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梅州香花仪式与客家饮食
由于客家人经历了漫长的迁徙史和身处内陆腹地的地理环境,使客家人的饮食积累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饮食精髓,在保持北方中原地区菜肴风味的基础上,融入南方饮食的特色,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客家人的主食为米、番薯、芋头等,副食为家养禽畜和山间野味,海产品较少,素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这些特色得以保留和延续,是因为梅州地处粤东山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从而使客家菜有足够的时间自然定型,逐渐演变为自成一家的菜系。
对于神灵的祭祀,客家人“敬神不如祭神”的祭祀观念由来已久。既然祭祀的目的在于博取神灵的欢心,那么就要以最虔诚的态度,最好的祭品,供神灵享用。梅州香花仪式坛场中的祭品也是客家人餐饮中的主要食材,如主坛供单上的祭品种类有:水果、香花、粉丝、木耳、香菇等。
由于进行梅州香花仪式最短也要一天一夜,在此期间的饮食一般分早餐、平餐、夜餐和谢饭,统称“食白事饭”。整个仪式过程中不可饮酒,主食为糙米、谷合煮的米饭,意为“白事饭难食”。一般平餐先以咸鱼和菜甫上桌后出主菜,菜品都是平日客家人的餐食。能够吃到较好的食料的只有丧家的亲戚和特别邀请的客人,并有专人照应。通常“堂典”的夜餐及“出殡”前的早餐较为隆重,“出殡”早餐最后一道菜是“羊肉”,随即鸣炮、奏乐,同时孝子孝孙们向各位跪谢。客家人“食白事饭”时,孝家人不得入席,只能在门外吃,丧事期间要使用白色的筷子。
“谢饭”顾名思义,即仪式结束之后,向到场者和被邀请者致谢的聚餐。这一餐的菜品较仪式期间的菜品丰盛。在这个聚餐中,不仅是孝子孝孙们对亲朋和僧人们的答谢,也是在席间对死者的追忆,同时也是村民对服丧者尽了孝道的认可。
各地饮食文化差异很大,但闽南、潮汕、梅州地区的居民大多是经历数年数代多次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因而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中原的饮食文化元素,在传承中原饮食习俗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原文化,包括中原丧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