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区域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描述了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未来区域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我国区域发展的思路和战略部署,为第二章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区域发展研究的历史并不长,至今没有超过一百年的时间。但区域发展始终与人类的进步密不可分。虽然到目前为止,在很多已经开展研究的领域仍然存在分歧,但不可否认,区域发展研究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不断深入与细化。回顾区域发展研究的理论进程,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种学派的表述都有其值得借鉴之处,但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区域创新理论也是如此,作为最新的区域发展理论,它阐明了技术驱动区域发展的客观性,解释了区域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但从未来的区域研究看来,也许仅仅是一个研究发展阶段而已。但区域发展总是有其规律可遵、脉络可循的,区域的分异属性决定了区域发展本身具有其独特规律,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区域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受到不同的因素驱动,在起始阶段依靠本身的自然禀赋,在发展阶段受到技术外部性驱动,而技术外部性可以被解释为内生性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依照这一理论,我们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外部性技术驱动或经济驱动来加快区域发展的进程,达到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在全球化如火如荼的今天,政治、经济、自然、文化、技术等方面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而这些要素都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了解区域发展所处背景,研究政治、经济、自然、文化、技术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真分析我国的具体情况,通过比较研究,找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追赶与超越。由于区域发展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我国政府进行缜密的规划布局,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从目前的情况看,国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流,地区之间的双边和多变经济合作往往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研讨会也在2016年4月7日于韩国首都首尔召开,会议希望解决非关税壁垒、产地证明等各种问题,并在亚太一体化潮流之下带动东北亚经济发展;东北亚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日本国、蒙古国)也在全球“不确定因素”中寻求合作;上海合作组织(SCO)成员(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也在各个领域积极地开展合作。在国内,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和大东北经济区将中国从南到北联系起来;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地区及京津唐等地区的大城市圈建设也在按照政府规划有序进行。
区域之间的合作表明,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主打思路仍然是在依靠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开发与利用),通过技术与经济的外部性(合作与扩散)获得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符合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即如何通过合作与扩散使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将在下一章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