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技术、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历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城镇化通过集聚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城市能够以优势的环境与条件吸引众多个人、企业和机构在城市内集聚。城市的集聚主要源于其规模经济效益、市场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等。正是这些效益的吸引区域中的资源、人才、资金、信息、交通和技术等向城市集聚。

集聚经济建立在一定区域内存在报酬递增的基础之上。在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区域,知识和技术相对集中,创新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且这些创新被应用于实践的概率也更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从微观机制上,集聚可以产生共享、匹配和学习。其中,共享不仅指公共品、准公共品的共享,还指知识的共享;匹配包括信息的匹配、机会的匹配等;而学习则包括知识的产生、积累、传播等。对此,Rosenthal and Strange(2004)曾指出,集聚经济主要源自投入品共享、知识外溢、劳动力市场汇集、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和寻租等方面。

经济增长具有集聚的特性,早已被很多发展经济学家所认识。Hirschman早在1958年就指出,经济起飞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多个地区,当某一个区域实现了经济起飞,那么,率先取得经济起飞的地区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将其周边地区的资源吸引过来,形成一个集聚区。”〔日〕藤田昌久、〔比〕雅克·弗朗科斯·蒂斯:《集聚经济学》,刘峰等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第500页。Black and Henderson(1999)在研究城市化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后,得出了城市化影响内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会影响城市规模的结论。在内生增长的分析框架下,Martin and Ottaviano(2001)建立了增长与集聚之间直接垂直关联的反馈机制。而Hohenberg and Lees(1985)和Quah(1996)分别运用计量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定量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经济活动的地理集聚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新地理经济学家看来,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可以被看作其对应的地理区域的经济增长。〔日〕藤田昌久、〔比〕雅克·弗朗科斯·蒂斯:《集聚经济学》,刘峰等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第501页。因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在空间上趋于集中,而创新则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另外,经济增长通过创新促进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又带来了更低的创新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集聚与经济增长这一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最终会形成集聚与增长的累积循环。在现有的对集聚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劳动力流动理论、直接垂直关联理论和间接垂直关联理论。在这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有很多实证研究。这些研究都表明,集聚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