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香港金融中心发展演进历程概述

一 形成之初:20世纪70年代以前

香港自开埠以后到20世纪40年代,在经济上对转口贸易较为依赖,特别是对中国内地的转口贸易。这一时期的香港金融业主要为转口贸易服务,发展比较缓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对中国采取禁运政策,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到沉重打击,被迫开始由转口贸易转向加工贸易。这一时期,香港私人资本尤其是华资开始投资于工业,来自内地的资本带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加上世界市场对轻工产品的需求日增,促进了香港制造业的发展。1960~1969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3.6%,本地产品出口平均年增长为16.5%。到1971年,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28.2%,香港逐步由一个转口贸易中心转变成以出口为导向的轻工业制造业中心。在香港成长为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金融业积极为工业提供贷款,给予资金支持。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香港的商业银行由29家增加到73家,60年代银行资产总值由63.5亿港元增至197.9亿港元,平均年增长15.2%,存款额年均增长17.6%,贷款额年均增长16.4%,为其以后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的制造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一时期的东南亚各国相继实施出口工业化战略,香港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配额出口的产品越来越多,使香港制造业的发展受阻。1973年“石油危机”导致世界性的经济衰退,香港制造业的相对优势逐渐衰落。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香港经济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过渡,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减轻对工业品出口的过分依赖,避免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在新的国际环境中继续求得生存和提高。在经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金融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金融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70年的14.9%上升到1981年的23.8%,金融业已成为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柱。这便是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开始。

这期间,资本国际化是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对金融市场国际化和资金流动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美英等国对此采取了某些限制性措施,如美国对外币存款征收利息平衡税,阻碍了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个矛盾导致了离岸货币市场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离岸金融交易越来越重要,并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香港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经济环境优势和自由宽松的环境逐步发展成一个重要的离岸货币市场。

二 渐成规模: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逐渐形成规模的阶段。主要表现在银行数量猛增、外资银行比重不断增加、银行业务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其他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1960~1982年,持牌银行的数量增长了近两倍,达128家;包括分支机构在内的银行总数增加到1474家,增加了约3倍;外国银行代表处几乎增长了4倍,此外,1970年以前不存在的接受存款公司也增加到361家。1982年,在128家持牌银行中,有87家是外国银行;在361家接受存款公司中,大约有一半是有外国商业银行、商人银行和投资公司参与的,香港集结的外国金融资本之多在世界上仅次于伦敦和纽约,世界前100家大银行中有78家在香港直接设有分行。

在此阶段,香港的外汇市场于1973年取消外汇管制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1979年香港外汇市场平均成交量为25亿美元,到1984年上升到100亿美元,与东京、新加坡同为亚洲三大外汇市场。香港的黄金市场有悠久的传统,但由于黄金来源不稳定,1974年前每日成交量仅30万盎司,黄金市场开放后,香港黄金市场不断扩大,1978年日成交量达100万盎司,一跃成为世界四大金市之一。

与此同时,香港的金融市场也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1982年香港房地产衰退、金融三级制使接受存款公司倒闭,以及投机者在中英谈判成功时推波助澜,导致港元危机,种种因素使银行经营环境转入不利状态。面对种种不稳定因素,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1983年年底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将港元与美元的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换7.8港元,稳定了汇价,恢复了人们对港元的信心;其次,1986年颁布实施银行新法例,将银行法例和接受存款公司条例合二为一。经过动荡和调整,香港银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83年到1989年,持牌银行由136家增加到165家;银行业总资产从11154.62亿港元上升到42474.3亿港元。同时银行业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至1989年,世界上最大的500家银行在香港设立的持牌银行有34家,有限持牌银行20家,接受存款公司128家,代表处160家;外币存款由1983年的1348.89亿港元上升到1989年的6200.17亿港元,增长了3.6倍;同期海外放款由1314亿港元上升到5053亿港元,增长了3.8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三 完善中的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内地开始改革开放,创设经济特区,香港的轻工业制造业逐渐转移到内地,从而使租金、工资等成本开支下降,竞争力增强,经济开始了又一次转型,从以轻工业为主转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新形态,香港从事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生产制造基地向北转移,从而成就并支持了珠三角经济的繁荣和进步。内地经济在这一时期的持续高速增长给香港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撑。回归之后,香港前途明确,面对金融自由化、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发展和海外主要金融危机事件,对于无中央银行、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来说,保持金融稳定,完善金融风险管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危机的应对是这一时期的鲜明特征。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香港的经济尤其是金融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在香港金融当局积极有效的应对以及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从目前来看,两次危机都已成功应对。虽然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香港的金融市场继续发展,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