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前沿研究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后,政策目标由实现税赋公平、出口扩张逐步向出口结构优化、外贸平衡和产业结构优化演变。出口退税能在不引起反倾销诉讼、减轻世界市场贸易保护程度、调节整体出口贸易的同时,有差别地调节不同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其有效性已经被实证检验所证实。目前,全球经济面临在“不平衡”中寻找“再平衡”的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国际市场的贸易环境恶化,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逐渐严峻,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不断增大。可以预见,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出口退税政策将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国自2004年起采用差异性出口退税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发挥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效应。但从理论研究看,有关差异性出口退税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研究还相当缺乏。本书基于赵志钜(Chao, Chi-Chur)的一般均衡模型与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模型,引入资本变量和两个差异性出口退税率,构建了我国出口退税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理论模型,力图较为系统地分析我国出口退税对出口产业的传导机制、出口退税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出口退税与关税和汇率的关系等问题。同时,利用我国1985~2011年产业发展数据以及基于技术投入的产业结构相关指标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推导和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出口退税能够通过进口中间部件价格、成本和利润、国际市场售价、资源配置效率、相关上游和下游产业规模影响出口产业的发展。

第二,理论模型分析指出,根据产业政策目标对不同产业设置不同出口退税率,能够调整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即差异性出口退税率的产业优化效应有效。此外,出口退税的调整效应对低加工、低技术投入产业更为有效。

第三,实证检验表明,我国差异性出口退税政策能够有效优化总体产业结构和工业产业结构,有效促进我国工业产业内低加工程度、低技术投入、低附加值产业收缩,但对促进工业产业内较高加工程度、较高技术投入和较高附加值产业的扩张以及降低资源消耗、促进低碳化效果不显著。

第四,关税增加和汇率升值将增强出口退税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调节功能,提高差异性出口退税率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反之,则相反。

第五,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应与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产业战略相适应,建立适时、合理、有效的差异性出口退税率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产业的出口产品给予不同的出口退税待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本书共8章。除第一章绪论外,主要内容为:一是对国内外与出口退税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三是构建了理论模型,分析了出口退税对出口产业的影响路径;四是进一步构建了出口退税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型,系统分析了差异性出口退税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五是实证分析了出口退税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效应;六是进一步综合分析了出口退税、关税和汇率的关系,以及关税和汇率如何影响出口退税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七是探讨了在当今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出口退税的政策选择。

希望本书的研究结论能为人们更深入、系统地认识出口退税的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效应提供有益的启发,或能促进相关的理论研究,或能为经济管理部门制定出口退税政策与产业结构政策、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