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先进、高效的民政工作管理和服务体系
民政部信息中心
民政部作为有关社会行政事务的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层民主、服务军队、救灾减灾、区划地名、社会组织、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管理职能。民政信息化是衡量民政工作社会作用、民政事业发展水平、民政工作现代化程度、民政干部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以信息化促进民政事业发展,推动民政业务与信息化融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随着民政工作在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保障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凸显,加快民政信息化进程势在必行。
一 发展思路
2006年以来,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在全国民政信息化“一盘棋”思想的指导下,民政信息化建设始终坚持把握全局、分工协作、整体设计、强化服务的原则,提高了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形成了民政信息化与民政事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1.信息化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完成了民政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设计,研究并制定了20多项民政业务和技术标准。初步开展了民政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业务规范化工作。
2.业务应用系统不断发展
覆盖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社会管理等核心业务的全国性应用系统已达十多个,地方民政部门也积极筹措资金,开发多种业务应用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提升了服务和科学决策水平。
3.低保项目进展顺利
低保信息系统项目是列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重点工程,是民政信息化的龙头和基础工程。经过不断努力,低保项目顺利立项并启动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将为社会救助业务提供强大的信息化支撑,同时也将为民政信息化搭建起比较完备的基础平台。
4.基础支撑环境逐步完善
部、省及部分地市级民政部门完成了机关局域网建设,部机关局域网做到了内外网物理隔离。实现了部省两级广域网互联,部分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向下延伸了业务专网。建设了覆盖近2000个节点的民政卫星网络系统。通过网络完善、硬件补充和整合、基础软件集成,基本建成了满足现有各项应用系统和全国民政网站群运行的基础支撑环境。
5.民政网站建设发展迅速
民政部网站完成了升级改版,统一了网站群基础架构,初步形成了全国民政门户网站的技术基础和管理机制。部门户网站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地发布各项政务信息,报道工作动态,跟踪热点工作,公开办事程序,提供在线服务。95%的省、70%的地市、30%的区县民政部门建设了自己的网站,并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原则,在网站定位和功能设计上不断完善。民政网站已经成为宣传民政事业、促进政务公开、提供便民服务的窗口。
6.办公自动化长足进步
成功开发并部署应用了民政公用政务平台、公文流转、电子邮件、政务短信、即时通信等多项办公系统,初步达到了共享资源、便捷通信、提高效率的目标。
7.“便民”工程初步探索
以民政信息资源为主要内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部分城市开展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试验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 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围绕民政中心工作,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改善和提高民政信息化基础和应用水平,建设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先进、高效的民政工作管理和服务体系。
1.立足全局,加强协作
理顺综合部门、业务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的积极性,各部门各有侧重,明确分工,加强合作,互相衔接,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2.突出应用,强化服务
民政信息化要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应用,面向公众,围绕在线协同办公和各项业务工作设计信息化应用项目。要为转变机关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服务,通过流程规范促使机关向服务型过渡。要为提高工作效率服务,通过信息化实现办公自动化。要上为中央分忧,提供决策支持,下为百姓解愁,提供便民服务。
三 发展目标
信息化基础设施目标:基本达到“五个一”的目标,即每个区县民政局拥有一个全业务民政软件、一个局域网、一个卫星接收站、一个因特网网站、一个统一的公益服务热线。
信息资源建设目标:信息共享程度显著提高,初步建成民政基础数据库,把数据作为应用的核心,加强数据集中和分析,为业务操作、公共服务和宏观决策提供全方位支持,发挥数据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目标:民政核心业务电子政务逐步实现全业务、全流程覆盖,以信息化推动行政效能显著提高。
公共服务水平目标:以民政门户网站、公益服务热线等为载体,成为社会公众获得各类民政政务信息、表达诉求和在线办事的主要窗口。
四 发展重点
根据信息化总体要求和民政事业发展需要,按照整合原则,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将以下重点工程列入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内容。
1.社会服务信息系统(“金社”工程)
社会服务信息系统是以通用基础系统为模板,建设统一标准、立足本地的社会服务信息平台,为城乡社区和基层民政部门提供信息化支撑条件,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提供信息化服务环境,全面提升民政系统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与水平,为社会公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推动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并完善社会服务数字化支撑标准规范体系,依托统一的基础设施环境,强化社会服务信息化支撑条件;构建社会服务信息资源库,有效整合民政业务的信息资源,为国家重点数据库提供准确、鲜活、单一来源的数据;建设全国“社会服务在线”门户群、社会服务社区工作系统、民政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系统、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社会工作者管理系统、全国社会服务状态预警与分析决策系统六个子系统,推动民政业务以社会服务为主线的整合和规范化,提升民政社会服务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加社会服务的获取渠道,为包括民政在内的各项政府社会服务提供面向公众的“一门式”服务和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民政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平台
按照国家关于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健全应急预警体系的要求,结合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搭建民政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平台,逐步建立社会安全运行基本保障预警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为党和政府提供宏观决策服务。
民政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平台以民政业务应用系统与基础数据库为基础,以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为规范,以民政门户网站、公益服务热线、公共信息亭等为载体,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信息化服务。通过动态监测自然灾害和民政工作对象的生存、活动、诉求状况,采集相关数据,运用指标和模型分析方法,形成对国家和地区社会基本稳定状况的定量描述,实现动态预测预警,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提供宏观的决策服务。
3.社区综合信息平台
社区综合信息平台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各类传输网络、实体服务和数据资源的互联共享。推进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有利于社区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有利于社区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工作协同,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到社区。
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以区(县)为单元,覆盖社区各类业务,以社区综合数据库为基础,全面支撑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运用多种网络通信技术和大众化终端设备建设与完善统一的社区居民网络,进一步拓展社区求助与服务渠道,保障社区居民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接受普遍服务;统筹各部门向街道、社区延伸的相关业务和服务网点,在区(县)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部署标准统一的社区综合数据库及其管理和共享交换系统,提高社区公共事务的协同处理能力;在区(县)民政部门整合衔接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对接基层全业务民政软件,实现民政业务处理的网络化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