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技术创新路径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区域发展与区域发展研究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分支,是人类改变环境、创造宜居星球的一个迫切性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区域发展研究对全世界经济的振兴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区域发展研究包含环境科学、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和地理科学等多个相关领域的内容,因而区域发展研究具有极其突出的综合性、可见差异性和时间变异性特点,这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显得极其复杂和难以深入。但也许正是因为社会科学中因为人的作用的发挥而导致的不确定性随着研究深入在不断增强,大批学者投身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逐渐认识到区域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纷纷投入极大的资源展开研究,相关学科的学者也纷纷加入到与政府合作研究的行列中来。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概念的提出,随着人们对生态系统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研究也不可避免地与生物学、气候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交集,进而演化成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庞大研究领域。这意味着人们对区域发展认识得越多,人们仍然未开拓的研究领域也越多。这也更加证明了在现阶段开展区域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一 区域发展相关概念的界定

1.区域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定义“区域”这一词不难,但精确定义“区域”一词就有些困难,甚至于英国区域经济学家理查森(Richardson)将其称之为“可怕的一个梦魇”[1]。其实在19世纪中叶,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A. Hettena)就已经给出了“区域”的定义,他认为区域是形态上内部性质相对一致而外部差异性最大的地表连续的地段或状态。[2]但直到今天,地理经济学已经发展了70余年,“区域”一词仍然没有形成被普遍认同的概念。其中有些学者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但也仅此而已。例如,西伯特(H. Siebert)认为,“一个区域概念是一个中间性范畴,它介于无空间维的总量经济与定义为一系列空间点的高度分散的经济体系之间,这一新概念是一个类似于部门的中间范畴,它使得人们可对众多单个企业作某种程度的总量分析而无须对整个国民经济作全面的总量分析。”[3]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Hoover)将区域描述为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其划分方式是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4]托马斯(M. D. Thomas)认为区域概念巧妙地结合了空间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5]。在这些定义相继问世以后,实际上与这些定义有关的研究内容也随之增多,其中包括地理学、行政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对这一概念的思考。很显然不同学科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角度也全然不同,地理学侧重于自然地理特征属性(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行政学侧重于行政权力覆盖(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侧重于信仰、语言与文化属性(具有共同民族特征的地理单元)。[6]

2.区域内涵

根据以上关于区域概念的分析,本书将区域的内涵界定为具有时空属性并依靠主观意愿划分的范围。这一内涵实际上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区域是受时空因素影响的,不同的时间节点和不同的地理位置会产生不同的区间;第二,区域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第一层含义又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具备原始空间性,即自然形成的有一定边界的空间,这一空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另一个方面是具备原始时间性,即经过一定历史进程的时间片段,这一片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层含义是指区域具有社会性,是在原始时空的基础上通过人的主观意识划分而形成的。如果说原始时空决定了区域的产生,那么主观划分则决定了区域的发展。正是由于区域是由主观划分发展起来,因而各个区域之间既具有差异性也具有相似性。其差异性表现为不同区域的划分标准,其相似性表现为各个不同区域在更高层面统一的可能性(即由小区域整合成大区域)。我们可以将区域的主要特征概括如下。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无论是明确界限(人为划分的区域类型)还是模糊界限(自然条件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划分的区域类型),任何一个区域都客观存在自身的界限。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这些相似性和一致性保证区域内的各个部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保证一个区域区别于另一个区域。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其在竞争中的位置,要想提高这一位置,需要扬长避短,根据本区域自身情况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展。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一般情况下,落后区域的劳动力和资源总是向发达区域流动,而发达地区的信息、资金、产品等向落后区域流动;这种双向联系过程,会同时影响两个区域的发展。

3.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是一个区域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各方面逐渐进步与完善的过程。区域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区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目的是使区域内部居民福利最大化,其过程是使区域间均衡发展,避免区域分异。对于任何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都占据核心位置,因为它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科学的核心研究内容[7],正因为如此,很多学者将区域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发展。甚至有学者将区域发展定义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一般认为区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和转型阶段。在初级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较弱,同样人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较弱,区域内的城镇数量稀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在成长阶段,人类与地理环境产生冲突,城镇化规模扩大,区域空间结构也开始变得复杂,区域内产业同时出现聚集和扩散现象。在转型阶段,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冲突加剧,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区位优势丧失,竞争力下降,区域经济发展衰弱,区域产业必须进行调整,以重新获得发展机会。

在现实中,区域转型阶段决策者需要做出选择,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考量,分析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进而找到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总筹划和总决策。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区域发展理论,并通过不断实践活动加以总结与改进,试图更加贴近现实社会。

二 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回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区域发展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近几十年来,关于区域发展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也总是伴随着各式各样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的产生,都试图揭示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解决区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客观上繁荣了区域发展的研究。虽然不同时期的理论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不足,但也能对今后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体来说,以往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传统经济增长理论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区域均衡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要素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状况,且其各要素的报酬多少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的大小。在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下,生产要素而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与技术三要素为实现其最高边际报酬率而自由流动,这就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均衡。要素自由流动的结果就是各要素收益平均化,各区域表现为均衡发展。该理论又细分为新古典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均衡增长理论,前者的代表是索罗-斯旺增长模型,强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区域均衡;后者的代表是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等,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区域均衡。但现实世界存在不同,例如有的欠发达区域穷者愈穷,有的发达区域富者愈富,区域间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这是两个区域的要素存在明显差异造成的,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

为了更好地解释现实问题,区域非均衡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背景下,区域发展是非均衡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最终必将形成区域一体化(即一元经济)。该理论也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前者包括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等;后者包括倒“U”形理论等。两者其实没有本质区别,都强调了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例如冈纳·缪尔达尔认为,一些区域由于先得优势,不断深化与积累区域优势,进一步形成区域间发展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区域间回流效应(即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和扩散效应(即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差异缩小)的产生。市场机制可以进一步放大回流效应,导致区域间差异扩大,政府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放大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区域的均衡发展。威廉姆逊则认为,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呈现非线性变化。

(2)经济增长理论新发展

李红锦将区域增长理论的新发展概括为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这些理论都运用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来描述经济增长问题。在回答增长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时,新增长理论强调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因此该理论又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就是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提出要素收益递增假定,其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变或增长,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在长期内可以单独递增。而在如何使技术进步内生化这一关键问题上,罗默、卢卡斯诺斯等人先后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加深了人们对增长动力源的认识,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造成了巨大冲击。

2l世纪初诞生的新贸易理论将研究的角度从产业转换为企业,并以企业的贸易投资作为研究重点,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该理论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视角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特征(集中于规模经济的行业和少数大公司支配)进行了解释。随后有一批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上的模型出现,例如20世纪80年代Krugman、Helpman和lancaster的静态模型;20世纪90年代Grossman和Helpman的动态贸易模型等。这些模型用实证的方法解释了当时的贸易格局,建立了新的贸易理论逻辑。

新经济地理理论是“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之后最新的前沿经济理论。20世纪90年代,该理论由保罗·克鲁格曼等人首先提出,将聚集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问题纳入理论分析框架之中,研究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动力和一般机制,并着重强调了空间地理位置的作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他通过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和市场需求的互动关系来说明“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认为产业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是“报酬递增”的结果。新经济地理理论在提出一系列复杂的空间经济模型的同时,强调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历史和偶然事件、路径依赖等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而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上的新区域主义也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形成,积极主张实行自由贸易和区域一体化的政策。[8]

2.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区域的发展总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总会有无数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过程,这些过程呈现不同阶段的特点,研究者总结这些阶段的特点,分析各个阶段内在的属性,进而形成了区域发展阶段理论。早在1841年,德国历史学家费里德希·李斯特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一书中,就已经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了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是:(1)未开化野蛮阶段;(2)畜牧业阶段;(3)农业阶段;(4)农业和工业阶段;(5)农工商阶段。李斯特的划分方法是基于生产部门的发展状况,类似的还有马克思等人,他们的研究方法如出一辙。理查森(Richardson)则根据人口与经济密集程度将区域发展划分为:(1)最初集中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人口与经济活动迅速向城市集中;(2)集中的分散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服务业和商业活动迅速崛起成为发展主力军;(3)分散的集中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人口与经济活动开始蔓延到二、三级中小城市。

1949年,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E. M. Hoover)与约瑟夫·费希尔(J. Fisher)对此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他们在《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中阐述了区域发展的“标准阶段次序”,认为所有阶段的经历都是相似的,并据此重新划分为五个阶段。(1)自给自足经济阶段,在该阶段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伴随少量贸易活动;具有较大的封闭性。(2)村镇工业经济阶段,农业的发展带动贸易的盛行,在此基础上由农产品、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市场组成的村镇工业开始出现,区域分化开始出现。(3)农业集约化经济阶段,农业生产方式根本转变,逐渐向精细化经营过渡,区域之间联系与合作出现。(4)工业化经济阶段,随着采矿与产品制造业的不断繁荣,工业终于成功取代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5)服务业经济阶段,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求多样性要求服务业快速兴起,最终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输出资本与服务成为常见模式。

1960年,美国经济史学家惠特曼·罗斯托(Whitman Rostow)在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史后,将他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写成了《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在书中,他明确表示区域发展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即:(1)传统社会阶段,在该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基本上以农业为主;(2)准备“起飞”阶段,社会生产力有所进步,贸易不断扩张,为之后的“起飞”奠定基础;(3)“起飞”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入工业化初期,开始具备“起飞”三要素——高积累率的出现、高生产率部门的出现、制度变革的出现;(4)成熟阶段,经济稳定、技术成熟,工业成为经济主导产业;(5)高额消费阶段,经济高速增长,物质生活丰富,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空前繁荣。随后,罗斯托于1971年又出版了《政治与增长阶段》一书。在书中,又增添了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即对第三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罗斯托强调在所有阶段中,后两个阶段是最重要的。

还有相当多的学者按照自己对区域发展的认识做出了不同阐述。例如,苏联学者科洛索夫斯基从苏联的实例出发,将区域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初步发展地区;拥有较多资源发展地区;拥有大量资源的发展地区和发达地区,但考虑到苏联经济的特殊性,因此没有可比度。德国学者希尔德兰德将区域发展阶段划分为: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三个阶段。美国学者贝尔将区域发展划分为:前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9]

3.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Territorial Production Complex,简称TPC)产生于苏联,该理论立足苏联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通过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的手段实现地域生产综合体,具有很强的国家特色。地域生产综合体的雏形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苏联的乌拉尔-库兹涅茨克联合企业方案和第聂伯动力工业联合企业方案之中,科洛索夫斯基据此进行了总结与归纳,相继提出了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的概念、目标、原则和方法。他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这样一个组合,即彼此能够互相协调的工业点,这些工业点必须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地域生产综合体在苏联的应用可以更加简明地描述这一概念:在国民经济计划中,建立专门化部门和其辅助部门,并以此发展起来的综合试验区。这一理论为苏联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10]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得到了发展,被介绍到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普洛勃斯特、艾萨德和斯哥勒(Schooler)等人在研究专业化生产时提到该理论不仅仅具有地域上的联系,而是在经济中保持联系,即否定了地域生产综合体作为联合企业的存在,而将其看作一个具有专业化部门的综合区域。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受到当时苏联政治、经济影响而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特点,由于信息的不完备性,根据此理论模型建立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往往与实际情况相差悬殊,因此导致大量研究仅仅停留在科研阶段;但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地域生产综合体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有效组织形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仍然具有借鉴作用。

4.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在区域发展研究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空间地理位置的差异产生了不同区域发展的概念,不同区域的经济禀赋因区域关系与资源分配形式也有所不同,这是在漫长的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中累积选择的结果。可以说,合理的空间结构能够对区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美国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的“空间规划”理论比较具有代表性。1966年弗里德曼在《区域发展政策》中阐述了一种他称为“核心—边缘”的新理论,并在1972年《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中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了该理论。其研究思路来源于劳尔·普雷维什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该理论源于他对缪达尔和赫希曼等人关于区域间经济增长和传递原理的认识与思考,并通过委内瑞拉区域发展与演化加以证实。弗里德曼试图建立一个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遍适用的一般性理论,以便解释一个孤立区域如何通过关联效应实现区域系统的相互均衡发展。他将区域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空间结构的原始状态,在此阶段,区域生产力水平低,区域之间没有有效联系;(2)空间结构的二元状态,在此阶段,具有区位优势的核心区与缺乏区位优势的边缘区并存,并处于支配与被支配状态;(3)核心区域聚集状态,在此阶段,资源向核心区聚集,与边缘区差距进一步扩大;(4)空间结构一体化状态,在此阶段,核心区扩散与边缘区融合,区域空间形成一体化。弗里德曼在区域发展领域的研究尝试为我们了解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提供了重要帮助。这种现实中的不平衡,也许正如他分析的那样,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学等要素之间的差异,且最终导致了区域间竞争机会的多少差异和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差异。但正是区域间差异的原因各式各样,迫使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5.区域发展辐射理论

(1)增长极理论

该理论率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于1950年提出,随后被其他学者进行了引申和扩展。例如20世纪60年代早期罗德温对增长极所做出的定义、20世纪60年代中期布代维尔对经济空间概念的认定等。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丰富了该理论的内容,使增长极理论成为区域发展辐射理论中一个重要分支。简单来讲,该理论定义了优先发展的区域为“增长极”,通过对源与要素关系的分析,他认为“增长极”可以通过聚集效益迅速发展,再通扩散效益辐射周边;其核心观点是优先发展“增长极”,并通过“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其中,关于“增长极”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布代维尔认为“增长极”包含两个内涵:技术推动在经济空间上的反应和区域集聚在地理空间上的反应。赫希曼则认为增长极对区域发展作用体现在“极效应”和“扩散效应”上,即优先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汇聚,随后“增长极”发展态势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又重新向周边扩散。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2)点轴开发理论

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将“增长极”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延伸,提出了该理论。他们将经济系统描述为点、线、面结构,即经济客体聚集的点、基础设施构筑的线和经济环境形成的空间。这个思路强调不但要重视“点”(即“增长极”),同时还要重视“点”与“点”之间的“轴”的作用(即生产要素交换所需的供给线,如交通线、动力线、水源线等)。轴线形成则会吸引资源集聚进而形成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其结果是带动轴线沿线的发展,最终形成点轴系统。可见该理论强调交通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巨大作用,甚至认为轴线开发对区域发展的推动要远远大于“增长点”的推动作用。

(3)网络开发理论

网络开发理论在点轴开发理论的基础上对区域发展辐射理论进行了更进一步非剖析。这一理论认为,在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点轴系统已经基本形成,生产要素流动频繁,点与点之间关系日趋紧密,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点轴系统基于这一新的形式,不断进化,一方面内部不断加大加深轴线间深度广度,一方面不断外延以增进和其他区域联系,最终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形成网络结构,以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4)都市圈理论

圈层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由内而外会形成不同的圈层结构。例如一个城市如果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将会由内而外形成中心商业区、过渡性地区、蓝领住宅区、中产阶级住宅区、精英人士住宅区;或者将大城市由内而外分为中心地域、周边地域和城市郊区。随着100多年的发展该理论也衍生出诸多学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空间理论和大都市圈理论等。

空间理论认为城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种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下几个条件:城市之间存在互补性、城市之间存在可运输性和城市之间缺少干扰项。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城市之间各种资源的多少与流动的速度,如物质、劳动力、技术信息等,流量越大,相互作用力也越大。相对应的理论模型包括引力模型、潜力与场强模型、最大熵模式、通勤模式和系统模式等。在此前提下可以将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划分为三类:即资源和人的流动、各城市间的交易活动和信息与思想的扩散。

大都市圈理论是法国历史学家戈特曼率先提出的,他的“大都市圈”概念被解释为在一定区域内存在这样一个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它们是以少数一两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基础,周边一批中小城市为纽带组成的。该城市群即具有集约化特征也具有扩散特征,这种依托核心城市、借助交通网络与信息网络形成的产业链或社区,使城市之间在政治、经济、自然生态、技术进步等要素方面保持合作或亲密关系成为可能,并最终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

(5)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该理论来源于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化和扩展。其主要观点包括两点:首先,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地区发展差异产生经济梯度,区域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区域的梯度;其次,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依靠高梯度区域的创新活动,梯度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工业生命周期变化后落后的产业、技术或产品向低梯度区域转移的进程。因而,该理论主张优先发展发达地区,集中资源以增强创新活动,形成事实上的高梯度;随后通过产业和技术将要素向低梯度区域转移,以达到整体发展的目的。[11]

6.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产生雏形到最终形成系统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60年代,人们迫于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增长、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压力,开始质疑“增长=发展”的模式。特别是在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对环境产生可怕影响的画面,引起人们对发展问题的巨大争论。1972年,非正式国际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

该理论认为环境与发展息息相关,要解决困扰人类的人口和资源问题,必须扭转原有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模式,变资源型发展为技术型发展。而实现的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这种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由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过程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说,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具有实际意义的部分。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特点和演化机制,例如LeLe就认为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对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什么和如何可持续这三个问题[12];张志强等建立了多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可持续发展的演化过程。[13]

7.区域创新理论

191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在《经济发展概论》中写道:“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认为经济环境下旧的均衡被打破而又要形成新的均衡主要依靠的就是创新,并据此提出了“第二次浪潮”(即创新浪潮)的概念,以此解释经济周期“四阶段模式”(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之间的内在联系。随后门斯在其《技术的僵局》一书中关于创新集群概念的引入标志着区域创新理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可以说在经济演化论复苏后,人们对技术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创新理论。一般认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两大基本创新内容,系统范式则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企业创新系统理论(微观)、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中观)、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宏观)。该理论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另一个是渐进经济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由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出现晚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出现,因而学者们将国家创新体系扩展到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支和延伸。1992年,英国加的夫(Cardiff)大学的库克教授的《区域创新体系:新欧洲的竞争规则》一文让人们认识到区域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在文中提到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从而开创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先河。随后创新理论不断完善,不但定义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和构成,还衍生到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与环境研究。

由于区域发展理论发展飞速,也许仍有新的学派并未包含在内。而随着各种学派越分越细,也难免有不同学派观点彼此覆盖,因此以上的学派划分仍有值得探讨之处,例如,有些学者将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划分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也有学者将之划分为非均衡理论。这是因为以上这些理论都包含空间位置的要素,同时也否定了均衡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很难界定这些理论的类属。而一个理论包含多个学派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研究的常态。当然,上述介绍的区域发展理论中很多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适用性,但社会科学存在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在借鉴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同的区域环境差异。这往往需要我们仔细甄别,在使用这些理论工具时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