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本书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评价指标体系述评

第一,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国际金融中心数量指标的核心要素,需要体现金融中心的集聚度,以及对供需力量维持长期吸引力的高效收益性和稳定性。金融规模、收益性和稳健性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因素。金融业规模越大,稳健性和收益性也应越强,否则无法支撑金融产业的大规模集聚和发展,势必造成不稳定的风险因素。

第二,从前述的文献回顾可以发现,流动性作为金融业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金融产业集聚并形成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流动性体现出当地金融产业能否快速满足供需双方的需要,能否快速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金融产品越丰富,金融市场交易越繁荣,越能体现一地的金融业流动性水平。

第三,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其他层次的金融中心的最大差别体现在国际化这一指标之上。对金融中心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根据对文献的梳理回顾,可以发现,外汇市场和外国资本对当地金融业的介入程度,可以体现当地在全球资本的配置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实力和地位,可以体现出当地金融业对全球范围的辐射程度。

第四,关于经济和金融的关系,Odedokun(1996)在研究中指出,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根据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可知,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集聚,通常发生在宏观经济层面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而根据Michaely(1977)和Krueger(1984)的研究,可知出口扩张与经济成长之间也存在正相关性。而国际间真实贸易和资本流动,都离不开金融中介的作用。因此,对宏观经济面的考察,不能忽视实体经济部门的影响。

第五,对金融中心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考察,还应当考虑基础设施、商业环境、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影响。

因此,结合前述对金融中心的界定、形成机制和指标研究回顾,可以认为:金融市场的规模性、收益性、稳健性、流动性、国际性五个方面的指标可以较好地衡量一地的金融中心发展水平。而实体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商业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可以认为可能是影响金融中心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 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规模化指标

金融业产值这一数据可以最直观地体现一地的金融业发展规模。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城市金融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越高,并不一定就表示它的金融业在横向比较中越发达。金融业产值及其在GDP占比,体现的只是该地经济结构中金融业所占地位。金融业产值及占GDP的比例高,可以说明在该地经济中金融业占据了重要地位,但不足以说明它的金融业在该地区甚至国际范围内是发达的。当然,一个在地区甚至国际范围内属于金融业发达的城市,它的金融业产值也必然是很高的。由此可知,金融业产值及占GDP的比例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为金融中心的条件,但仅仅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

同时,按经验做法,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数量在就业人口中的占比也应纳入金融规模的考虑范围之内。通常,金融机构和其从业人员的数量越多,代表金融业发展水平越高,在当地经济中影响越大。但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小金融机构数量众多,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但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指标的数值就很难表明其金融业的发达程度了。

(二)收益性指标

收益性指标的数据获得难度是6个指标中最难的指标,同时也是最难以考察清楚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收益性指标可以由金融资产收益率、金融从业人员人均收益额、市盈率、金融资产周转率等构成。这些指标直接反映金融机构及金融产业的效率,表明当地金融业的发展潜力。

(三)稳健性指标

金融稳健性可以包括金融危机的发生周期、危害程度、金融机构倒闭数量和比率,外资逃离事件发生次数和比率,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总量和比率,证券、期货暴涨暴跌周期及其影响程度,汇率风潮发生频度和深度等。这些指标体现的是一地金融业的风险程度。限于现实条件,这同样是数据最难获得的一个指标类别。

(四)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指标考察的是金融市场的活力和供求双方的规模。具体指标可由不同金融行业的数据,如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债券市场的交易规模、市值以及金融中介种类、数量和人数等度量。市场规模和交易情况越好,代表资本和金融工具越多,金融市场越活跃,也即是流动性越好。

(五)国际化指标

外资参与程度、外汇市场发展程度和本币国际化程度是考察一地金融业国际化程度的主要方面。因此,国际化指标选取为跨国机构总数、外国金融资产和负债总额、日均外汇交易额和占全球市场比例。一般情况下,金融中心都以本国的金融机构为重点开展国际业务。金融国际化,主要即指本国金融机构开展国际金融业务的比重、在本国的外国金融机构数量及其在本国全部金融机构数量、业务中所占的比率。

具体的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及各子指标见表1-1。

表1-1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三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回顾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理论,无论是集聚理论、区位理论还是城市发展阶段性理论,都认为一国或一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商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人才因素是决定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因素的数量化分析,国内外学者都有一定的研究。比如前文所述Reed利用成簇分析法比较了76个城市的9个金融变量,Kaufman(2001)认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有13个基本要素”,他对新加坡、中国台湾与香港等新兴市场进行了分析。Sagaram和Wickramanayake(2004)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水平、监管体制、金融变量和社会经济特征等指标,并比较了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影响力。张宗新与王晓(2009)在研究中考察了金融中心证券业的竞争因素,他们构建出市场影响度、行业生态环境、资本市场效率和持续率、经营机构竞争力、资本市场创新和风险控制能力等指标共同构成的竞争力分析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伦敦、纽约、新加坡、香港、上海等进行了分析。而近年来最为权威的金融中心分析,则出自伦敦金融城公司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 GFCI)报告。这一报告以人力资源、商业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和综合竞争力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数十个城市加以比较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部分学者在研究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因素时,将代表金融中心发展水平的许多指标,如金融业产值、资本市场规模等作为影响因素指标,这种研究方法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这一类硬性指标(hard data)通常展示出的是国际金融中心已经实现的“价值”,是过去发展所得到的成果。而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应该关注的是这些因素对金融中心“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影响因素是描述其“竞争力”的指标,是一些能够对金融产业产生推动作用的项目,而不是这些金融产业本身。

由此,本文以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理论为基础,结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 GFCI)和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归纳出对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它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宏观经济水平、基础设施、教育与人力资源、商业环境和政策监管。

此外考虑到香港的特殊地理区位,作为中国内地的重要转口城市,一直和中国内地保持着紧密的经济联系。中国内地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不言而喻。此外,考虑到香港毗邻中国内地的特殊区位优势,香港从一个制造中心演进成国际金融中心,内地对其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内地是如何影响香港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的,分析内地与香港的经济金融相互渗透影响的关系,本指标体系加入中国内地因素作为影响因素指标(见表1-2)。

表1-2 影响因素指标

参考文献

Abraham, J., Bervaes, N., Guinotte, A.,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London: St. Martin Press,1994).

Arthur, J., “Effects of human resource systems on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and turnov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1994).

Budd, L., “Globalisation Territory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in Different Financial Centres, ”Urban Studies 32(1995).

Caroline Van Rijckeghem, Beatrice Weder, “Spillovers Through Banking Centers:a Panel Data Analysis of Bank Flow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2(2003).

Choi, S. R., Tschoegl, A. E., Chwo, M. Y., Banks and the World's Financial Centers(Welt Wirt Schaf Tliehes ArchiV, 1986).

Choi, S. R., Park, D., Tschoegl, A. E., “Banks and the World's Major Banking Centers(Welt Wirt Schaf Tliehes ArchiV,1996).

Choi, S. R., Park, D., Tschoegl, A. E., “Banks and the World's Major Banking Centers.”The Whart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enter Working Paper,(2002).

Corbridge, S., Thrift, N. J., Martin, R., Money, Power, and Space(Wiley: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4).

Davis, E. P.,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An Industrial Analysis.(London:Bank of England Discussion Paper, No.51,1990).

Gehrig, T. P., “City and the Geography of Financial Centres, ”CEPR Discussion Paper Series,1894(1994).

Giddy, I. H., Dufey, G., “The Random Behavior of Flexible Exchange Rate:Application and Forecast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6(1975).

Gras, N. S. B.,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Harper,1922).

Jao, Y. C., Hong Kong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Evolution, Prospects and Policies(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Kong Press,1997).

Jessie P. H. Poon, Bradly Eldredge, David Yeung, “Rank Size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7(2004).

Harry G. Johnson, “Panama as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4(1976).

Kaufman, “Emerging Economie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Review of 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 4(2001).

Kindleberger,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Princeton: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4).

Krueger, A. O., “Trade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1984).

Krugman, P., “The Move toward Free Trade Zones”Economic Review 6(1991).

Labasse, J., “Les Capitaux et la Region, ”L'information Geographique 19(1955).

Laulajainen, R., “What about Managerial Geography? ”GeoJournal 44(1998).

Leyshon, A., Thrift, N.,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and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Withdrawal:Problems and Policies, ”Area 26(1994).

Leyshon, A., Thrift, N. J., Money/space: Geographies of Monetary Transformation(London: Routledge,1997).

Michaely, M., “Exports and Growth: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1977).

McCarthy, L, “Offshore Banking Center:benefits and Costs, ”Financial and Development 16(1979).

Odedokun, M. O., “Alternative Econometric Approaches for Analysing the Role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in Economic Growth:Time-series Evidence from LD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996).

Porteous, 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e Centers:Location, Information Externalities and Path Dependence, ”Money and the Space Economy 1(1999).

Porter, M. 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Florence: Free Press,1998).

Porteous, D.,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 Spatial G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ur(Aldershot and Brookfield: Avebury,1995).

Poon, J. P. H., “Hierarchical Tendencies of Capital Markets amo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Growth and Change 34(2003).

Reed, H. C., The Preemine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81).

Reed, H. C., “Appraising Corporate Investment Policy.”A Finance Center Theo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harles Kindleberger and Davis B. Audrestscheds,(Cambrige: MIT Press,1983).

Sagaram, J. P. A., Wickramanayake, J., “Financial Center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An Empirical Study on Australia, ”Monash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1(2004).

Sassen, S.,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unts: Essays on the New Mobility of People and Money(New York:The New Press,1999).

Yoon S. Park, “Recent Functional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CentersYoon S., Park and Musa Essayyadeds(Boston, Mass:Kluwer,1989).

Zhao, X. B., “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Financial Center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Kong:A Geography of finance Perspective, ”Urban A fairs Review 38(2003).

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6期。

干杏娣:《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策略与规划》,《上海金融》2002年第11期。

高洪民:《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胡坚:《试论亚洲地区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经济科学》1996年第6期。

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李虹、陈文仪:《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和指标体系》,《经济纵横》2002年第2期。

李扬:《金融中心:聚集金融资源的有效机制》,《经济管理》2003年第9期。

刘桂荣:《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及其对上海的启示》,《上海商业》2004年第8期。

刘一文:《实证分析台北、香港和上海金融市场竞争力》,《台湾证券交易所》第573期。

〔美〕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国际关系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62。

倪鹏飞:《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眼光、国际标准与世界经验》,《开放导报》2004年第2期。

宁钟、杨绍辉:《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动因及其演进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8期。

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饶余庆:《亚洲货币危机的影响与教训》,《开放导报》1997年第11期。

苏立峰:《全球金融中心演进规律的实证研究——以伦敦纽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苏立峰、雷强:《国际金融中心演进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杨再斌、匡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件的量化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姚洋、高印朝:《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金融论坛》2007年第5期。

张泽慧:《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张宗新、王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证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提升》,《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赵晓斌:《北京:最有潜力的金融发展中心》,《中国金融家》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