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钱币的产生
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一般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首先出现最初的社会分工。当产品有了剩余,就出现了交易;有了交易,自然就产生了钱币。但是,钱币最初的来源并不是单一的,只有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被称为货币。一般等价物固定在哪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但有两个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固定在最重要的外来交换物品上;二是固定在家畜那样的使用品上,这就是货币的最初起源。在我国古代最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外来的交换品是海贝,在内部可以让渡的财产中,主要使用的不是家畜而是用青铜制作的铲形农具,它已经是形态比较完备的金属铸币。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货币经济的早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古代货币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的这一属性特点。
(1)有关文献记载
关于我国古代货币产生的时间及种类,文献记载既简单又相互矛盾。如《史记·平准书》曰:“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盐铁论》曰:“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对于上述记载,从东汉开始,班固就表示怀疑,他在《汉书·食货志下》中说,“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云。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对周代之前的货币以“其详靡记”一笔带过,直接从太公立九府圜法说起。但是,到了宋末元初,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又明确记载“自太昊以来,则有钱矣。太昊氏、高阳氏谓之金,有熊氏、高辛氏谓之货,陶唐氏谓之泉,商人、齐人谓之布,齐人、莒人谓之刀”。虽然很具体,但并未说明出处。受此影响,后世文献在讲到货币的产生时,基本形成两种观点:一种根据《汉书》,认为所谓神农氏、高辛氏、黄帝、夏禹、商汤、周武王曾铸钱以通交易的记载,属于后人杜撰;另一种则依据《文献通考》,认为“自太昊以来,则有钱矣”。两派相互否定,莫衷一是,使本来就附有神秘感的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问题,更如雾里看花,越发模糊不清了。
实际上,以上矛盾、分歧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混淆了交易、货币、金属铸币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我们根据有关政治经济学原理,结合考古资料,认真梳理古代文献,那么,就能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脉络。
(2)钱币产生的前提
众所周知,钱币是交易的产物。因此,要追寻钱币的起源,首先需要了解我国古代交易的发展情况。古代先民称交易的场所为“市”,先秦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市以及交易的记载。如《易经·系辞下》曰“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淮南子·齐俗训》曰“故尧之治天下也……得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 《世本》曰“祝融作市”; 《尸子》曰“(尧时)宫中三市,而尧鹑居粝米菜粥”; 《墨子》记载舜曾亲自经商,死后葬于“南已之市”。这些记载因为多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汉代人的追述,可信度曾遭到质疑,但大致上反映了神农氏及唐尧氏时期已出现了商品交换,则是没有疑问的。说明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上逐渐出现分工,至尧舜禹时代已经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易及贸易活动。
成语“抱布贸丝”就反映了最初的贸易活动,语出《诗经·卫风·氓》,全句为:“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说的是有人携带布来交换丝,实际是想借机和女子接近。这里布是指布帛之布,而不是布币,反映的是以物易物的实物交易。明朝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曾以此为典作诗曰:“今羞无语自沉吟,咫尺相思万里心。抱布贸丝君亦误,知音尽付七弦琴。”
有了交易,自然就产生了钱币。《史记·平准书》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盐铁论·错币》有“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的记载,说明最初充当钱币的一般等价物来源广泛,种类众多,有珠玉金银龟贝粟帛等物品。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贝”字条下注释说:“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许慎记载最初是以贝为钱币,并概括了贝币从产生到废止的历史过程。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下》中说:“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轻重以铢。”这里班固所记述的是金属铸币,圆形方孔,以铢为单位,属于金属称量货币。从《易经》到《史记》,再到《汉书》,文献记载清晰地记述了我国古代钱币产生、发展的过程,完全符合政治经济学有关货币起源的原理。
(3)“贝”是最初的货币
最初充当钱币的一般等价物虽然来源广泛,种类众多。但是,其中以“贝”为最重要。这首先是因为在卜辞及商代青铜器铭文中不但有关于“取贝”“易(赐)贝”的记载,《中鼎铭》中更明确指出赐贝是为了制作彝器,如“侯易中贝三朋,用乍(作)祖癸宝鼎”。《亢鼎铭》则是一篇记录西周早期用贝作为货币进行交易的最早也是最直接的实物资料,明确无误地记载了用贝购买珠玉的事例。在这些先秦甲骨卜辞以及青铜器铭文中,贝都在财富转移、让渡乃至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在一定范围或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贝在其中毫无疑问扮演了货币的角色。文献记载中,除前引司马迁、桓宽的记载外,汉代文学家扬雄在《太玄经·玄掜》中也说“古者宝龟而货贝,后世君子易之以金币”。东晋郭璞在《文贝赞》中说得更具体,认为古代是以贝的“文彩”来决定价值的,“先民有作,龟贝为货;贵以文彩,贾(价)以大小”。其次,汉字中凡与钱财、价值有关的字,都带有“贝”字偏旁,如财、货、赐、寳、買、賣等,以致分贝为贫,贝少为贱。说明早在文字形成的时候,在先民的观念中,贝已经是体现价值的东西了。最后是有考古资料作证,如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葬中,随葬海贝的现象较为普遍,一般小墓随葬海贝至少一枚,多至数十枚,其中5号被推测为殷王武丁配偶妇好墓随葬海贝多达7000余枚。说明当时贝的使用已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成为财富的象征并拥有了货币的职能。另外,海贝用作货币还有现实的依据,如我国云南地区,直至明末清初孙可望“废贝行钱”,使用海贝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
图1-1 《亢鼎铭》拓片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最迟从商代开始,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就开始以天然海贝作为财富的象征及交换的媒介。这主要是因为海贝大小均匀,可按枚计数,坚固耐久且便于保存、携带及运输,天然具备作为货币的条件。因此,我国最早的钱币源自海贝。用作钱币的海贝主要来自南海及印度洋,大致有2种:一种背呈紫色,即文献中所谓的“紫贝”;另一种背有一黄圈,称“环贝”。学名则统称为“货贝”,古书中又统称为大贝、紫贝、玄贝、文贝等。海贝在用作钱币之前,曾长期被作为装饰品使用,这主要是在商朝之前。海贝作为钱币使用,主要是从商代到西周之间,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贝币逐渐被金属铸币取代,秦统一后被正式废弃。贝币出土发现的区域,以河南省中部为中心,东至沿海,西达关中,南抵长江,北至长城。其中以河南、皖北、晋南及渭水下游为多。
图1-2 天然海贝
贝通常以朋为计量单位,这从殷墟卜辞和商周彝器铭文所载“王商(赏)戍嗣子贝廿朋”“赐贝百朋,伯姜对扬天子休用作宝樽彝”,以及《诗经·菁菁者我》中“既见君子,锡我百朋”的诗句中可得到证明。那么朋是怎样的单位?一朋又折合多少贝?汉代有2种说法:《说文解字》说是二枚贝,《诗经》郑玄注则认为是五枚贝。但是,根据金文朋字的几种写法可知,一朋包含2串贝,每串不止1枚。由此可知,一朋的贝数应是双数且在2枚以上。这说明汉代无论许慎还是郑玄的说法都不准确。王国维先生据此考证一朋为10贝并被后来的考古发现所证明。《安阳圆坑墓中鼎铭考释》附录中记载,郭沫若为此曾赋诗道“宝贝三堆难计数,十贝为朋不模糊”。“朋”字现在常用来指“朋友”,这应是其引申或借用,而本义早被淡忘了。今天已很少有人知道,“朋”竟然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单位。
(4)铜贝的产生及其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当商品交换中天然海贝不能满足需求时,便出现了以兽骨、软石、蚌壳、陶土、玉髓等材料仿制的贝币。这些人工仿制贝,都是依照原贝的样式与大小制作而成,是世界上人造货币的雏形。随着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用金属材料铸造货币便应运而生,这就出现了铜贝,如1953年在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商代墓葬中曾出土3枚铜铸贝,虽然仅有3枚,但意义非凡,这是首次在商代墓葬中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铜贝。此后,1963年在山西侯马上马村一座春秋墓中,出土海贝8枚,另有骨贝100枚、铜贝1600枚及包金铜贝32枚。1971年在山西省保德县林遮峪村商代晚期墓葬中与车马器同时又出土铜贝109枚。近年山东淄博原齐国故地新发现一批铜贝,呈水滴状,体形扁平,底部与尖部各有一孔,两孔之间有一小槽,小槽两边有十几条对称纹,已脱离了天然贝的形状,较保德铜贝略大。
图1-3 人工仿制贝
图1-4 保德铜贝
商代铜贝以寽为单位,完全符合早期以重量单位为价值名称的规律。西周青铜器《稽卣铭》铭文有“易(赐)贝卅寽”的记述。据专家对一件名为《曶鼎》的青铜器铭文的考释,铭文中讲到用100寽铜贝购买5名奴隶。天然海贝以朋为单位,寽为金属单位。这里赐贝以寽为单位,证明使用的正是铜贝。用铜贝购买奴隶,更能证明铜贝已被当作价值尺度。
铜贝出土发现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墓葬具有重大意义。说明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的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我国已经出现了早期的金属铸币。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记述,公元前9世纪希腊仍以牛为价值尺度,即交换中以牛为一般等价物,考古发掘中也没有发现当时的金属货币。据希罗多德《历史》记载,西方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公元前7世纪小亚细亚古国吕底亚铸造的琥珀金银币。因此,我国虽然不是最早使用金银币的国家,但却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金属铸币的国家。
这就引申出一个饶有趣味且长期困扰货币史学术界的疑问:经典政治经济学认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可是,为何中国最早出现的金属铸币是铜币而不是金银币?此后两千多年间,又为何长期停留在用铜铸币阶段?为何金银的货币化过程始终缓慢而艰难?这是每一个研究中国古代货币史的人都会发出的疑问,自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以来,很多人做过分析,但至今尚未见到有说服力的解释。下面我将带着这一疑问,以钱币为视角,与大家一起回顾、梳理我国3000多年的钱币史,希望能有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