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技术、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历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城镇化通过人口迁移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在研究城乡二元经济方面有突出成就。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该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严格假设基础上的。

假设Ⅰ: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刘易斯发现,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口增长率高,而众多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传统农业经济部门。由于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需要更多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地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劳动的工资等于产品价格乘以劳动的边际产品,即Wp×MPL, MPL=0,所以这种劳动的剩余是一种绝对剩余。一方面,由于城市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村,城市的工资水平也高于农村,从而农村劳动力有了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储备的劳动力数量十分庞大,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因此,可以假设这些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

假设Ⅱ:由于传统农业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只能维持基本生存,不能创造出更多的劳动成果,因此,其边际生产力几乎为零,甚至为负。也就是说,在现有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劳动力对农业生产而言没有特别的影响。

假设Ⅲ: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土地资源有限,减少农村劳动力对农业生产不会产生重大影响。这预示着在传统的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这些隐性失业不可能对现实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

假设Ⅳ:由于上述农村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城市劳动力的收入会始终高于传统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再加上农村地区储备了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供给可以被看成无限的,所以,城市会一直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入,直到农村劳动力已经没有再转移的可能时为止。

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刘易斯利用图4-4的模型对二元经济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他认为,二元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现代工业部门吸收传统农业劳动力的过程。

图4-4 刘易斯经济发展模型

尽管刘易斯模型忽视农业发展、工业化技术选择、人口自然增长以及城市就业特点等因素,但其敏锐地抓住了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并运用动态分析方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态过程做出了深入分析,成为指导二元经济转化成一元经济的最重要的理论思想和经济学工具。

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相当多的研究将重点放在总结其中的规律上。在这些研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有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和钱纳里-赛尔昆的产业结构转换理论。

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在经济活动的历史过程中,一国的产业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调整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见表4-1)。一般看来,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大多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工业体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从事工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也很大;当工业化进行到中后期,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开始减弱,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开始进入服务业领域,使服务业开始占据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服务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加,成为经济社会领域最主要的就业领域(见表4-2)。

表4-1 有关国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状况

资料来源:安腾良《近代日本经济史要览(第2版)》,东京大学出版社,1980,第25页。

表4-2 产业份额变化的标准形式

资料来源:钱纳里、赛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第32页。

当然,这种转移也并不是永无止境的。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技术提高、城镇就业难度增加等,会逐步使得农村劳动力收入与城镇劳动力的收入接近。当劳动者感觉在城乡之间工作的实际收入相近、生活水平相当时,这种转移就会趋于停止。到这个时期,也就是城镇化完成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