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与越南的青铜文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越南古代文明起源的考古学观察

——越南古代文明萌芽

在距今4000年左右,越南的新石器时代进入了末期,而这一时期是越南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其特征表现为,聚落的规模逐步扩大,聚落内各种公共设施与建筑单位的设计和规划更加完备、合理;大型家族墓地的出现、墓地的规划显示了各成员在家族中的地位,从随葬品出土情况的差异来看,社会分层和贫富分化已经非常普遍,在重要人物的墓葬经常出土众多的随葬品,墓葬中有许多玉质、石质、玻璃质和水晶质的精美随葬品。石器的磨制非常光滑、细腻,打制、雕刻、凿琢和钻孔等石器制作技术都十分成熟而精巧,有肩、有段石器开始明显增多;陶器的制作技术也更加完备,陶器的制作基本上采用轮制法,陶器的烧成温度较高,陶质也较轻薄、坚硬,出现了精美的几何形纹样以及各种复杂的纹样组合,造型、做工、纹饰都堪称精品的印纹硬陶在这个时期也大量出现。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整个越南的古代文化都较为繁荣。

河江(Ha Giang)文化出土石器中突出的特征是有肩有段石锛、石斧。其器型相对大,横肩或近横肩,肩角平均为116度,段与肩成一条横线。另外,这一批石器中,有肩石锛、石斧比长方形锛、斧要多,它们的比例在砖窑(工)是25/20,高平省是122/23,在安沛省是37/11。有肩石锛、石斧的柄,一般是短柄。溜肩比横肩多3倍,石锛比石斧多,其刃边呈弧形,柄横断面式样多种,长方形、半月形、D字形、木鼓形等均有。除斧锛以外还发现4件石矛(平哥3件、砖窑1件),呈叶字形。还发现一些“树皮布打拍”,无柄,器上是方格槽。

陶器,收集不多。在砖窑收集到大约300块,以夹粗砂低温陶为主,器壁厚;其次是夹细砂薄陶器,纹饰不多,有绳纹,或在双线间饰篦齿纹,还有附加堆纹,典型的是一些弧线排成叶脉形。器型有釜、碗、高足盘等,多圜底、圈足。

梅波(Mai Hua)文化石器多全身磨光,制造精细,将锯、钻等技术运用到制造石器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半成品工具。斧、锛器型小。有肩石斧、有段石锛不多(5件),没有有段石锛。种类丰富:斧、锛、凿、锥、刀、砺石、平行条状槽树皮布打拍。装饰品主要是石手环、截面呈“T”形石耳环、石珠等,数量不多。陶器使用轮制,纹饰多样,以绳纹最多,还有刻划花瓣、动物纹及镂孔等,器形有敞口圜底钵、圈足碗、敞口折沿四耳罐、双系罐、圆饼形纺轮等。另外还出土了一些贝器和骨器。

下龙(Ha Long)文化有部分打制的砍砸器、磨制双肩或梯形斧和锛、钺等,装饰品较多,多见石环,还有石玦、骨管、蚌珠等;陶器有敞口高领圜底罐、花边口折沿高领罐、圜底钵等,纹饰以各种刻划“S”形纹、直线或斜线纹最有特色。

越南中南部的扁湖(Bien Ho)文化是越南新石器时代山地地区的文化,它主要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交界处的山地上,在这一区域已发现超过26处遗址的分布,由于地形和人口因素的限制,所以各个遗址的面积和规模都较有限,多数遗址堆积都只有50~60厘米厚,最厚的文化堆积也不超过1米,内涵较单纯,除了少数遗址的上层叠压着砂黄文化的地层外,其余的都是属于边河文化的文化层。该文化的石器多为通体磨光,石器的原料基本上以玄武岩为主,石斧、石锛和磨石是主要的石器类型,有肩石斧、石锛占了这类工具总数的90%以上,大部分石斧的背面呈弓背状;该文化的陶器都是轮制,器型规整,陶胎较薄,但烧成火候不高,主要的器型有束颈圆腹的圜底罐、釜和浅腹大圈足碗、豆等,约80%的陶器素面无纹饰,主要纹饰是拍印的细绳纹,刻划和戳印的平行线纹、平行斜线纹、蓖点纹、圆圈纹等。该文化中还出土了截面为三角形和“T”字形的石手镯吴春明:《红河下游史前史与骆越文化的发展》,《越文化实勘研究论文集(二)》,科学出版社,2008,第180页。

我们来看一下越南新石器时代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

以马栋丘—猪仔丘文化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大河交互处冲积平原上,靠近河边的低矮山丘是原始居民最喜爱的居住地,也有一些居址是靠近湖泊或小河的岸边,这是从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青铜时代,越南原始先民一直保持的对居住地选择的习惯。

这些遗址从最开始都是一批定居居民连续生活的区域,从较单一且较厚的文化堆积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到了后期,出现了专门制作石器或者是陶器的作坊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原料和半成品,可以说这时候的生产(包括生活用具的生产)出现了专门化、批量化和标准化这样的模式。所以我们可以解释在一个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出土的石器(参见图绪-17马栋丘—猪仔丘遗存出土的石器)和陶器,制作精细并且十分类似,体现出强烈的文化特征。

图绪-17 马栋丘—猪仔丘遗存出土的石器

农业种植工具锄的出现,说明这时候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居住遗址和工坊遗址都发现石锄,本身就说明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对于农具的需求。在端尚遗址发现的农具生产作坊中,发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石锄,一种为有肩石锄,一种是四角形锄。有肩石锄比较普遍,全部属于溜肩,一肩之内角在125度~135度之间,肩部外角呈弓形,有时斜向一边,截面呈“V”字形,在刃部的两面有直的削痕,刃边呈直角。大致来看,锄柄较窄,长度约锄身的1/3。四角形石锄呈细长的梯形,顶部缩小向刃部张开,长度是宽度的2~3倍,刃部呈斜“V”字形,刃边呈弓形,身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厚约1厘米。

由于农作物的大量种植,加工农作物和储存农产品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需要,我们在各个遗址都发现了磨盘这种加工工具,有平磨盘、锅腹形、沟形以及凹槽形等各种形式。磨盘通常是用大石块作为原料来进行锤打、切割,最后用小石粒来进行最后的磨光和整形处理。在端尚这个专门的工坊遗址,磨盘出土的数量很大,占了出土石器总数的2/3。而在很多遗址发现的窖穴就是专门用来储存各种粮食的成品。这些说明粮食生产已经开始有了剩余,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加工和储存,这也为贫富的差距和商品的初步交换提供了条件。

在这一时期各种装饰品也开始丰富起来,多数是石制,有少量的为玉质,其原料多为青黑色的石料,都通体磨光,制作技术较精细,但还不是很成熟。多数装饰品是形状较粗厚的手镯,直径约6~8厘米,根据器身横截面的形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截面为三角形,另一类截面为“D”字形。三角形这类手镯较普遍,但这里截面所呈的三角形并不典型,三角中的两角边线不直接自底边向上斜交到顶造成尖角,而平行走向到近中间部分才又慢慢收至顶端。这些手镯制作得都很圆很对称。在工坊遗址中,还发现了手镯的半成品和手镯的内芯。内芯的发现,说明钻孔的技术已经使用得很成熟了。在工坊遗址中,还发现了少量的串珠,这些串珠都是圆柱形石筒,中间钻细孔以穿绳佩戴。这些串珠的横切面呈椭圆形,中间鼓胀,两头较细,长约7~9厘米,中间部分直径约1.2厘米,通体磨光。这些装饰品的出现,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很高的审美观念和意识,他们大胆地追求美,并用技艺为自己制造了这些精美的装饰品。这也是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以后的结果。我们在墓葬材料中也发现了大量的装饰品随葬,人面除了基本的生存以外开始有能力制作数量较多的装饰品,这也意味着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层即将到来。

那个时代人们制作陶器花纹工艺的进步(见图绪-18马栋丘—猪仔丘遗存出土的陶器及其纹饰),也说明了他们对美的进一步追求。除了最简单的拍印绳纹外,他们开始使用许多技巧制作不同的花纹:用尖头的枝条制作刻划花纹,用梳齿状的笔画出乐谱状的花纹,用不同大小钝头的枝条造成大小不一的圆点纹。用蚌壳的嘴部印在陶器上制作蚌齿状的花纹,以及用手指头印在陶坯上,在陶坯风干之前,留下一些凹孔状的纹饰。各种装饰花纹图案的制作常常结合二到三个,最多可以结合五个上述的纹饰制作方法。那就是以绳纹为底纹,各类乐谱纹或刻划纹上填一到两行粗镂孔,或者成组的镂孔与刻划纹和蚌齿纹带及几个凹孔相结合;成组的平行刻划纹组合那些凸起的带纹;简单的折线刻划纹和梳齿印纹、凸带纹相结合。这些花纹一般来说都是简单清楚,还有一些并列分开或头尾相连的“S”形纹饰〔越〕何文晋总主编《越南考古学》(越文),〔越〕范李香主编《越南金属时代》(越文)第二辑,(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图绪-18 马栋丘—猪仔丘遗存出土的陶器及其纹饰

在海边居住的居民,他们的生活又是另外一幅景象,我们以下龙文化的原始居民为例,进行系统的分析:由于其生活条件的不同,他们主要是占领沙滩、沙堤、浅海湾、山坡岗地和洞穴作为自己的聚落地点,形成两三处相距较近的地点为一组的生活居住点。遗址大多分布在一线的海岸上,或分布在同一个小岛上,遗址面积大小不等,小的只有几百平方米,大的有几千平方米,文化层堆积的厚度也不相同,多数只有半米厚,在有的遗址发现了用火的痕迹。由于居住在滨海地区,人们生活受到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海平面的不稳定导致了海浸,每年还有雨季,海上飓风也会经常性地造成破坏,暴雨以及海潮都有可能直接威胁到在海滨生活的原始居民的安全,所以这些史前的滨海居住遗址体现出的都是一种非长期定居的季节性聚落形态。

从他们使用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与内陆生活的原始居民的区别。在陶器方面,他们主要使用研磨细的蚌类和螺壳类的壳做孱和料的低温陶,其次是夹细砂陶,多是用手制,器胎厚薄不一,有少部分的陶器在口沿和颈部使用了慢轮修整技术。器类有釜、罐、钵、碗、盘等,以圜底器和圈足器为主,有个别的有耳陶器和三足器。就装饰风格来讲,纹饰较少。但纹饰的内容丰富,绳纹、刻划纹、附加堆纹、镂孔、蚌印纹、贝划纹、绳纹作底的刻划纹。图案也很多样,“S”形纹、弦纹、直线纹、波浪纹、三角镂孔纹等阮文好:《下龙湾暨史前证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8年台湾考古工作会议”论文集》,2008年。

生产工具,分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打制石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两面打制的碎石工具,类型相当丰富;另一种是用石核制成,多数为尖状器,其尖头通常被磨光,使用痕迹也相当明显。磨制石器的种类丰富,但是形制都比较小,类型有正方形、有肩石器、有段石器、有肩有段石器。还有长方形厚刃石斧等,以各种石斧和石锛为最多。出土石器中未经任何加工的砧石为最多,占所有出土石制品的50%左右。其主要的作用是加工捕捞上来的各种贝类,迄今为止还有很多当地居民用这样原始的办法加工贝类。各类砺石在各遗址都有发现,可分为平砺石和有沟槽砺石,有沟槽砺石占绝大多数,可能占总数的60%~70%,有学者认为这是磨制在海上使用的尖圆柱形狩猎工具的Chen Wei chun, “Khai quat di chi Ba Vung, Quang Ninh thuoc van hoa Ha Long”, Nhung Phat Hien Moi Ve Khao Co Hoc Nam 2002, Nha Xuat Ban Khoa Hoc Xa Hoi,2003, pp.122-126.

在装饰品方面,有石制的手镯、耳环等。也有以贝类为原料制作的,如打孔的贝类、穿孔的方形或圆形贝片组成的串珠,有用骨管制作的骨管珠,用鱼的脊椎骨制作的串珠等,这些骨制和贝制的装饰品均是在洞穴遗址内发现的。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食物丰富,在滨海地区生活的原始居民以渔猎和采集为主体的经济占统治地位,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在海上采集和渔捞,其陶器和石器制作相对于内陆的居民显示出了较原始的形态。

可以说在这个时期越南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已经为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古代越南也将进入它的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