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对接与国家海权崛起(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青年学者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逐渐加快,以及“一带一路”等战略发展规划的陆续提出,中国同世界各个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密。2015年5月7~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期间,正式提出了建立国家间战略对接关系的倡议,并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回应。在学术界,对于战略对接的相关研究也已初步展开。目前,中国正在通过“一带一路”等战略发展规划积极构建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关系。未来,国家间的战略对接将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及实现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重要手段。战略对接不仅关系到国家间关系的增进与维护,以及战略对接相关领域的具体发展,其产生的外溢效果还会渗透到国家的方方面面,影响国家其他领域的建设和发展。

作为海洋大国,中国拥有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岛屿海岸线14200多公里,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961个。季国兴:《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域管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第13页。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上升,中国在加快构建国家间战略对接关系的同时,也在努力发展海洋事业,提高国家的海上力量。随着新技术和新战略的运用,人工岛礁的建设,以及大量新式舰船的建造和下水,中国在海权领域的实力正在迅速上升,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海权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国际事件,它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发展,还影响着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历史上国家的崛起往往都会伴随海权的崛起,而海权崛起则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有的国家实现了海权的成功崛起,有的国家则在海权崛起中遭遇了惨痛失败。是否认清并善于利用和驾驭影响性因素,决定了一个崛起国家的海权发展能否取得成功。当中国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实现海权崛起的时候,与其他国家构建战略对接关系也在同步进行,因此,国家间的战略对接成为当下影响中国海权崛起的独特因素,而现有的关于海权崛起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尚未涉及战略对接问题。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基础之上,对国家间的战略对接如何影响新兴大国海权崛起成败展开研究。

二 研究意义

中国综合实力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在地区和世界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大国。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国家实力,以及与周边国家日益紧密且微妙的关系,中国在对外关系领域提出了“战略对接”这一概念,这是中国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以及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所做出的划时代贡献。作为未来中国对外关系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构建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与中国建立战略对接关系的国家能否实现进步与繁荣,战略对接的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具体的对接领域,也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战略对接是中国在适应新形势下对外关系发展中提出的重大且富有历史意义的课题,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战略对接的研究刚刚起步,如何界定战略对接的概念,如何将战略对接与联盟等类似概念进行区分,战略对接的特征和运行规律是什么,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对于有着“厚往薄来”传统的中国,在战略对接中如何把握对接尺度,控制对接范围,保障对接持续,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需要我们对战略对接的基本概念、理论本质及其运行规律进行充分的探索和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崛起,具有漫长海岸线和广袤海域的中国也在努力发展海洋事业,增强国家保卫海洋主权和权益的力量。世界历史发展表明,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海权的崛起,因此中国海权的崛起成为世界瞩目的重大事件,由此也给中国的海权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外部困境。中国在此时提出构建国家间战略对接的发展规划不仅关系到国家间政治、外交、经济层面的发展,也会给中国海权的崛起带来影响。历史上的大国,有些在海权崛起中遭遇失败,有些则能够有效利用各种影响因素,最终实现海权的成功崛起。这些影响性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地理、民族性格等诸多方面,且不同时期起重大作用的影响因素也不同。由于中国始终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方针,坚持和平崛起,不扩张、不称霸,因此,在新时期,构建和维护国家间的战略对接关系将成为影响中国海权崛起成败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既有的关于新兴大国海权崛起成败影响性因素的研究中,尚缺乏从战略对接角度进行的研究,而这一角度的研究不仅能够开辟战略对接研究的新领域和丰富海权理论,还将对中国的现实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尤其是在当下中国同时展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如何避免海权发展受到陆权发展的对冲和削弱,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书关于战略对接对新兴大国海权崛起成败的影响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理论意义方面,本书试图在系统理论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性探索。通过战略对接对崛起国家海权发展成败的影响性研究,试图证明体系与单元内部的变化之间是可以相互贯通的。虽然许田波的相关研究强调了单元可以依靠内部的变化来冲破体系,但只是单方向上的,没有构建体系与单元内部的桥梁。参见〔美〕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徐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而本书的理论意义则在于建立体系与单元内部的双向联系,并且提出理论观点,即国家间的双核体系与单元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双向建构作用。具体来说,国家间的双核体系可以由单元国家根据自身内部需求自主构建,但是一旦建立,就会发挥体系的功能,通过系统的某些机制对单元自身的发展产生建构作用。国际体系与国家间双核体系的区别在于国际体系是单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互动而自发形成,并不是由单元国家根据自身意愿自主建构;而国家间双核体系的建立则能充分发挥国家行为体在构建体系中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