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孺子牛

孺子牛,此牛不是凡牛。

它从大户人家左丘明府里出生,经大手笔鲁迅调养,由驾车人毛泽东御笔点睛,神鞭赶出,于是乎,这头两千多岁的牛就不同凡响了。且听我慢慢道来——

“孺子牛”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六年》。说的是齐景公溺爱儿子,自己四肢着地,做牛状,让儿子骑在上面,口里还衔着一根绳子,让儿子像牵牛一样牵着,儿子不小心从他背上掉下来,绳子一紧,把他的老牙扯断了。“孺子牛”这个典故,比喻的是如何疼爱儿女。

这件事情过去了一两千年,人们几乎把它忘记了。但是,事情忽然因为一个大人物发生了变化。所谓大人物,就是那些能够使平凡事物忽然起变化并且使那个不为人注意的事物变得引人注目的人。

1932年10月5日,那天晴或是阴,不知道了。郁达夫和王映霞邀鲁迅夫妇于聚丰园话别。席间,鲁迅哼成七律《自嘲》,其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句。鲁迅将一个沉默一千多年的“老牛”牵到当代人面前。同月12日,鲁迅将自己的这首诗书成条幅赠柳亚子,诗后题有跋语:“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可见鲁迅对这两句诗多么满意。

这两句诗传到了毛泽东那里,他也喜欢。毛泽东沉吟再三,将“孺子牛”一词推向更加辽阔的境界。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77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当时,许多党人,包括知识分子,骑牛骑惯了,是不愿意做“牛”的。毛泽东号召“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针对性是很强的。

诗人森子在《面对群山而朗诵》一诗中说:“每一个词都渴望消失,离开字面上的意义/每一个词都不甘于搬运工的角色/每一个词都渴望嘴巴烂掉,置入空气。”毛泽东使“孺子牛”一词实现了词语的“渴望”。

毛泽东的“孺子牛”,是为小人物服务的牛,是坚韧耕作的牛,是善良勤劳的牛,是牺牲自我的牛。

有人认为,毛泽东的话曲解了鲁迅的诗意。曹聚仁说:毛泽东“是引诗人的意思,并非‘曲解’。诗,有作诗人的本意,有引诗人的新义,也有断章取义”。“境界比鲁迅原意广大得多,但也是引诗,和鲁迅的本意并不相同”。曹聚仁:《书林又话》第255、295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与鲁迅关系密切的冯雪峰说:毛泽东的解释是“一个天才的解释”,盛巽昌、朱守芬:《学林散叶》第1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次印刷。因为鲁迅诗中“孺子”的本义只是指儿子海婴。

多亏鲁迅的诗句传到了毛泽东那里,使“孺子牛”一词实现了意义上的纵深。不然,“孺子牛”仅仅是一头平凡之牛而已。正是因为毛泽东,它才成为中国大地上一匹优良品种的“孺子牛”。

毛泽东的“孺子牛”,这头牛,这个牛词,挟两千余年积蓄之大力,经诸位文化大家之哺育,在毛泽东的点化下,得了神气,带着使命,一头撞进中国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这时候的“孺子牛”,它已不是家畜,它已变化为人,或者说,亦牛亦人,是物又是精气神。

“孺子牛”,又有“无风自长”、“迎风而长”的特性。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做人民大众的牛。周恩来接过毛泽东的话,在《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一文中说:我们“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郭沫若说,我愿为牛的尾巴。茅盾说,我愿为牛尾上的毛,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盛巽昌、朱守芬:《学林散叶》第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次印刷。更多的人表示,要做“孺子牛”,为人民大众奉献服务。一时间,“孺子牛”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话题。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他说:“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参见201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孺子牛”,一脉相承,遥相呼应。

“孺子牛”不死,中国人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