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俄罗斯亚太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俄罗斯的亚太外交政策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也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利益。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俄罗斯确定了积极的亚太地区政策,参加亚太地区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广泛参与亚太地区事务,融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俄罗斯在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建设亚太地区国际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俄罗斯亚太政策的影响因素

俄罗斯亚太政策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方面,反映了俄罗斯地缘政治现实,是俄罗斯大国外交政策的地缘政治基础。进入21世纪,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正成为新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俄罗斯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的国家利益。为了拓展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发展空间,俄罗斯采取了积极的亚太地区政策。

(一) 俄罗斯欧亚地缘政治现实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俄罗斯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都深刻地体现了这种地缘政治特点,并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产生重要影响。正如俄罗斯前外长伊戈尔·伊万诺夫所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客观上要反映国家历史发展及其经济、文化、地缘政治地位发展的特点”。[1]

1.俄罗斯欧亚地缘政治的形成

俄罗斯最早发源于基辅罗斯公国。公元9世纪,居住在第聂伯河和德涅斯特河流域的东斯拉夫人以基辅为中心建立了基辅罗斯大公国。13 ~15世纪,俄罗斯受到蒙古鞑靼人长达两个世纪的统治。从12世纪开始,莫斯科公国不断强大,它在1480年结束了蒙古鞑靼人的统治,建立了沙皇专制制度。当时,沙皇俄国的版图北至白海,南到奥卡河,西抵第聂伯河上游,东达北乌拉尔山脉。

经过历代沙皇的征战和领土扩张,最终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沙俄帝国。16世纪,沙皇俄国征服了喀山、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亚各汗国,使伏尔加河流域并入俄版图。1654年,乌克兰加入俄国,经过俄波战争,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地区归属俄国。在彼得大帝时期,俄国夺取了亚速堡,打开了通向亚速海的门户。通过俄瑞战争,从瑞典夺取了芬兰湾和里加湾,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攻克了涅瓦河,并兴建了圣彼得堡城。在叶卡捷琳娜女皇时期,沙皇俄国把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并入俄国,经过俄土战争,兼并了黑海北岸和克里米亚,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在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时期,沙皇俄国发动对瑞典战争,迫使其把整个芬兰割让给俄国。通过俄国与伊朗和土耳其的战争,先后将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入俄国。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先后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瓜分波兰。在1815年将波兰大部分领土划归俄国。到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版图东起白令海峡,西抵波罗的海,北起北冰洋,南达中亚,其领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6。

早在公元10世纪基辅罗斯时期,俄罗斯就把东正教确立为国教。在15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后,莫斯科成为东正教的中心,自称为“第三罗马”。俄国沙皇也把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标志作为本国国徽。从彼得大帝时期开始,俄国打开了通向欧洲的窗口。“俄罗斯深深地参与到欧洲政治,它同西欧各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文明联系。”[2]俄国参加了由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组成的反法联盟,成为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主要参加者。同年,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和英国成立了以维护维也纳决议为宗旨的“神圣同盟”。

19世纪,俄罗斯开始向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进一步扩张。19世纪初,俄罗斯征服了中亚诸汗国,把哈萨克和吉尔吉斯草原置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19世纪中叶,俄国开始向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进行殖民和扩张,侵占了中国大面积领土,使其势力直达北太平洋沿岸。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国和西方列强在亚洲地区展开了势力范围的激烈争夺。1895年,在俄、德、法三国公开干涉下,日本被迫将依据《马关条约》所占据的辽东半岛归还中国。1900年,俄国与西方各列强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对中国进行武力干涉,并强占中国东北地区。1904年,俄国与日本为争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爆发了俄日战争。在1907年和1910年,俄国通过与日本签订的《日俄协定》和《日俄密约》,将中国东北的北半部和内蒙古西半部划归俄国的势力范围。在俄国支持下,外蒙古也从中国被割裂出去。

2.俄罗斯欧亚地缘政治的变化

俄罗斯的政治版图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苏维埃政权初期,苏维埃政权正式承认芬兰、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独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军队进驻波罗的海三国,并将其并入苏联版图。1991年底,苏联解体,组成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国,成为新的国际法主体。新独立的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76%的领土,仿佛又回到了18 ~19世纪沙皇俄国时期的历史疆域。中亚国家的独立使俄罗斯东南部边境后退了1000多公里,相当于19世纪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边界。乌克兰的独立使俄罗斯西部边界回到17世纪。18世纪以来,俄罗斯一直控制着波罗的海诸国,现在失去了里加和塔林的不冻港。俄罗斯地理的中心位置发生东移,领土面积的1/3属于欧洲地区,2/3属于亚洲地区。在人口分布上,欧洲地区约占2/3,亚洲部分约占1/3。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亚洲地区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

新独立的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前苏联地区,波罗的海三国完全脱离了俄罗斯的政治轨道,先后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除了格鲁吉亚之外,其他前苏联各主权国家建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建立了新型的国家联盟。乌克兰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政策,既要防范俄罗斯的控制,又要避免疏远俄罗斯。格鲁吉亚则采取完全倒向欧洲的政策,俄罗斯支持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共和国独立的政策,使两国关系十分紧张。格鲁吉亚争取加入北约和欧盟组织的政策也加剧了俄格冲突。在前苏联地区也存在着各种民族和领土问题,曾引发国家间矛盾和冲突。如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争端引发的战争;格鲁吉亚政府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因主张独立而引发的冲突。这些问题对于俄罗斯积极推动的独联体国家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欧洲地区,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结束了华约与北约两大军事集团军事对抗的局面。东西德的统一标志着欧洲分界线的消除,欧洲开始了不断加深一体化的进程。1991年12月,欧盟各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马约》规定,欧盟实行统一货币——欧元,决定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根据2007年12月签署的《里斯本条约》,设立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一职。与此同时,在欧洲也开始了欧盟和北约东扩进程。原属于华约集团的东欧各国都纷纷加入了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北约组织东扩,北约的军事基地向俄罗斯边界不断推进,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了外部威胁。

在亚太地区,集中了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等世界主要大国。冷战结束后,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始了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亚太地区各国经济迅速发展,正在成为新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美国的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不断强化美国与日本和韩国的双边军事同盟,加强在东亚的前沿军事部署。朝鲜半岛仍然保持南北分裂和军事对峙状态,朝鲜核危机成为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严重威胁。由于历史问题、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十分脆弱,地区和平与稳定面临着潜在威胁。亚太地区形势对于俄罗斯既有发展机遇,也存在着各种安全挑战。

(二) 俄罗斯的大国外交政策

在近代欧洲历史上,俄罗斯是欧洲地区的大国,在欧洲国际舞台上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整个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受到严重削弱,作为苏联主要继承国,俄罗斯继续维护自己的世界大国地位,实行大国外交政策。

1.俄罗斯的大国外交传统

在历史上,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地区的大国,是欧洲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从彼得大帝时期开始,俄罗斯在欧洲崛起。到19世纪初,俄罗斯已经成为欧洲地区的强国,成为欧洲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国家。1814年,俄国打败了拿破仑,取得了反法战争的胜利。当时俄皇亚历山大一世亲率俄军攻入巴黎。“俄罗斯曾经是拿破仑之后建立欧洲秩序的主要参加者,而后又参与建立了欧洲体系。”[3]

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俄罗斯帝国版图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苏维埃联邦制国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对于反对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苏联也从欧洲地区大国跃升为世界大国。美国、苏联和英国作为三巨头共同主导了二战后世界秩序安排,构建了二战后雅尔塔国际体系。二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两个世界超级大国,世界形成了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整个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俄罗斯大国外交方针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苏联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在俄罗斯独立初期,由于遭受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国家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下降。有人认为,俄罗斯已经成为二流国家,正在滑向三流国家。俄罗斯根据其外交传统和巨大发展潜力,坚持捍卫俄罗斯世界大国地位,确立大国外交方针,以有效地维护本国国家利益。

俄罗斯认为,俄罗斯具有大国外交传统,它承袭了沙俄和苏联的外交文化遗产。俄罗斯是苏联的主要继承国,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俄罗斯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地缘优势,以支撑其世界大国地位。1993年发布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指出,俄罗斯是“拥有多个世纪历史,独一无二的地缘政治地位,足够的军事实力,雄厚的技术、智力和伦理潜力的大国”,“在世界影响力平衡中,在多方面协调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进程中,保证俄罗斯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作用”。[4]2000年发布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进一步强调,“要确保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稳固和权威的地位,最大程度地符合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作为当代世界一个影响力中心的利益”。[5]

俄罗斯实行积极的大国外交政策。俄罗斯积极推动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主张联合国应当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的协调中心,进一步提高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活动中的效率。在充分尊重联合国中心和协调作用的前提下,建立由代表不同地区和文明的主要国家实行集体领导的民主、平等的国际体系。为此,俄罗斯将与20国集团、金砖国家、八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开展相互协作。

俄罗斯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独联体、欧洲和大西洋地区、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独联体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最优先方向,并把独联体看成是其战略利益范围。俄罗斯积极发展与独联体国家间的睦邻和战略伙伴关系,推动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自由贸易区建设。2007年10月,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签署了《独联体国家进一步发展构想与落实的主要措施计划》,确定了进一步加强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和外交领域合作的目标、任务与措施。在独联体框架内,俄罗斯积极推动欧亚经济共同体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使其成为连接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纽带。现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俄罗斯加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发挥其作为有影响的地区组织的潜力。

欧洲与大西洋地区是俄罗斯对外政策传统的优先方面。俄罗斯主张在平等和信任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大欧洲。俄罗斯积极发展与欧洲联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欧盟共同建设四个共同空间,即经济空间,自由、安全与司法空间,外部安全空间,科研、教育和文化空间。俄罗斯重视发展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国的合作,以促进俄罗斯经济走向创新型发展道路。俄罗斯对北约东扩持否定立场。俄罗斯认为北约军事基地接近俄罗斯边界,可能会破坏同等安全原则,导致在欧洲出现新的分界线。然而,俄罗斯愿意在相互信任、透明和可预测性原则基础上,在建设和平、安全与稳定的大欧洲方面开展合作。

俄罗斯重视发展与美国的战略关系。俄罗斯认为,俄美两国对于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负有特殊的责任。俄罗斯主张,“发展两国平等的、非歧视的经济贸易合作”,“在平等、互不干涉内政和尊重彼此利益的基础上,加强相互协作”,“在武器监督方面开展合作”。[6]2010年,俄美签署了新的《进一步削减战略进攻武器条约》。但是,俄罗斯对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弹防御系统计划表示担忧,认为它将削弱俄罗斯的战略核遏制力量,破坏俄美形成的战略力量平衡。

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大国外交政策中占据优先地位。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利益。俄罗斯采取融入亚太地区的政策,积极参加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广泛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关系。2013年2月新发布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指出:“加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我国属于这个最活跃的发展中的地缘政治空间所决定的,世界经济和政治重心也在向这个地区转移。俄罗斯的兴趣在于,积极参加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利用它实现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发展计划,在亚太地区建立透明和平等的安全格局,以及在集体原则基础上的合作。”[7]

(三)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国家利益

在地理上,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其领土的2/3位于亚洲,东部直抵太平洋。在陆地上,俄罗斯与中国、蒙古和朝鲜拥有漫长的边界;在海洋上,俄罗斯与日本、韩国和美国隔海相望。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俄罗斯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有着重大而现实的国家利益。

1.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利益

亚太地区集中了世界主要大国。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亚太地区就有3个;在20国集团中将近一半是亚太地区国家;在金砖国家组织中有3个是亚太地区国家;世界GDP排名的前3位是亚太地区国家。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建立了各种地区性国际组织和论坛。例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东亚峰会等。冷战结束后,日本采取了“脱欧入亚”的政策,把外交政策重点转向亚太地区。美国奥巴马政府实行了“重返亚太”战略,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利益。中国和印度作为亚太地区的两个人口大国正在迅速崛起,它们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适应亚太地区国际体系的新变化,重构亚太地区国际体系和秩序已成为地区各国,特别是地区大国面临的战略性问题。亚太地区的形势和发展直接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于世界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秩序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利益。俄罗斯不仅是欧洲地区国家,也是亚太地区重要国家。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利益主要表现为,维护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主权和平等地位,通过参加亚太地区各种国际组织全面参与亚太地区事务,保证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各国友好的国家关系。为此,俄罗斯实现政治利益的目标是:第一,全面发展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关系,使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各国保持良好的政治与外交关系;第二,全面参加亚太地区国际组织,保持并扩大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政治与外交影响,保证俄罗斯参与亚太地区的政治与外交的议事日程,并使其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第三,借助亚太地区在全球政治中影响力的日益上升,提高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俄罗斯国际评论员阿列克谢·弗罗洛夫形象地指出:“俄罗斯一直不仅将亚太地区视为集中全球影响的可能的地区,而且也将其视为扩大对外政治联系的大型‘据点’。”[8]

2.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利益正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00 ~2011年,双方之间的贸易额从209.33亿美元[9]迅速增长到1965.03亿美元,[10]在12年内,双方的贸易额增长了9倍多。20世纪90年代初,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仅占俄罗斯贸易总量的12% ~13%, [11]而到了2011年,这一指标快速上升到23.9%。[12]

具体而言,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在于:第一,通过融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使俄罗斯享受地区一体化机制带来的各种经济利益与巨大的经济发展机遇。第二,亚太地区是俄罗斯商品的巨大销售市场。这里不仅是俄罗斯各类生产原料、军工产品、航天产品等俄罗斯优势产业的传统出口市场;而且,这里也是俄罗斯近年来重点发展的能源及高科技产品的新兴市场。第三,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有利于俄罗斯熟悉和掌握各类贸易规则的制定与实施,促进俄罗斯对外经济合作布局的进一步合理化,吸引亚太地区的投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等,并将带来国家收入的大幅增加,从而有利于加速俄罗斯经济的整体发展与现代化。第四,大力发展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资源,加快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居民就业与地方财政收入,从而改变俄罗斯东部地区的消极形势,使其走上经济振兴和现代化发展道路。

3.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利益

俄罗斯东部地区的领土直接属于亚洲的地缘政治现实,决定了俄罗斯在这一地区有着一系列切身的国家安全利益。冷战结束后,和平、发展与合作成为亚太地区的主流趋势。在俄罗斯看来,在亚太方向,俄罗斯没有任何大规模入侵以及战争的现实危险。但是,在传统安全领域,俄罗斯还是面临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第一,在远东地区,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与潜在对手存在着巨大差距。冷战结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俄罗斯远东军事力量持续萎缩。俄联邦议会上院副主席米哈伊尔·尼古拉耶夫指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武装力量近年来削减为原来的1/3左右,而同期,中、日、韩增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根据某些俄罗斯专家的观点,俄罗斯逊色于这些国家,甚至日本的武装力量——30万人,也在人数上超过了远东军区。而如果将俄罗斯的海军、空军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部署的力量相比,那么敌人占有绝对优势。在潜艇数量上,美国多出1.5倍,登陆舰多出4倍,航母多出12倍。”[13]显然,现实力量对比的弱势,使俄罗斯在远东方向感受到了较大的安全压力与风险。第二,俄罗斯与亚洲国家存在的边界与领土纠纷,是俄罗斯国家安全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目前,俄罗斯与日本存在着北方领土争端问题。这是俄罗斯在亚太方向可能引发武装冲突的潜在安全隐患。第三,朝鲜半岛问题。朝鲜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直接接壤,一旦朝鲜半岛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将有可能导致难民潮涌入俄罗斯境内,同时还将带来战争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朝鲜半岛的核问题给俄罗斯的安全带来了更加不可预测的风险。第四,亚太地区的其他传统安全问题。例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东海问题等,虽然这些问题并不直接威胁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领土安全,俄罗斯也不会直接介入这些冲突,但这些潜在冲突将影响到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可能会对亚太地区力量平衡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将会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国家安全造成深远的间接影响。

近年来,亚太地区存在的一系列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贩毒、有组织犯罪、生态与自然灾害、流行病等,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新的挑战。例如,2005年中国吉林市化工厂爆炸对俄罗斯环境造成的化学物质污染;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给俄罗斯及邻国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污染等。因此,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安全利益在于:在传统安全领域,巩固国防,防止外敌入侵,维护边界与领土安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消除潜在对手入侵或者忽视俄罗斯安全利益的诱惑;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与亚太国家共同合作,建立有效机制,将非传统安全威胁给俄罗斯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降到最低限度。

二 俄罗斯的亚太地区政策

俄罗斯实行积极的亚太地区政策。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就确定了欧亚平衡的外交战略。

进入21世纪,普京总统把亚太地区确定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方向。俄罗斯积极融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发展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参与亚太地区事务,推动建设亚太地区新秩序,发展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一) 俄罗斯亚太地区外交政策

在俄罗斯独立初期,叶利钦总统曾实行亲西方的大西洋主义外交政策。希望在共同价值基础上建立俄罗斯与西欧和美国的新型国家关系,在西方的支持下克服经济危机,有效地维护俄罗斯的世界大国地位。但是,俄罗斯很快发现这种单方面的亲西方政策严重削弱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不符合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利益。俄罗斯开始转向欧亚平衡外交,采取积极的东方政策。1992年10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外交部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发展同西方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关系的同时,也应不懈地在东方——日本、中国、印度、蒙古开展工作。”[14]

1993年4月,俄罗斯发表了第一个《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外交政策的变化。俄罗斯开始强调以保证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方针,由过去单方面亲西方政策转向全方位外交政策,突出了亚太地区的重要地位。《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指出:“在与大西洋相比较正在变成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区获得稳固的地位,既有利于俄罗斯国内改革,也有利于大大提高它在世界政治经济总进程中的影响,还有利于发挥它独一无二的横跨欧亚的潜力。”[15]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1995年的《国情咨文》中指出:“俄罗斯今后几年的最佳战略将是全方位的伙伴关系战略。我们将同美国、欧洲各国、中国、印度、日本、拉美国家,以及世界各国发展关系,同所有愿意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俄罗斯对话的国家发展关系。”[16]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在1998年也撰文指出:“保持在国际舞台上作为一个基本主角,俄罗斯奉行的不是有限的某种单方面的政策,而是多方位的政策。这就是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印度、中东、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和非洲。”[17]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俄中关系部主任贡恰罗夫指出:“俄罗斯同西方结盟无疑将加强它同东方和南方关系中的地位;而俄罗斯同东方和南方结成伙伴又能使它在同西方交往时保持独立。”[18]1992年末和1993年初,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先后访问了韩国、中国和日本,这是俄罗斯重新走向东方的重要一步。它表明俄罗斯开始从亲西方政策转向欧亚平衡的所谓“双头鹰”政策。

在普京总统时期,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开始走向稳定,逐步走出经济危机的低谷。普京的战略目标是,重振俄罗斯经济,确保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发挥俄罗斯的世界大国作用。2000年6月,俄罗斯发布了第二个《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确定了新世纪俄罗斯亚太政策的基本方针。

俄罗斯确定了欧亚平衡的外交政策。2000年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指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特点在于其平衡性,这是由俄罗斯作为一个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地位所决定的,它要求把各个方面的努力最佳地结合起来。”[19]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亚洲国家。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位于欧洲部分,人口也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在欧洲地区,北约和欧盟不断东扩,俄罗斯面对的是不断扩大和深化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在亚太地区,俄罗斯看到的却是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正在推动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在历史上,俄罗斯面对的是先进的欧洲和落后的亚洲,今天,俄罗斯面对的是一体化的欧洲和迅速发展的亚洲。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地位削弱了,面临着被欧亚快速发展列车淘汰的危险。为了把面临的挑战转变成一种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俄罗斯确定了实行东西方平衡的地缘战略。一方面,俄罗斯极力推动建设具有共同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空间的没有分界线的大欧洲,成为欧洲新秩序的建设者;另一方面,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成为亚洲经济发展和安全合作的重要角色,从而发挥俄罗斯横跨欧亚的地缘特点,提升其世界大国的国际地位。普京指出:“由于我们的地缘政治位置(部分俄罗斯领土在东方,部分在欧洲)的原因,我们一贯推行平衡的对外政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既同东方,也同西方发展我们的关系。”[20]俄罗斯前外长伊万诺夫指出:“俄罗斯在亚洲有着多种多样的和极为重要的利益。既介入欧洲事务也介入亚洲事务,不仅是俄罗斯独有的地缘政治特征,而且是它无可争议的优势。”[21]

从2008年5月起,俄罗斯开始了梅德韦杰夫总统时期。2008年7月,俄罗斯发布了新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以下简称《构想》)。在亚太政策方面,新《构想》指出:“在俄罗斯全方位对外政策中亚太地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俄罗斯属于这个世界上快速发展的地区,有兴趣利用这个机遇来实现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需要在反对恐怖主义、保证安全和开展文明对话方面加强地区合作。俄罗斯继续积极参加亚太地区主要的一体化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济合作’、东盟伙伴关系机制,包括东盟地区论坛。进一步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具有特殊的地位。”[22]

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是梅德韦杰夫上任后面临的重大挑战。2008年9月爆发了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这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出口,其中石油、天然气、矿物原料和金属出口起着关键作用。这场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使俄罗斯出口原料的价格和数量骤减,导致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工资降低等经济问题。梅德韦杰夫总统指出:“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的平衡遭到破坏,及一些国家的经济政策不到位。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稳定措施,制订并实行将全球经济危机的危害降至最低的计划。要在国内推行防止经济危机的政策,我们要高度重视国际间的相互合作。”[23]因此,加强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成为俄罗斯克服经济危机的重要选择。2010年7月,在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梅德韦杰夫总统在“远东社会经济发展与加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地位”讲话中,提出了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政策的目标是,加入地区一体化进程,扩大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联系,利用地区潜力来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社会经济。

2012年普京成为俄罗斯新任总统。他提出了21世纪俄罗斯走向东方的战略。2013年2月新发布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指出:“加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我国属于这个最活跃的发展中的地缘政治空间所决定的,世界经济和政治重心也在向这个地区转移。俄罗斯的兴趣在于,积极参加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利用它实现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发展计划,在亚太地区建立透明和平等的安全格局,以及在集体原则基础上的合作。”[24]

2012年9月,在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了第20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俄罗斯是这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席国。俄罗斯将实现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作为重要目标,发挥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亚太地区国家和企业向俄罗斯投资,加强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在金融、能源、粮食、运输、科技、教育各领域合作,带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俄罗斯的创新发展战略。

(二) 俄罗斯亚太地区经济政策

进入21世纪,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正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俄罗斯越来越重视开展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2008年11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巩固亚太地区蓬勃发展的平等伙伴关系》一文中,阐述了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开展金融、能源、粮食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的基本政策。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解决亚太地区的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挑战,他提出,俄罗斯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供应国之一,将促进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能源保障体系;俄罗斯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潜力和优势,将全力保障其他国家的需求,并在世界粮食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俄罗斯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将就贸易制度自由化和相互投资发展等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对话与合作。

第一,使俄罗斯东部地区融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2009年7月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俄罗斯东部与亚太地区一体化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上的作用一直在增长。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地区的经济仍然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增长态势。这为加强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经济联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他认为,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最有竞争力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这种原料商品对于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亚太国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就找到了解决一个双重任务的突破口:利用远东和西伯利亚的竞争优势和亚太地区所提供的良好机会发展国家,同时加强俄罗斯在正在形成的地区经济格局中的优势地位。”[25]他强调指出,俄罗斯东部地区不仅应该在地理意义上成为亚太地区的一部分,在经济上也应当拥有同样的地位。这将使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得以全方位的利用“外部资源”以获得其自身的发展。

俄罗斯2/3的领土位于亚洲地区,但是,亚洲部分与欧洲部分相比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在持续减少,这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加速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已成为俄罗斯的战略性任务。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这已成为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俄罗斯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全部自然资源的2/3都位于亚洲部分。这里土地广袤,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各种矿物资源。这些为俄罗斯吸引亚太地区国家投资,发展经贸关系创造了巨大的潜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俄罗斯前外长伊万诺夫指出:“为此,需要亚洲各国有分量地参与俄罗斯东部的经济,也需要使俄罗斯经济融入亚洲正在形成的新的经济空间。这是我们今后几年的战略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不仅只是推动东部地区的发展,而且会大大推动整个俄罗斯经济的发展。”[26]

俄罗斯为了促进东部地区的发展,还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各联邦主体发展与亚太国家地方主体之间的经济合作与联系。例如,2009年批准实施了《2009~2018年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合作计划》,该计划涉及交通、科技、工业以及旅游等多个领域,包括205个重要的地区合作计划。[27]该计划对促进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大力发展俄罗斯与亚太地区能源领域的合作。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使这一地区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能否保障能源的稳定供给直接关系到亚太地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能源大国,俄罗斯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储备。这种需求与供给的对应关系,直接决定了俄罗斯希望在亚太地区的能源供应链条中扮演重要角色。200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俄罗斯愿意为亚太地区经济的顺利发展而保障稳定的石油供应,“这指的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能源供应结构,首先是在东亚,通过铺设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用轮船从油气资源丰富的俄东部地区运送液化天然气来供应”。[28]

俄罗斯把面向亚太地区的能源政策列为其亚太经济政策的优先方面。这对于开拓俄罗斯与亚太地区能源合作具有战略性意义:一是可以给俄罗斯带来丰厚的出口收入,从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巨额资金;二是使俄罗斯能够以能源供应者的关键角色,巩固在亚太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三是可以使俄罗斯实现能源出口多样化的能源战略目标,从而提高俄罗斯在欧美市场以及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

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吸引亚太地区国家参与俄罗斯东部地区能源的开发。俄罗斯铺设了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实施了萨哈林天然气开发项目,发展液化天然气生产,向亚太地区国家输送电能,参加建设核电站项目。例如,2009年,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国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贷款,俄罗斯以石油作抵押,在2011~2030年通过石油管道向中国供应3亿吨石油;[29]又如,俄罗斯开发的“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项目,已经向日本供气;[30]再如,俄罗斯将向越南提供约80亿美元贷款用于建设越南核电站。[31]2000年,普京总统还曾提出,通过萨哈林建立俄罗斯—日本能源桥,从托木斯克州向中国西部和从伊尔库茨克州向中国东北,继而向朝鲜和韩国铺设输气管道等庞大计划。

第三,积极发展俄罗斯与亚太地区运输领域的合作。在地理上,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西抵波罗的海和大西洋,北临北冰洋,东达日本海和太平洋,这一地理位置为俄罗斯发展与亚太国家在运输领域的合作,并发挥“欧亚走廊”的角色提供了独特的优势。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指出:“我们有优越的条件实现世界运输突破,它可大大缩短欧洲大西洋地区和亚太地区的距离。”[32]俄罗斯计划大力发展陆路与海路方面的运输合作。在陆路方面,俄罗斯希望充分发挥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输潜力。普京曾经指出,“对于运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而言,取道西伯利亚干线,其路程可缩短一半”。[33]而在海路方面,随着北冰洋航线的逐渐开通,新的北方海路将大大缩短亚太国家和欧洲的距离。

大力发展运输领域的合作,对俄罗斯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大力发展运输领域的合作,有利于解决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贸易运输的瓶颈问题,使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便利并降低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双方的贸易。第二,过境运输的发展将给俄罗斯带来巨额的过境运输收入。根据俄罗斯专家的计算,“如果每年经过俄罗斯领土的货运量为100万个集装箱,那么,过境运输的收入将可与能源出口相比”。[34]第三,发展过境运输有利于带动俄罗斯运输沿线地区的生产、投资、贸易、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从而有利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四,如果俄罗斯作为“欧亚走廊”的作用逐渐得以实现,那么,俄罗斯在欧亚大陆和全世界的贸易体系中作为运输枢纽的地缘经济影响力将会大大提高。

俄罗斯积极推动与亚太地区国家在运输领域的合作。俄罗斯与中国、朝鲜、韩国以及日本商讨利用跨西伯利亚大铁路和北方海路开展洲际运输的计划,并已经开始启动了某些计划。例如,俄罗斯近年来大力推动跨朝鲜半岛铁路建设,并将西伯利亚大铁路与朝鲜半岛的铁路连接起来。积极修建俄中边境地区的道路、桥梁以及通商口岸各种基础设施,并使其与中国相关设施互联互通。此外,目前还在探讨将韩国、中国和欧盟连接到一起的高铁项目。

第四,大力促进高技术领域的合作,并重点将俄罗斯的高技术产品推向亚太地区市场。

俄罗斯不仅是一个拥有丰富能源的大国,而且还是一个在许多领域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事实上,俄罗斯在航天、海底资源开发、远程通信、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军事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因此,俄罗斯希望成为亚太地区技术链条中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提供者。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关于俄罗斯全面参与亚太地区一体化问题的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就是,将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推向亚太地区市场。[35]

近年来,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例如,俄罗斯与中国、印度、韩国、越南和印尼等在航天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并向亚太地区推广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与东南亚国家在海底资源开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向亚太地区大力推销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产品等。

(三) 俄罗斯亚太地区安全政策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俄罗斯认为,它与亚太地区各国在双边关系中不存在意识形态分歧,也没有通过建设性对话不能解决的严重问题。俄罗斯是维护亚太地区军事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俄罗斯优先考虑的任务是,在周边建立安全、稳定的环境,在亚太地区建立和平与稳定的地区秩序。2011年11月1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第6届东亚峰会的讲话中指出:“俄罗斯的战略目标是保证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加强相互信任,促进稳定的经济发展。促进俄罗斯地区安全与合作格局一体化,解决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发展的任务。”[36]

第一,俄罗斯积极倡导建立稳定和可靠的安全与合作格局。俄罗斯认为,亚太地区的安全仍然建立在地区大国经济和军事实力脆弱平衡基础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双边军事同盟体系使地区形成了分界线和互不信任,促使其他国家增强军事实力,寻求加强自身安全。现在,亚太地区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多边对话与合作组织,但是,地区的安全格局仍然不能有效地应对新的地区安全挑战与威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印尼举行的第6届东亚峰会上指出:“解决亚太地区加强安全和发展合作的任务只能通过地区各国参加的集体努力。亚太地区的安全应当是完整的和不可分割的,在平等和共同安全原则基础上来建设。”[37]

2012年11月,在金边举行的第7届东亚峰会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提出了就在亚太地区建立稳定和可靠的安全与合作格局问题开展多边对话的建议。他提出,“制定发展国家间关系的框架性原则,即和平协调争端,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放弃冲突与开展合作,不针对第三国,在亚太地区现有多边组织间发展伙伴关系”。他强调,“安全不可分割,即不允许以他国为代价来加强自己的安全”。[38]为此,俄罗斯建议补充制定适用于东南亚和东亚的相互关系原则。俄罗斯计划与东亚峰会各国讨论制定这样的文件,其中将包括1976年《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原则性规定,第6届东亚峰会《关于互利关系原则宣言》和2010年《俄中关于加强亚太地区安全的联合倡议》的主要思想。作为长远目标,俄罗斯计划通过一个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大亚太”安全条约。

在加强亚太地区安全的实践步骤上,俄罗斯主张,首先是建立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协调不针对第三国的双边和多边军事合作;其次是开展东盟、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多边网络外交;最后是以东亚峰会机制为框架,在亚太地区建立互补型的多边伙伴关系体系。俄罗斯利用东盟地区安全论坛、每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安全会议——香格里拉对话,来推动俄罗斯的亚太安全政策。

第二,积极参加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俄罗斯积极参加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现在,俄罗斯是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东亚峰会、新加坡安全合作论坛、亚洲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各类地区组织的重要成员。

上海合作组织是俄罗斯与中国共同倡导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合组织成员国多次举行反恐联合军事演习,加强安全信息交流与合作。在增进成员国间信任,促进全面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俄罗斯积极参加东盟地区安全论坛工作,把它看成是在亚太地区维护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对话与合作机制。在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会议上,俄罗斯积极参加讨论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问题、阿富汗问题、南中国海问题,主张在严格遵守国际法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俄罗斯积极推动在打击恐怖主义、海盗和跨国犯罪方面的地区合作。

俄罗斯在2010年正式成为东亚峰会的成员国。东亚峰会的目标是加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经济繁荣。俄罗斯把东亚峰会视为在安全问题上开展战略对话的重要平台。根据俄罗斯的倡议,东亚峰会通过了保证安全、防扩散和裁军,以及紧急救援工作计划宣言。

俄罗斯积极支持亚洲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在维护亚洲和平与稳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亚洲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是亚洲保证安全与合作的多边对话机制,是亚洲地区新的安全与合作大厦的一块基石。俄罗斯认为,保证亚洲地区安全与稳定,应对新的威胁与挑战是亚洲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的优先议程,其中包括打击贩卖毒品和恐怖主义,克服贫困和落后,消除自然灾害后果等。俄罗斯认为,特别令人担忧的是从北非到阿富汗正在形成不稳定的弧。俄罗斯明确表示,在2014年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后,在完成反恐任务后,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任何国家都不能保留在阿富汗的军事基地。俄罗斯主张,在伊朗和朝鲜半岛核问题上,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是唯一选择,威胁、施压、单方面制裁都会破坏集体的努力。

俄罗斯积极参加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俄罗斯是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重要成员。俄罗斯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立场,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俄罗斯认为,朝鲜核计划不能加强朝鲜的安全,反而会造成对自身的严重威胁。朝核问题引发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战区反导系统的借口。俄罗斯反对朝鲜进行核试验,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朝鲜核试验和导弹发射所通过的决议。2009年6月12日,俄罗斯外交部就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朝核问题决议发表的声明中,呼吁朝鲜“放弃核武器和所有的核导弹计划,回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国际原子能保障制度中,重返六方会谈以寻求相互接受的政治外交,解决目前矛盾的症结”。[39]俄罗斯坚持在北京六方会谈框架下通过政治外交方式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俄罗斯多次声明,愿意与六方会谈各方继续密切合作,在恪守2005年9月19日共同声明基础上,重启六方会谈进程。俄罗斯副外长马尔古罗夫在亚太安全圆桌会议上指出,朝核问题“走出现实困境需要的不是加强东北亚现存军事同盟和在次地区订购更新式的武器,而是通过寻求建立可靠的和平、安全和互利合作的国际法律机制”。[40]

第三,加强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国防能力。为了扭转20世纪90年代以来远东地区国防能力不断下降的消极趋势,并使其有能力应对亚太地区的一系列安全挑战,俄罗斯在21世纪初期的军事改革与建设中,优先考虑增强远东地区的国防能力。

在俄罗斯进行的军事改革中,优化东部地区的军事指挥机构,以提高其军事指挥能力,并加强其下辖的军事力量。2006年,俄罗斯启动了“东方”地区司令部的组建和运行试验工作。在相关试验的基础上,2010年7月,俄罗斯在军区改革中正式撤销了原来的六大军区,设立了四大军区,其中,在原来的远东军区、西伯利亚军区一部分以及太平洋舰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东部军区”;同时,在新建立的东部军区内设立了东部军区联合战略司令部,负责统一指挥辖区内的陆军、海军、空军常规力量和各强力部门的部队。[41]这一改革既提高了俄罗斯在东部地区的跨军种指挥能力与联合作战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军事力量。

俄罗斯优先将先进的武器装备配备到东部地区,以提高其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为了迅速改变俄罗斯东部地区军队武器装备老化的不利局势,俄罗斯首先将新研制的先进武器装备优先装备到东部地区。例如,“C—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是俄军最先进的防空武器装备,俄罗斯在莫斯科地区部署2个“C—400凯旋”防空导弹团之后,于2012年6月在远东地区装备第3个“C—400”防空导弹团。[42]俄罗斯海军总司令维克托·奇尔科夫中将2012年7月宣布,未来俄海军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部署先进的“西北风”级直升机航母;[43]俄罗斯将把最先进的海基战略武器——“北风”级战略核潜艇的第一艘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配备给远东太平洋舰队。[44]

为了加强北方四岛的安全,俄罗斯加强了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2010年11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北方四岛中的国后岛视察。随后,俄罗斯政府高级官员,如前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俄联邦地区发展部长巴萨尔金以及俄罗斯能源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等部门的多名高官不断登岛视察,实现了登岛活动的常态化。俄罗斯前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2011年2月表示,俄罗斯将在南千岛群岛中的国后岛与择捉岛部署军事力量。[45]

俄罗斯在远东加强国防力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加强远东地区军事力量的“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确保远东地区的军事安全。俄罗斯在北方四岛的国后岛和择捉岛驻军,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北方四岛的主权宣示与占有,并进一步取得在政治及外交谈判中的优势。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阐述俄罗斯亚太外交政策时指出:“我们需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俄罗斯不谋求军事优势,不会提出依靠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而保障自己东部边境地区安全的任务。”[46]

三 俄罗斯的亚太地区外交

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俄罗斯亚太地区外交政策目标,俄罗斯积极开展亚太地区外交。2001年,普京总统在俄罗斯外交部的讲话中指出:“亚洲方向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牢固地在所有亚洲事务中扎下根。要达到这种状态就要加紧参加亚太地区的各种主要的一体化机构,而且并非次要的是要彻底扩大和主要亚洲国家,首先是和我们的邻国的友好关系和实际合作。”[47]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中国和印度等亚太地区各国的关系,发展俄罗斯与东盟的对话伙伴关系,参加亚太地区各类国际组织,在亚太地区多边机制中开展对话与合作。

(一) 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

俄罗斯亚太外交的重要方针是发展与亚太地区主要国家的友好关系。中国和印度是俄罗斯亚太外交的优先选择。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积极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各领域的合作。俄罗斯特别强调开展经济领域合作,从而带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

1.积极发展中俄关系

在亚太地区,俄罗斯把中俄关系置于其亚太政策的优先地位。2013年发布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指出:“俄罗斯将继续发展与中国全面、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积极发展各领域的合作。”[48]中俄两国在1996年确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7月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表示中俄两国将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在国际法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国家关系,成为指导21世纪中俄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政治法律基础。中俄两国本着平等协商和互谅互让的原则精神,彻底解决了两国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两国建立政治互信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

中俄两国建立了国家元首和政府总理定期会晤制度。两国领导人每年都要进行互访活动,密切了两国领导人的对话和交流,加深了两国间的理解与信任,促进了两国间的协调与合作。2008年5月,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把中国作为独联体以外的首访国家。2012年6月,普京重新担任总统后优先安排访问中国。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把俄罗斯作为担任国家主席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这些都充分表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现在,中俄两国国家元首和政府总理建立了定期会晤制度,全国人大与俄罗斯议会、两国政府各部门建立了工作交流制度。在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下设立了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人文合作委员会和能源谈判代表会晤三大机制。在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设立了各分委员会和常设工作组,使中俄两国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加深了中俄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关系。

俄罗斯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现在,中俄两国相互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六大出口市场国家。2012年俄罗斯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为881.6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441亿美元,从中国进口440.3亿美元。从商品贸易结构看,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能源资源产品(原油、成品油、煤炭、原木、铁矿石及其他金属矿产等)、水产品、化工产品等。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电脑及其配件、通信设备、毛皮制品、鞋类、服装、家用电器、机动车辆及其零配件、钢铁产品等。[49]中俄两国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将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前提升至1000亿美元,在2020年前提升至2000亿美元”。[50]

俄罗斯与中国积极开展能源领域的合作。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大国,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出口国。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每年从国外净进口石油2亿多吨。开展中俄能源领域合作,对于俄罗斯可以开拓亚太地区能源市场,对于中国可以开辟新的能源进口来源。中俄能源合作既具有地缘优势,也符合中俄两国能源安全利益。在中俄政府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下设立了能源合作分委员会,在2008年还建立了中俄副总理级能源谈判机制,以协调和促进中俄能源领域合作。2009年2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分别签署了开展长期原油贸易的协议。根据这项“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俄罗斯则以供油偿还贷款,在20年的期限内,向中国出口3亿吨原油。2011~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通过石油管道向中国供应石油。2010年9月27日,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仪式,该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至大庆站。从2011年1月1日起,这条石油管道正式启动,开始向中国供油。中俄正在推动天然气、煤炭和核能领域的全面合作。

俄罗斯与中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持有一致或相近立场。中俄两国就世界多极化、国际新秩序和重大国际问题发表声明,阐述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中俄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设公正、民主、和谐的世界新秩序。中俄积极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础的普遍平等、不可分割的新安全观,主张以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国家间的矛盾与分歧,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国际经济秩序上,中俄主张在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金融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中俄还共同提议,在亚太地区建立开放、透明、平等、包容的安全与合作格局。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俄为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开展积极合作。

2.积极发展俄印关系

印度是南亚地区的大国,是世界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高。苏联时期,俄罗斯与印度就保持密切的友好关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发展与印度的友好关系。2013年发布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指出:“俄罗斯实行与印度深化优先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则方针,加强在现实国际问题方面的相互协作,在各领域加强互利的双边关系,首先是经贸方面,优先实施双方确定的长期合作纲要。”[51]1993年1月28日签署的《俄印友好与合作条约》是俄印两国关系的政治法律基础。2000年10月,普京总统访问印度,确定了俄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俄印两国高层互访十分密切,建立了俄印两国最高级会晤制度。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总统和印度总理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最高级会晤。如,2012年1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2013年10月20~22日,印度总理辛格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了俄印最高级会晤。俄印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主要是就两国关系、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积极开展合作。

俄印两国积极发展经贸关系。俄印两国政府建立有经贸、科技、文化合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双边贸易与投资合作,2013年10月4日在莫斯科举行了例行的第19次会议。从2007年起,俄印每年都要举行贸易和投资论坛。2013年6月20日,在第17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举行了“俄印商贸论坛”圆桌会议。俄罗斯的工商会与印度的工商会,以及俄罗斯工业和企业家联合会与印度工业联合会保持定期交流。2012年俄印贸易额超过110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出口80亿美元,进口30亿美元。2012年俄罗斯出口印度的商品结构中,机器技术类商品占48.9%,化肥占13.5%,未加工的钻石占9.4%,黑色金属及其制品占7.3%。这些商品约占俄罗斯对印出口的79.1%。俄罗斯从印度进口的药品占25.5%,机器技术产品占23.9%,农产品和食品占18.6%,纺织品及材料和成衣占8.9%。这些商品约占俄罗斯从印度进口总额的76.9%。[52]

能源合作是俄印发展贸易和投资合作的重要方面。2010年12月21日,俄印签署了《关于发展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的协定》。从2001年起,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ONGC)通过子公司OVL参加了“萨哈林—1号”石油天然气项目,它占有20%的股份。它是印度在俄罗斯最大的投资公司。在“萨哈林—1号”项目中,每年向印度供应100多万吨石油。2008年,OVL公司在托木斯克州勘探油气田。2011年6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印度的GAIL、GSPC和Petronеt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每年向印度供应液化天然气750万吨,总共25年,计划从2016年开始供气,产地是施托科曼(Штокман)气田。2012年8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印度的GAIL公司签署了液化天然气合同,合同规定俄罗斯向印度出口液化天然气,每年250万吨,总共20年。[53]俄印两国积极开展核能领域合作。俄罗斯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投资建设的库丹库拉姆核电站第1号机组已经投入运营,第2号机组即将建成。2010年3月12日,俄印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和平利用核能和按照俄罗斯方案在印度建设核电站路线图方面合作的协定》。双方正在协商俄罗斯在库丹库拉姆核电站建设第3和第4号机组总框架协议等问题。

俄印两国强调,作为未来投资合作的方向,俄印将在石油、天然气、药学、医疗、采掘和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化工、航空工业,以及两国工业现代化方面开展合作。

军事技术合作是俄印两国的重要合作领域。印度是俄罗斯武器的最大出口国之一,印度武器装备的60% ~70%都购自俄罗斯。2013年,俄罗斯向印度转交了俄罗斯建造的护卫舰。俄罗斯帮助改建的“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已经顺利完成试验,正式交付给印度海军。2013年签署了俄罗斯向印度出售67架米—17B—5武装直升机的合同。同年9月,印度国防部同意采购俄罗斯生产的235辆T—90坦克。按照生产许可证,印度组装一批30MKИ飞机和T—90C坦克,由俄罗斯提供技术支持。俄印在制造第五代战机、多用途运输机、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方面,开展联合设计、研制和生产合作。

俄印多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2005年10月,俄印举行了联合反恐军事演习。2007年4月,俄印举行了海上联合军事演习。2012年8月,俄印举行了“因陀罗—2012”联合军事演习。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访问了孟买,与印度海军举行了联合军演。2013年10月,俄印两国又举行了“因陀罗—2013”联合军事演习。

俄印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不断加强。俄罗斯和印度都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都有着共同或相近的立场,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开展协调与合作。2012年1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期间,两国发表了《为相互繁荣和更美好的世界秩序的联合声明》。2013年10月,印度总理辛格访问俄罗斯期间,俄印发表了《进一步深化为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在这些重要文件中,俄印两国阐述了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俄印两国主张,在国家间平等、国际法最高地位、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基础上,建设更加稳定、安全和公正的国际关系体系。加强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中的中心作用。

俄印认为,国际恐怖主义是和平与安全的威胁,是严重的反人权和反人类犯罪。俄印反对任何形式和表现的恐怖主义,主张在联合国的领导下开展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

在亚太地区,俄印将密切协作,积极参加关于保证亚太地区平等和不可分割安全,以及发展互利合作的对话。在开放、透明和公正原则基础上,推动确立亚太地区安全方面合作的框架式原则。

俄罗斯表示,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中支持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候选国。坚定支持印度作为正式成员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愿望。俄罗斯支持在就成员扩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使印度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3.积极发展俄日关系

对俄罗斯而言,日本既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是俄罗斯的东部邻国。俄罗斯十分重视发展俄日关系,积极发展俄日经贸关系,但是,解决北方领土争端和签署俄日和平条约问题成为俄罗斯对日政策的最大难题。

1993年10月,叶利钦总统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两国发表了《关于俄日关系的东京宣言》和《关于俄日经贸和科技关系前景的宣言》,开启了新的俄日关系时代。

2000年,普京继任俄罗斯总统。在俄罗斯对日本政策上,2000年发布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指出:“俄罗斯主张持续发展与日本的关系,争取建立真正的睦邻关系,这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在现有的谈判机制框架内,俄罗斯继续寻求相互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来划定得到国际认可的两国之间的边界。”[54]普京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基点是,推行务实的外交政策,发展同日本的经贸关系,巩固两国在安全保障、文化交流、地区及全球事务中的合作。由于日本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俄日关系发展并未达到两国预期的效果。

2008年,梅德韦杰夫当选俄罗斯总统,他的对日政策更加趋向于灵活和实用。一方面保持了在领土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另一方面则加强俄日之间的经贸合作,将加强俄日的经济联系作为改善两国关系的主要手段。

2012年,普京重新当选为俄罗斯总统。2013年新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确定,“实行与日本积极发展睦邻和多层次关系的方针。在推动综合的双边合作和在国际舞台上相互协作基础上,俄罗斯将继续寻求以相互可以接受方式解决争端问题的对话”。[55]2013年4月28~3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近10年来日本首相首次访问俄罗斯。在会谈后发表的《关于发展俄日关系的联合声明》中确定,“在相互信任和互利原则基础上在各方面发展双边关系”。双方表示,“为了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和建立21世纪广泛的俄日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决心在谈判框架内消除双方立场的分歧,以相互接受的方式通过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签署和平条约”。两国领导人还商定启动部长级别的外交与国防部门磋商。安倍晋三这次访俄带来了由百余名日本企业家组成的经济代表团,希望加强与俄罗斯在环境、建筑、医疗、农业等方面的合作。这表明俄日两国都在试图克服领土问题给双边关系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推动其他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互信,最终给领土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和路径。2013年11月2日,俄日两国举行第一次外长和防长“2 +2”会议。这次会谈重点讨论了亚太地区问题,涉及朝鲜半岛形势、领土争端、国际恐怖主义、贩卖毒品、跨国犯罪、海盗和紧急情况。

进入21世纪,俄日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0年9月,两国签署了《俄日深化经贸领域合作纲要》。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访问俄罗斯期间,双方签署了《俄日行动计划》,这对于俄日经贸关系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从2003年开始,俄日两国的贸易额开始不断增长。2003年俄日贸易额超过59亿美元,2008年俄日的双边贸易额增加到290亿美元。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双边贸易额下降了49.8%,相当于2008年贸易额的一半左右。2012年两国的贸易额超过了310亿美元,为俄日经贸关系发展的最高水平。从俄罗斯与日本贸易结构来看,能源产品占出口额的81.7%,金属及其制品占8.1%,木材、纸浆、纸制品占3.2%,宝石等占2.9%,机械设备、车辆占1.8%,食品和农业原料占1.7%。俄罗斯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中,机械设备、车辆占84%,化工产品占7.8%,金属及其制品占4.7%。[56]

从2000年开始,日本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汽车制造业是日本对俄投资的重要领域。从2007年开始,日本的丰田、尼桑、三菱汽车制造商纷纷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建厂。2012年,马自达公司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立了汽车生产厂。2012年3月,“横滨橡胶”在利佩茨克建厂生产汽车轮胎。2013年2月,滨海边疆区的索勒尔斯—布萨企业批量生产丰田汽车。此外,“三菱电机”“朝日玻璃”等多家日本汽车配件公司开始在俄投资建厂,生产汽车配件。从投资的地域来看,日本企业在俄投资主要集中于“莫斯科—圣彼得堡”经济圈和远东地区。目前,日本已经成为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直接投资国。

近年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已成为双边贸易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与俄罗斯能源合作项目集中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包括萨哈林油气项目和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建设项目。[57]2000年,普京总统提出了建设俄日“能源桥”的设想,即把俄罗斯中心地区、萨哈林和日本北海道连接起来。“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项目是俄日能源合作的最主要成果。日本在“萨哈林—1号”项目拥有30%的份额,在“萨哈林—2号”项目占有22.5%的份额。2007年初,日本企业开始购买和进口萨哈林北部项目出产的俄罗斯石油。据报道,共有6家日本大公司签订了收购萨哈林石油的协议。与此同时,日本与俄罗斯在萨哈林联合建立了液化天然气工厂。2009年4月,该厂开始向日本供应液化天然气,目前日本天然气进口的9%来自于该项目。2011年4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包括日本“丸红”公司在内的多个财团签署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立液化天然气工厂的备忘录。2010年6月,伊尔库茨克石油公司与日本“丸红”公司签署了引进日本高效节能技术,在伊尔库茨克共同开发石油天然气项目的备忘录。2012年10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决定在雅库特地区开发油气田,并建立“雅库特—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天然气管道,计划于2017年底向日本输送天然气。

苏联解体后,俄日两国试图通过谈判解决领土问题,签署和平条约,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扫除障碍。但由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和政治原因,俄日双方在领土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因此,两国至今没有签订二战后和平条约。

4.俄罗斯与朝韩关系的发展

在朝鲜半岛政策上,俄罗斯实行北南平衡的外交政策。一方面,努力保持俄罗斯与朝韩两国的友好关系,推进俄罗斯与朝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另一方面,俄罗斯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和朝鲜核危机,积极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俄韩关系是俄罗斯亚太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俄韩建立了双边合作的条约法律基础。签署了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渔业协定、防止双重征税协定、军事技术合作协定、和平利用核能协定、文化交流协定等。俄韩两国建立了第一个副部长级别的外交与安全问题战略磋商机制。俄韩两国成为重要贸易伙伴,2012年,两国贸易额达到250亿美元。两国积极开展能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部门的合作,实施以现代化和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合作计划,加强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俄罗斯正在积极推动把跨朝鲜铁路与西伯利亚铁路连接的项目、建设天然气管道项目、从俄罗斯向韩国铺设电缆项目。2013年9月6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参加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20国集团会议,普京总统与朴槿惠总统举行了会谈。2013年11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访问韩国,发表了《俄韩联合声明》。两国总统就双边合作、朝鲜半岛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普京总统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保证地区各国的稳定与安全,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地位。这个问题只能在六方会谈进程中以外交途径来解决。俄罗斯主张尽快恢复六方会谈”。普京谈到了发展有朝鲜参加的联合运输项目问题,包括铁路运输、电力和天然气供应。他强调“双边合作不应成为政治的抵押品,而应成为联合与和解的重要因素”。[58]

俄罗斯重视发展与朝鲜的关系。2000年,俄罗斯与朝鲜签署了《俄朝友好、睦邻与合作条约》。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各领域开展积极合作。俄朝两国建立了经贸和科技合作政府间委员会,在安全与国防、科学与教育、文化与卫生、社会保障、法律、环保、旅游、体育和其他方面开展广泛交流。2011年8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对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了访问,俄朝两国领导人商定,将制定通过朝鲜向韩国出口天然气的管道铺设方案。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俄罗斯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主张通过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5.俄罗斯与蒙古国关系的发展

俄罗斯重视发展与蒙古国传统的友好关系。近年来,俄蒙关系开始升温,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促使双方经济联系日趋紧密。2009年3月,蒙古国总理巴亚尔访问俄罗斯,俄罗斯向蒙古提供3亿美元贷款用于发展农业。2009年5月,普京总理访问蒙古,双方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包括农业合作、俄为蒙古国培训核能人才、两国航空公司增开航班等。2009年8月,当时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蒙古国进行正式访问。俄蒙两国元首签署了《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宣言》,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包括铁路、矿产开发、教育合作等多项内容。2008年,俄蒙签署了武器装备协议,俄罗斯向蒙古国提供价值6000万美元的武器装备。2009年,俄蒙两国军队在蒙古国境内举行了代号为“达尔罕—2”的联合军演。2011年5月,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两国领导人讨论了发展政治对话、经济贸易合作问题,并对现实的国际问题,包括中亚和东北亚地区形势交换了意见,双方签署了重要的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协议。俄罗斯在蒙古国实施了一系列大型项目,涉及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等。2010年俄蒙贸易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地区间和边境地区的贸易达70%。

(二) 积极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东盟是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核心,东盟在亚太地区形成的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发展俄罗斯与东盟的伙伴关系,是俄罗斯加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平台。

1996年,俄罗斯正式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2003年6月,俄罗斯与东盟外长在柬埔寨金边签署了《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繁荣与发展伙伴关系宣言》,将俄罗斯与东盟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2004年11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了《东盟友好合作条约》,确定了俄罗斯与东盟关系的政治法律基础。2005年12月13日,俄罗斯与东盟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行了第一次最高级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发表了《关于发达和全面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签署了《俄罗斯与东盟2005 ~2015年发展合作综合行动计划》。这奠定了发展俄罗斯与东盟对话伙伴关系的基础。2010年10月30日,在越南河内举行了俄罗斯与东盟第二次最高级会晤,发表了《俄罗斯与东盟第二次最高级会晤联合声明》,确定了俄罗斯与东盟发展合作关系的方向与任务。此外,俄罗斯与东盟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各方面签署了一系列政府间合作协定。

俄罗斯与东盟建立了各种对话与合作机制,例如,俄罗斯国家元首与东盟10国领导人最高会晤机制、俄罗斯与东盟部长级会议、俄罗斯与东盟副部长级高官会议,在俄罗斯与东盟对话伙伴框架内还建立了联合合作委员会、联合计划与协调委员会、经贸合作工作组、科技合作工作组、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联合工作组。

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东盟的经济关系。2005年12月10日,俄罗斯与东盟签署了《经济与发展合作的政府间协定》。2010年8月,在越南城市岘港举行了俄罗斯与东盟各国经济部长的第一次会议,商讨在高新技术、能源、宇航、农业、运输、化工和金属方面的相互协作。2011年8月11日,在印尼的万鸦老举行了第二次俄罗斯与东盟经济部长会议,研究制定俄罗斯与东盟经贸和投资合作路线图。俄罗斯与东盟工商代表之间的交流不断发展。2000年4月举行了第一次俄罗斯与东盟工商论坛。2010年,俄罗斯与东盟贸易总额约100亿美元。

俄罗斯与东盟积极开展安全领域合作。2004年7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签署了《俄罗斯与东盟关于在与国际恐怖主义斗争中合作的联合宣言》。2004年9月,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了俄罗斯与东盟第一次关于跨国犯罪的高官会议。俄罗斯与东盟积极开展打击跨国犯罪方面的合作。同时,俄罗斯与东盟还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领域加强合作,包括消除恐怖主义基本根源,交换侦查活动方面的信息。俄罗斯与东盟建立了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联合工作组,每年都要举行打击跨国犯罪高官会议。

俄罗斯积极参加东盟地区安全论坛工作,把这个论坛看成是在亚太地区维护和平与稳定方面相互协作的主要手段。在东盟地区论坛框架内,俄罗斯参加讨论各种地区和国际问题,诸如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和阿富汗形势,南中国海局势,与恐怖主义、海盗和其他跨国犯罪斗争等。俄罗斯主张只能用政治外交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俄罗斯与东盟积极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2010年,俄罗斯与东盟第二次高级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俄罗斯与东盟在建立亚太地区秩序上彼此紧密协作,主张在集体、多边、平等、公认国际法准则基础上,建立开放、透明和包容的地区秩序。[59]俄罗斯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和建设东盟共同体。东盟欢迎俄罗斯加入地区一体化进程,把它看成是亚太地区稳定与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积极开展亚太地区多边外交

在亚太地区外交中,俄罗斯不仅重视双边外交,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同时还积极开展亚太地区多边外交,广泛参加亚太地区各类国际组织以及多边对话和合作机制,全面融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俄罗斯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开展中俄印三国外长多边对话,积极参与解决朝鲜核问题。

1.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俄罗斯于1998年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通过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全面融入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加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地位,维护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带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俄罗斯视亚太经合组织为亚太地区一体化的火车头”, [60]俄罗斯最主要的任务是“利用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的条件最有效、最积极地进入亚太一体化进程”。[61]

俄罗斯全面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除2002年之外,俄罗斯总统出席了历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俄罗斯政府各部长以及其他政府代表积极参加了各类部长级会晤以及高官会议。俄罗斯代表积极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投资、金融、能源、中小企业家活动、科学技术、渔业、农业和标准化等问题的工作组及专家组会议。俄罗斯也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商务磋商委员会。此外,俄罗斯还积极参加或者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各类展览会、洽谈会以及论坛活动。例如,2002年9月,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3届博览会;2005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运输工作组会议。至2011年10月,俄罗斯已连续举办了5届远东国际经济论坛。2012年9月,俄罗斯在远东海滨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成功举办了第20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俄罗斯首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它真正架起了俄罗斯通向亚太地区的桥梁,把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与亚太地区联系起来。这次峰会在推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一体化,加强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俄罗斯积极推动与亚太经合组织各国的经济合作,其中包括充分利用俄罗斯在机械制造、化工、核能、交通服务、跨境运输、电信、军事技术等工业领域的能力,利用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管道和输电设备稳定供给能源的能力,利用俄罗斯连接欧亚两洲的运输大动脉的地理优势,加强和深化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全面的经济合作。

俄罗斯也将亚太经合组织视为开展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2007年9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走向亚太地区持续稳定发展》一文中指出,亚太经合组织“现在的工作不只限于解决经济问题,与对发展造成的各种威胁和挑战进行斗争仍是迫切的任务。其中包括制止国际恐怖主义、自然灾害和技术灾难的预警、传染病的预防”。[62]俄罗斯与亚太经合组织在应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与威胁方面展开了积极对话与合作。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在俄罗斯等国推动下,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反恐声明》(以下简称《反恐声明》)。《反恐声明》主要涉及在金融领域打击恐怖主义,保障运输安全及能源安全,加强关键领域的保护与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加强成员国反恐能力建设等。这次会议标志着反对恐怖主义首次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安全合作范畴。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俄罗斯还向亚太经合组织提出了两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倡议:一是主张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根源。如消除贫困、饥饿与长期失业问题,缩小各民族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二是倡议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之间进行对话。

2013年10月7~8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普京总统出席了这次会议。他表示,俄罗斯正在扩大跨西伯利亚和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干线的通行能力,发展北部海上通道的潜力,从而形成新的、更近和更有利的亚欧线路,把商品运往亚洲和欧洲相应节省数十亿美元。俄罗斯也在实施大规模的能源发展计划,大量增加对亚太地区市场的燃料供应。他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成具有100万吨生产能力的新的液化天然气工厂后,俄罗斯向亚太经合组织伙伴提供的液化天然气的数量将增加。因此,俄罗斯积极邀请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参加这些项目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其他大项目。[63]

2.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共同倡导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它在加强成员国间睦邻友好与相互信任,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维护欧亚地区安全与稳定,推动经贸领域合作,扩大人文领域交流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从2001年6月15日宣布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基本完成了机制创设任务,开始进入全面合作的新阶段。为了实现和落实确定的目标与任务,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健全和完善组织机制,签署了一系列重要条约和协定,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俄罗斯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发起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俄罗斯与上合组织各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发展和深化。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应对新的安全威胁与挑战,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在2001年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同时,各方就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俄罗斯前外长伊万诺夫指出,“阿富汗这个因多年内战而濒临破产的国家,变成了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对外扩张的主要国际基地,这对俄罗斯、俄罗斯在中亚的盟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塔利班控制区内大规模培训来自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中亚、阿拉伯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战斗队员。”[64]普京总统在谈到上合组织建立的形势时指出,“中亚一些国家遭到国际恐怖主义的侵犯。国际恐怖主义的谋士们企图在该地区制造分裂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新的策源地”。“现实的形势要求立即做出协调一致的努力。”[65]因此,上海合作组织是共同努力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有效方式。在2001年6月15日就上合组织国家元首会晤结果发表的声明中,普京指出,“新的联合组织将能更好地和有效地利用我们这些国家的潜力。它将会促进加强中亚的和平和稳定。……通过合作达到安全”。[66]2002年6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合组织国家元首圣彼得堡会晤时发表的讲话中指出:“世界局势的发展证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有充分根据的,是正确的战略决策,符合我们六国的长期根本利益。……俄罗斯联邦将尽全力,促使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一个有效的机构,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独立、有分量和建设性的角色。”[67]

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俄罗斯在打击三股势力,维护欧亚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开展积极合作。2002年6月7日,在上合组织国家元首圣彼得堡会议上,与会各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决定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机构。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为常设机关,设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它的基本职能是收集、分析和提供反恐信息,建立地区反恐机构资料库,协助和协调各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行动,协助准备和举行反恐军事演习,培训反恐专家和教官。上合组织多次举行反恐联合军事演习,俄罗斯积极参加了军事演习活动。如2003年8月在中哈边境举行了“联合—2003”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上合组织举行的首次多边联合军事演习,俄、中、哈、吉、塔五国派出1000余名官兵参演。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在中俄两国境内先后举行了“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和平使命—2009”联合军事演习。2010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了“和平使命—2010”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反恐联合军演。2012年4月,中俄还举行了“海上联合—2012”首次海上军事演习。

俄罗斯积极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经济合作。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经济合作对上合组织来说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本地区拥有进行有效的互利合作的巨大潜力。这种合作能够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把中亚变成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只有地区一体化机制才能够有效地实现上合组织成员国自然的竞争优势。这涉及能源行业、资源基础、运输、传统和创新工业部门、科学和技术等领域。”[68]

发展成员国间经济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2001年6月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将利用各成员国之间在经贸领域互利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泛机遇,努力促进各成员国之间双边和多边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合作的多元化。为此,将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谈判进程,制定长期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并签署有关文件。”[69]2001年9月14日,在阿拉木图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会议上,与会各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2002年5月28日,在上海举行了首届上合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长会议,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 (2001年9月14日) 的议定书》。决定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长会晤机制,在部长会晤机制框架内建立高官委员会和专业工作组。2003年9月23日,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会议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规定了多边经贸合作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规划,以及合作优先方向。作为长期目标,在2020年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将致力于在互利基础上最大效益地利用区域资源,为贸易投资创造有利条件,以逐步实现货物、资本、服务和技术的自由流动。中期目标是,到2010年前实施贸易投资便利化,开展大规模多边经贸合作,建立优先发展方向支持体系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短期目标是积极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确定共同感兴趣的经贸合作优先领域和示范合作项目并付诸实施。《纲要》确定能源、交通运输、电信、农业、旅游、银行信贷、水利和环境保护、中小企业间直接交流将是合作优先方向。为扩大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促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内工商业界与金融界之间的对话及联系,2006年6月14日在上海创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

俄罗斯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在能源、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普京总统提议建立上合组织共同的运输系统。现在俄罗斯正在实施贝加尔—阿穆尔铁路运输干线现代化建设,俄罗斯政府为这个项目拨了大量信贷资金和直接财政预算。俄罗斯邀请上合组织成员国参与这些项目,同时使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干线的运输潜力为上合组织充分地利用。俄罗斯也在研究协调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公路规划,为国际汽车运输创造有利条件。普京还建议启动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的实际工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之间在燃料能源综合体方面实施有前景的项目合作创造机会。

俄罗斯非常重视上合组织与阿富汗的紧密合作。阿富汗形势十分复杂,也是影响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上合组织联合地区各国力量共同解决阿富汗问题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普京说:“我们始终赞成上合组织与阿富汗更密切的合作。”[70]从2004年起,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每年都参加上合组织国家元首会议,2012年上合组织国家元首会议决定给予阿富汗上合组织观察员地位。上合组织每年两次定期举行阿富汗问题副外长级磋商。2009年3月,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于莫斯科举行了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恢复阿富汗的稳定在上合组织国家的议程中占有特殊地位,上合组织为促进解决阿富汗问题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并支持阿富汗政府为推进民族和解进程所做的努力。

俄罗斯还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在反毒品领域的合作。2010年,俄罗斯提议制定上海合作组织2011~2016年禁毒战略和行动纲领。在2011年阿斯塔纳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上批准了《上合组织2011~2016年反毒品战略》及其《落实行动计划》,加强了地区各国反毒品领域的国际合作。2011年,俄罗斯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实施了打击毒品犯罪的专项合作行动。俄罗斯还建议,在上合组织中建立统一的反对恐怖主义、贩毒和有组织犯罪的中心。

3.开展中俄印三国外长多边对话

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是俄罗斯推动建立的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是协商一致解决国际和地区重要问题的重要平台。早在1998年,俄罗斯就提出了中俄印三国相互协作的主张。在2002年和2003年,中俄印三国外长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在纽约举行了非正式会晤。2004年10月在阿拉木图举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部长会议期间,三国外长又举行了三边非正式会晤。2005年6月2日,三国外长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了第4次会晤。这次不是依托于国际会议平台,而是专门举行的三国外长会议,这标志着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机制正式启动。三国外长会晤在中俄印重要城市轮流举行,实现了三国外长会晤定期化,到目前已经举行了12次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在会晤中,三国外长就三国合作、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协调政策,推动三国相互协作。三国外长会晤后都要发表《联合公报》,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阐述立场。

中俄印三国外长对当代重大国际问题都持一致或相似的立场,这是三国在国际问题上开展合作的重要基础。三国都主张,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强调多边主义和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中心作用。在中俄印三国外长第12次会晤发表的《联合公报》中,三国外长认为,世界已进入一个新时代,正在建立一个多极化国际体系,表示将共同致力于建立更加稳定、安全和公平的国际关系。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对中俄印三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三国外长会晤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三国外长在发表的《联合公报》中表示,三方应当进一步加强合作,为维护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三国外长表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应当体现代表性、平等性和实践性,确保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在2013年三国外长会晤中,三国外长认为,在圣彼得堡20国集团会议上,俄罗斯提出的加速世界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等建议,将有助于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三国主张应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

在亚太地区问题上,三国外长强调,应确立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新思维,不能以他国安全为代价来谋求自身安全。应当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建立平等、信任、互利、协作的地区安全体系,在亚太地区建立开放、透明、平等的安全与合作格局。在2013年三国外长会晤中,三国外长对叙利亚问题、巴以冲突、埃及局势、阿富汗局势、伊朗核问题阐述了共同立场和主张。外长们对叙利亚的安全和人道主义局势深表关切,并欢迎叙利亚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同时表示,叙利亚危机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叙冲突各方应坐到谈判桌前,解决叙利亚危机必须满足叙社会各阶层的合法诉求。外长们表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是中东建立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支持巴以重启和谈,基于“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埃及是中东地区的稳定因素,希望埃及尽早实现国内和解,为地区和平与繁荣发挥作用。外长们重申,国际社会应积极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帮助阿富汗早日实现和平、稳定和繁荣。实现广泛和包容性的和解是阿富汗实现长期和平稳定的关键。外长们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承认伊朗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下,拥有和平利用核能包括铀浓缩的权利。

在会晤中三国外长表示,要加强在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亚欧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洲合作对话等各种地区论坛中的协调与合作。特别强调推动俄罗斯与中国在2010年提出的关于加强亚太地区安全的倡议。中俄印三国同意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在反对恐怖主义和毒品,解决阿富汗、伊朗、朝鲜等地区问题上加强合作。[71]外长们重申,恐怖主义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人权的严重侵犯以及反人类罪行,各国应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在《联合国宪章》、安理会相关决议,以及相关国际法原则基础上,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外长们强烈谴责2013年10月28日发生在中国北京的恐怖袭击事件。

在中俄印三国合作方面,三国外长认为,三国在运输、农业、能源和高技术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潜力巨大。三国外长们支持中俄印三国在贸易、投资、应对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农业、工商业、能源、创新和高科技等领域推进务实合作,在多边机制内密切相互协作。[72]

三国外长表示,外长会晤为在各领域开展三边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加强中俄印三边伙伴关系符合三国长远的国家利益,将对巩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实质性贡献。从总体上看,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机制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多边对话机制。它对于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提升中俄印在亚太地区和世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