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农地流转与城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近现代意义的城镇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启动三百多年以来,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

一 结构转换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不同收入水平上经济结构的模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典型化的结构变化标准。用该标准对照各国发展阶段的结构变化事实,就可以找出各国结构偏差的程度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这一理论认为产业结构转换带动就业结构转换。就是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国民经济中三个产业的相对位置发生动态改变,按照从农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顺序渐次推进。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转变带来了就业结构转变,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从事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出现了从第一产业直接转到第三产业的情况。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农业产值份额下降和农业就业比重下降,是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一个标准化的经济结构变化趋势是:随着收入水平上升,国民经济中农业份额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份额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变化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同步变化。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匹配的关系。

其次,工业化产生并推动城市化。现代经济增长不仅是生产要素从传统部门流向现代部门的重新配置过程,也是一个资源和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工业化发展所引起的资源和要素向城市集中,通过空间聚集效应推动了城市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扩展。反过来,城市化发展又通过拉动农村发展,从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整个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三者之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是经济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结构转换一致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在完成时间上也是发生在同样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城市化发展通过空间地理上展开所形成的城市带,逐步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连接成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二 人口迁移理论

城市化在空间上表现为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对于其内在原因,刘易斯最早提出了两部门模型来解释城市化动力问题。刘易斯模型后来经过拓展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人口迁移和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均衡问题,以及分析二元经济发展的福利问题。

按照刘易斯的模型,发展中国家存在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两个部门,它们通常分别对应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经济和工业部门、农村经济和农业部门。这样,发展中国家就存在一个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农业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几乎为零或负值,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不会对农业产出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会使留在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断提高;随着城市中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工资水平开始下降,直至城市部门的工资水平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持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才会停止。这个过程被称为“吸干农业富余劳动力澡盆”的过程。后来,托达罗修正了刘易斯的模型,指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不仅取决于城乡之间的工资差距,而且还取决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只有当城市的预期收入持平,就业机会充分时,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才能实现均衡。

根据刘易斯的模型,农村劳动力迁移有两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剩余的转折点;第二个转折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有限剩余转变为被完全吸收的转折点。只有当第二个转折点出现时,城乡的工资收入差距才会消失。我们认为这两个转折点也是划分城镇化与城市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分界线。

三 城市发展理论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来自城市内部的人口机械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城市化阶段,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中快速成长的工业部门;城市化及少数城市郊区化阶段,城市交通设施改善,服务业扩张,制造业移出城市中心,少数市民移居郊区;城市郊区化阶段,市民继续移居郊区,促使郊区拥挤,城市中心人口减少;后城市化阶段,郊区拥挤增强,促进了城市中心以外的卫星城镇发展,城市地区人口减少。城市郊区化和后城市化两个阶段的人口迁移,又被称为“逆城市化”现象,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过程,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看,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城市出现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产业聚集具有外部性,它带来了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城市是随之出现的,但产业和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也带来了拥挤效应,当聚集效应与拥挤效应相等时,便决定了城市的规模。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从分工和专业化经济角度解释城市出现问题的,认为集中交易获得的边际收益与边际交易费用相等时,市场就自发地决定了城市层级结构和规模。

四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城市化理论

在资源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学术界兴起了一些新的城市化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生态学的城市化理论

生态学派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协调。19世纪以来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用来描述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提出了关于城市规模、城市布局、人口密度、城市绿化等问题的开创性的设想,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美国芝加哥大学帕克等人运用生态学理论提出城市发展思想,认为城市是一种生态秩序,支配城市社区的基本过程是竞争与共生,如同生物体一样,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伯吉斯运用生态学观点解释城镇的空间差异,并提出同心圆理论。他认为城市里人们的社会活动对城市地域产生的向心力、专门化、离心力等共同作用导致了空间分离,使城市发展呈放射状。除此之外,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学派的典型理论还包括霍伊特的扇形模式论、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中心论等。

美国著名建筑学家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的城市结构的观点。他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其内部秩序实际上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是一致的。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为此,他提出了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把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区域做集中的布置;二是认为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应做分散布置。

(二)新城市论

新城市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长期的郊区化低密度蔓延,城市中心区不断衰退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宗旨是:尊重城市社区的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以及在设计中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场地设计等不同空间尺度的设计紧密结合,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此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城市更加重视社区、紧凑空间和步行邻里建设,并且不断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整个城市街区的保护和恢复。

(三)精明增长战略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与可持续发展观相适应,美国针对可持续城市发展需要提出“精明增长”战略。其原则为:复合土地功能、紧凑发展模式、多种居住选择方式、创造舒适的步行环境、鼓励城市特色、保护公共用地、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模式、鼓励公众参与以及文化保护。精明增长能够使得城市发展更加符合人类主体的需要,可以减少城市交通、犯罪、隔离、生态恶化和文化消退等方面的城市问题,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和谐发展。本节四(一)至(三)内容参阅新玉言《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前景透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第1~12页。

五 新城市理论

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模式、目标和功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国外一些学者就城市的作用和发展趋向提出了一系列新城市理论。

(一)世界城市

新世界城市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个世界性的统一城市等级体系正在形成,国家的城市等级体系只是它的一个子系统。城市增长的最基本的动力由国家转向了全球,每一个国家城市体系顶端的城市是这种增长刺激的第一线的接受者,它们将增长分配给各自国家的城市体系。世界城市的本质是拥有全球经济控制能力,这种能力源于跨国公司总部与跨国银行总部。因而,世界城市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决策中心,技术革命是世界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因。

(二)信息城市

信息城市理论认为,所谓世界城市就是信息城市。在信息社会,经济生产、文化交流、政治军事赖以依存的社会结构都依赖于对信息和知识的收集、储存、处理和生产,信息是所有社会过程和社会组织的原材料。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由“地方的空间”转向“流的空间”,信息经济的“流的结构”是网络。通过现代网络通信系统,建立全球性的瞬间通达性的战略网络,信息高技术消除了“流的空间”的国家壁垒。在21世纪,人、环境和技术协调的需求使城市成为信息流和快速交通流的结点。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获得信息空间进入权和取得信息空间结点即世界城市控制权,是塑造自身优势,在国际资本积累博弈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所在。

(三)柔性城市

柔性城市是“本地化经济”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产物,其理论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柔性城市理论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延伸。该理论认为,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决定如何生产,这既包括企业内部也包括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如果生产区位的接近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企业就会将更多的关系外部化,因而出现不同的组织模式,这些组织需要外部性以达到柔性。柔性城市的经济基础由需要通过聚集来获取柔性的产业构成。这些产业不是传统的大型生产一体化的部门,而是建立在不同的组织形式上的。城市就是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高成本的和柔性化的公司之间投入产出关系的结点。另一种柔性城市理论与新产业区理论有关,认为本地的网络化的企业代替垂直一体化的公司正成为世界经济变化的主要现象。一个城市原生产某种产品,如果其他城市对这个城市进口的产品采取替代策略,这个城市就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同时,绩效好的本地企业在建立好共生的城市网络后,往往就开始把他们的某些活动移植到远距离的地方。这样,一个城市随时都有衰落的可能,它只有持续地改进以保持相当的柔性,才能保证不被逆工业化。

(四)学习城市

学习城市与创新和促进创新的系统有关,创新和学习在这类城市的发展中处于中心位置。学习城市是建立在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上的。学习包括个人学习和机构学习,前者通常指的是终身学习。通过学习,个人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薪酬,社会得益于一个更柔性化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劳动力;同时,机构也将学习和知识散发作为发展的中心,所有主体都将工作建立在当地学习、创新和应变的能力基础上,全球公司也将其研发行为融入本地聚集体内,以能够获得高度本地化的研究和技术能力,充分利用和发展高水平的企业间网络、本地商业支撑和制度资源及本地市场的全球化。

(五)人本城市

人本城市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城市。与现代城市经济主义认为的,城市是从属于经济需要的,其代价是抹杀个性、牺牲市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成为经济和商业的附庸的观点相反,持人本城市观点的学者认为,未来的城市应当服务于人,把环境质量视为头等大事,把人、城市、技术和自然协调起来,使市民把城市视为能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归所。

(六)智能社区

智能社区的地理范围可以从街区到多个区域的联合体。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其中的居民、组织和政府机构都使用信息技术来明显地改善他们所在的区域。智能社区强调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要求政府能够用最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能利用先进技术为市民增加获取信息和决策发言权的途径,能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响应(付晓东,2005: 260~264)。

六 城乡一体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在1847年的《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指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霍华德在《明日,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指出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乡一体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乡一体化理论认为,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理想的发展目标,是逐步在一个长期的地域社会经济持续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一过程是双向的,是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区域相互吸收先进和健康的因素而排除落后的、恶性的元素的一种积极的双向演进过程。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使城市与乡村实现结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