线,有的战斗在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
来自公安部的刘振伟和北京市公安局的高新军就是工作在维稳一线的排头兵,经常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奋不顾身。中央纪委援藏干部宁东升坚守纪律规矩,公平公正审理了上百起违反纪律等案件,在他每一本日记本的扉页上都写着这样一句话:“立功何须在桑梓,雪域更待洒青春”。河北援藏干部建立“一村一警一干一村官”警务工作新模式,建设维稳指挥中心、民兵训练基地,提高维稳处突能力,坚守维稳一线。福建援藏县委书记张朝阳,创新“依法治县、优势立县、民生稳基”三位一体的“工布江达模式”,营造法治环境,维护群众利益,带领当地走出一条创新发展、勤劳致富的新路子。
面对突如其来的“4·25”大地震,全体援藏干部挺身而出,前线同志处乱不惊、敢于担责、指挥若定,全力投身抗震救灾,帮助群众灾后重建;后方同志积极捐款捐物、联系多方施救;援藏医生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深入灾区,救护伤员,通宵达旦。同志们不仅积极参加所在单位组织的为灾区捐款活动,而且还自发组织援藏干部集体捐款,当地干部说:“这254万元捐款,能感受到援藏干部与西藏各族群众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援藏干部好样的!”
聂拉木、吉隆等县援藏干部坚守抗震救灾第一线,带领群众转移自救。山东烟台援藏干部身处灾情最重的“孤岛”樟木镇,与当地干部一起连续奋战五昼夜,确保了几千名群众安全撤离……
实干靠信念
不是不知道西藏的遥远,不是不知道这里的艰苦,每一名援藏干部清楚地知道,这是祖国和人民的需要。
第七批援藏这三年,正处于“十二五”向“十三五”迈进、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口援藏20周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上。历史赋予了机遇,现实充满了挑战。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为西藏、为祖国的发展谋划前行,是援藏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西藏,越往基层去条件越艰苦,条件越艰苦同志们斗志越昂扬,许多援藏干部喊出“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的口号让人备受感动,这是掷地有声的誓言,也是奋然前行的动力,更是源于信念的行动。虽然这些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基础设施依然落后,我下乡时多次“享受”过“烛光晚餐”,也时常经历盖三层棉被都冻得无法入睡的苦楚。更严重的是,缺氧低气压面前“人人平等”,至今仍清楚记得第一年冬天,半个多月没怎么睡着的那种痛苦。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苦熬也是缺氧,不如苦干实干来得实在痛快。我们根据开头起步、纵深推进、完善提高等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部署,鼓励大家实干援藏、精准援藏,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援藏实践中建功立业,把务实精神和必胜信念永远地镌刻在雪域高原上。
一进藏,援藏干部首先进行深入调研,许多在县里工作的同志几天就跑遍全县所有乡村,最短时间内掌握了详尽的第一手情况,为开展援藏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问计于民、科学谋划,请来内地专家出谋划策;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着力推动援藏规划和项目落到实处;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援受双方两个积极性;坚持发展稳定一起抓,千辛万苦联系协调,千方百计督促落实,千言万语做好思想工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种实干苦干的劲头,这种以苦为乐、以奉献为荣的精神,也是新时期援藏精神内涵之一。许多同志讲,来了西藏,只想多为西藏做些事,靠实实在在的作为助力实现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小康,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
陕西援藏县委书记高宝军,立志建起世界屋脊上的菜篮子,请专家、测水质、抓管理、转模式,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两年多时间建成了阿里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用延安精神书写了美丽的“普兰故事”。
辽宁援藏干部许可,这位进藏时还不满30岁的测绘技术干部,为一个工程要做几十次试验,翻阅上百张施工图,查询上千个数据,经常在冰天雪地里翻山越岭,为那曲给排水与供热、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顺利推进立下了汗马功劳。
浙江援藏干部邵潘峰,坚持以爱心促援藏,积极谋划,多方求助,不辞辛苦,联系内地慈善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为那曲地区嘉黎县捐赠计划外援藏资金物品合计1000多万元。
福建援藏工作队通过结对帮助、产业扶贫、助学帮扶等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了一批又一批贫困群众。持续推进小康村建设,一大批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民族特色鲜明的新农村散布于城乡,在全区率先实现“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宜居宜业”的目标。
天津援藏工作队援建的天津大桥项目,是天津对口援藏20多年来单体工程最大项目。在2014年昌都经历30年一遇的澜沧江大汛期的不利条件下,工作队果断调整计划,科学统筹规划,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使大桥成为打通澜沧江天堑的通途。
重庆援藏工作队坚持“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积极协调汇报争取支持,开通昌都至重庆飞机直航、重庆昌都班扩招、大规模培训昌都各级干部、帮助藏族同胞在重庆就业,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增进了彼此感情。
陕西援藏工作队积极促成陕西省十地市与对口支援的两县八乡镇分别结成对口支援关系,签订援助协议,开创了对口援藏工作的新局面。
辽宁援藏工作队根据援藏项目特点,帮助当地逐个谋划好项目的后续运营管理工作,既注重项目建设,更重运营管理,确保建成一个项目就树立起一座对口支援的丰碑。
中央国家机关援藏干部在较好履职尽责的同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假时间进行学习研讨、协调工作,积极向援受双方建言献策,为西藏争取了许多好政策、好项目和更多的资金支持。
作为援藏干部总领队的我,打心底对援友们崇敬有加。更让我感动的是,每每问起同志们有什么困难时,我听到最多的是“向老西藏致敬,在藏干部更辛苦!”
深情耀雪山
援藏后耳闻目睹西藏翻天覆地的新变化,都会令人不由自主地怀念那些早期进藏建藏的十八军老前辈,也始终为那段披荆斩棘、荡气回肠的历史所感动。重现那段历史并让更多人了解,是我从一进藏就挥之不去的想法。在许多援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请来军旅作家卢一萍,访谈十八军老战士,尝试以文学形式把那段感天动地的历史重新展现给世人,以此作为新一批援藏干部向最早的援藏前辈致敬。
林芝市察隅县,边境线长588.64公里,曾经在县境内牺牲的447位革命烈士,由于条件有限,50年前分散安葬在多个地方,且年久失修,墓碑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广东深圳援藏干部筹资近5000万元建设“英雄坡纪念园”,让447位英灵集中安葬,并在全国第二个“烈士纪念日”举行了庄严的安葬仪式。这是缅怀和追思,也是致敬和传承,更昭示了边疆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信心和决心。
同志们一致认为,由于西藏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老西藏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一代代西藏人不断阐释着新涵义,我们这一批援藏干部,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条细流,更应肩负起应有责任,传承“老西藏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
“老西藏”还特指那些长期建藏的当地干部们。与早期的“老西藏”一样,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一辈子甚至是几代人默默坚守,有苦不怕苦、有苦不言苦、有苦不叫苦,不怕掉肉、不怕脱皮、不怕流汗、不怕牺牲的“三有四不怕”精神,是对当前西藏干部精神风貌的最好描述。爱之弥深、仰之弥高,在西藏时间愈久,愈加敬佩当地干部的难能可贵。
进藏伊始我们就深深感受到,当地干部对援藏干部就像亲人一样:刚来时帮助我们尽快熟悉情况,介绍西藏历史和风土人情,把最好的条件让给援藏干部。工作上相互支持配合、取长补短,生活上悉心照顾、无微不至,思想上加强交流、相互融合。正是这种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援藏干部有了家的感觉,为同志们施展拳脚提供了广阔舞台。西藏干部群众的淳朴、善良和豁达大度,给每一位援藏干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不仅仅是身边可敬的同事,就是在基层遇到的一些普通的人和事,也让人由衷感动。
2014年5月,在林芝调研时遇到易贡茶厂小学女校长,她50来岁,四川人,说话快人快语,当年随丈夫来到西藏,一直在小学教书,到现在已经30多年,附近村庄里几乎全是她的学生。前些年丈夫退休回内地了,孩子大学毕业在拉萨工作,她自己一个人依然留在易贡茶厂。她说舍不得这里,舍不得学生和孩子,趁身体还可以再多干几年。问她个人有什么困难,她说操场的跑道由于经常下雨不能用了。听到这话,我的鼻子就酸了。在她心里,学校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孩子们的困难就是她的困难。同行的广东援藏干部随即联系,帮助他们出资修建塑胶跑道,还赠送一辆校车,她连忙代表学生们献上哈达。转眼已是两年,学校塑胶跑道早就修好了,他们问我何时能回去看一看。我真是惦记那里的校长和老师们,真心希望那里的孩子们茁壮成长。
2015年底,为了解超高海拔地区的干部人才工作情况,我来到全国最高的乡——海拔5373米的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这里素有“世界之巅”之称,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喘口气都很困难,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农牧民平均寿命仅有45岁,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禁区,与不丹有25公里边境线。调研了解到,乡里干部平均年龄27岁,绝大多数都是80、90后,还有几位当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看着比实际年龄大很多,比较内向,不善言辞,但在推进牧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和基层组织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时至今日我一直在想,与同龄人相比,这些年轻人付出和牺牲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但这种坚守意义非凡,世界之巅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就是明证。在西藏,每一名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流动的国旗、一块无形的界碑、一个祖国的坐标。正是他们的执着与坚守,才有领土的完整和祖国的安宁。
对援藏干部来说,每一次下乡调研,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震撼;每一次看到藏族群众清澈的眼睛和质朴的笑容,都是一次情感的交融。
受“老西藏精神”的强烈感召,全体援藏干部深入开展“援藏情·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为藏族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在共同的工作生活中加强融合,极大地拉近了西藏与内地的距离。三年来,第七批援藏干部自身并发动内地单位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3亿多元,共结对帮扶2000多户、7000多名困难群众,资助孤儿和贫困学生近1500名。35名援藏干部被评为2015年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湖北援藏干部刘纲华如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援藏工作,目的就是实现藏汉民族的伟大融合。”
有位援友来了之后就与儿童福利院结上对子,认领了好几个孩子,周末还请家教给孩子补课,目前已经有孩子考上了大学。有的援藏干部过年回不去,陪不成自己的家人,就去敬老院或福利院看望这些老人和孩子们。人社部陈东升大姐带着孩子来援藏,今年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多的藏族好伙伴,把感情一代代延续下去。许多援藏干部组织当地孩子到内地参观学习,回去后连家也顾不上回,而是先陪伴这些藏族孩子登长城、游故宫、参观国家博物馆和国旗护卫队,让有些从没出过县城的孩子们见了大世面。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赤列多吉说,援藏干部在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交往交流交融的使者,是团结与和平的天使。
创新铸辉煌
援藏干部们一直说,和一辈子扎根在高原的“老西藏”相比,与当地干部群众比,我们的辛苦不算苦,援藏三年如果不做出点成绩,怎能对得住当地干部群众的常年付出、对得住他们的信赖与期盼?
时代赋予新使命,群众期盼新作为。第七批援藏干部认真总结对口援藏20年来成功经验,深入学习中央治藏方略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意识到转型升级、深化拓展已是援藏的首要之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80%以上援藏资金投向民生,大力开展各项民生工程和帮扶工作,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最广泛地凝聚人心,最大限度地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在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中央主管部门直接推动下,创新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大力加强自治区人民医院和七地市人民医院科室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首批选派的143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于2015年8月进藏,这些在内地都难得一见的国内知名专家已是西藏各族群众身边的常客,他们与其他援藏和当地医疗人才一起,填补了西藏医疗史上多项学科和重大疑难手术空白,带出了一大批当地医护骨干。
有次去日喀则调研,有位当地干部讲,以前生病了总想往拉萨或内地跑,现在这些来自上海的专家就在身边,随时可以找他们,连睡觉都觉得踏实。也有藏族同志这样说,这些白衣天使,就是我们百姓心中的活佛。可以自豪地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已经真正成为一项惠及西藏300多万各族群众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西藏最缺的是人才,甚至连人都缺。我们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长期援藏与短期援藏相结合,扩大人才援藏规模,有效缓解了受援地人才紧缺压力。第七批援藏干部1513名,落实计划内资金98.48亿元,争取计划外资金近30亿元,都是历批次最多的,协调的援藏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也是历批次最多的。
北京、江苏援藏干部创新开展教师成建制援藏,建设拉萨北京中学和拉萨江苏中学,把内地一流师资团队引到西藏来,当地学生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同内地一样的优质教育。湖南、湖北、安徽、广东、福建、天津、重庆等省市援藏工作队,根据受援地人才紧缺实际,积极协调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志愿服务西藏。浙江援藏工作队有效利用派出地资源,累计选送那曲各类干部人才1200多人次赴浙江进行素质技能提高培训。第七批援藏期间共引进短期援藏人才2000多人次,组织2万余名当地干部人才到内地学习考察、挂职锻炼,有力提高了受援地干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有次去山南调研,当地藏族同胞告诉我们,每次援藏专家走的时候,哈达献过了,酥油茶喝完了,泪也流干了,感情却是越来越深了,心也是贴地越来越紧了。
援藏是政治任务,只有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最大限度发挥援藏的杠杆效应,才能更好完成这一政治任务。第七批援藏干部立足西藏比较优势,用有限的援藏资金吸引和撬动更多内地资本进藏投资兴业,促进西藏与内地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经济交流合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广东援藏工作队建设的气势恢弘、堪称经典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吸引内地大型企业投资15多亿元。广东援藏干部说,我们的援藏资金大家一分钱都看不到,全都埋在地底下,地上的都是通过市场吸引来的。上海援藏工作队引进“东方购物”,使得日喀则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把特色农产品卖到大上海去,内地消费者不出家门就能放心享用高品质的西藏农牧产品。第七批援藏以来,援藏干部共引进几百家内地企业进藏投资,协议资金200多亿元。
站在新的起点上,第七批援藏干部对援藏内涵作了更全面、更细致、更具体的深化和拓展。山东援藏工作队实施生态援藏,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雅鲁藏布江北岸高寒荒滩大规模实施植树造林,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吉林援藏工作队提出文化援藏,利用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利用文化交往推动经济发展。湖北援藏工作队支持当地建设产业园,借鉴湖北成熟的产业管理模式,帮助西藏企业做大做强。中央企业援藏干部开展产业援藏,积极帮助当地产业转型升级。黑龙江援藏工作队推广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合作社经营,着力提升品牌附加值,原来平均500元一只的岗巴羊现在卖到了1500元。当地干部戏称,这批援藏干部来了,搞得我们连岗巴羊都吃不起了,但老百姓的腰包却是越来越鼓了。
因举办“桃花节”而远近闻名的林芝市嘎拉村,党支部副书记边巴这样说:第七批援藏干部来了以后,帮助村里投资金、做规划、修道路、整村容,依托山野桃花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前有些“转山”“转经”的老百姓全回来忙碌着,都知道保护好自家环境、种好桃花也能发家致富,是援藏干部让农牧民的思想转变了,干劲更足了,做法更科学了,2016年仅半个多月时间旅游收入就达到户均3万多元,比去年翻了一番。
许多当地干部群众讲,援藏干部带来的不仅是项目和资金,而且是先进理念和新鲜经验,与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团结奋斗、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留下了一笔带不走的精神财富。
在第七批援藏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项目中,有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牦牛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全国乃至世界海拔最高的智慧城市、江河航道和大型原生态实景剧,亚洲第一的阿里暗夜公园,西藏第一次成批次引进高层次人才,首个专业技术人才网络培训平台和财政惠农资金监管平台,第一座大型橡胶坝,第一个功能定位于“二产”“三产”有效连接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最大的农牧民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第一个医学检验中心和病理诊断平台,第一家“掌上”医院和医院数字图书馆,第一次CBA西藏行,率先实现农牧民在县乡村看病全免费政策的县,首家开通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的县级医院……这一个个世界之最、全国第一、西藏首创的背后,凝聚了无数援藏干部的心血和付出,融入了内地源源不断的无私援助,见证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开拓奋进的历史进程。
藏学专家表示,只有打破西藏封闭保守的社会状态,积极对外开放和对外接轨,才能实现社会发展进步。而援藏正是促进西藏加快开放的重要渠道。第七批援藏干部视民族团结为生命线,创新方式方法,把受援地作为“援藏前线”,把派出地作为“援藏后方”,动员更多内地企业和爱心人士援助西藏,大力加强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形成“援藏前线”和“援藏后方”良性互动的援藏格局,架起了一条与内地紧密联系的高速通道,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三年来,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以往历批次援藏干部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第七批援藏干部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创造了骄人业绩——从布达拉宫脚下拔地而起的拉萨群众文体中心,到雅鲁藏布江岸边郁郁葱葱的万亩生态林;从羌塘草原漂亮整齐的农牧民安居房,到国际水准的鲁朗旅游小镇;从象雄文化的深入发掘,到雅砻文化的传承光大;从康巴汉子的安居乐业,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所带来的和谐景象;从一批批人才队伍的培训培养,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无不饱含着第七批援藏干部的辛劳和汗水。
百炼始成钢
西藏的艰苦自然环境和特有文化传统,在锻造人们坚韧品质和吃苦精神的同时,也培育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三年里,援藏干部品味了别家的思念、牵挂和孤寂,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懂得了坚守的意义,体会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不怕吃苦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同志们发自肺腑地说,三年下来,足以直面一切艰难险阻,感恩时代、感恩这片土地!
从一进藏开始,我们就坚持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发挥好援藏干部自我管理组织的作用,注重加强教育、引导、管理、监督和服务,做到制度规范上从严、日常管理上从严、作风建设上从严,鼓励同志们团结进取、倾情奉献、选择磨练,倍加珍惜援藏历练这个宝贵财富,保证在援藏实践中锤炼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面对边疆民族地区特殊情况和尖锐复杂的反分裂斗争,援藏干部始终保持警醒,讲政治、顾大局、比奉献。说话做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合不合纪律规矩,违不违党性原则。我们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为当月入党的援藏干部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有同志在接过政治生日贺卡时说:“入党这么多年,在援藏路上过政治生日,强化党员意识,牢记政治责任,真是意义深长。”同志们都在讲,援藏虽然到了雪域边陲,但祖国在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各受援单位普遍给援藏干部压担子、派重活,援藏干部自我要求严格,努力学习提高,主动挑大梁、啃硬骨头,在艰苦环境的摔打中成长为各受援单位的中坚力量。在不断融入西藏的过程中,大家既为西藏“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变化所感染,也为仍有一些落后的地方而揪心,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尽快发展,这也进一步养成了雷厉风行、务实干练的工作作风。每一位援藏干部无论职责内外,都愉快接受援受双方交给的任务,坚持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实情,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不仅仅对业务水平是个提高,而且对工作能力是个历练。同志们普遍表示,援藏让自己看问题更远更深了,业务上更全面了,考虑工作更实际了。
第七批援藏干部在雪域高原上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教育,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在一次次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宗旨和服务意识,也了解了国情区情民情,锤炼了过硬作风。许多同志讲,不到西藏不知祖国之大、祖国之美,不下基层不知西藏干部之苦、藏族群众所盼。同志们深知自己身上刻着“援藏干部”的印记,从不敢懈怠,坚持更严更实,主动选择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无论是顶风冒雪还是跋山涉水,在与当地干部群众的摸爬滚打中,结下了深厚友谊,树立了良好形象。大家集体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对照自身成长和援藏实际找差距、查原因、补不足,切实让援藏三年也成为不断学习提高的三年。身处艰苦环境,同志们从不叫苦喊累,体重减了,视力降了,心肺有毛病了,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了,但心里更纯净了,思想更成熟了,意志更坚定了。
援藏干部在西藏基本上都是孤身一人,我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援藏干部课堂、读书书法交流、参观军史馆、到福利院和敬老院献爱心、举办演讲比赛和微党课等活动,既学习西藏传统文化知识,也学习中央大政方针;既了解风土人情,也增进了思想交流;既拓宽了知识面,也增强了政治意识。全体援藏干部群策群力,建立了“援藏”微信订阅号,积极用新媒体宣传中央方针政策、宣传西藏和援藏工作,目前影响力在西藏政务微信公众号中位列前茅,也是援藏干部相互学习、交流思想的好平台。同志们普遍表示,援藏的工作生活经历,艰苦而又丰富,紧张而又充实,经历了之前从未经历的一些事,遇到了相互砥砺并肩战斗的好同事好战友,使得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就打开了,心胸更宽广了,定力也更足了,仿佛站在新的人生制高点上。
留心观察援藏干部近三年变化,伴随着外表的明显苍老,大家表达感情的方式更为含蓄细腻。同志们都把个人得失看得越来越淡,把责任使命看得越来越重。与刚进藏时儿女情长相比,现在更为豁达且沉静,深邃而平实。不是不重感情,而是懂得比这更重要的是事业;不是不顾“小家”,而是首先想到的是“大家”;不是不会表达,而是更懂得珍惜。三年磨砺,让同志们把对家人的爱埋在了内心深处,把最炽热的情感献给了西藏。
无论在区直机关,还是在地市区县,许多援藏干部常年超负荷运转,过年过节依然坚守,与家人的聚少离多已是常态。援藏干部领队和援藏县委书记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有的同志一年只回家住了十几天。上海的戴晶斌,去年下半年患上耳石症,走路摇摇晃晃,大冬天的还在坚持工作,同事们赶都赶不走。吉林的刘宏,孩子出生时他仍在定结县坚守岗位,妻子进产房是自己签的字。湖南的吴方兴,扔下同时住院的母亲、妻子和岳母,拖着骨折的右腿,打着石膏回到山南继续工作。我的同事齐胜利,积劳成疾右眼突然失明,晕倒在办公室里。中铝公司胡志军的父亲重病住院,他还在察雅县忙于援藏项目,父亲临终前还在呼唤儿子的名字……
许多援藏干部说,西藏不是镀金天堂而是百炼熔炉。也有援藏干部讲,经历世界屋脊的洗礼,自己的人生字典里再也没有“艰苦”二字。在我心目中,全体援藏干部都是信仰如炬的典范,意志坚定的楷模,干事创业的先进。视西藏为故乡,视群众如亲人,视荣誉如生命,把大爱与真情深深地留在西藏各族群众心中,把忠诚与坚韧永远留在了这片高天厚土。
援受双方的同事都这样评价,援藏干部或许是不合格的儿女、不合格的父母、不合格的爱人,但却是新时期最优秀的干部、最合格的党员。有次与有位基层援藏干部谈心,谈起年迈的双亲、体弱的妻子和越来越懂事的孩子时,他泪水奔涌地说:“家庭与援藏一起成长。”“一人援藏、全家援藏”,每一名援藏干部身后,都有一个亲人团队的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他们是援藏事业的坚强后盾和无名英雄。我由衷地为这批援藏干部感到自豪和骄傲,也真心感谢全体援藏干部的支持鼓励,感谢亲人们的默默付出,感谢援受双方的真心信任。
临近第七批援藏结束,许多援藏干部提出延期服务或调藏申请,让人非常感动。福建领队李海波是第二次援藏,也是夫妻援藏,工作可圈可点,福建已对其返回作出了很好的安排,这次也主动申请调藏,愿为西藏尽上更多的心力。舍弃东南沿海的良好条件,立志长期建藏,这种决心和勇气令人肃然起敬,更值得我们所有援藏干部学习感念。我曾经问一位申请调藏的同志为什么选择留下,他说这里有放不下的事情,有发挥作用的平台,有舍不得的各族群众,更有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如果回去反倒会心神不宁,干脆就选择留下。没有豪言壮语,但足以让人感慨万千。能在这里多做一些贡献,实现人生价值,散发出更多的光和热,身体和家庭受到再大影响也在所不惜,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西藏到2020年实现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压力巨大、任务繁重,这些同志主动请缨、迎难而上,让人敬佩有加。这种朴素情怀和笃定志向,既是个人选择,也是时代召唤,不仅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更是为了实现我们共有的西藏梦、中国梦。
三年援藏行,一生西藏情,西藏是援藏人一生的眷恋。援藏干部把生命里最宝贵的一段时光留给了西藏,身心的一部分已经永远地融入雪域高原,灵魂深处也会始终牵挂这个美丽的第二故乡。概括三年援藏的最深体会,那就是援藏既是信念之旅,又是致敬之旅;既是心灵之旅,又是磨砺之旅。三年转瞬即逝,援藏更是迈向人生新征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