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西省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着力优化政策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强化重点业务信息化覆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各级各部门对电子政务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在宣传政策、信息公开、政民互动的载体作用,扩展掌握吸纳民情民意、提高执政为民效能的重要渠道,加快推进各类民生服务平台建设。法制化建设取得新突破,2013年8月1日颁布了《山西省信息化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对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为电子政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领导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调整了省级信息化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着力改变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现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完善的政策法规为推进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 互联网和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截至2013年底,全省宽带网络已实现城镇和所有行政村全覆盖,3 G网络已覆盖100 %的城镇和80 %的行政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突破520万户,宽带普及率达到15 %;移动电话用户接近310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5部/百人。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上联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向下完成11个地市的落地设备调试,横向与50多个省直厅局连通;政务内网主干已实现上与国家内网安全对接,垂直到11个市、120余个县(区),横向连接100余省直厅局;此外,还建成了财政、教育、税务、公安等多条业务专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为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政务网络的建设为业务系统的顺利运行和部门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信息公开能力明显提升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备案的以gov.cn为后缀的网站接近1200个,政府门户网站已覆盖了11个市、119个县(区)级人民政府和1000多个政府业务部门,省级政府部门门户网站覆盖率基本达到100%,市级政府部门门户网站覆盖率达到80%,网站的访问量日益增长,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等功能日臻完善,政府网站已逐步成为政府联系和服务公众的重要窗口。2013年,全省各级、各有关单位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策法规、工作动态等各类信息66.1万条,受理用地审批、社保就业等各类信息公开申请224件,接受公众咨询超过762.5万人次,基本做到了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受理申请全部回复、公众咨询及时解答。以太原市政务“一网通”平台、长治市政府网站、“晋城在线”等为代表的市级政府网站,极大地方便了公众获取政务信息和加强政务互动的渠道。
四 信息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成效明显
全员人口数据库已录入常住人口信息超过3600万条,并实现了与公安、卫生、教育、民政、工商等多部门数据互通共享和智能比对;法人数据库记录各类市场主体信息超过225万户,以法人数据库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建设正在加紧推进;省级基础地理数据库收录1∶10000地形图数据量接近3.5TB,覆盖全省15.6万平方公里,“天地图·山西”在公安、交通、规划等30多个领域广泛应用;金融、税收、统计等宏观经济数据库正在逐步完善,文化信息数据库也在加紧建设中。此外,公安、社保、医疗、教育、环保等各部门建成各类业务数据库超过70个。基础数据库和各类业务数据的建设完善,对各部门业务开展、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五 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稳步提升
省直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等基础应用不断普及,综合覆盖率达到50%,对优化内部办公流程、提升办公效率作用明显;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专项业务系统扎实推进,已建成运行各类业务系统超过270个,支撑业务涵盖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社会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稳步提升,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接近60%。其中,实施“金字”工程的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明显较高,税务、统计、科技等15个省直单位主要业务基本实现信息化全覆盖。
六 创新社会管理应用不断深化
太原、阳泉等市(县、区)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陆续起步,智慧交通、智慧水务等便民应用不断深化,以“龙城单车”为代表的自行车站点信息的实时监控系统,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社保“一卡通”覆盖率达到57.8%,制卡发卡量处于全国前列;基于全员人口数据库的“人口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整合了计生、卫生、民政、社保等多项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了社区网格化精细管理和服务;“公安便民服务在线”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便民服务网站群,不仅能够实现信息查询、咨询投诉、交流互动,而且实现了226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安业务的网上预约、在线申办;纪检监察“一网六平台”的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制度+科技”“人防+技防”等先进手段,充分提升了网上监察能力;煤炭领域安全监测和生产过程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主管部门和煤炭企业对矿井生产的实时监管,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各类社会管理应用和便民应用的不断深化,在加强公共管理、提升基层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效果突出,进一步加速了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
七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信息安全组织机制不断完善,在省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协调机构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各市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协调机构已基本建设完善;等级保护、分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备案、测评、整改等工作持续开展;安全检查工作逐步制度化,连续三年对政府机构和重点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安全大检查,有力促进了信息安全工作的不断强化和提升;各部门对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大多数政府部门都设立的专门的信息中心或网络信息管理部门,明确了主管领导和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和范围,安全监测手段和措施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应急预案基本制定完成,应急演练陆续开展,有效控制了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和隐患,减少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力地保障了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