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黄帝思想与儒学有何关系?
黄帝学与儒学的关系是最发人深省的关系。
黄帝和孔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但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则完全不一样。提到黄帝,我们就认为他是我们的祖先,我们是炎黄子孙。说到孔子,我们就知道他是中华古代思想的代表,是儒学的鼻祖。他们两人相距两千五百年,孔子正好在中华文明征程的半路上。但炎黄子孙在文明大道上走了两千五百多年,好像没有什么思想,只是到了孔子,才有了思想。这能让谁相信呢?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两个问题。
其一,从黄帝到孔子,炎黄子孙的思想哪里去了?《黄帝四经》的命运可能是最好的回答。中华文明前两千五百年的主要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在《黄帝四经》中得到了充分的总结和体现。然而,《黄帝四经》在汉武帝之后被彻底埋葬了。
其二,孔子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与《黄帝四经》等黄帝著作毫无关系吗?孔子没有从《黄帝四经》(口耳相传意义上的黄帝四经)中汲取养分?难道孔子的一切思想都是他自创的,没有传承?孔子的源在哪里。笔者认为孔子肯定学习和继承了以《黄帝四经》为代表的上古时代的学术思想。他是如何对待《黄帝四经》的,他汲取了黄帝思想的什么内容,舍弃了黄帝思想的什么内容,修改了黄帝思想的什么内容,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只有彻底认清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正确评价黄帝思想和儒家思想,才能总结出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经验教训。
值得我们玩味的是太史公写黄帝的一段话:“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这说明司马迁在写黄帝时思想是有顾虑的,是反复斟酌的。他也感到纳闷,为何孔子的《尚书》独载尧舜,不言黄帝?为何百家皆言黄帝之时,孔子刻意回避黄帝?为何对黄帝沉默不语?何也?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研究。当然我不是要否定儒学,而是要厘清黄帝学与儒学的关系,看看他们之间是如何传承的,儒学为何能取代黄帝学成为国学?为何确立儒学的国学地位就一定要罢黜黄帝学?其利弊得失又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教训?
黄帝学研究困难重重,主要困难在于历史文献不足。但我们不能因此逃避黄学研究,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文献,努力挖掘历史文献,期待更多的出土文献和重拾、重识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