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影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
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吸取了以往各种艺术如文学、音乐、绘画、摄影、戏剧等的长处,形成了由编辑、导演、表演、摄制(录像)、美工、音响等多种艺术创作人员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样式。
电影是第一艺术,集合了文字、图像与声音三种文学表现形式,所以欣赏电影要求有很高的审美性。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指的是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范围内,观众同时调动自己的多种感觉器官,感受到来自于银幕和放声装置的画面、音乐,以及活动的人物推进着一个完整的故事等五味杂陈的综合享受。构成这个完整的艺术作品的综合元素大致包括如下内容:第一是由画面(包括环境构图以及演员形象和表演构成的画面)和声音(包括人物对话之外的自然音响、音乐等诉诸观众听觉感受的多种音效)组成的电影物质语言;第二是演员及他们通过对话和动作演绎出来的故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整部电影的决定因素是在背后统筹调度以上所有元素,实现自己对电影的艺术见解,表达自己的人生观点或社会理想,实现预想审美效果的那位重要灵魂人物——导演。第四是电影特效。
当然,电影作为综合艺术,除了美术、音乐等之外还体现了戏剧艺术,一部电影应该有一个好的故事来支撑。但是如何找到一个好故事并且让它获得最佳的电影形式,则都是上述四个元素的主要工作。
一、电影语言——画面和声音
(一)电影的画面
人们欣赏一部影片的时候,首先接触到的是画面。
所谓电影艺术画面,是指用电影摄影机连续拍摄下来,然后在银幕上还原的视觉形象。它是电影艺术作品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电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一部电影作品是由许多不同内容、长短、景别以及不同方法拍摄形成的画面所组成的,他们在影视作品中要按照一定的生活逻辑和时空顺序连接起来,以塑造银幕形象、表现作品内容、传达作者的观念或思想。观众通过视觉器官感知画面内容,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据调查数据显示,观众在观看电影作品时,80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画面上,因为电影作品是靠画面来叙事的,画面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元素。
所谓画面构图,就是指画面人物、景物的安排与布局。总的要求应该是突出那些最富有视觉表现力的内容。然而电影和一幅美术作品的区别是后者是静止的,而欣赏电影实际是在欣赏连续的运动画面,所以人们要审美的对象是一幅又一幅精心构图的运动镜头,以及它们的组接。
电影艺术作品的画面,从内容上看,主要由人物或景物构成;从形式上看,则由不同景别、运动镜头和空间造型来表现。
1.人物与景物
(1)人物。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的核心。影片中的人物,要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如形体、容貌、服饰、表情动作以及内在的心理活动、性格气质、情感状态,来塑造个性鲜明、形神兼备、真实可信的银幕人物形象,并在展现人物的社会生活经历、社会关系、思想情绪的变化折射出人间百态、世事沧桑,褒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影视艺术家为观众塑造了无数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银幕艺术形象。
(2)景物。画面中的景物指自然、社会环境中的具体物质状态,主要包括景色与器物。
景色在影视作品中主要起到烘托主题、渲染情感的作用、以达到寓意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景别与镜头
(1)所谓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主体距离远近而形成的视野大小不同的区别。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标准,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为准;二是以人物在画面中所占位置的多少为准。景别一般分为六大类,即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大远景。不同景别的画面具有不同的叙事功能,使观众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做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影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作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景别的综合运用对电影作品的风格、节奏和艺术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部电影作品中若以中景、近景、特写的运用为主的话,那么它的节奏就会显得紧张、急促,对观众的视觉刺激就会强烈,如枪战片、动作片、功夫片等。如果较多使用远景、全景、中景,作品的节奏就会显得较为舒缓,观众也会感到比较轻松、抒情,如纪实作品等。
(2)镜头。每次在导演指挥下,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次拍摄,称为一个镜头,用电影人的术语来说叫作“一条”。这种或长或短的镜头并不是全部都要出现在最后的作品里的,拍摄结束以后室内进行删剪不需要的片段是一份很需要耐心的工作,很多导演都是在电影制作后期亲自对着胶片大动剪刀,进行所谓后期的剪辑,直至完成最终与观众见面的电影作品。
①镜头的拍摄。
a.长镜头。长镜头是指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一般时长超过30秒。长镜头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一些追求记录效果的导演使用长镜头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最早的长镜头就出现在世界第一部电影,即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中,而电影《俄罗斯方舟》从头至尾一次拍摄,就是整个电影只有一个长镜头,这种实验显得非常罕见。
b.空镜头。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的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比如《英雄》里那柄被如月(章子怡饰)从伤口上拔出的长剑掠过飞雪(张曼玉饰)的眼前,最后出现了空镜头——雪亮的剑锋定格在树干上,一滴鲜红的血珠静静地往下坠落——青春如鲜花般的娇艳而短暂。
②镜头的角度(视角镜头)。镜头的角度是指拍摄时摄影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角度。一般可分为平、仰、俯以及正、侧、反几种。可以单独使用或综合使用,种类变化多样。角度是镜头画面构图的重要因素,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例如,仰拍镜头,对象显得高大、雄伟;俯摄镜头,对象显得矮小、空旷;正面拍摄,画面庄重、平稳;侧面拍摄,构图生动。
③镜头的运动方式。电影艺术发展的初期,镜头都是固定拍摄的。大量使用移动摄影,是近几十年的事。摄影机的运动方式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a.推镜头。推镜头是指将摄影机镜头推向拍摄对象。这种可以代表一个向前行进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或者是影片创作者有意识地引导观众视线接近主体或投向某个注意中心,逐渐缩短观众与影像的距离,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造成审视状态。
b.拉镜头。与推镜头相反,拉镜头是摄影机沿着光轴方向向后移动,逐渐远离拍摄主体,产生视点向后移动的感觉。拉镜头可以逐渐扩大摄影机与拍摄对象的空间距离,逐渐展示人物所处的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c.摇镜头。摇镜头是指摄影机围绕轴心作上下、左右或旋转运动。如果说拉镜头是从纵深的角度展示环境,摇镜头则可以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依次展示环境。为了使画面比较平稳,电影的拍摄一般都是固定机位,或者通过摇臂上下移动或在轨道上滑行。可是为了表达运动感或是某些特殊效果,电影人会有意制造快速摇动甚至手提摄影机跟拍故意造成晃动。
要实现导演的美学效果,需要美工服装师和摄影师精心设计人物、景物造型再匹配相应的光线和色彩,最后拍出一个个精致的镜头,大量的专家在幕后付出着自己的技艺。养成看完电影结束之后的字幕的习惯是对这些人的敬意。
3.电影的镜头组织形式——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是导演把不需要的镜头剪除之后,用自己对电影的想法将剩下来的镜头、场面和段落,根据创作构思和剧情发展组接成一部完整的影片,这种工作耗费着导演的巨大的思考和意志,被称为“电影的剪辑”。
20年代初期,苏联电影导演库里肖夫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没有明显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和一盆汤,一个女孩和一具棺木的镜头接在一起,便能产生饥渴、喜悦和悲伤等不同情绪的联想。证明同样的几幅画面,由于组接的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含义。他的学生爱森斯坦继承和发扬了他的理论,成为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之一。
爱森斯坦从格里菲斯的蒙太奇技巧中得到启发。1925年,爱森斯坦拍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战舰波将金号》,影片表现的是俄国1905年人民起义的历史片断。
这部为纪念1905年革命2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影片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四部分“敖德萨阶梯”的高潮“阶梯上的大屠杀”是影史上最著名的场面之一,片中大量蒙太奇剪辑的运用,创造了惊心动魄的史诗效果,把默片时代的电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爱森斯坦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反复拍摄了屠杀的场面,通过对镜头的组接,大大扩展了时间过程,使其从实际上不足3分钟的时间,扩展为一个将近7分钟的电影段落,加重了人们的心理感受,镜头剪接准确,母亲眼看婴儿车滚下石阶的一段尤为惊险,成为其代表作。随着时间的延展,剪辑速度加快把情绪推向了高潮。
无论是交叉式蒙太奇还是隐喻式蒙太奇,该部影片都堪称是“一部问世以来一直被奉为经典之作的影片,最能表现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思坦的蒙太奇艺术精义”。
爱森斯坦在他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杂耍蒙太奇的概念。其含义就是通过两个互相冲突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产生一种惊人的效果。
(二)电影的声音
虽然人们科学地把电影称为综合艺术,但是人们更习惯通俗地称电影为视听艺术,因为电影确实是主要通过人们的眼睛和耳朵来感受画面和声音。1926年以前电影是没有声音的,演员不讲话人们没法知道故事在发展,但是人们只是看见演员的嘴巴在张合,过一阵子电影转为白屏,有简单的文字把演员说的最重要的话给以提示,或者有人在放映现场大声地提醒观众故事怎么样了,为了活跃气氛,电影院里还有人连续地演奏钢琴。有很多著名的电影人(包括卓别林和爱森斯坦)表示无比地厌恶电影出声,但是电影最终还是成为了视兼听的艺术。因为,人物既然会动就应该会说话,大自然应该会呼呼地吹风,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电影艺术的声音一般可分为人声、音乐和音响三大类。
1.人声
电影里的声音最主要的是演员的对话,即人物台词。
形式上包括对白、独白、旁白。对白,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交流的声音;独白,是指以画外音的形式表现剧中人物说话的声音,它直接表达了画面人物隐秘的心声;旁白,是指画面以外的人发出的声音,常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为主观或客观的叙述。背景中出现的旁白和解说,也被称作画外音,它们可以推动情节,交待一些重要的或者画面不容易诠释的细密思想。
2.音乐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成功与否。
(1)电影音乐的构成。电影音乐主要由主题歌、插曲、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等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在表现手法上、体裁形式上也都各有不同。
①主题歌。主题歌是影片的高度概括,它是表述影片主题思想或概括影片基本内容、人物性格、戏剧矛盾冲突的歌曲。主题歌有时也作为主题音乐的素材,与主题歌交替出现,贯穿发展,深入刻画主要人物形象,加强戏剧矛盾冲突。电影主题歌一般分为片头主题歌、片尾主题歌、头尾呼应式主题歌,有些影片没有主题歌。
②插曲。插曲与主题歌不同,主题曲一般出现在影片的开始或结尾,而插曲是在剧情中出现的歌曲,它常常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场景当中。这类歌曲,有时是与剧情发展的某一过程有联系,不概括全剧;有时表达人物情感,营造气氛;有时表现生活场景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环境特征;有时起着音乐蒙太奇的作用,用一首歌曲把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画面连接起来;有时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③主题音乐。主题音乐是指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音乐,通常运用没有歌词的旋律。对影片起到高度的概括作用,表达影片主题思想、基本情绪或主要人物性格的音乐。可以把观众带到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某种情感范畴之中,是电影里经常用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主题音乐以多种变形、变奏、延展、紧缩等发展手法,来配合举重人物性格的展开、人物情感的发展,衬托场景与环境的变化,为剧中戏剧性冲突的发展及高潮的出现发挥重要的作用。主题音乐的运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哲理性的,有与人物情感、性格、命运相关的主题音乐,也有具有某种象征性符号的主题音乐等。
④场景音乐。场景音乐是在电影某一个场景使用的音乐,是只对具体场景发挥作用的音乐。相对主题音乐而言,场景音乐通常只满足某一场景特定需求,对某个具体的场景中演绎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在具体场景中的感情发展变化进行必要的铺垫、烘托、渲染。跟电影的主题不一定产生直接关联,具有独立性。但有的场景音乐也贯穿于主题音乐,起到连接作用。甚至有的场景音乐直接运用主题音乐的变奏来处理。场景音乐在营造戏剧性高潮和推动情节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⑤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是指在影片当中,用来特指或强化环境、地域的一种音乐。通常以画内乐的表现形式为主,如婚礼的场面运用婚礼进行曲,餐厅里的餐厅音乐,舞会的舞曲等。
(2)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
①画内乐与画外乐。画内乐是指电影画面内的音乐,是画面内出现的声源所提供的音乐。画内音乐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真实性,和情节发展同步的,观众容易接受。它的应用可推动作品进一步发展和主题思想的深化。例如,电影《第五元素》中的外星人在歌剧院唱的一段凄美动人的歌曲——多尼采蒂的意大利歌剧咏叹调《香烛已燃起》,歌曲后半部穿插了节奏明快的《女神之舞》。这段演唱是观众从画面中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画内音乐。这首看似安详和谐的乐曲,却巧妙地烘托了舞台后正在发生的激烈枪战,悲壮之中又不乏幽默,对故事情节的推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影片《生日快乐》中小米的钢琴演奏《不能说的秘密》中周杰伦、小美的钢琴演奏,《中国兄弟连》中的号声都属于画内音乐,都相应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画外乐是画面以外的音乐,也就是说观众只能听到音乐声,但是在屏幕上看不到音乐的发出者。人们也习惯了这种“隐性的”音乐,画外乐不但不会使观众分心去听画面以外的音乐,反而会把观众吸引到剧情里来,与画内音乐相比,画外音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尤其在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体现创作意识和突出创作风格上比画内乐更胜一筹。作曲家往往使用画外音乐为画面作铺垫、渲染,许多音乐赋予剧情更为深刻的含义和内涵。
②音乐与画面的关系。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大致可分为音画同步、音画平行、音画对位、音画逆行、音画游离五种关系。
a.音画同步。音画同步是指音乐与画面吻合,情绪、情调处在同一节奏中,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例如,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的音乐几乎灌满全片,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脚步都是同步的。
b.音画平行。音画平行是指音乐不解释画面,音乐和画面相对独立,呈平行的关系发展,同时音乐又贯穿画面。例如,《狮子王》里,木法沙和辛巴在星空底下的谈话,主题音乐《荣耀大地》缓缓奏响,这里采用的就是音画平行。主题音乐连贯了画面,不解释画面,同时又预示着辛巴未来命运的坎坷。
c.音画对位。音画对位是指音乐与画面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画面的含义,产生一种潜台词,形成新的寓意,使观众得到更深的审美享受。
d.音画逆行。音画逆行是指音乐和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造成了视觉和听觉的不统一。音乐和画面在情绪上造成“反差”对比,在对比中包含着潜台词,观众通过潜台词受到启迪。例如,《辛德勒的名单》中德国人给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体检,犹太人被全部脱光,不管男女老少都在操场上奔跑。这时德国人放起了优雅的唱片音乐,强烈的音画逆行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e.音画游离。音画游离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影音乐的一种新趋向。电影音乐并不直接为剧情服务,而是起到扩大空间——延续时间的作用,它并不渲染影片的细节,而是用相当独立的姿态以自身的音乐力量来解释或发掘影片的内涵。观众可以在音乐与画面游离的情况下,自己领悟影片的真旨,得到丰富的联想与感受,如日法合拍影片《广岛之恋》就属于这种情况。
③音乐蒙太奇。蒙太奇原为法文蒙太奇(montage),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蒙太奇是电影美学的基石,是一种在时空动态中所形成的片断幻觉。把两个单一的镜头放在一块产生镜头以外的意义,也就是1+1=X,它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似动现象、完形心理与心理补偿来建构完整情节的电影艺术,电影本体是对时空的压缩,以其短暂的数小时或数分钟的时间来呈现一种生活状态,镜头的切换过程中音乐起到了连接的作用,从一个时空跨越到另一个时空的转接中音乐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并且赋予了画面以外的含义。这种音乐配合手法,就是音乐蒙太奇,如《公民凯恩》《盗梦空间》就是运用音乐蒙太奇的优秀作品。
音乐蒙太奇有顺时空音乐蒙太奇、逆时空音乐蒙太奇、超时音乐蒙太奇、交叉时空蒙太奇。顺时空音乐蒙太奇就是按时间顺序在同一个或不同空间场景中组接不同的镜头;逆时空音乐蒙太奇就是按时间倒叙在同一个或不同空间场景中组接不同的镜头;超时音乐蒙太奇就是在顺时空的基础上加入超越现实的镜头;交叉时空音乐蒙太奇就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事情的镜头组接。
(3)电影音乐的作用。电影音乐是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这一门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强影片的戏剧性、渲染影片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很多电影因其美妙的音乐而被添辉增色,难以想象没有音乐元素点缀的电影将会以怎样的苍白形象面对电影观众。电影艺术理论之大成的《电影艺术词典》中,将电影音乐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六种:
①抒情作用。抒情作用是指用音乐抒发人物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抒情是电影音乐最主要的功能,在电影中大量存在。观众通过音乐的描述进一步了解人物。比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片头音乐,老瑞恩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烈士墓地,悼念当年为救他而牺牲的战友。整个画面没有一句对白,背景音乐表达了瑞恩复杂的感情。
②渲染气氛的作用。音乐能为影片创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用以深化视觉效果,把观众引到一个特定的情景当中。它可以只为影片的局部渲染气氛,也可以用来贯穿全片。音乐不是简单地重复画面上的视觉效果,而是细致入微地为影片渲染气氛。比如影片《卧虎藏龙》中玉娇龙回忆在新疆的日子。这段画面没有一句对白,但是浓烈的西域风格的音乐,让观众明白马队是走在新疆的荒漠上。
③评论作用。在影片中用音乐来表达创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如歌颂、同情、哀悼等。如影片《与狼共舞》的配乐,音乐从一个历史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故事。
④描绘作用。对画面中富于动作性的事物或情景,通过相应的音乐手段加以描绘,如鸟鸣追逐、机器运转、人物的紧张追逐、海浪汹涌等。还可以对大自然或科幻中的太空景色进行描绘。比如《天地英雄》中护送佛经的和尚打开舍利子的场面,电子合成的幻妙音乐把观众带到了一个梦幻般的意境中。
⑤剧作作用。有的音乐直接参与到影片的情节中去,成为影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直接推动剧情发展,深化影片内容。比如影片《钢琴师》,瓦瑞因为饥饿寻找食物被德国军官发现了,德国军官得知他是钢琴师后,把他带到了钢琴面前,瓦瑞演奏了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是一部波兰人民解放斗争的英雄颂歌。这是一场用音乐来进行的正义和邪恶的较量,最后肖邦的音乐战胜了邪恶,德国军官决定帮助瓦瑞。这段钢琴曲推动了影片情节的发展。
⑥连贯作用。用音乐衔接前后两场或更多场戏,组接同一时间不同事件的若干组画面的交替、同一事件的若干个不同侧面的各组镜头的交替,电影时空的跳跃、交错等。或音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起着纽带作用,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
(4)几种常见的曲式结构。常见的曲式结构有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
①奏鸣曲式。奏鸣曲式一般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奏鸣曲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般作曲家把整部电影的音乐构思成一部完整的奏鸣曲来配合电影情节的发展。作者把奏鸣曲各部拆散配合电影的画面,当然,各部分并不是独立的,通过连接部或连接句将其关联起来。例如电影《周恩来》就是用了这个曲式结构写的。
②回旋曲式。所谓的回旋曲式就是主题音乐段落反复的出现,在巡回反复时插入若干个插部的曲式结构,例如,A-B-A-C-A-D-A-E等。主题音乐的反复出现就能使观众容易记忆和理解,根据电影情节设计的插部的加入又不会让人觉得单调,这种曲式结构也是在电影中经常使用的。例如,《红河谷》采用的就是A-B-A-C-A-D-A-E-A的回旋曲式结构。
③变奏曲式。变奏曲式结构是在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就是把主题音乐加以变化,这种曲式结构既有变化又有统一,能加深观众对音乐的理解。例如,电影《钢琴师》就是采用了双主题变奏的结构形式。
3.音响
(1)自然声。在大自然里听到的一切风雨声,一切自然运动发出的声响,还有各种动物的鸣叫,它们是电影提示环境、烘托气氛的重要声音,甚至直接造成美感或者紧张。
(2)背景声。背景声其实也是人发出来的声音,但不是主要演员。包括众人的喧哗,还有车水马龙这些人类制造出来的声音,它们共同营造了安静、沸腾或是惊怖的背景,也可以展示人物正在进行的活动。
(3)音乐音响。音乐音响是指以特殊效果出现的音乐。这时,声音元素尽管处于音乐形态,但发挥作用的更像是音响。
(4)音响音乐。音响的运用方式具有音乐的表现效果和意义。也就是说,尽管出现的是音响,但实际上它却具有音乐的某种形态,发挥了音乐的作用。
二、电影里(演员)的表演
自乔治·梅里爱把戏剧引入电影之后,演员注定成为银幕上最受人瞩目的尤物,是他(她)们把生动的戏剧故事用对话和表情动作演绎给观众,成为观众的情感受到打动的投注对象。但是从戏剧(主要是话剧)到电影,表演有一个适应电影表现形式的转变过程:镜头前的表演,要求演员善于感受画面效果,能够适应不同景别,不同运动方式和不同的摄影技巧。例如,在全景和远景镜头中,演员要善于发挥形体动作的造型表现力;而在近景和特写镜头中,则要充分发挥细腻的面部表情,充分揭示人物内心的丰富活动和感情波澜。最重要的是在摄影机镜头和麦克风前面,演员的表演要尽可能地自然真实、生动含蓄,避免虚假,防止那种话剧舞台上的过火。
好演员拥有好演技,能够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征服观众。
(一)偶像派的表演
电影的商业制作模式必然要导致银幕偶像的产生,甚至好莱坞把这种联系直接画上等号:电影的制作模式就是所谓“明星制”;而电影的运营模式就是电影明星和制片商、放映院线三者之间的“分账制”。这些在好莱坞柯达剧院前星光大道上留下足迹的明星,因他们美丽的形象,豪华的身价而堪比天上璀璨的明星。
这些偶像派明星本身的容貌就是倾倒众生的符号。如20世纪50年代的玛丽莲·梦露,在《公共汽车站》中一个在地铁通风口处按住被风卷起的白色裙子的镜头,成为女性性感美丽的象征风靡全球,至今仍让观众念念不忘。这些偶像派明星在银幕上的出现就是票房的保证。
明星制成就了电影,也造就着电影的硬伤。它让人类的美丽越来越成为商业消费品,它还使电影制作人越来越追求明星的利润空间,丧失了对电影艺术的真挚追求。很多走红的明星也在自觉地寻求突破,寻找更丰富的戏路,塑造自己崭新的形象,希望成就自己在表演艺术上的境界。
(二)演技派的表演
真正热爱表演的演员,其实在内心里都渴望登上表演艺术的高峰。他们中有的以高产、数量众多的表演来追求表演的不同体验,给影坛留下瑰丽的色彩,比如刘德华在横跨两个世纪的演艺生涯里不断在功夫、警匪、文艺片中探索,每年都在为观众创造崭新的形象,由于自己辛勤的耕耘,获得观众“香港电影劳模”的亲切称号。还有的演员严格地进行学院派训练,精心甚至苛刻地挑选出演角色,精致地琢磨人物形象,在饰演中对每一个表情、动作、对话的细节上创造出无人超越的个性化表演,进入所谓“方法派”的至高境界,如马龙·白兰度、梅丽尔·斯特里普。当然还有表演舞台上极少数登上巅峰,在某一类电影中开创了一个时代,受到人们顶礼膜拜的伟大演员。
1.查尔斯·卓别林
查尔斯·卓别林一生拍摄了80多部电影,从无声到有声,《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他在银幕上塑造的瘦小的上装、肥大的裤子、礼帽、手杖和小胡子形成的一个“绅士流浪汉”形象永驻百年观众的心中,不分男女老幼。他的温情故事、反机器异化人类、反法西斯故事通过他的喜剧让人们在欢笑中感受了眼泪,在伤感中升华出了伟大的喜剧。他一生获得了众多的至高荣誉:1962年,这位贫苦人家的孩子获得牛津大学荣誉学位;1971年法国政府授予他荣誉军衔高级绶带;1975年在他的祖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他“爵士”称号;1972年好莱坞授予他奥斯卡荣誉金像奖,该奖项的组织者美国电影艺术科学学院称:“卓别林为电影艺术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美国电影史学家说:“谈论卓别林就是谈论电影,美国电影史上还没有一个人像卓别林那样,成为全世界这样珍爱的人物……当他笑的时候,许多民族和国家都跟着他一起哈哈大笑;当他悲伤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响起悲伤的哭泣。”
2.李小龙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为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一代武术宗师、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功夫影帝、功夫电影的开创者、武道哲学的创立者,截拳道的创始人。他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的第一人,是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李小龙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多影迷的武术家的世界纪录。他导演并主演的功夫电影《龙争虎斗》《猛龙过江》《精武门》以及主演的《唐山大兄》在全球共拥有2亿以上的影迷。他将Kung Fu(功夫)一词写入了英文词典,美国人称他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却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他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搏击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功夫闻名于世,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他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他还开办“振藩国术馆”,自创截拳道。他用33岁和6部电影缔造了不朽的东方传奇。
没有千万演员的奉献和演绎,人们就看不到那么多五彩缤纷的电影故事。
三、电影导演
导演是电影里不露面的灵魂人物(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希区柯克就喜欢在自己的电影里露一下面,当一个小龙套),是电影艺术制作的总设计师。从这个角度看人们通常把某部电影称为某导演的作品,一部电影里的每一个环节导演都要去设计、指挥、操控甚至亲自出马。
(一)导演(电影制作的总设计师)的工作
1.获得一个好故事
一部优秀的电影绝对需要一个好故事来支撑,电影界也确实有一批优秀的编剧,但是好电影里头的那个好故事总是由导演最后确立起来的。
有很多电影故事直接来自于文学原型。比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成为各个年代不同的导演挥发灵感的源泉,而1948年版奥利弗导演的《王子复仇记》被人们称为比较经典的版本,是因为它比较原汁原味地对原作的复制,但是跟原作相比同样有导演的创造。
中国香港电影生产效率极高,传说这是因为它们没有事先的剧本。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有时候剧本提前有了初创的原型,导演一面拍摄一面带着一帮人充实和丰富故事;像王家卫这样的导演则是在电影拍摄以前对电影的故事以及这个故事怎么变成镜头已经了然于胸。所以有时候演员事前没拿到完整的剧本,甚至前一天都不知道第二天自己要演什么。即便是有了原创的剧本,决定它的走向,把它变成分镜头的剧本仍然是导演来决定。
2.选择演员
用哪些东西来演绎出导演心中的那个故事,是属于导演分内的一个重要工作,这些东西里最重要的就是人——故事就是发生在人和人之间的事情。演员就是那些“假装”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人,也就是角色。谁能够让这种“假装”让观众觉得很真实,“选角”是很关键的工作。
一种方法是导演驾轻就熟地在自己认识的演员里进行挑选。因为导演熟悉他们的表演水平、表演方法、性格气质等等,为了让观众愿意接受,甚至导演要知道哪一个演员能够在哪个程度上成功地扮演角色,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另一种方法是导演在设计剧本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目中的适合演员,甚至某一个角色就是为某一个演员量身定做的。所以很多导演常常有一个或者一批经常的演员与之合作,比如黑泽明的三船敏郎,贾樟柯的赵涛,冯小刚的葛优。一个好演员增强了导演完美演绎故事的自信,当然为了电影的商业运作,导演也不得不选择那些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演员。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人们说的“海选”。一些喜欢挑战自己的导演会这么做,为了实现自己对一个新鲜故事的想法,给观众一个新面孔让自己有个新突破,花费时间和成本去各地精心挑选一个过去没有合作过的新人,从头指导他(她)。比如姜文选择了夏雨演绎《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我”——马小军;张艺谋选择周冬雨演绎他心目中清纯的“静秋”。海选是对导演的能力、资本、影响力的挑战,甚至本身就是商机。
与选角同步的是导演还要选择美工、摄影、服装师等一大批人组成这部电影的创作团队。一部电影可能在某些方面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某个电影节上包揽或多或少的各种奖项,但是这支团队的每一个人对于导演来说都是一个也不能少的。
3.给演员说戏,给团队的每一个人提要求
导演最大的本事,就是让演员进入角色去表演出那个世界上本不存在,演员也多半没有经历过的故事,比如冯小刚要指导自己的夫人徐帆去表演一位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大地震,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又马上面临选择要儿子还是女儿活下来的绝望女人元妮(《唐山大地震》),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导演需要清楚自己对这个角色的需要,向演员说明自己的需要,并帮助演员进入角色,使其真正从心里感受到自己就是那位虚构的人物,像他(她)那样说话和行动。
不仅如此,对服装、道具、外景内景、特殊效果各个方面的所有人员,导演都要提出自己的要求。
导演就是那位心中已经有了关于一个电影的清晰幻象,然后组织起一批人来帮助他实现幻象的人,电影的成品既像是他作为一个指挥员组织一个团队战斗的胜利果实,又像是早已孕育在自己腹中一朝分娩的胎儿。
(二)中外优秀导演
1.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美国,英国)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电影史上最具天才的悬疑片导演,他的摄影技巧总是与心理分析融成一体,但他更善于创造娱乐。必看影片:《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后窗》《迷魂记》。
2.黑泽明(日本)
作为一名电影导演,黑泽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世界也是最有名气的导演之一,这是由于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主题性、栩栩如生的人物和超群的电影技巧。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外国人从黑泽明的作品中,看到了他们理想的日本武士的形象,看到了日本武士的精髓:责任感、使命感、自尊心、自我牺牲精神,以及面对死亡时无所畏惧的勇气等。必看影片:《姿三四郎》(1943)、《无愧于我们的青春》(1946)、《泥醉天使》(1948)、《罗生门》(1950,获当年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活下去》(1952)。
3.马丁·斯科塞斯(美国)
马丁·斯科塞斯不但是一个走动的电影仓库,还是一个流动的唱片图书馆,没有谁比他更善于在影片中利用各种音乐,匹配上挖掘演员身上最好的潜力的能力,创造出几乎尽善尽美的电影感觉。必看影片:《出租车司机》《禁闭岛》《好家伙》。
4.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美国)
“有一天你会将那些白日梦变成电影。”斯皮尔伯格曾经这么说过。按照这个基本原理,他拍出既有娱乐性又有艺术性的电影。他最大的天分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人们的观点,并将这种观点加以实现。必看影片:科幻片《大白鲨》《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战争片《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
5.蒂姆·波顿(美国)
现代电影最大的谜题,其独特的嗜好是极力破坏明星的形象,一个善于制造票房炸弹的导演,同时也是一个善于在画布上挥洒的艺术家。必看影片:《剪刀手爱德华》《大鱼》。
6.詹姆斯·卡梅隆(加拿大)
精通于以实际行动说明什么叫“高投入,高回报”,例行公事是制造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虽然不能说是世界之王,但也相去不远。必看影片:《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终结者》《异形》。
7.吕克·贝松(法国)
法国技术主义专家,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和操作技巧。必看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
8.张艺谋(中国)
中国著名电影导演,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之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令其在国内外屡获电影奖项,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2002年后转型执导的商业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及《金陵十三钗》两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
9.李安(中国台湾省)
中国台湾地区导演。1995年,李安凭借英文电影《理智与情感》,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1999年,因执导《卧虎藏龙》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2006和2013年,凭借《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78届和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两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亚洲导演,也是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人导演和亚洲导演。
四、电影特效
摄影机和录音设备就像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一样,获得真实的画面和声音。但是有必要特别补充电影在声音和画面上的特殊效果:导演为了突出某个想法会在电影里将真实的声音和画面进行夸张、变形或者变魔术般突然使之消失;而大制作电影的著名特点更是通篇营造梦幻世界,让观众陶醉。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电影在取悦观众,但是没有特效,就没有大部分电影,就失去了很多的电影艺术之魅。下面特别挑选三种电影特效的例子进行讲解。
(一)动作特效
这是中国香港对电影特效的贡献。“功夫类型电影”发展到了观众希望看到神奇的中国功夫更强烈地超越人类身体极限,在电影银幕上更直接地感受来自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制造的成人童话时,“威亚特效”应运而生,武功高手在钢丝的悬挂支持下,创造了在电影中战胜地球引力,在屋檐上飞墙走壁的神奇效果。与此匹配的特技演员特别是袁和平、程小东等动作指导成为这一类电影不可缺少的灵魂人物,并从中国走进了好莱坞。徐克的《白发魔女传》《新东方不败》是这一类电影的经典之作。
(二)模型特效
在很多充满魔幻或传奇色彩的大制作电影中,专业制作团队耗费巨资重新制造已经消逝的人类传奇,如《泰坦尼克号》那艘遭冰山撞击永远沉没的巨轮;《侏罗纪公园》复苏史前恐龙栩栩如生的形象。或者充满想象地诞生那些地球上永远不可能的神奇生物,如《金刚》里那位巨型大猩猩。又或者制造大型建筑的模型让它们在《2012》这样的灾难片一次次被神秘的力量无情地摧毁,让观众在银幕前目瞪口呆。
(三)科技特效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是电影人利用人类对科技的探索发现,利用数百种最新科技制造繁多的银河时代的物种,利用合成技术模拟出真实的光魔世界的划时代作品。到了2010年,卡梅隆的《阿凡达》成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电影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在电影里制造出声音和画面非凡的立体效果,电影进入了前人无法企及的3D时代。
永远都有人而且也应该对电影的特效进行质疑,但是电影的特殊效果确实吸引了和创造了一代又一代对电影痴迷的观众,给电影增添着新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