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数:2006~2012年各地区排序与进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展

分值是以数量表示的各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分值的变化则表示以某个年份为基期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展。本报告以2006年为基期,因此,总指数分值变化表示的是以2006年为基期的各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展情况,分值增长意味着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下降;分值增长快,表明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展快,反之则慢。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不断提高

1. 2011~2012年: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进展继续加快

2012年,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比2011年提高了9%,比2011年进展快1.3个百分点,也比2006~2012年平均进展快1.2个百分点,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展加快(见表3-3)。

表3-3 中国及各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指数进展

2012年,所有省份总指数分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表明各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均较2011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7个省份提高的幅度高于2011年;除天津、河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新疆7个省份进展低于2006~2012年平均进展,以及内蒙古和吉林与平均进展基本持平外,其余21个省份进展高于2006~2012年平均进展(见表3-3),这表明2012年大多数省份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展加快。

分区域看,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比2011年分别提高7.8%、9.4%和10.6%,中、西部地区进展明显快于东部地区。

2. 2006~2012年: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大幅提升

2006~2012年,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水平提高了56.7%,年均增长7.8%,而且自2009年起呈逐年加快之势(见表3-3)。

2006~2012年,除少数省份在个别年份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指数分值比上年略有下降外,绝大多数省份呈逐年提高的态势,所有省份2012年总指数较2006年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意味着各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较2006年出现大幅提升。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是贵州,提高了1.1倍;提高幅度最小的是上海,在高起点上也提高了27.4%(见表3-3)。

2006~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指数年均增长分别为5.8%、8.5%和10.6%,中、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展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提升幅度低于50%的全是东部地区的省份,分别是上海(27.4%)、浙江(28.7%)、北京(29.9%)、海南(41.6%)、福建(44.8%)、江苏(45.5%)、天津(48.9%)和辽宁(49.8%),山东(50%)和广东(50.3%)也极为接近。而西部地区11个省份总指数增长幅度全部超过70%。尽管如此,由于东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基础相对较好、起点相对较高,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原本巨大,进展相对较慢并未对排位产生大的影响。而西部地区基础较差,除个别省份外,增速的加快并没有对其排位产生大的影响,依旧排列靠后。

表3-2 中国及各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指数分值

(二)四个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指数是由经济发展一体化、社会发展一体化、生活水平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四个一体化构成的。

2012年与2011年相比,全国四个一体化水平加快提升,除社会发展一体化进展低于2011年外,其他三个一体化进展均明显高于2011年。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比2011年提高了7.8%,比2011年进展快1.6个百分点,略低于2006~2012年平均进展;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提高了13.7%,是四个一体化中进展最快的,虽比2011年进展低2.8个百分点,但是在上年高增长基础上的增长,而且比2006~2012年平均进展高6.7个百分点;生活水平一体化水平提高了11.1%,比2011年进展高2.1个百分点,略低于2006~2012年平均进展;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提高了3.4%,比2011年进展高2.4个百分点,低于2006~2012年平均进展(见表3-5)。

表3-5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指数与各级指数进展

2006~2012年,全国经济发展一体化、社会发展一体化、生活水平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指数分值平均值分别增长58.7%、50.2%、94.5%和31.2%,年均增长分别为8%、7%、11.7%和4.6%(见表3-5)。

表3-4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指数与各级指数分值

注:水资源使用的是农业用水效率(具体使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指标,由于缺乏2011年前各年份数据,本报告使用2011年数据来替代其他年份数据,下同。

(三)四个一体化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一体化滞后

1.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原因

四个一体化进展程度差异较大,表现为:生活水平一体化进展较快,而生态环境一体化进展较慢,前者进展是后者进展的2.5倍;经济发展一体化和社会发展一体化进展分别是生态环境一体化进展的1.7倍和1.5倍;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需要加速进行。

生活水平一体化进程较快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农民收入水平持续不断提高,增速持续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同时,近几年农村信息化普及率提高得非常迅猛。在13个二级指标(不包括水资源利用)中,首先,信息化普及率进展最快,年均提升19.7%,是总指数进展的2.5倍;其次,收入消费水平、生活环境质量进展在13个二级指标中也是较快的。

生态环境一体化进展较慢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无论是环境质量改善还是森林覆盖率提高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都需要大量投入,并且需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建设见效周期长,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2.多数省份也存在四个一体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各省份的四个一体化进展也很不均衡。2006~2012年,23个省份的生活水平一体化进展是四个一体化中最快的,而且远远快于生态环境一体化进展,特别是西部地区,只有上海和广西两个省份的生活水平一体化进展慢于总指数进展(见表3-6)。

20个省份的生态环境一体化进展是四个一体化进展中最慢的,只有山西和广西两个省份的生态环境一体化进展快于总指数进展(见表3-6)。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两年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总体进展不理想。从全国平均来看,2006~2012年社会发展一体化进展不仅慢于生活水平一体化和经济发展一体化进展,而且慢于总指数进展。从省级层面看,21个省份的社会发展一体化进展慢于总指数进展,其中不乏辽宁、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这些东部的发达省份。此外,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海南和甘肃等省份的社会发展一体化进展在四个一体化进展中最慢(见表3-6)。

表3-6 2006~2012年各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指数及四个一体化指数进展

3.各个一体化内部各省份进展很不均衡

2012年与2006年相比,经济发展一体化进展幅度最大的是云南,提高了143%;进展幅度最小的是宁夏,仅提高了32.4%。

社会发展一体化进展幅度最大的是青海,提高了276.8%;进展幅度最小的是海南,仅提高了9.6%。

生活水平一体化进展幅度最大的是贵州,提高了3.3倍;除贵州省外,另有18个省份的提高幅度超过1倍,其中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内蒙古分别提高了297.3%、227.3%、201.1%、193.2%、183.6%和182.1%;进展幅度最小的是上海,仅提高了18.6%。

生态环境一体化进程较慢,没有一个省份的提高幅度超过1倍,其中5个省份的提高幅度不超过10%;进展幅度最大的是山西,提高了95.2%;进展幅度最小的是天津,仅提高了4.7%。