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马克思是经济理论、分层理论的大师,因此,开宗明义,首先介绍一下他的观点。
一 关于阶级与社会分层起源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阶级现象的出现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马克思认为,这是他对于阶级理论所作出的三个新贡献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72: 332~333)。对于这一思想,恩格斯后来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作了较为清晰的说明。他认为,所谓阶级现象“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就是说,当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未高度发展,当社会的总产品还不能充分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当社会的剩余产品还只能满足少数人的较高需求时,社会就必然产生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972: 439)。
那么,阶级产生的具体过程如何呢?马克思认为,它起源于分工和私有制。马克思较多地从分工的角度研究了社会分层。
在分工问题上,马克思区分了自然分工与社会分工。他认为,自然分工是分工发展的起点。他说,分工起初是性别差异造成的,后来,由于天赋(比如体力的差异)而发生了自然分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 36)。当然,在有些场合他也强调,自然分工是自然环境不同而引起的,他认为社会分工或社会内部分工是从自然形成的分工上发展起来的。他阐述了社会分工的两个起点,即一个起点在于氏族内部因生理差异而形成的自然分工,另一个起点在于不同的氏族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所拥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不同,于是他们之间进行产品的互相交换,在这种交换中产生了社会分工(《资本论》第一卷,1975: 389~390)。自从有了社会分工,私有制便产生和发展起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 37)而分工和私有制使社会上形成了对立的阶级。如果将马克思的思想用图展示则为:
二 关于阶级形成的思想
要理解马克思的所谓“阶级形成”,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阶级。虽然马克思从来没有给“阶级”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他的众多著述都表明,阶级是占有同样经济地位的群体,特别是指一个集团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或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这样说来,阶级讲的是经济地位。
如果阶级仅仅是经济地位,那么,我们可以在统计上将所有具有同样经济地位的人放在一起而称之为阶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阶级还具有行动上的意义吗?阶级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有真实社会互动的、有社会行为意义的社会群体呢?
对于韦伯来说,这并不是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因为,韦伯完全把阶级和阶级行动分隔开来,他不认为阶级必然会产生共同行动。然而,对于马克思来说,这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马克思预言工人阶级会联合起来,形成共同行动。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被社会抛到了底层,共同的被剥削的经济地位会促成他们的共同行动。马克思曾被这个问题困扰,他多次预言工人阶级革命的到来,但又一次次没能够实现。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当分析阶级能否形成时,马克思说:“既然数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就形成一个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 693)这就是说,阶级的形成首先是人群要具备经济地位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这一群体形成的生活方式、利益、教育也具有一致性,特别是不同群体利益的对立,促成了阶级的形成。然而,在同一篇文章中,马克思又说:“由于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的关系,由于他们的利益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所以,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 693)这样看来,马克思认为所谓经济地位的一致性、经济利益的统一性还不足以导致阶级形成,阶级的形成还必须具备真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要有联系和政治组织。
那么,阶级的形成到底是一个群体具备经济地位、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就可以了呢,还是,阶级的形成必须是一个群体具有真实的社会联系、社会互动和建立政治组织呢?
如果仔细考察马克思的思想的话,可以发现,马克思认为阶级形成有两个阶段,即“自在阶级”(class in itself)与“自为阶级”(class for itself)。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经济条件首先把大批的居民变成工人。资本的统治为这批人创造了同等的地位和共同的利害关系。所以,这批人对资本说来已经形成一个阶级,但还不是自为的阶级。在斗争中,这批人逐渐团结起来,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他们所维护的利益变成阶级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 159)所以,马克思的观点是,阶级的形成有两个阶段,有了共同的经济地位和利害关系只是第一个阶段,有了真实的社会互动、社会行动和政治组织以后才是第二个阶段。
马克思以此解释经济地位与阶级行为、社会态度不一致的情况。他认为,一个人所处的客观经济地位最终一定会通过这个人的思想行为表现出来,但这要有一个过程。比如,工人的思想态度可能与其经济地位并不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人的经济地位不起作用,而只是说明,这些工人尚处在“自在”阶段。
三 关于“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思想
马克思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 250)斗争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斗争;斗争的结局,或者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是斗争中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怎样看待这个思想呢?过去,我们的理解曾有一定偏差,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仅仅理解为阶级斗争的历史,结果,一方面是人为地挑拨阶级斗争,另一方面,我们编写的历史书全都是农民起义、阶级斗争,历史书简直没法看了。
自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因群体经济利益的对立而产生的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但不能认为人类社会只有阶级冲突,不能认为人类历史仅仅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绝不是这个意思。人类社会也有和谐相处的一面。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历史、物质进步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文明——仁义理智信、礼义廉耻进步的历史。那么,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斗争呢?
阶级斗争的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关系的本质,但绝不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全部。人类社会关系的本质确实是经济利益关系,这是马克思用阶级关系表述的。但除了经济利益关系以外,人类也还有多种社会关系。人类当然也有和谐相处的一面,中华民族的历史还是和平的时间长、战争的时间短。但是,从马克思的观点看,即使和平时期人类社会关系的本质也是经济利益关系,也存在人们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所以,笔者以为,马克思的意思是,对于任何时期的社会历史和社会活动,都可以做阶级利益或经济利益的剖析,都可以从中发现阶级利益冲突的痕迹。而且,正是这种阶级利益或经济利益,成为经济发展、文明发展的动力,促使人类社会进步。举个例子,改革开放30多年,是近百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表面上看来,这30多年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如果用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剖析,就可以发现隐含在内部的利益冲突和利益驱动,比如一方面,城市的迅速扩张与房地产商所获的巨大利益密切相关,而另一方面,房地产商与许多拆迁户的利益冲突又是绵延不断的。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视角看,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56: 82)
四 关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必然形成重大社会冲突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由于其内在的矛盾,必然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冲突,并最终导致革命的发生。对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这种内在矛盾,马克思有过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多种表述:“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1979: 106);还说:雇佣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鸿沟,随着现代大工业的逐渐占有一切生产部门而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1965: 110)。那么,矛盾为什么会愈演愈烈呢?
马克思论证的逻辑是这样的:第一,工业化发展越迅速,社会不平等问题就越严重。第二,工业化越发展,社会就会有更多的被统治者或无产者,他们会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阶级。第三,随着被统治者形成紧密团结的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冲突的频率和强度会增加。第四,在冲突中,阶级成员通过交往会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形态,认识他们自身的阶级利益,从而更增加他们的团结。第五,随着社会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两极分化,冲突不断加剧。第六,冲突的加剧导致革命的发生。
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证逻辑最初表述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中,后来,他们又在其他很多著作中对此观点作了论证。马克思关于社会两极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冲突越来越激烈的观点,也是受到他哲学上异化(alienation)思想的影响。
关于社会矛盾导致重大社会冲突并最终导致革命的问题,后来又有许多学者从实证角度作了论证,比如戴维斯和格尔(Gurr, 1968),以及斯梅尔塞(Smelser, 1962)等。
然而,事实的发展是,后来欧洲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发生马克思所预言的革命,为什么呢?仔细考察,马克思的论证逻辑也并没有错,问题是资本主义的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
笔者以为,主要有三个变化。第一,这已经被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实证研究证明,即资本主义“不平等”的发展并不是沿直线上升的,而是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又会沿着“倒U形曲线”的路径下降。第二,就是本书后面分析达伦多夫的理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建立了制度化的调节社会矛盾的机制。第三,就是本节下面第五点所谈的,中间阶级在西方社会发展壮大起来。
五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化和中间阶级的思想
总的来看,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比较鲜明地阐述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会不断扩大的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无产者队伍的扩大。马克思说:“资本愈增长,雇佣劳动量就愈增长,雇佣工人人数就愈增加,一句话,受资本支配的人数就愈增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 367)
第二,中间阶层不断落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他说:“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足以经营大工业,经不起较大资本家的竞争;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已经被新的生产方法弄得一钱不值了。无产阶级的队伍就是这样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 259)
如何评价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呢?如果仅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雇佣劳动化这一点上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几乎所有劳动都被打上了雇佣劳动的烙印,绝大多数有经济活动能力的人口,都变成要么是雇主,要么是领取工资的受雇者。仅从这一点上看,马克思的预言是对的。但我们知道,所谓无产阶级通常是指处在社会下层的阶级或贫困者。如果从这种观点看,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下层阶级或贫困者的规模不仅没有扩大,反而有所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本人在其著作中也确实曾经表达过中间阶级并不是日益缩小,而是有所扩大的观点。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写道:马尔萨斯的“最高希望是,中等阶级的人数将增加,无产阶级(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相对地越来越小(虽然它的人数会绝对地增加)。马尔萨斯自认为这种希望多少有点空想,然而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进程却正是这样”(马克思,1976a: 63)。
马克思在批判李嘉图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为资本主义制度下采用机器作辩护时说:“李嘉图在这一章中要努力解决的正是这些矛盾。他忘记指出:介于工人为一方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中间阶级不断增大,中间阶级的大部分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直接依靠收入生活,成了作为社会基础的工人身上的沉重负担,同时也增加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安全和力量。”(马克思,1976b: 653)
所以,如果全面考察马克思的理论,也会发现,马克思对于中间阶级的发展也表达过不同于他的“无产阶级化”的理论见解。
六 马克思关于阶级模式的思想
所谓阶级模式指阶级体系是怎样构建的。对于马克思的阶级模式思想,学界存有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是三派观点,即认为马克思是两个阶级的模式、三个阶级的模式和多个阶级的模式。
所谓两个阶级的模式,学者一般是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话:资产阶级时代的一个特点是,“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 367)。上文已经讲过,如果仅仅从西方工业社会就业已经充分雇佣化了的角度看,今天的欧美社会还真的具有雇主和雇员两个阶级的特点。当然,如果从其他角度看,情况则要复杂得多。
所谓三个阶级的模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话。马克思说:“单纯的劳动力所有者、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各自的收入源泉是工资、利润和地租,——也就是说,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资本论》第三卷,1975: 1000)研究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个模式显然受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分为三职能图式的影响。
另一种是按照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占有大规模生产资料的、占有有限生产资料的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分别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所谓马克思的“多阶级的模式”,是指马克思在具体的国别研究中列举的阶级。比如,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列举了六个阶级:金融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和游民无产阶级;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马克思列举了七个阶级: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富农与中农、佃农、农业工人和工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