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跨界金融,可以另起一行
今天我想谈谈律师创业者,在律师业之外的产业,所能做的突围,所能闯出的新天地。
过去两年,我们总在谈互联网技术会颠覆律师业,搞得一批法律人一阵风似的飞奔互联网+法律的行业,特别是一小部分法律电商获得风投青睐后,令法律人焦虑担扰。其实,在知识密集性、产品非标性、经验个性化的律师行业,法律人要心安,互联网作为产业的标配,肯定会驱动法律,但远远谈不上颠覆。何况仅仅500亿到1000亿规模的法律市场,想象空间实在有限,再怎么折腾,能跑出一两家独角兽就算成功了。
律师,除了按照匠人精神,成就专业与职业之外,能否在更广阔的天地创造价值?实现与其他高端服务业的跨界整合?进而实现专业技术知识分子向商业领袖的转变?
答案是:YES! NO PROBLEM!只要具备有基本的商业洞察力,优秀的组织运营能力,最主要是要有燃烧的创业激情和野心。这就是本篇文章要分享的内容。
一、榜样之力量
事实上,已有一部分优秀律师成为商业突围的榜样,最知名的人物便是阿里集团的二号人物、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蔡当年持有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纽约州律师执照,1999年放下70万美金的年薪,千里迢迢加入阿里巴巴,每月只拿500块人民币,帮阿里注册公司。在湖畔花园炎热的夏夜,挥汗如雨,帮公司梳理股权架构,按照国际惯例起草协议,将靠侠义维持的团队,带上规范化公司治理的道路,且在软银入股与资本上市等公司关键事件上,成为主导者与推动者,被称为阿里的“隐英雄”。
说蔡崇信,有点高大上,其实仔细环顾四周,基于种种原因,已经有一批优秀律师,执业多年后脱去律师袍,转型投入到新的产业。在笔者身边,就有一批优秀的律师,已悄然转型,在非法律领域做得风头正劲。如笔者接触过的瑞威资本首席执行官朱平先生、点融网CEO郭宇航,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笔者5月中旬见到朱平先生时,他刚刚在自己典雅的瑞威资本红酒会所,完成《人生因创业而精彩》的演讲,在本次分享会上,他分享了自己从大律师转型到投资家的创业经历。朱平先生,在1998年创办了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现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上海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2002年以法律顾问身份加入易居中国,作为核心创业团队成员,在传奇人物周忻先生带领下,帮助易居中国于2007年在纽交所上市。目睹资本对商业驱动的威力,朱平先生与商学院的同学正式进军私募管理行业,专注于地产业的金融供给,6年即管理资产规模逾100亿。从律师事务所至上市公司再到资产管理行业,朱平先生的成功,不但成为律师同行的创业榜样,还成为商学院校友的优秀创业代表。演讲当天,瑞威资本向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俱乐部进行捐赠,将瑞威资本打造成一个平台式校友俱乐部。
俊朗而沉稳的外表,熟练且生动的演讲是我对点融网创始人、联席CEO郭宇航的第一印象。当郭宇航代表200名SAIF(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新生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同金”)开学典礼上讲话时,甚至被美女主持人夸奖其演讲气场已经可以代替她的工作。虽然在互金行业,郭宇航的青创领袖地位更被人所熟知与认可,但在金融界同学们面前,郭宇航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律师身份,演讲的题目《没有文艺细胞的律师不是好的互金创业者》更是把自己定位为一名具有文艺细胞的律师,演讲的内容果然充满文艺情怀。他说,自由分享有温度的金融才是美好的金融,金融行业那么多年的固步自封,没有贡献给我们一个公平的社会,几千万中小微企业、八亿老百姓很难享有平等的金融服务,互金的使命,就是通过技术从底层构建普惠金融的信用社会。
无独有偶,笔者与郭宇航先生成为上高金第12期同学的当天,我就了解到十余位同学,有过律师经历,而现在的职务,不是某某公司的董事长,就是CEO。律师投身金融行业,担当商界领袖,“另起一行”,创造人生之丰盛。
二、转型之土壤
应该说,中国律师业经过30余年的恢复、重整与发展,近30万名律师与中国市场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基本同频、同步获得大的发展。而这又是一个资本奖励劳动,知识分享价值的时代,精英律师有华丽转身的可能性。
一方面,在传统的诉讼领域,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渐渐成长起来的这个群体,是中国域内法治体系里,诉讼领域中近乎唯一合法的私权利代表,在重构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建设中,声音虽然仍不够强大却仍在滋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国律师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中获得整体的认知与认可,这是律师跻身社会中产阶层的政治条件。
另一方面,纯粹的非诉业务领域,特别是在公司治理、证券、金融、基金、并购、IP、投资与国际贸易领域,律师成为商业交易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这个精英群体学习劲头十足,熟悉西方市场规范,又在服务中国企业中,身经百战,成为投身中国创新产业的基础力量。
以上是外部大环境,从小环境看,过去二十余年时间,兴盛起来的国内优秀法学院,把高考成绩最高,相对最聪明的一批文科生网罗其中(当然,这一趋势随着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飞转直下已发生变化),而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通过率最低最难的考试之一)将一批更精英的职业技术人才筛选出来,送到愈来愈残酷的律师业务竞争之中。高强度的工作、广泛的交际、低保障感的收入、不间断学习攀爬,都在塑造着这个精英群体,也残酷地将行业从业人员排序,形成了行业中的“二八”法则。于是,那些经过严谨的思维训练,投入鲜活的业务实践,接触最牛的产融企业家的律师,常在河边走,也就难以抑制创业的冲动。
从组织内部看,具有领导力的资深律师,在律所组织层面,都有一个平台梦想,那就是对律所组织的运营与扩展,并对此充满浓厚的参与兴趣或者主导的意愿。但是当他们做到律所主任或管理合伙人层面之后,很快又陷于沮丧,他们可以为客户公司出一份完美的治理方案,为公司上市出谋划策,却唯独管理不好一家律所,从而深刻地体验“领导一群知识分子,就像服务一群猫,永远无法带到一条路上”。
还有更沮丧的事情,理论上律所可以是一些商业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平台,但律所永远是人力资本驱动性的合伙组织,任何合伙人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劳务报酬所得,停止劳动就没有收入,无法获取资本利得,也无法传承合伙份额给子孙。做到55岁以后的律师,估计类似的感受更强烈,客户资源慢慢代际转移,个体精力、时间抑或学习,无法匹配新型业务,年轻人如狼似虎,如果没有乐见其成扶持后进的心态,就会陷入安全感的恐慌。在合伙组织中无法完成的商业梦想,必然会在其他产业中寻找出口,这也是很多律师看透后转身的原因。
因此,精英律师,投身商业实践,有其天然的逻辑。但,这并没有得到一些律师同行的理解,他们认为律师是专业主义的代表,应该代表正义与法治,不应偏离正业,沾染商人气息,甚至称跨界尝试的律师为“律师商人”。把法律当生意做,确实不入正流,但以法律人的精神,投身其他产业,当宽容对待。因为,这群勇于尝试的法律人创业者,正在扩展法律人的事业边界,创造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三、创业之后
创业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律师出走创业也是面临众多挑战,所要迈过的槛儿都不能省。在总结那些律师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归零心态
缘于职业的特点,律师创业者有天然的优势,知识面较广,思维严谨,学习力强,沟通能力(包括文字)卓越,规则意识强。而且长期做乙方,也具有很强的客户意识与服务意识。同时,一个硬币有两面,也有极其鲜明的缺点,思维相对保守,商业判断力不强,组织领导力有待提升。这些优势与劣势,在创业后都会被无限地放大。但笔者觉得,最重要仍然是心态,过去的专业领域的成功经验,都不能照搬照用,塑造一名好律师的路径无法自然地成就一名优秀企业家。
创业往往是一条不归路,往往抵上家产掏空积蓄,比做律师更没有保障感,更需要创新思维来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但企业家需要的是一种兜底的责任担当,一种从零到一的破局勇气,更要有宽容谦逊的包容胸襟。
难能而犹可贵。
笔者从律师转型,投入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产业之时,正值风云突变的互金洗牌之际。面对日益趋严的监管环境,笔者坚信,经过一轮野蛮生长之后,随着更多精英阶层的加入,以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为典型场景的互联网金融2.0版本、3.0版本将加速迭代,长尾市场细分领域的创业机会仍将为精英创业者们留下足够多的想象和创新空间。
事实上,只有全力以赴不给自己留后路,才能给投资人信心,给同伴以榜样,我曾对最初投资为安法律金融(Weand)的首位投资人、上市公司富春通信的董事长缪品章先生讲,我准备All in进行第三次创业了,他随即打入我银行卡一笔启动费用,令人感怀。
2.站在潮头
瑞威资本的创始合伙人、SAIF校友朱平先生在做“从大律师到投资家”的主题演讲时,他认为时代机遇与行业选择最为重要,他本人从律师事务所到资管行业,再到私募基金管理行业的跨界转型,是顺势而为。随着中国崛起之势,借助中国大资管时代最好的机遇,需要更多的精英加入进来,共同将中国的私募行业带上新的台阶。特别是在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ABS(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律师出身的人,具有参与规则创设,交易架构设计与创新的优势。
笔者所参与创建的瀛和律师机构,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乘势而为,以裂变式创业精神,创造性地用“瀛”字品牌,推进全国全球的网络布局,打造O2O的服务战略。短短两年就布局了56家线下办公室,先后完成法大大、赢了网、为安法律金融等互联网项目的孵化,致力于法律+互联网、法律+金融的跨界整合,并获得腾讯、中信资管、中路股份、玖创资本的青睐,瀛和律师机构平台式创业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3.一切在人
《天下无贼》电影里的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孤单英雄的时代落幕了,创业需要一支好的团队,身边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伙人,然后忘我地工作,才能成功。当然,合伙,合的不是钱,而是人品、格局和规则。笔者认同的观点,那就是按照吸引力法则,你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吸引什么样的人。律师出来做老大,要塑造团队精神,须摒弃浓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职业弊病,提升个人格局与胸襟,塑造领导力。只有站在人群中,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现在是打群架的时代,创业者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寻找左膀右臂,以团队的姿势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