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基于地点理论的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的构建

一 迈向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

地点理论的出现扭转了传统的空间观和人居观,它通过人与地点之间的情感关联,建立了一种基于地点性和地点感的人地环境理念。由此,笔者认为,针对人居环境的研究也应该形成,乃至上升到一种基于地点理论的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在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中,仍遵循传统的人居环境科学建构系统,由不同学科群组成,但是建构的标准和尺度则是遵循地点性和地点感的维度。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是一个群体化的学科组,遵循传统人居环境科学体系营造的理念,借助相邻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拓展,来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借助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构建开放的人居环境学科体系(见图4-6)。

图4-6 迈向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因此,针对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的建构,笔者认为在遵循传统人居环境科学体系研究基础上,可以将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划分为两大层面:一是核心学科层面,主要包括人地建筑学、人地城乡规划学、人地风景园林学三个主导学科;二是相关学科层面,主要包括人地管理学、人地经济学、人地社会学、人地生态学、人地文化学、人地心理学、人地地质学、人地地貌学、人地生物学等。通过核心学科层和相关学科层的建立,形成一种更广意义上的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同时,还应借助新型地点理论思想,架构基于地点性和地点感原理的新型学科组群,从而形成一种更加广义的思维理念,来提升当前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

二 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中核心学科体系构成研究的初步构思

(一)建筑学视角下的人地关系

当前,面对全球建筑特色缺失的现实背景,如何回归建筑本源、挖掘建筑真谛、弘扬建筑精神、根植建筑文化是未来建筑学学科发展需要深思熟虑的本质性问题,这也是人地建筑学提出的背景意义。吴良镛先生在《广义建筑学》一书中提出,建筑的营造必须着眼于时间、空间、人间,有意识地探讨建筑若干方面的科学时空观。例如,建筑的人文时空观、建筑的地理时空观、建筑的技术经济时空观、建筑的文化时空观、建筑的艺术时空观等。可以说,建筑学与更广阔的世界的辩证关系最终集中在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形式的创造上。可见,广义建筑学的本质和最终落脚点还是人地关系。建筑学的研究本源应回归到如何更好地处理建筑、人、地三者之间的关系上,且通过建筑及其环境的营造达到人地关系和谐的目的。而人地关系和谐无非就是在建筑的地点性和建筑的地点感之间寻求整体平衡,从而达到诗意栖居的目的。

因此,本研究认为,人地建筑学就是通过建筑及其环境的营造或设计,在地点性建构和地点感生产原理基础上把建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整合为一体,对建筑营造中的人地关系问题进行本质性的探索。总之,人地建筑学追求建筑的地点性和建筑的地点感,即建筑“肉体和灵魂”的统一才是建筑学追求的本质,也是建筑学中人地关系研究的最高理念法则。

(二)城乡规划学视角下的人地关系

目前城乡规划学已经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这是我国国情所在,是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乡发展道路的客观需求,是中国城乡规划事业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也是从传统建筑学规划教育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综合需要。城乡规划学成为一级学科体系虽然推动了传统的城市规划向前迈进,但是我们做的工作依然不够。从近年来关于城乡空间特色缺失的现状就可以看出,我们对城乡规划建设的“原本质”和“原目标”的探索依然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回归城乡规划的本源,探索城乡规划的真谛,借助相关学科(如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来拓展和完善城乡规划研究的领域,把规划作为一种平衡人地关系、协调人地关系的过程,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社会和谐稳定。当然衡量城乡统筹、衡量社会和谐,我们依然可以借助地点理论来进行思考建构,规划好的城乡空间形态、凸显空间的地点性、营造诗意的城乡空间环境、塑造空间的地点感是人地城乡规划学研究的核心本质。

本研究认为,在区域发展与规划层面,应力图营造城乡区域的地点感和地点性,凸显不同区域的特色,而不是城乡一样化;在城乡规划与设计层面,应凸显城市的地点性和地点感、乡村的地点性和地点感、城市和乡村独特的地点精神,强调城乡景观风貌的特色化建设;在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层面,应力图进行居住环境的地点性建构,培植社区感,通过社区感的塑造实现地点感的生产;在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层面,应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活化再现历史的地点性和地点感,把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综合起来,营造一种不同时空尺度下的人地图景;在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层面,可以通过生态培植或充分挖掘自然的地点性来塑造人类对大地尺度的地点感;在城乡规划管理层面,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的建构,来培植城乡空间的网络化,并塑造出地点性和地点感,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见表4-1)。

表4-1 基于地点理论的人地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整体营造观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三)风景园林学视角下的人地关系

在全球人口增加、城市化步伐加快、自然承载力降低、自然资源日益紧张、自然开放空间减少、居住环境质量降低等现实背景下,有必要将风景园林学提升到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上来,并将其上升到大地景观学尺度上来,即人地风景园林学。力图把不同空间尺度(从微观园林地点到全球景观格局)融入景观体系研究,建立一门集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工程技术学科为一体的应用学科,协调人与地点之间的景观关系,通过对集自然、生态、土地、文化、经济、社会为一体的景观地域综合体进行科学理性分析和科学规划设计,努力营造鲜明地点性和鲜明地点感,彰显人地风景园林学在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见表4-2)。

表4-2 基于地点理论的人地风景园林学的整体营造观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