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本书的基本关怀与内容安排
本书基于“谁得到了什么”朝“得到了又怎么样”转向的最新趋势,围绕着“阶层边界、边界渗透与不平等”这个主题,系统讨论了国内外相关的核心理论争辩,并通过实证研究分别对社会支持和居住安排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形成机制做了探讨。在国内社会分层领域,还有许多洞见已经在大众媒体的传播下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然而,在实证研究层面,却缺乏科学和系统的检验,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同时,一些学者还在扮演者“搬运工”的角色,他们要么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几个中国的变量,要么直接用中国的经验资料去检验西方的理论。鉴于此,本书更多地致力于对国内外社会分层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做批判性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严谨的实证研究。
除了第一章导论,本书其他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二章梳理了阶级分析中的边界和边界渗透等基本概念,揭示了社会封闭、边界渗透与社会流动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比较分析了新马克思主义、新韦伯主义、符号建构论和资产占有论对边界渗透的解释与论辩,着重对它们的分歧、不足和可能的理论增长点做了讨论。第三章紧接着第二章的内容,围绕着边界渗透的基本特征和理论解释展开,根据O-E-D三角范式从理论观点和阐明机制上系统梳理了大量的动态渗透(社会流动)文献,最后对已有文献的理论问题和研究设计提出批评,并结合中国社会现实指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第四章关注的是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地位获得研究。通过“忠诚—能力”“单位—组织”“结构—壁垒”“网络—过程”和“教育—再生产”等五个维度的梳理,呈现了国内地位获得的研究经历了个体主义向结构主义的转向。以上三章既不属于宏大理论,也不是经验研究,而是重在厘清脉络和提出问题。
第五章和第六章属于实证研究。其中,第五章通过对上海家庭调查(SHFS 2010)数据的分析,从代际资源流动、跨阶级婚姻和性别角色规范等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城市初婚居住安排的影响因素,尝试与来自西方的相关理论进行对话。这是国内关于初婚居住安排最早的定量研究之一。第六章沿着社会结构分析的思路,将社会支持置于儒家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以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亚洲民主动态”调查(ABS 2006)资料为依据,探讨现代化、城市化和组织环境等引致的资源分布和个体的阶层地位是如何共同影响民众社会支持网获得的,试图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华人社会内部不同的支持网获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