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亚小镇绑架案
1980年2月,俄亥俄州基诺亚小镇的一名少女失踪不见。这名少女名叫黛博拉·苏,失踪当晚她去往朋友的住处,八点左右离开朋友家,自此下落不明。
苏的父亲是当地一家银行的副总裁,第二天一早发觉女儿彻夜未归,父亲立即打电话报警。当地警方接警后火速赶往事发现场,从苏家到她朋友的住处沿途进行了细致的搜查,但一无所获。
没过多久,苏的婶婶接到一个年轻男子的电话,男子在电话中称自己抓到了苏,如果想要女孩平安回家,必须给他准备八万美元,否则苏将面临生命危险!苏的婶婶要求与苏通话,想要确认孩子的安全,但是对方没有答应这个要求,立即将电话挂断了。
苏的婶婶向警方描述了打电话的男子,她认为对方应该是一个白人,年纪不大,在20岁左右,听对方的口音,似乎是南方人或者新英格兰区的人。苏的婶婶非常了解当地的电信系统,所以她断定这通电话是从基诺亚当地打来的。
警方得到消息后紧急布控,并将此案呈报联邦调查局,这起案件属于绑架勒索,所以联邦调查局责无旁贷。
第二天,苏的父亲在家中接到另外一个电话,对方依然声称自己绑架了苏,但口音和打给苏婶婶的那个人不太像。苏的父亲表示,打这通电话的人的口音像是墨西哥人,更加奇怪的是,对方索要的金额降低到了五万美元。
联邦调查局接到报案后立即介入调查,由距离基诺亚最近的克里夫兰支部调来专案组成员,着手侦办此案。
案发后第三天,案情似乎有了重大突破。有人在基诺亚以西大约三千米的一条乡间小路边发现了苏的一些衣物。一天后,附近的一条小路上再次出现了苏的剩余衣物。警方在苏的内衣旁边找到了一张用黄色粉笔绘制的地图,苏衣物所在的两个地方都在地图上做了标记。警方从地图上的其他标记判断,绘制这幅地图的人似乎是想让警方将搜索范围延伸至河的另一头。
警方没有放过任何线索,他们前往河的另一边进行搜索,在那里发现了轮胎的痕迹以及两道清晰的足迹。依照现场情况来看,似乎曾有人从桥上往河里丢东西,警方特意带来警犬进行搜索,但没有找到蛛丝马迹。
至此,警方判断苏已经遇害,为了尽早找到苏的尸体,警方沿着河岸仔细搜索,并且在死者家里的电话旁边装了一台录音机,但之后再也没有勒索电话打过来,先前那两个索要赎金的人仿佛凭空消失了。
鉴于案情线索有限,而被绑架者可能已经遭遇毒手,为了尽快破案,联邦调查局抽调了几名行为分析科的犯罪心理画像专家来协助调查。
犯罪心理画像师听完整个案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做出判断,认为警方被凶手精心策划的计划误导了。犯罪心理画像师听了第二通电话的录音,也翻看了警方在现场找到的地图后,认为凶手的目的就是让警方误以为尸首被丢入河中,然后花费时间和人力去做无谓的搜索。
犯罪心理专家表示,这类凶手通常都很狡诈,警方应该从相反的方向去调查,否则会完全被凶手牵着鼻子走,自然找不到任何线索。绑架者在勒索电话中表示苏还活着,这意味着被害人当时就已经被杀害。根据以往同类案件的模式来看,被害人在死前应该被凶手强暴或者性侵犯过,苏很可能就是在被侵犯的过程中死去的。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凶手应该并不想杀死苏,很可能是因为一时冲动才酿出惨案。所以在事后感到惊慌失措,为了掩盖罪行才设计了声东击西的障眼法。因为凶手知道,如果警方按照正常的侦查程序来查案,很快就可以循着线索找到他。
依据以往的经验推断,凶手的目的是为了不让警方找到女孩的尸体。前两个电话都是凶手自己拨打的,他故意模仿不同的口音,试图扰乱警方的视线。
案发当地并不是大城市,居民不过寥寥两千人,如果警方循着线索按照常规办案程序调查,想要掌握凶手的行踪并不是什么难事。凶手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想尽各种办法将水搅浑,试图让自己置身事外,逃出警方的视野。
经过冷静的分析之后,犯罪心理画像专家勾勒出了凶手的初步轮廓:首先,凶手无疑是一个白人男性,他的体格相对比较健硕,年龄在30岁左右。之所以判断他身体强壮,是考虑到苏失踪地点的缘故。苏在街上被人掳走,那么凶手必须用极快的速度完成一系列步骤,并且还要悄无声息,不惊动任何人。此外,这种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一般来讲都有着健硕的肌肉。他们喜欢开大马力的车子,着装上喜欢牛仔靴,这都是以往案件积累的经验。
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富有攻击性,仪容仪表会打理得干净利落,在女人眼里一般会呈现出彬彬有礼的绅士形象。鉴于凶手是一时冲动杀死苏的,所以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凶手此前一定和某个人,尤其是女人发生过争执。这才导致凶手的压力倍增,一时冲动闯下大祸。另外,依照上述条件,凶手本人外形条件并不差,对于苏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来说,总会产生一些吸引力。
凶手杀死了苏,然后拨通了被害者家属的电话索要赎金,并在此期间绘制了虚假地图来误导警方。由此可见,凶手本人对于警方作业非常熟悉,或许凶手就是一名警员或者安全官员、私家侦探等。不过他在作案前应该处于失业状态,并且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导致他失业或者人生诸多不顺的缘由,极有可能也和女人有关,或许他和某个女人关系破裂。换句话说,凶手应该离过婚,至少离过一次,那么最近给他造成困扰的女性有可能是他的前妻,当然也不排除是他的现任女友。
按照以往的经验推断,这类人的性格比较暴躁,容易情绪失控。在失业、婚姻破裂等多重打击之下必定无法自持,所以在他失业的这段时间里,或许也曾情绪失控、犯过错误,甚至是犯法遭到逮捕。当然,违法原因不外乎是驾驶着类似警车的车子招摇过市,或者用无线电窃听警用频道等。很多凶手都喜欢穿着治安人员的制服来掌控整个局势以及被害人的生死,很多起类似的案子在最终真相大白后,人们才发现凶手本人甚至就是执法人员。
结合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的描绘,警方在当地找到两名具有以上特征的嫌疑人。第一位是一名警官,现年31岁,最近因为和一名18岁的女孩同居而被基诺亚警局开除;另一位同样也是警察,只不过他是铁路局的警员,从前住在基诺亚警局旁边,9个月前刚被铁路局解聘。他叫杰克·盖尔,目前正和前妻有些纠纷,两人就位于密西根湖畔的共有财产出售产生分歧。此外,盖尔在被铁路局解聘后不久,曾因为盗窃罪被捕。他有一辆非常时髦的车子,车里配备着无线电对讲机,非常符合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的描绘。
警方传讯了两名嫌疑人,逐一进行了询问。第一个警官在讯问过程中拒不合作,态度十分恶劣。这种行为或许是因为畏罪而伪装出来的假象,他可能已经了解到警方目前所掌握的线索,所以他会坦然告知警方已经知晓的案情内容,但是其他部分则会紧咬牙关、绝不松口。
警方的询问一无所获,僵持之下打算对两人进行测谎。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表示测谎仪对这两个人起不了作用,足够精明的人完全可以击败机器。但是警方没有听从犯罪心理专家的建议,坚持对两人进行了测谎。结果和犯罪心理专家预测的一致,两人先后通过了测谎。
其实,警方并非真的一无所获,虽然嫌疑人通过了测谎,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彻底摆脱了嫌疑。至少,盖尔已经被警方纳入了视线。但是,目前警方手中并没有其他证据,只得先按兵不动,暗中观察着盖尔的一举一动。
等到绑架者再次致电苏家属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几个礼拜。电话另一头的绑匪操着墨西哥口音告诉苏的父亲,要求他尽快准备好钱,交易就在近期进行。
基诺亚警局的一名警官听完录音之后,肯定电话对面的人就是盖尔,因为盖尔曾经在和他们聊天时经常谈起墨西哥腔的问题。
第二天,即4月10日,绑架者再次打来电话,而此次,警方成功地追踪到了拨号地点。那是几千米外一家叫作伍尔柯的商店装在外墙上的付费电话。
警方迅速前往打电话地点,给这台付费电话装上了监控设备。如果凶手再次使用这台电话,那么警方就可以一举将其擒获。
本来众人并没有对电话监控抱太大希望,毕竟对方熟悉警方的办案模式,一般来讲是不会多次使用同一台电话的,但这次凶手显然疏忽大意了。
安装监控设备后,警方特意派遣警员守候在付费电话附近监视。第二天下午,车里的探员看到盖尔走近了这台电话,同一时间,苏的父亲家里的电话再次响起。绑架者在电话中告知他今天晚上就要交付赎金,至于具体的交易时间和地点,绑架者表示会在黄昏时分给出进一步指示。
蹲守的探员拍下了正在打电话的盖尔,苏的父亲房里的电话也被警方录了音。车里的探员看到,盖尔打完电话之后摘下手套,塞回了自己的衣兜。他很狡猾,知道怎样避免留下自己的指纹。
探员跟了他几条街,最后放弃了追踪,因为盖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为了不打草惊蛇,跟踪的探员选择了离开,不过这并不要紧,盖尔的住宅已经在警方的监视之下了。
黄昏时分,苏的父亲又一次接到了电话,凶手要求被害人的父亲带上钱,前往伍尔柯商店外的电话亭,等苏父亲到达那里之后,他会给予下一步提示。
蹲守在伍尔柯商店外的探员已经发现盖尔在电话亭内的电话簿里留了一张纸条,但探员没有贸然行动,而是随同苏父亲一起按照指定时间到达了现场。经过一番搜索,探员在电话簿里找到了犯罪人留下的纸条,纸条上写着要苏的父亲带着钱去河边,他将和死者父亲在那里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警方用监视仪器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随同苏的父亲开车抵达了凶手指定的地点。然而,河边并没有苏的踪迹,凶手也一直没有出现。探员们在河边等候了五个多小时,并沿着河岸仔细寻找了一番,依旧没有找到任何踪迹。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表示,盖尔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取得不在场证明,因为从晚上开始,盖尔的车子就一直停在住所外,没有开出去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清白的,因为这段时间他完全可以在自己家中打电话。
死者的尸体虽然依旧下落不明,但警方目前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盖尔费尽心机制造的假象全部做了无用功。经过负责此案的专案组讨论,他们决定立即将盖尔逮捕,以防他察觉危险后逃离。
就这样,杰克·盖尔在家中被警方逮捕,随后被法庭宣判入狱。
后来,苏的尸体也找到了,探员按照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的建议,从相反的方向开始调查,沿着盖尔所绘地图的相反路线进行了搜索,最终发现了包裹在一张电热毯中的尸体。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电热毯就是盖尔之前盗窃所得的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