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香花仪式及其宗教艺术象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梅州地区的宗教生态一览

就梅州香花仪式而言,“一方水土”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必须考虑到文化和社会两个层面所营造的人文环境。整个地区各种宗教的生存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网络”,是理解梅州香花仪式的重要背景。有学者提出“文化的心理结构”与“社会结构”是文化研究的两个重要范畴,文化的心理结构是指文化上共有的态度、价值观、信仰和反应倾向(或称其为人类意识结构),它们均通过社会实践获得。这些心理结构在文化母体中发展,被广泛共享,形成一种群体的而非个体的心理秩序。而“社会结构”这个范畴是指政治、经济、法律和其他社会体制或管理方式(如权力结构、生产关系、资源分配体系和劳动分工),它们约束和培育了人的态度、观念和行为方式。两个范畴是互动的,社会结构塑造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倾向,同时又被后者所塑造。迈克尔·克尔伯格:《超越竞争文化》,成群、雷雨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第6页。梅州香花不是梅州地区传统文化中的“孤岛”,也不是当地宗教生态中的“独苗”,而是与当地传统文化互动共存的诸多宗教形态之一。它既是梅州“文化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又是其延续演变的构成要素之一。

(一)梅州地区宗教概况

据梅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梅州市为广东省21个地级市之一。2012年全省共有信教群众96万多人,其中佛教徒约32万人,道教徒约12万人,天主教徒约20万人,基督教徒约30万人,穆斯林约2万人。与全省信教人数和宗教场所数相比照,梅州市称得上是广东的“宗教大市”。据梅州市宗教局的官方资料显示,梅州地区现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批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有480多处,占全省的1/6,排全省第一;教职人员1200多人,占全省的1/7,排全省第二。其中:佛教活动场所有305处,教职人员980多人,教徒人数30多万人,现任佛教协会会长为释明慧法师。梅州佛教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释明慧法师为代表的“丛林”,它们戒律较严、正规正信,但为数不足三成;另一部分是具有梅州特色的“香花”,它始于明清,传承至今,占大多数。佛教“香花”不少是小庵小庙或“家庙”,在当地信众中有一定影响。“香花”教职人员戒律松弛,普遍素质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所谓的“出家人”不是以修行为目的,而是以“出家”为手段,目的是借佛敛财。道教活动场所有23处,主要分布在梅江、兴宁、五华,教职人员100多人,教徒约1.5万人,现任市道教协会会长为钟标发道长。天主教梅州教区是全省5个教区之一,管辖河源、梅州两市,在梅州范围内有活动场所35处,教职人员26人,教徒人数2万多人,现任天主教梅州教区主教为廖宏清。基督教活动场所有117处,教职人员150多人,教徒约5.8万人,现任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基督教协会会长为董显光牧师。

从以上介绍的情况来看,梅州香花被当地政府归类于佛教,香花寺庵也被认定为佛教活动场所,但是对于“香花”的介绍并不是很积极的描述。直到2014年9月,梅州市宗教局组织全市348名香花僧(斋嫲)进行短期培训,之后颁发证书并予以教职认证。

总之,梅州的宗教状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宗教氛围相对深厚,梅州虽然只是广东的21个地级市之一,但各大宗教所占全省的比例较高;二是各大宗教长期共存,既有各自的发展,又世代共居一片蓝天之下,相互影响是自然而然的事。

(二)梅州地区四大宗教一览

第一,佛教传入梅州地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文宗开成(836~840)至武宗会昌年间(841~846)。最具历史价值和代表性的寺庙有两座,即位于粤东莲花山脉的东部主峰阴那山麓的灵光寺和梅县东郊普通塔院莲花山的千佛塔寺。

(1)灵光寺,原名圣寿寺、西竺寺,距今有1100多年的历史,于1978年被广东省政府重新审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高僧潘了拳,福建沙县人,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20岁时(832)前往梅县阴那山西麓,结茅修道,自号惭愧。于唐咸通二年(861)坐化,人们为其塑像并尊奉为惭愧祖师。潘了拳圆寂三年后,其弟子募款将茅草庵改建为砖瓦建筑,名为“圣寿寺”。明洪武十八年(1385),粤东御史梅鼎乘船出巡程乡(今梅县),路遇狂风,舟将覆没,幸得惭愧祖师显灵相救,遂感念祖师慈悲,出资扩建圣寿寺,更名为“灵光寺”,并亲书匾额。扩建后的灵光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宫殿式对称结构,主殿(惭愧祖师殿)内部装饰由技艺精美的壁画、雕塑、螺旋藻井组成,美不胜收。

笔者在田野调研中发现,灵光寺上行至山腰有一个叫圣寿寺的小香花寺庙,住持释佛淼是碧峰寺现任住持释宝华的同宗师兄弟,平时都穿着黑色布衫,跟前来参观者侃侃而谈惭愧祖师和梅州香花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据释佛淼介绍,梅州地区香花僧和斋嫲崇拜的主神是惭愧祖师,每一个香花寺庙都专设祖师殿。灵光寺和圣寿寺的僧人们都能做香花,为阴那山地区的百姓服务。虽然灵光寺在梅州香花寺中规模最大,名气也最大,但如有大型香花仪式时,两寺僧人们也会互相邀请对方参与仪式操演。当地老百姓邀请香花僧做香花仪式时,主要看香花僧的能力和人缘,不太注重寺院的大小。

(2)千佛塔寺中的千佛铁塔铸造于南汉大宝八年(965),高4.2米,宽1.6米,共七层,呈四方形,塔身四面浮铸千尊佛像。历史上,千佛铁塔曾因寺庙荒废迁塔两次,一次是乾隆年间,嘉应州知州王者辅迁塔于齐州寺;另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因塔被包围在钢铁厂内,污损严重,既不能进行修缮,又不能很好地发挥塔的宗教功能。因此,明慧法师释明慧,俗名侯慧珍,女,1947年5月生,汉族,大专学历,梅州市梅江区人,现任梅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千佛塔寺方丈、全国佛教协会理事、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等职。1982年释明慧在广东云门寺礼佛源大和尚出家,1985年在江西云居山出家受大戒后,1989年10月回梅州家乡,为保存省级文物千佛铁塔发起筹建千佛塔寺并担任主要负责人,建成之后,任该寺住持。受邀梅州市佛教协会,开始筹备将千佛铁塔迁移至普通塔院后面的莲花山头,兴建九层莲花石塔进行保护,并策划千佛塔宗教文化景园项目。1991年12月,千佛铁塔迁址工程正式启动。1993年2月,主塔工程封顶,将千佛铁塔补铸完善,迁入石塔底层保护,并续建三层塔台。千佛塔是用花岗岩筑砌而成,结构坚固,有防震、避雷、防风及现代照明设备。塔共九层,高36米,八角形,宏伟壮观。千佛塔完工后,千佛塔寺以石塔为中心,依山建筑。经过十年的修建,千佛塔寺初具规模,形成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化功能兼备的新时代佛教寺院。寺院除了传统的寺院规制(如千佛宝殿、三圣殿、药师殿、钟楼、鼓楼、法堂、僧舍、上客堂、茶轩、斋馆、大寮等)之外,还新建了佛陀教育培训中心大楼,并获得广东云门佛学院同意设立佛学院女众部。佛陀教育培训中心大楼,高5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第三层为可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第五层为藏经楼,其余楼层设有教室、图书馆、档案室、资料室、阅览室、电脑室、禅堂、法师休息室等现代学院必备的硬件设施。

现在的千佛塔寺是拥有150名尼僧的女众道场。这里的尼僧不做香花,在千佛塔寺过丛林生活。

第二,梅州地区的道教代表道观是位于梅州东郊东厢百子岗的赞化宫。据梅州州志记载,赞化宫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由吕祖庙扩建而成。道观的主要建筑分三层,顶层正殿是“三清宝殿”,主要供奉玉清元始天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二层正殿“灵霄宝殿”,供奉玉皇大帝,并侧设八仙殿;三层正殿供奉真武大帝。据现任市道教协会会长钟标发道长介绍,“文革”后赞化宫的复址修建工作与泰国华侨信众关系密切,不管是从资金的捐助,还是道教大型典礼的礼仪仪轨的指导,他们都鼎力支持。复宫建设经费主要由泰国信奉吕祖的华侨负责筹集,并于1983年成立道教赞化宫筹建委员会,由理事会主任陈畅盛统筹建宫开支。1985年竣工,举行复宫开光庆典和吕祖仙师崇坠典礼。至今,赞化宫仍在扩建,加阔了宫门、增加了正殿的拜亭和后殿建筑的层高,使整个建筑看上去更加庄严雄伟,吸引了更多海内外信众前来参拜。同时,赞化宫在我国港、澳地区以及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家,均有由梅州市赞化宫吕帝庙分香出去的吕帝庙。

另外,据钟道长介绍,1940年由梅州道教信徒自发创办的赞化社广济善堂,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当时的赞化社广济善堂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设立广济小学、赠医施药、施米施粥等。善堂平日管理开支和慈善经费,都源于海外华侨信众(特别是泰国华侨)和当地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捐助。赞化社广济善堂发展到今天,依然秉承“福利大众,完善自我”的一贯宗旨,为当地群众所称赞。

第三,天主教在梅州客家地区传教始于道光年间(1821~1850)。起源于一些在南洋皈依天主教将自己的信仰带回家乡的客家人。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叫吴东的客家人,在泰国及马来西亚槟城谋生时,于1844年领洗入天主教。后来他回到嘉应(梅县)的家乡,引领他的乡亲信奉天主教。随着吴东身边愿意信教的人越来越多,他便在1850年邀请一位曾在香港传教3年多的李神父Launay, Adrien. Histoire des Missions de Chine-Mission du Koung-Tong, Paris, 1917, pp.90-92.(Pierre Le Turdu, 1821-1861)为他们施洗。李神父是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槟城、新加坡传教的李主教(Michel Le Turdu, 1826-1877)的侄子。其后,兴宁赤岭天主堂、五华元潭天主堂、蕉岭叟乐天主堂、梅县黄塘天主堂、丰顺埔寨芳园天主堂、平远东石洋背天主堂等亦先后建立起来。巫秋玉、黄静:《客家史话》,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第139页。起初法国传教士在嘉应一带工作,并扩展至汕头、惠阳等地。后来意大利及美国传教士也在不同地区开展工作。1858年巴黎传教士开始管理由澳门教区分割出来的广州宗座代牧区向客家人传教。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缩小了其在中国的传教活动范围,并将嘉应教区割让给了新成立的美国天主教玛利诺会。玛利诺会于1919年首次来到中国,该会的神父和修女在梅州兴建学校和医院,并发展中国神父。自1929年,由玛利诺会传教士正式负责管理,范围包括梅县、大埔、平远、兴宁、龙川、蕉岭、和平、连平、五华。

19世纪60年代,一名唐姓马来西亚华侨在叟乐村皈依天主教,并建了一座教堂。他还邀请来自法国巴黎传教会的一位传教士——伯尔尼翁神父在梅县传教。法国巴黎传教会和美国玛利诺会福音教会管理期间,都是通过购买土地建教堂和民房宿舍,并招募村民耕种教会的良田。另外,还以赠予或极低的租金的方式,将这一购买来的土地划给新入教的贫穷客家人和教会的神职人员。最后,教会还把兴办西式学校、设立育婴堂作为传教工作,收养弃婴,并为女童提供文化教育,以各种方式培养民众的宗教感情。这些方式吸引了不少当时嘉应五属的客家人,信仰天主教的客家人越来越多,就形成了像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的蕉岭县叟乐村圣堂下天主堂。

从1950年开始,教会的活动就不再活跃,1964年教堂被正式关闭。1980年,梅州教会主教在北京参加了天主教会的重组工作。重组工作的重点是成立中国天主教教团、天主教教务委员会、恢复中国天主教爱国会。自此,梅州地区的天主教活动重新开始。被重组的梅州天主教社区,于1983年成立了教会行政委员会。1988年成立了梅州地区的爱国会。

第四,基督教在梅州地区传教始于1846年,由巴色会巴色会(The Basel Missionary Society)又称“巴色差会”,其总部位于瑞士北部的巴塞尔。在中国,巴色会(崇真会)曾是以广东客家人为主要传教对象的基督教教会组织。派遣韩山明牧师(Rev. Theodore Hamberg, 1819-1854)和黎力基牧师(Rev. Rudolph Lechler, 1824-1908)前往中国传教,他们首先到达香港,开始在香港以及广东沿海地区传教并发展教徒。在追随韩山明牧师学道的众多客家基督徒中,最著名的是从1852年就开始跟随他学道的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广东花县今花都区客家人)族弟洪仁玕。而跟随他学道的另一位客家基督徒李正高则成为第一位客家牧师。1855年,巴色会在新安李朗建立基地,并积极向临近的珠江流域地区发展。1858年,在嘉应长乐县(今五华县)的樟村建立了另一个重要的教会。自此,巴色会在中国便形成了以香港、李朗为中心的南区(low-country),和以樟村及元坑(1866年建立教堂)为中心的北区(up-country)两个中心。根据不完全统计,到19世纪末,巴色会共遣52名传教士来华,共建传教基地13处,发展中国教徒6197人。孙立新:《从中西文化关系角度看19世纪德国新教的中国传教》,《文史哲》2003年第5期,第40~47页。

巴色会不仅在广东客家地区从事传教活动,他们还积极建立教会学校、教会医院和社会救助等,如在广东一度享有盛名的梅县乐育中学、德济医院均由巴色会传教士建立。通过这些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巴色会在广东客家人中获得了较高声誉,发展十分迅速。1924年,巴色会将在华传教机构及教会交由华人传道自理,更名“中华基督教崇真会”,意为“崇尚真神,崇尚真道”。据1948年教会资料统计,广东崇真会下设25个区会,共有堂所167间,占广东客家教会90%,至1949年,五华已建立教堂23间,宣道所3间,信徒5475人。1947年有信徒共19678人。冷剑波:《巴色会与广东客家人下南洋关系考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3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