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增长极:崛起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2 新中国成立后的密切联系

4.2.1 中南行政区与国家工业基地

1949年到1954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了包括若干省、市,高于省级的第一级行政区。当时全国共设立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隶属于中南行政区,中南军政委员会于1949年12月4日宣布成立,隶属中央人民政府,下辖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六省和武汉、广州两个直辖市(两个直辖市于1954年撤销,降为省辖市)。1950年2月5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在武汉市汉口正式对外办公,武汉成为中南大行政区的首府。从行政管理上来看,建国初期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同曾属于一个行政区。

新中国成立后,三省多个城市成为国家工业基地,得到国家大力支持。“一五”时期,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的中部地区。苏联援建的156项,其中湖北省有9项,包括武钢、武重、武锅、武船、武汉肉联、青山热电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和武汉长江大桥;湖南省有6项,即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331厂、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岳阳造纸厂、酃县电站;江西省有3项,即大吉山、西华山和岿美山三大钨矿。

4.2.2 行政管理协作与横向联合

湘鄂赣三省尤其是毗邻地区的行政管理协作由来已久,创设了很多会议协调机制,而政府主导的横向联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

湘鄂赣毗邻地区税收协作会议始于1972年,其宗旨是相互间协调毗邻地区税收征管,探索税收理论,繁荣边区经济,搞好税源建设,交流工作经验,促进毗邻地区税收、经济和谐发展。2011年11月13~15日,湘鄂赣毗邻县(市)第四届三次税收协作会在湖南平江县召开,来自三省十二个县(市)国地税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1976年,湘鄂赣毗邻十二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始建立协作关系。2010年10月12~14日,湘鄂赣毗邻十二市县第三届十一次工商行政管理协作会议在江西省万载县召开。2010年11月1日,湘鄂赣毗邻县市第四届第一次工商行政管理协作会在湖南省平江县召开,来自湘鄂赣边境县市区的12个市县的1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1996年5月27~29日,第一届湘鄂赣三省五地(市)接边地区民间纠纷联防联调会议在岳阳召开。江西省宜春地区、九江市,湖北省咸宁地区、荆沙市司法局和岳阳市司法局的代表出席会议,大会通过的《湘鄂赣三省五地(市)民间纠纷联防联调协议》规定了联防联调组织的设置、工作任务和原则以及纠纷受理和调处程序及工作制度,开创了湘鄂赣三省五地(市)接边地区民间纠纷联防联调工作的新局面。

2004年5月10日,湘鄂赣毗邻县(市)第一届食品药品监管协作会议在九江市修水县召开。会议首次建立了三省药品监督协作机制,该机制实行定期走访、互访,建立相互通报打假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不定期开展医药市场整治和打假联合行动。协作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旨在对三省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巩固和发展食品药品监管协作机制。

2004年12月7日,湘鄂赣边贸协作组织在湖南浏阳召开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湘鄂赣边贸协作组织章程》。该组织是由湘鄂赣边区29个毗邻县(市)政府商贸流通主管部门组成的商贸交流协作组织。它成立后,以建设湘鄂赣边贸共荣圈为目标,在组织边贸理论研讨、加强信息沟通、开展边贸交流、协调边贸纠纷、推进边区商贸一体化等方面积极开展活动。

2007年9月13~15日,湘鄂赣毗邻地区卷烟联合打假协作小组成立暨首届年会在湖南岳阳召开。会议通过了《湘鄂赣毗邻六市烟草专卖局关于建立烟草专卖品联合打假协作机制的意见》。该会议每年组织一次。

2008年9月24~26日,湘鄂赣毗邻县(市区)党委办公室信息互联第八次联席会议在湖北咸宁市召开,来自湘鄂赣边境县市区的12个县(市)的代表出席了会议。2009年9月19日,湘鄂赣毗邻县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第八次研讨会在武宁县召开。

2008年11月12日,首届湘鄂赣三省毗邻六县(市)平安边界建设联席会议在湖北通城县召开。来自湘鄂赣边境县市区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六县(市)分别签订《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与《睦邻友好公约》等文件。

2010年7月22~23日,湘鄂赣三省十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协作组织第一届年会在平江召开。来自湘鄂赣边境县市区的14个县公安交警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该协作组织于2009年6月在江西修水县成立,以“团结、协作、畅通、平安”为主题,加强横向联系和交流协作,旨在打破区域界限,开展边界联防联治,预防和协查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保障边界道路畅通有序,促进“大交通”管理框架的形成。

4.2.3 学术交流与业务比赛

在政府进行管理协作和加强横向联合的同时,三省间的各种学术交流与各类业务比赛也蓬勃开展起来。

2001年8月24~26日,首届湘鄂赣毗邻县市报协作会在湖北通山召开,三省九县毗邻的《修水报》、《赤壁报》、《临湘报》等9家报社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商定,每年召开一次协作会,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以促进县市报业的共同发展。

2004年10月29~30日,湘鄂赣毗邻县市广播电视协作会第十二届年会在湖北崇阳县召开,各有关县市15个广播电视局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2005年11月1~3日,湘鄂赣边区毗邻县(市、区)第十六届财政工作暨珠算比赛联谊会在茶陵县召开。来自湘鄂赣边境县市区的18个县(市、区)的代表110余人参加了本届联谊会。联谊会旨在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共同探讨县、乡财政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为繁荣边区的财政事业,促进边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做出了贡献。

2005年11月21~23日,首届湘鄂赣三省白蚁防治交流会在湖南省株洲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三省155个白蚁防治单位的近300名代表。该交流会每年举行一次。

2006年由三省地震局共同发起召开首届湘鄂赣地震工程发展研讨会,旨在就湘鄂赣三省地震安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2011年5月24~27日,湘鄂赣地震工程发展研讨会第五次会议在江西井冈山召开,来自湘鄂赣地震管理研究机构的近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7年11月30~12月2日,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性学会、江西省性学会共同举办,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承办,有90名代表参加。

2008年3月15日,湘鄂赣毗邻地区泌尿外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召开。来自湘鄂赣毗邻地区的10多家医院的300多名泌外专家教授们参加了会议,会议就泌尿外科前列腺疾病研究的最新动态和临床工作的热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2008年6月18日,湘鄂赣部分制盐企业生产经营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会议旨在交流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行业的形势及动态。2009年10月23日,湘鄂赣制盐企业产销座谈会在长沙举行,与会代表倡议湘鄂赣制盐企业要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与方式,加强沟通,共享信息。2012年2月17日,湘鄂赣制盐企业座谈会在湖北嘉鱼举行。

2008年7月11~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与功能区划”项目工作部署和技术方案研讨会在湖北宜昌召开。该项目由武汉地调中心组织实施,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省环境监测总站、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南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参与实施。2012年4月在江西南昌召开的项目成果汇报及工作部署建议咨询会上,项目组报告已全面完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1∶25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梳理了长江中游城市群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并分别编制完成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与对策建议报告;开展了部分后备水源地勘察专题调查研究工作并取得进展。邵长生、彭桂梅:《长江中游城市群1︰25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完成》,《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4月16日。

2008年12月25~26日,来自湘鄂赣边境县市区的十个县(市)基层党建研讨会在修水县召开,有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9年3月27日,湘鄂赣革命文物保护现状调查座谈会在南昌召开,国家文物局与湘鄂赣三省文物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2009年5月6日,湘鄂赣毗邻地区“磁共振与临床”学术交流会在通城县人民医院召开,来自湘鄂赣毗邻地区200余名医师代表参加了交流会。

2010年4月28~30日,第八届湘鄂赣毗邻县(市)工会维权合作研讨会在湖北阳新县召开。研讨会于2006年由13个三省毗邻县市总工会发起,旨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会议每年举行2次,针对工会维权工作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探讨。

2010年9月15~17日,由三省党史研究室共同主办的湘鄂赣苏区论坛在修水县成立,并举办以“湘鄂赣苏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论坛活动。论坛签署发表了主旨为“继承、交流、合作、共荣”的《修水宣言》,确定将围绕苏区论坛,搭建学术交流和经贸合作平台,加强边际合作,共促繁荣发展。

4.2.4 文体交流和联谊活动

文化是区域认同的基础,也是城市建设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三省各种文体交流和联谊活动不断,增进了群众的情谊,密切了区域关系。

1981年10月8~15日,湘鄂赣边区中国象棋赛在湖北省通山县举行。来自三省八县的棋手,进行了8天124盘的顽强战斗,相互学习,增进了边区人民的友谊。

湘鄂赣边境毗邻县市区政协联谊会始于1988年。每年举办两次。2011年7月25~26日,联谊会第41次会议在湖北大冶召开,来自湘鄂赣边境县市区的21个成员单位的百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联谊会42次会议于2012年5月15~17日在湖北省通城县举行。

湘鄂赣边区首届老年人运动会自2001年举办以来,已坚持了10多年,广大老年朋友本着“健身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积极参与,达到了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2011年10月11~14日,湘鄂赣边区第十届老年人运动会在浏阳市举行,来自湘鄂赣边境县市区的9个代表团260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运动会。本届老年人运动会设有门球、象棋、乒乓球、柔力球四个项目。

2001年10月1日,湖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和江西电视台经过3年酝酿和筹备的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中秋文艺晚会,在21世纪的第一个中秋佳节之夜向海内外电视观众隆重推出。晚会在闻名遐迩的江南三大名楼——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前同时举行。在盛世良宵之夜,晚会充分利用三大名楼传世的文化景观和美丽的自然景色,让其与晚会的艺术构想融为一体,营造出天地人和的时代主题和文化意境。晚会受到了三省观众的热烈欢迎,并获得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奖。

2010年4月12日,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正式宣布,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共同开展的“功夫总动员,我是未来星”大型少儿选秀活动在长沙正式启动,而一些家庭主妇将和演艺明星一起担任评委。此次活动横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十多个城市,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取得预期效果。

湘鄂赣毗邻县(市)老干部局交流会议于2008年在江西修水召开首届会议,每年举行一次。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在湖北通山县、湖南平江县、江西武宁县召开。

2008年11月21日,“同悦第一跑——江淮宾悦同悦挑战湘鄂赣名山大川”活动在湖北荆州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是江淮轿车营销公司与湘鄂赣三省经销商集体策划,在湘鄂赣三省开展的第一个大型体验式营销活动。活动总行程超过10万公里,几乎到达三省每一个市县。

2011年3月7~8日,湘鄂赣革命老区首届十字绣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在湖北通城举行。活动旨在为实现十字绣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提供服务,也为沿海十字绣生产销售商和革命老区劳动力搞好对接、搭建平台。

4.2.5 长江航运与汉长昌航线

进入21世纪后,长江航运全面复兴,武汉—长沙—南昌环形高速公路和环形铁路已经形成,使得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

(1)长江航运正在复兴。

长江中游在整个长江流域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重要作用,“中游畅则长江畅,中部活则全国活”。现在三省和国家有关部委对此十分重视,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进一步开发黄金水道加强三省融合,特别是通过建设长江中游港口群,促进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

2008年5月,湖北省委作出建设武汉新港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提出了“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目标。武汉新港地跨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市,总面积9300平方公里。在湖北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集中规划、集中建设、集中投入,初步形成省市推进、四地联手的态势。2011年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已达1.1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480万标箱。武汉新港正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打造集现代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临港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现代港、国际港、枢纽港。

岳阳是湖南唯一临长江的城市,洞庭湖水系纳三湘四水,水运网系向省域内延伸较广。有一篇文章在阐述长沙市的优势时写道:“湘江北去,直奔八百里洞庭,开启长沙蓝色经济文明的伟大征程,是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对接,共同承载‘中部城市引擎’的战略之举。北拓到洞庭湖后,长沙才真正成为通江达海的城市,长沙经济也将由内陆经济过渡到蓝色海洋经济。”陈暄:《随湘江流淌长沙寻找出海口》,《长沙晚报》2008年4月30日。显然,湖南将港口和航运作为了两大城市群、两个试验区的对接点。

“十一五”时期以来,江西省加大水运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加大项目储备,实现主要支流与长江干线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水运发展水平,推进内河航运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策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升水运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新增Ⅱ级航道156公里、Ⅲ级航道180公里,形成以长江、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为骨干的鄱阳湖高等级航道网。2011年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907.01万吨,同比增长19%。

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在长江中游地区,打造以武汉新港为主体,以宜昌、荆州、黄石、长沙、岳阳、九江、南昌为综合运输主骨架,以中部地区重要港口为补充的国内综合运输中转集散基地。重点建设一批适应能源、钢铁、化工原料、产成品、建材以及外贸物资等大宗货物中转的港口,加快建设铁水联运港。同时建设以冶金工业原料、产成品、建材转运为主的一批中小型港口。

(2)高速公路已经形成网络。

目前,汉长昌高速公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线。从武汉出发,经咸宁—赤壁进入湖南,经临湘—岳阳—汨罗—长沙—株洲—醴陵进入江西,经萍乡—宜春—分宜—新余—樟树—丰成—南昌—永修—德安—九江进入湖北,经黄梅—黄石—鄂州回到武汉,沿线经过22座县级以上城市,平均不到50公里一座。

汉长昌高速环路的建成,加上(武)汉宜(昌)高速、武(汉)荆(门)高速、随(州)岳(阳)高速、荆(州)岳(阳)高速、长(沙)常(德)高速、长(沙)永(州)高速、(湘)潭邵(阳)高速、(南)昌吉(安)高速、(南)昌(上)饶高速等交通通道,长江中游地区已成为全国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十分有利于汉长昌地区成为全国市场中心,有利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加强有机联系,加速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秦尊文:《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江汉论坛》2010年第12期。

三省高速公路已形成网络,按纵横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

纵向:①京港澳高速。沿途经过孝感、武汉、咸宁、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②大广高速。沿途经过黄石、吉安、赣州。③二广高速。沿途经过襄阳、荆门、荆州、常德、娄底、邵阳、永州。④随岳高速。沿途经过随州、天门、仙桃、岳阳。

横向:①福银高速。沿途经过十堰、襄阳、孝感、武汉、黄石、九江、南昌、抚州。②沪蓉高速。沿途经过武汉、孝感、荆门、宜昌。③杭瑞高速。沿途经过景德镇、九江、黄石、咸宁、岳阳、常德、吉首。④沪昆高速。沿途经过上饶、南昌、宜春、萍乡、株洲、湘潭、邵阳、怀化。⑤沪渝高速。沿途经过黄石、鄂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宜昌。

(3)开启中国高铁新时代。

三省之间,早有铁路相互沟通。前几年动车组的开行,汉、长、昌之间相互车程只需3小时左右,如武昌至南昌只需2小时51分,武昌至长沙只需3小时01分,长沙至南昌只需3小时33分。目前,汉、长、昌之间正在被高速铁路进一步沟通,距离将会进一步缩短。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新时代。武广高铁的开通,带动了“武广经济带”的形成,尤其是高铁贯穿中部强势发展的两湖地区,长沙到武汉仅为1小时10分。武广高铁不仅大大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而且提升两湖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促进两大城市群的进一步合作。

在武汉与长沙之间被高铁沟通后,武汉至南昌、南昌至长沙今后也将被快速铁路连通。在武汉至南昌之间,已有昌九城际高铁于2010年9月20日正式开通运营。昌九城际是具有世界级水准的高速铁路,也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较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一项工程。正在规划中的武九客运专线起于武汉市,途经鄂州市、黄石城区、大冶市、阳新县、江西省瑞昌市,终点是江西九江。客运专线北连京广客运专线,南接昌九城际铁路。其中武汉至黄石段利用将于2013年建成通车的武黄城际高铁既有线路。剩下的黄石至九江段,从黄石大冶北站引出,跨大冶湖后到阳新县,再经江西德安县,终点到达九江。按原计划,武九客运专线大冶至九江段工程将于2014年12月竣工。该线路建成后,将直接推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快速对接武汉城市圈,并直通中原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届时,汉昌之间同汉长之间一样,乘高铁也只需用1个多小时。在南昌与长沙之间,由于沪昆高铁的上马,几年之后的时间距离也有望拉近到1个多小时。多年前笔者曾提出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昌九景城市群“三圈合一”,使三个“一小时经济圈”融合为一个“三小时经济圈”。形势可能比原设想更乐观,汉长昌之间高铁完全建成之后,汉长昌“三小时经济圈”将演变为“1.5小时城市圈”,同城化效应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