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烟草起始溯源
1 烟草的起源与传播
烟草,又称“相思草”“淡巴菰”等,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嗜好品。在当今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恐怕没有一种商品像烟草这样令人爱恨交加:它满足一些人的需要,但又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它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却不能被称作药品;它存在一定毒性,但又不能说是毒品。就是这样一种“特殊商品”,令吸食者欲罢不能,也令反对者痛之切之;像天赐圣物,又像美丽诱惑。那么,烟草究竟是什么样的物种呢?
在植物学分类上,烟草属被子门、双子叶纲、管花目、茄科、烟属。被确认的已有六七十个品种,而被人们栽培和吸用的只有两个品种:一个是红花烟草,即普通烟草;另一个是黄花烟草。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烤烟、晾晒烟、白肋烟、雪茄烟、香料烟等均属红花烟草,而黄花烟草则主要用于制作斗烟和水烟。最初,人类咀嚼烟叶,用以防病、祛邪,后来才发展为吸食。随着烟草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和烟文化的不断传播,旱烟、水烟、斗烟、鼻烟、雪茄烟,以及产生最晚也最流行的卷烟等各种吸食方式也应运而生。
最常见的普通烟草
今天,烟草早已传遍全球,家喻户晓,但能清楚地知道它来历的人却为数不多。它是如何降临世间又在何时被发现的?它是中国本土产物还是舶来品?它有着怎样的魔力千百年来令禁者自禁、吸者自吸?这一个个谜团一直萦绕在人们心间。
烟草的发现与流传
寻找古老的烟草遗迹
“烟草究竟从何而来?”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也有着不简单的回答。烟草起源之争由来已久,“美洲说”“非洲说”“蒙古说”“中国说”,众说纷纭。但现今国际公认的说法仍然是烟草的原产地为美洲大陆。
世界烟草史书记载:1492年,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欧洲人第一次认识了烟草。这是否就是世界烟草的起源呢?确切地说,“新大陆”的发现开启了烟草在美洲以外其他各大洲传播的新纪元,而烟草起源的时间则至少要上溯到数千年前。早在原始社会,烟草就已进入了美洲土著人的生活。但遗憾的是,一千多年前,盛极一时的玛雅文明突然衰落,其后印第安文化又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如今,我们仅能凭着一些残存的文明碎片去寻找远古的足迹。
1882年德坎多(A. De-candolle)在其所著的《农艺植物考源》中谈道:“在欧人发现美洲时,吸烟、闻鼻烟以及嚼烟之风气,已遍及新大陆……观其情形,其起源已甚悠久。”后来,考古学发现证明,在南美洲发掘出的烟草种子已是3500年前的物种,可见,在那个时期烟草已经进入南美洲人类的生活。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描述中级野蛮社会(野蛮社会从约一万年前起到约四千年前止)的财产时也提到,印第安人“除玉蜀黍、豆类、南瓜和烟草外,现在又加上了棉花、胡椒、番茄、可可和某些果树的培植”。
古代印第安人是怎样认识和使用烟草的呢?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可以帮助我们去推想当这“天赐圣物”降临世间,曾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相传印第安人一个部落的公主死了,被抬到野外天葬。结果公主非但没被啄食还翩然归来。原来,公主是在一种辛辣气味的刺激下苏醒过来的,发出这种气味的植物就是烟草。于是,崇拜自然的印第安人把它奉为圣草,并冠以“还魂草”的美名。后来,人们把它放在口中咀嚼,再后来又发明了各种吸食方式:煮制成液体涂在鼻孔上,或将干叶放在炭上燃烧用空心管吸其烟气,最普遍的是直接用烟叶或玉米叶将其卷成烟卷儿,再插入空心植物管吸食,享受那令人陶醉的感觉。
头部用烟叶裹着的玛雅人吸烟肖像漫画
事实上,印第安人吸烟不仅用于提神解闷、驱疫除病,还广泛用于宗教仪式。不论是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或节日庆祝,还是祭天、地、日、月、诸神和祖先,人们都会把烟草作为最上等的礼物拿出来。在墨西哥奇阿帕斯州帕伦克城,一座建于公元432年的神殿的墙壁上,至今仍保留着一幅半浮雕的画像:一些玛雅人正在举行祭祀典礼,一个身着礼服的玛雅祭司顶着几片呈帽状的烟叶捧着一根烟斗,正在一吹一吸地吐着烟气,画中人物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吸烟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里也做过详细描述,印第安人召开部落行政会议时,典礼主持人会纳烟草于和平烟管中,将烟管放在自己的薪火上点燃。连续喷烟三次,第一次喷向天空,感恩天神;第二次喷向大地,感恩地母;第三次喷向太阳,感恩太阳神光不灭、普照万物。烟草,已然成为古代印第安人神交流的桥梁。
有一个叫“黑足”的部落,还会选择专门的日子祭拜烟管。人们踏着舞步唱着歌,赞颂魔力无边的烟管。在有的部落,烟草还渗透到他们的恋爱婚姻生活中。在南美洲北部苏里南的印第安人,小伙子去女方家求婚时,一定要择吉日把制作精美的雪茄赠送给女方家长,如果姑娘的父亲欣然接受,这门亲事就算定了。更有意思的是,印第安人常常把烟草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烟草可以鼓舞士气,两军开战前,士兵们要先吸上一口烟;烟草也象征着和平,当双方握手言和时,也要互送给对方一只象征和睦的烟袋。
烟草显然已被印第安人赋予了比吸食本身更为重要的意义,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烟草曾与西红杮、土豆、玉米、巧克力一道并称为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五大发明。只是由于美洲印第安文明与其他大陆诸文明相隔绝,数千年后烟草才得以在世界传播。就如同被印第安人培育成功的长满田地的玉米,当初只是一种连穗还没有一个人拇指指甲大的杂草。烟草最初是什么面貌又怎样被改变成今天的模样,也只能由人们无限遐想了。
玛雅神庙吸烟浮雕模拟场景图
烟草从美洲走向世界
烟草在美洲大陆独自芬芳数千年后,直到1492年,才开启了它的世界之旅,这得归功于哥伦布。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驾着3艘帆船开始横渡大西洋,去寻找神秘的东方世界,10月12日终于到达了美洲巴哈马群岛上后来被他命名为“圣萨尔瓦多”的小岛。哥伦布坚信自己到达的是亚洲的印度,故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令人失望的是,这里没有“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景象。但这次航行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发现,那就是烟草。
哥伦布船队刚登上美洲大陆,就发现那里的土著人嘴里衔着“干草”叶,一口一口地吸其烟雾。哥伦布在航海日记里写道:“10月25日……遇一人驾独木舟由玛利亚驰往裴南迪;其人携土制面包一块,大如拳,水一瓢,‘红土’少许,粉碎后并加搓揉,外加干叶,在他们心目中极具价值。”日记中的“干叶”就是烟草。哥伦布称之为“Tobaco”,意思是“Y”字形。为什么给烟草起这么个怪异的名字呢?航海史家裴南德斯在1535年出版的《印第安通史》中说:“他们的酋长使用一种Y字形的管子,上边两个孔插入鼻孔,另外一端装上燃烧的烟叶和杂草等。他们用这种方法吸烟,直到失去知觉。”烟草名“Tobaco”原来是语言不通造成的错误。最初西班牙人听到印第安土著所说的“Tobaco”,以为是烟草的意思,其实印第安人指的是Y形烟管,而并非烟草本身,这便是西班牙文“Tobaco”的来历,后来西班牙人虽然知道了错误,却也将错就错。之后又演变出法文“Tabat”,德文“Tabak”,英文“Tobacco”等。
烟草被带回欧洲后,首先在西班牙、葡萄牙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满足王公贵族们茶余饭后赏其迷人花朵的雅兴。西欧人发现烟草具有灭菌、杀虫、防治疾病的功效,一度把烟草当做药物。同时也学会了印第安人的吸食方法。谷德曼(Goodman)在《历史中的烟草》一书中总结到,在16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烟草都只是“一种有趣的植物,一种域外的草药”,“宫廷的逗趣小玩意儿”。烟草真正作为经济作物种植则是在16世纪中期以后。
当时的法国驻葡萄牙大使尼古特对烟草很感兴趣,自己精心培植,还用它治好了法国太后嘉赛琳的头痛病,于是,太后便爱上了闻鼻烟,还倡议在法国大面积种植,烟草也因此被命名为“太后草”而身价倍增。为纪念尼古特,人们就把烟草中具有特殊功效的烟碱命名为“尼古丁”。
上层社会的推动,加上美洲航道的开通,烟叶和烟草种子也随着欧美大陆日益频繁的商贸往来,不断被带入欧洲。继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瑞士等国之后,其他各国也纷纷加入到种植烟草的行列中来。到16世纪中叶,烟草已在欧洲各国广泛传播。与此同时,烟草的影响也随着殖民者的脚步延伸到世界各地。
烟草传入中国与早期传播
烟草在中国是否古已有之
烟草何时传入中国?烟草是否为中国本土物产?这是学术界至今仍在探讨的话题。清汪师韩在《金丝录》中说,烟草之名“曰打姆巴古、曰淡巴菰、曰大孖古、曰淡肉果、曰担不归、曰醺、曰金丝醺、曰芬草,曰烟酒,而总名曰烟”。清人黎士宏的《仁恕堂笔记》中载:“烟之名始于日本,传于漳州之石马。”意指初期由于语言不通,人们对烟草的记录是根据外文的发音记录下来的,而“烟”和“烟草”的名称是由日本传过来的并逐渐取代了音译。
然而,关于烟草在我国是本土物还是舶来品的争论一直不断,主要有“三国说”“汉代说”“南北朝说”“唐代说”。其依据大多是我国古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提到的有关论证,有的则是依据古诗词里提到的“烟草”及考察我国野生烟草生长规律后推断的。甚至有人提出美洲烟草也是由中国传入的。这些是否意味着在美洲大陆发现之前中国境内就存在烟草这种植物呢?
我国民间传说认为,诸葛亮“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发现了可避瘴的“云香草”,从此始有烟草。流传于陕西洛川一带的喜歌这样唱道:“刘备吃烟一辈子,娶了孙权他妹子;关公抽了一口烟,斩了六将出五关。”民间传说和民谣能否作为历史依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中国古诗词里确有“烟草”“烟叶”“野烟”“茶烟”之称。李白有诗:“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陆游亦云:“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白居易还提到“烟叶”:“风条摇两带,烟叶贴双眉”,晏几道《浪淘沙》有词:“多少雨条烟叶恨,红泪离筵。”关于“野烟”,清代《滇南本草》确有记载,野生烟草,植株很小,在我国云南、四川、湖南均有分布,但少有人将其作为烟草的代用品吸食。1984年版《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也提到河南有一种外形很像烟草的野生植物,“本地人民有采摘代烟草吸用的习惯”。
中国历来重视史书修纂,文献典籍浩如烟海,但是在明以前的本草、方书、药谱以及其他历史著述中,均不见“烟草”的内容。因此,烟草是否为中国本土物产还需要寻找更多证据。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此物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作为吸用的烟草和吸烟这种嗜好,是在美洲烟草传入之后才有的,其在我国真正流传和兴盛则是在明以后了。
烟草传入的时间路线和传播方式
《景岳全书》载明万历(1573 ~1620)年间始有烟草。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称:“淡巴姑烟草,万历末有携至漳泉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福州府志》载,烟草“一名淡巴菰,明万历中始有种者”。这些史籍均认为烟草是在明万历年间始传入中国的。1959年明史专家吴晗先生发表《谈烟草》一文,提出:“在中国方面,最初传入烟草的是17世纪初年的福建水手,他们从吕宋带回来烟草的种子,再从福建南传到广东,北传到江浙。”尽管学术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但大多数人都认为烟草是在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的。
烟草传入中国示意图
关于烟草传入中国的路线,吴晗认为有三条:一是自吕宋入台湾,再入福建;二是由南洋输入广东;三是由辽东传入,从日本到朝鲜再到辽东。其余种种异议,也多是在南北线路、具体的时间和传入国上有分歧,但烟草最早自吕宋传入仍是主流的说法。同时学界也承认漳州、泉州是中国最早引种烟草的地方。
为什么漳泉地区是中国最早引种烟草的地方呢?16世纪中叶,烟草已传遍欧洲并传入亚洲,却无法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明朝的海禁国策无疑是一道坚强的壁垒。直到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才宣布有限制地解除海禁,允许漳州月港开放“洋市”。到明万历年间,漳州月港已与南洋群岛及朝鲜、琉球、日本等诸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往来,并以吕宋为中转站与欧美各国进行贸易。而当时烟草已经传到吕宋岛。因此,中国烟草从“泛海通番”最活跃又最早开放海禁的漳州传入也就不难理解了。
烟草在中国迅速赢得大批追捧者。它除具有可防疫病和寒疾,可“辟瘴”的药用价值外,更被传为有“疗百疾”之功效。达官贵人亦对其宠爱有加,清人陈琮所辑《烟草谱》中赞其“可以遣寂除烦”“可以远避睡魔”“可以佐欢解渴”。文人墨客更是对其倍加渲染,清人沈彩称:“欲不食人间烟火,却餐一炷淡巴菰。”当然烟草广泛传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经济价值。据明末杨士聪《玉堂荟记》记述,当时一亩烟田的产值“可以敌田十亩”。清人沈赤然《寒夜丛谈》记载,明末“边以寒疾,非此不治,关外人至以匹马易烟一斤者”。其商业价值可见一斑。这些都对烟草传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吸烟的习俗也遍布全国,男女老幼,“朝夕不能间矣”。时人有诗为证:“笑问今天下,何人可暂离?”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烟草在短时间内迅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红花烟草首先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种植,再传入内地,在明万历、天启年间更推广到西南区域。耐寒的黄花烟草则传入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就是军队在烟草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古代最大的流动群体,军队常依战事需要而不断调动,而烟草也随之跨越数省,由闽广直接到云南,再向其周边传播。最终由福建而“渐传至九边”。
明代旱烟袋
(长约47厘米,烟锅、烟嘴为铜制。烟管部分为木制,暗棕色。烟杆靠近烟锅部分有两个用棕色丝线编织的烟荷包)
明万历年间姚旅所著的《露书》,被公认为最早记载烟草进入中国的著作。书中记载:“吕宋国出一草,曰淡巴菰……有人携漳州种之,今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售之。”明朝末年漳、泉烟草竟向吕宋出口,可见当时已具相当规模了。《寒夜丛谈》追记明末情况时说:“烟草产自闽中……崇祯初重法禁之不止,末年遂遍地种矣。”明清时期传入和传播的实为晒晾烟,至于烤烟,以及之后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等的传入,都是20世纪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