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动力的研究
既然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产生的,那么,城镇化的动力就与工业化有紧密的联系。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的情况看,相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动力存在明显的不同,主要可区分为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动力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动力。
对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动力,我国城市经济学家高珮义在其著作《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中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在研究中总结归纳了有关城镇化动力的以下主要观点。一是工业化论和产业革命论。这种观点是对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总结。其根据是,在伴随产业革命到来的大工业时代,规模经济产生了,使生产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且一般都集聚在城市里,因此,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或者城镇化便伴随而来。而城镇化的加速又会使更多的人口向城镇转移,从而创造了更多的需求,为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农业剩余产品论。这一观点认为,城镇化是农业大发展的产物,即其是由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能创造足够的粮食时,会促进贸易的发展,而贸易的发展正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只有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城镇化才能发生、发展。三是劳动分工论。该观点认为,劳动分工是城市经济组织的基础。正是劳动分工推动了产业发展,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才使得城镇得以发展。也就是说,正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城市才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四是科技革命论。苏联的一些学者认为,科技进步是城市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它不是唯一的因素,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动力,它既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也有自己显著的特点。相关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理论观点。
一是二元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以农业和农村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和以工业和城市为代表的现代经济的二元经济结构;当二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要么经济发展陷于停滞,要么经济出现融合逐步走向一元经济,而走向一元经济的过程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和城镇转移,产业尤其是第二、三产业不断在城市获得更大发展,整个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刘易斯(W. Arthur Lewis)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John C. H. Fei and Gustav Ranis)模型、托达罗(Michael P. Todaro)的劳动力迁移模型、乔根生(Dale W. Jorgenson)的二元经济模型。这些学者通过数理研究,对二元经济的产生、发展、结果等都做出了精巧的分析,成为解释经济现象、指导经济活动的重要参考。我国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因此,20世纪80年代初,这些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便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反响。同时,中国的很多学者也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发展出了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
二是人口迁移理论。人口迁移理论是由人口学家提出的理论,他们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研究城镇化,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程度来衡量城镇化水平。19世纪末,莱文斯坦(E. G. Ravenstein)最早提出了“人口迁移法则”。他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作用力,得出人口变迁过程中存在推拉力规律的结论。而在推拉力规律中,他着重强调了吸引力(拉力)的主导作用。而后,一些学者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了推力-拉力理论、人口移动转变假说、人口迁移引力模型、迁移决策理论等,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推力-拉力理论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和接受度。1959年,唐纳德·博格(D. J. Burge)发表了有关人口“推力-拉力理论”(push-pull theory)的论文。博格认为,人们在迁移过程中会受到两种力量的作用:既会受到原居住地的推力,也会受到其迁入地的拉力,并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迁移。由此,他还归纳了构成推力和拉力的各方面因素。在博格研究的基础上,1966年,埃弗雷特·李(Everret S. Lee)对推力-拉力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给出了更详细的分析。在他的研究中,不仅有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还增加了原居住地相关因素、目的地相关因素、迁移过程的中间障碍因素和个人因素,且这四个因素都既有推力也有拉力,构成了判断迁移者是否迁移、迁往哪里的依据。1990年,马赛(D. Massey)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推力-拉力理论,指出人口的迁移不仅与推力-拉力相关,还与迁移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Wilbur Zelinsky则认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发展条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等,而且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人们迁移与否。根据他的研究,他将社会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且在每个阶段,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又都呈现不同的特点,而与之相应的城镇化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人口迁移引力模型则是学者们借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将人口规模大小及与城市距离的远近等因素作为是否迁移的作用因素,而设计出的相应理论模型。1946年,齐夫(Zipf)在其提出的互动假说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个人口迁移引力模型。随后,在互动假说和人口迁移模型的基础上,索玛梅捷(Sommermeijer)又建立了新的模型——引力模型。他们两人具有几乎相同的研究思路。而劳瑞(Lowry)则另辟蹊径,利用统计模型,用经济和吸引力等解释人口迁移。在他的模型中,经济和吸引力因素包括:失业率、制造业的工资率、用非农劳动力表示的两地区人口数量等。20世纪70年代,在行为科学的影响下又发展出一套迁移决策理论。该理论将研究从经济方面转向了人的行为方面,一系列从个人到家庭层面分析迁移的相关动机与决策的理论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